这是一次传统与当代的艺术碰撞

2024-05-09 08:46梵凡
中国收藏 2024年4期
关键词:蒋兆和泰康小窝

梵凡

蒋兆和的李白,赵半狄的熊猫,前者是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绘画的宗师,后者是中国当代先锋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两位风格完全不同的艺术家,在今天共同“走进”位于京城的泰康美术馆,上演了一场传统与当代的艺术碰撞,给予观众一番别样的艺术感受。

从自画像中找到灵感

李白、杜甫……老课本中的许多古代人物画像都出自这位大师之手;他创作的《流民图》,更让我们铭记先辈们曾经那一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他就是蒋兆和。

值此蒋兆和诞辰1 2 0周年之际,“境在苍穹寥廓中——蒋兆和艺术文献展”于3月15日在北京泰康美术馆开幕,4 0 余件蒋兆和的艺术创作、教学作品及相关文献资料与公众见面。

展览主题来自蒋兆和晚年时(19 8 3 年)的自画像题识,“苍穹寥廓凌云鹤,四海波光浴彩虹”。画中的蒋先生面带微笑仰望苍穹,彷佛他亲身经历的2 0世纪中国发生的沧桑巨变一幕幕在自己眼前闪过。这幅自画像是他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与历史背景下,保持“为民写真”的艺术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精神的写照,所以泰康美术馆以“ 境在苍穹寥廓中”为题举办展览,向蒋兆和的艺术人生致敬。

在展览开幕式上,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表示:“我小时候就知道《流民图》,更知道蒋兆和先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蒋兆和先生用画笔催人奋进,这是老一代艺术家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看到蒋先生的画,看到他的经历和人生,历史就是这样一代接一代,一拨传一拨,文化就是时间的积累,文化就是价值的传承。我觉得这个展览的意义很大。”

此次展览中,一幅《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尤为引人注目。蒋兆和之子蒋代明在开幕式上说道:“ 父亲的这幅画,画的是他自己的心境,也画的是百万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一次,蒋代明将此幅作品的素描稿捐赠给泰康美术馆。

据介绍,蒋兆和在传统中国人物画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对2 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和学院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泰康美术馆延续泰康空间2 0 03年以来形成的学术体系,从“ 媒介”与“ 建制”两个学术视角观察研究蒋兆和的创作脉络。此次展览便是这种学术视角观察研究的成果。

开幕仪式上,蒋代明(中)将一幅《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素描稿捐赠给泰康美术馆。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左)接受捐赠。

觀众正在欣赏蒋兆和作品《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赵半狄的小窝”来了

在蒋兆和艺术文献展开幕的同一天,“赵半狄:创造不止 温暖不息”也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精选了艺术家的一部分作品,有那些让他年少成名的早期绘画,有近年来精心营造的“残片绘画”,有让人轻松交流的“赵半狄的小窝”,还有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它温暖而倔强,充满活力,永远开放。

在展览开幕式上,赵半狄表示:“我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以及其他,都是努力在现实的夹缝中打开另一个世界。有的时候我觉得我做到了。今天这个展览就是向大家的一个汇报,也是接受大家的检阅。”

谈及展览的名字——“创造不止 温暖不息”,执行策展人戴西云认为,赵半狄热爱绘画,但他更热爱艺术,艺术大于绘画。他热爱艺术,但他更热爱生命,生命大于艺术。所以,他不断地创造,而所有的创造都指向一颗扑通扑通跳动的爱心。这颗爱心温暖的范围越来越大,温暖自己,也温暖更多人。

据介绍,赵半狄在艺术创造领域层出不穷:变换各种材料的装置艺术、关注各种问题的行为艺术,甚至一些至今仍天马行空无法实现的观念艺术。他还设计过时装,拍过电影。19 9 9年,由其创作进入北京地铁站的一系列公益广告至今令人不忘。

值得一说的是,赵半狄2 0 2 0年开始的大型互动总体艺术作品“赵半狄的小窝”此番也走进泰康美术馆。“小窝”目前已经走过国内外的11个城市,由毛竹窝棚、竹叶草坪、吊床、窝棚里的小画组成。展览期间,泰康美术馆还特别策划系列项目“赵半狄 +”,邀请各领域卓有影响的人士来“小窝”席地而坐,开怀畅谈,分享远见卓识和灵感妙悟,营造一个栖息心灵、孕育可能的温暖空间。

据悉,两大展览都将持续至5月9日。(注:本文部分图片由泰康美术馆提供。)

蒋兆和《杜甫像》131厘米×90厘米 纸本设色 195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承蒙蒋兆和家属惠允。

赵半狄的“残片绘画”吸引了不少目光。

大型互动总体艺术作品赵半狄的小窝”此番也走进泰康美术馆。

猜你喜欢
蒋兆和泰康小窝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生命惊奇
——泰康艺术精品展
松辽盆地泰康地区四方台组铀成矿条件分析
武汉泰康之家·楚园的室内外照明设计
太高的小窝
防水做不好,住宅竟成了这样!
蒋兆和简介
蒋兆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艺术家?
蒋兆和自叙
人道之光蒋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