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2024-05-09 07:21王复龙于怀庆张继阳
大医生 2024年5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王复龙 于怀庆 张继阳

作者简介:王复龙,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

【摘要】目的 分析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沛县中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降糖治疗及硫辛酸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合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量表(TC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肢体麻木、气短乏力、畏寒肢冷、肢末刺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及总T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效果较好,可进一步减轻症状,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05.0026.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5.00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肢端发凉伴有疼痛、肢体发暗甚至发紫、四肢乏力等,若不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足,增加截肢风险,进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采用西药治疗,虽可改善患者症状,但远期预后较差[2]。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痿证”“血痹”范畴,病因为营卫气血不足、血流不畅、经络阻滞,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可达到和营行痹、益气通阳、活血通络的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对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沛县中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57.13±4.84)岁;病程5~35个月,平均病程(18.13±3.54)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7.98±4.59)岁;病程5~34个月,平均病程(18.01±3.19)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沛县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4]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⑵中医符合《实用内科学(14版)》[5]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⑶可正常沟通,意识清晰。排除标准:⑴合并恶性肿瘤者;⑵合并严重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⑶合并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降糖治疗(控制饮食、服用降糖药物)并取硫辛酸注射液(浙江花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033,规格:12 mL∶0.3 g)30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持续治疗6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组方:黄芪30 g,天花粉、白芍、丝瓜络、鸡血藤各15 g,牛膝、桂枝、没药、乳香、红花、桃仁、大枣各10 g,甘草6 g,生姜5 g。随症加减:若患者自觉上肢沉重,加姜黄10 g、桑枝15 g;若患者自觉下肢沉重,加木瓜、牛膝各10 g;若患者血虚,加生晒参15 g;若患者气虚,加党参20 g;若患者血瘀,加桃仁、红花各10 g;若患者四肢不温,加肉桂12 g;若患者疼痛明显,加延胡索、威灵仙各10 g。上述方剂加水800 mL,泡3 h以上;第一煎大火开后小火熬至200 mL,倒出药液;第二煎加热水500 mL熬至200 mL,倒出药液;两次药液混匀后平均分成2剂,200 mL/剂,饭后2 h服用,早晚各1剂,持续服用6周。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基本痊愈为经6周治疗后,患者症状彻底消失,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0%;显效为经6周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明显,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1%~90%;有效为经6周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71%;无效为经6周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症状加重[4]。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⑵中医证候积分。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包括肢体麻木、气短乏力、畏寒肢冷、肢末刺痛4个方面,各证候的积分范围0~6分,分值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⑶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采用海神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上海海神医疗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沪械注准20192070544,型号:NDI-092)测定各运动、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⑷神经功能。采用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量表(TCSS)[7]评定,满分20分,包括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3个方面,分值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呈负相关。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瘙痒、皮肤损伤、皮肤局部肿胀,不良反应发生率=[(皮肤瘙痒+皮肤损伤+皮肤局部肿胀)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基本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60 20(33.33) 25(41.67) 13(21.67)   2(3.33) 58(96.67)

对照组 60 15(25.00) 24(40.00) 12(20.00) 9(15.00) 51(85.00)

Z/χ2值                                   2.058                                                4.904

P值                                   0.040                                                0.027

2.2 兩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麻木、气短乏力、畏寒肢冷、肢末刺痛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加快,且观察组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TCS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及总TC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皮肤瘙痒 皮肤损伤 皮肤局部肿胀 总发生

观察组 60 3(5.00) 2(3.33) 1(1.67) 6(10.00)

对照组 60 2(3.33) 2(3.33) 1(1.67) 5(8.33)

χ2值 0.100

P值 0.752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与高血糖、氧化应激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缺乏、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为阴亏久延不愈,导致热盛气耗,阴虚阳损,瘀血与痰浊互结难化,逐渐形成顽痰死血,蔓延至肢体,四肢血脉堵塞,血供不足。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阳气匮乏、煦失职,治疗应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气足阳化,司其温煦之职,寒瘀之邪散而祛之,肢体凉、麻、痛诸症自然得以消散[8]。

《金匮要略》对黄芪桂枝五物汤有具体记载,其中黄芪具有益卫固中的作用;天花粉具有降火润燥的作用;白芍、大枣、生姜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丝瓜络、桂枝具有温经通脉、助阳行气的作用;鸡血藤、红花、桃仁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牛膝具有引药下行的作用;没药、乳香具有消痹止痛的作用;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全方可发挥活血通痹、益气养阴、温经通络的功效,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具有调节血糖、改善微循环、抗氧化应激、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9];桂枝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10];白芍有抗炎、镇痛、消除自由基等作用[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与黄英俊[12]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效果更佳,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症状。分析原因为,硫辛酸注射液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清除机体氧自由基,降低血糖水平;同时,还可以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保护神经组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加之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应用,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与胡仙等[13]的报道结果相似,提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有积极作用。分析原因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有助于改善神经传导速度[14]。此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及总TC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为,患者症状通常以主观感受为主,体现为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通过服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有助于改善人体微循环,进而改善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较好,可减轻症状,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建议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秦保锋, 翁伟力, 章丽琼, 等.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 21(S1): 57-60.

华逸.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 15(7): 76-78.

刘霏, 罗金国, 黄连河.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行性及临床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22, 25(11): 183-18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陈灏珠, 林果为, 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1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999.

邓玲.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 41.

陈明月, 蔡慧敏, 陈江云, 等. 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統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4) : 427-431.

陈强.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0, 15(3): 63-66.

王志萍. 中药黄芪的药理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22,4(9):129-131.

王宏蔚, 吴智兵, 杨敏, 等. 桂枝汤现代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江苏中医药, 2020, 52(12): 85-89.

王本祥. 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M].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4: 170-171.

黄英俊.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对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 2021, 19(6): 178-179.

胡仙, 曾豆云.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21, 13(14): 89-91.

代芳, 王增梅, 刘飞, 等. 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效果探究[J]. 糖尿病新世界, 2022, 25(19): 9-13.

猜你喜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参蝎止痛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
参蝎止痛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
参蝎止痛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
中药泡脚配合情志护理治疗中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观察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红外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