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村居民走向共同富裕:重大意义、现实挑战和实现路径

2024-05-10 04:54
关键词:共富农村居民共同富裕

辛 远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从消除贫困到走向共同富裕是全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是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基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社会目标,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走出了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了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20年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彻底消除现行标准下的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然而消除绝对贫困只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底线要求,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面临着城乡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农村发展不充分等现实难题,实现共同富裕依然任重道远。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着眼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2],这意味着从脱贫攻坚迈入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逐步推进的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既能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又能够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使更多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道路。脱贫攻坚使得广大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的束缚,但是广大农村居民尤其是脱贫户群体能否与全体人民一道迈入共同富裕的道路,仍然面临着一些艰巨的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同富裕进程中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相关理论议题,具体分析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重大意义及现实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居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一、促进农村居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

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农村居民何以走向共富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逐步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任务

2020年全面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使中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的束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贫困的消除,相反相对贫困将成为今后贫困治理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既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又有利于扎实推进全体人民走向共富的发展进程。2020年后农村相对贫困治理依然应该得到充分重视,依然应该把农村作为相对贫困治理的主战场[3],而逐步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任务就是使广大农村居民在实现稳定脱贫的基础上能够逐步走向共富的战略目标。

1.从发展过程来看: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的过程就是使广大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过程。2020年后,农村相对贫困问题将困扰着农村社会发展,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着诸如相对贫困人口识别难度较大、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基本公共服务滞后等艰巨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是助力广大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过程。而在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进程中,将会面临着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基本公共服务滞后、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推动农村居民渐进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也就是逐步解决困扰农村居民发展问题的过程。因此,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逐步解决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扎实推动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过程。

2.从发展目标来看: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任务就是使广大农村居民走向共富。广大农村居民中存在着一些脆弱性脱贫人群、易致贫返贫等困难人群,这部分人群虽然能够摆脱绝对贫困的束缚,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面临着返贫致贫的风险挑战,而且由于他们自身或家庭的经济能力有限或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会使其在面临风险或灾害时变得更加脆弱,其显著表现就是抗风险能力较差。农村相对贫困的重点人群就包含着农村中的困难群体,帮助农村困难群体摆脱相对贫困的束缚是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实践要求。

(二)逐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

推进与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是基于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实背景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繁荣兴盛、农民生活富裕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扎实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富的必然要求。农村脱贫群众虽然摆脱了绝对贫困的束缚,但是他们的生存发展环境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他们的脱贫基础仍需要进一步巩固优化,他们的增收致富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广大农村居民面对着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不均衡的发展现状,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而要解决农村脱贫群体和农村居民的这些问题,就必须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强调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以此来彻底解决这些困扰广大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发展性问题。

1.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能够补齐农村民生保障的短板弱项,增强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发展根基。当前城乡发展差距明显,无论教育医疗投入还是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及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4],阻碍着农村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影响着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进程。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更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补齐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弱项,逐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方面的发展差距;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乡村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与投入力度,从而加快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增强乡村医疗保障能力及提升农村社会保障覆盖水平与能力,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民生保障条件,进而增强广大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发展根基。

2.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能够加快农村产业的兴旺发展,拓宽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发展路径。在脱贫攻坚时期,扶贫产业的发展有效助力了贫困群体的脱贫,但部分扶贫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适应能力较弱,不利于乡村产业的长期发展。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为此首先要接续做好脱贫攻坚期内形成的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区的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延长扶贫产业价值链,提升扶贫产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增强扶贫产业带动相对贫困群体增收致富的能力;其次要接续发展好本地特色优势产业,鼓励支持本地其他产业的兴旺发展,营造多产业竞相发展的态势,同时更要增强产业发展的联农带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最后要逐步建立完善的乡村产业链,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的产业价值链,从而有效拓宽就业机会,为农村居民走向共富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3.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能够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营造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良好氛围。农村贫困文化具有韧性和迁移性的特征,虽然2020年贫困人群摆脱了绝对贫困的束缚,但贫困文化对人的影响并未随着脱贫攻坚的终结而消失[5]。要彻底消除农村贫困文化对人的长期束缚与影响,就必须振兴乡村文化,为此首先要接续整治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伤风败俗、盲目攀比等农村不良风气,以实现净化农村社会风气的目的,如近年来农村出现的“因婚致贫”现象就是不良农村风气的缩影;其次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等优良传统,形成人人依靠勤劳创新致富的良好农村风貌,从文化环境上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最后要吸收现代城市文化的先进要素,挖掘农村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以实现繁荣农村文化发展的目标,最终使广大农村居民彻底摆脱贫困文化束缚,营造起良好的走向共富的文化氛围。

(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总目标是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然而脱贫与致富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脱贫是生存性问题,致富是发展性问题。2020年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使得近1亿的农村贫困人群摆脱了绝对贫困的束缚,彻底解决了困扰农村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生存发展问题。然而进入2020年后,包括农村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农村居民既希望能够实现稳定可持续的脱贫,又希望能够与全体人民一道逐步走向共富的发展道路中。中国共产党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着眼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同时更为满足人民群众对走向共富的强烈愿望,扎实推动农业农村共同富裕工作,这也为农村居民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富奠定坚实根基。

1.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线基础是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国内外扶贫减贫理论与实践证明,扶贫工作容易进入扶贫—脱贫—返贫的恶性循环中[6],要阻断这一恶性循环,2020年后就必须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防止返贫的首要任务。为此,党和国家专门出台了支持脱贫地区巩固发展的政策意见,制定了支持欠发达地区接续发展的政策举措;同时也从具体层面逐步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防止返贫动态帮扶机制等具体举措,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尤其是脆弱性脱贫群体、困难群体等人群能够实现持续稳定的脱贫,从而为走向共富奠定坚实的基础。

2.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是要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致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我国农村中95%以上的人群是低收入群体,而走向共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将低收入群体转化为中高收入群体[7],因此农村居民是全体人民走向共富的重点人群,持续提升农村居民增收致富是全体人民走向共富的艰巨任务。为此,党和国家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之后,着重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常态化帮扶机制,在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拓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渠道,同时党的二十大强调“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1]并采取多种惠农举措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

3.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是要增进农村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强调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富,而全体人民共富的短板是农村居民。2020年后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富的道路中,让广大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能够扎实推进全体人民走向共富的发展进程。为此,党和国家作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安排,提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号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1]其直接目标是让广大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最终是为了通过增进农民共享发展成果以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富的发展进程。

二、促进农村居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现实挑战

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等一系列促进农民农村发展的战略举措,使得农村居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以稳步走向共富,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挑战,制约着走向共同富裕的前进步伐。

(一)返贫致贫风险依然存在,增加了走向共富的风险性

2020年后农村居民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中,依然会面临着致贫返贫的风险挑战,这不仅会降低农村居民的安全感,影响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而且会显著增加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风险性,究其原因如下。

1.农村居民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表现出的抗风险能力较弱。重大突发事件是指在较短时间内暴发,具有突发性和严重危害性的事件,具体包括突发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经济社会危机等事件[8],会给人民群众带来严重危害。但农村居民由于自身或家庭的经济能力有限、自身防护意识较低等方面的不足,会在突发事件中更容易受到失业、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方面的次生灾害影响,加之部分农村居民本身的生活就比较困难、收入也比较低,这就会导致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性,从而增加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风险性。

2.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生计系统仍然较脆弱。2020年全面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使得近1亿农村贫困人群摆脱了绝对贫困的束缚,而转入2020年后在走向共富的发展进程中,近1亿的农村脱贫群众、脆弱性脱贫人群、农村实际生活困难等人群都可能转化为农村低收入群体,这部分人群虽摆脱了绝对贫困的束缚,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生计系统仍然较为脆弱,主要表现在受宏观经济放缓的影响,农村居民的非农务工机会在减少、务工收入增长乏力;与此同时,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增收渠道较少、增收能力较弱、实际生活困难较多等情况,不仅向上发展走向共富的难度较大,而且可能面临着滑入贫困的风险。

3.农村居民面临的返贫致贫风险会随着改革深入推进而增加。随着产业结构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被新兴产业所替代,即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导致部分进城农民工出现失业现象,这就会使部分进城农民工出现收入锐减,进而可能陷入返贫致贫风险中。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居民受市场波动风险、市场优胜略汰规则的影响会呈现出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甚至会有部分农村弱劳动能力群体被排除出市场,进而导致其收入锐减、支出增加等情况,这也会使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困难群体出现返贫致贫的风险。

(二)持续稳定增收潜力有限,影响着走向共富的稳定性

农村居民实现稳定持续增收是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富的重要推动力,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2020年后农村居民持续稳定增收潜力有限,影响着走向共富的稳定性,究其原因如下。

1.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低收入群体自身的增收致富能力有限,影响其收入的稳定提升。从脱贫攻坚到走向共富的历史进程中,让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低收入群体逐步提高收入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当前农村低收入群体中存在着部分弱劳动能力的人群,他们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获取市场就业机会或就业信息的能力也较弱,从而影响其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中也存在着部分有劳动能力但劳动技能较为单一、增收致富能力较弱等人力资本较低的情况,这会显著影响其与其他群体携手走向共富的发展步伐。

2.农村居民面临着增收致富渠道相对较少且有限的可能,影响其收入来源的不断增加。在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的背景下,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大多会选择进城务工就业,而所从事的行业大多是低技术门槛的加工制造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这部分行业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且相当一部分从业者缺乏有效的福利保障[9]。而迈入中高收入行业的门槛渠道则相对较少且有限,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农村居民自身的劳动技术、综合素质等人力资本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获取增收致富的信息来源有限、渠道相对较少,这就会限制其就业的选择,从而影响其收入的增加。

3.农村居民的未来预期收入有限且不稳定,影响着走向共富的稳定性。农村居民的未来预期收入首先是受当前从事行业的影响而呈现预期收入有限的可能,因为农村居民大多从事着农林牧、加工制造等低技术、低门槛的行业,这部分行业的预期收入普遍偏低且受市场波动影响而不稳定;其次受劳动能力逐年递减的影响而呈现劳动能力较弱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这是因为农村居民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劳动能力是逐步下降的,甚至出现因工伤致残而丧失劳动能力,导致收入锐减;最后是受市场风险的影响而呈现收入波动不稳定的情况,尤其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农户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其农产品的未来预期收入不稳定。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直接影响其未来预期收入,间接影响着走向共富的稳定性。

(三)城乡发展差距依然存在,降低了走向共富的协调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不仅表现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发展等方面的客观差距,还表现在城乡居民获得的收入、享受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差距,这会降低城乡居民走向共富的协调性。而经过8年的脱贫攻坚战,显著改善了农村社会的整体落后面貌,有效提升了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但城乡发展差距依然存在的现状并没有随着脱贫攻坚的终结而消失,反而影响着2020年后农村居民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富的发展进程,降低了农村居民与全体人民一道走向共富的协调性。

1.城乡基础设施方面的显著差距直接影响着城乡居民走向共富的水平。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短板、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不仅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居民走向共富的物质基础,而且能够提升城乡居民走向共富的发展水平。脱贫攻坚使得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有了显著提升,但农村地区仍然面临着排水设施、厕所革命、垃圾处理等人居发展环境方面的短板,面临着农村致富路、创业路、通信路、物流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提档升级及与城镇的互联互通等方面的不足,这就会影响农村居民逐步致富进程,影响城乡居民走向共富的协调性。

2.城乡公共服务发展的不均等间接影响着城乡居民走向共富的发展能力。基本公共服务的整体发展水平是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体现,是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显著标志。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均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依然薄弱,主要体现在乡村教育依然薄弱。虽然近年来党和国家逐年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与支持,自2013年以来累计改造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8万所,实现了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上村幼和村小,但与城镇相比,农村的教育质量依然薄弱;乡村医疗服务能力依然较弱,虽然在我国已经实现了基本医疗的县乡镇全覆盖,但其服务能力依然低于城镇。上述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城乡差距依然较为明显,会直接影响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能力,从而间接影响农村居民通过教育提升人力资本、通过医疗保障劳动能力、通过养老服务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走向共富的发展能力。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显著降低了城乡居民走向共富的发展进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是全体人民走向共富的重要衡量标志,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当前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依然在持续扩大,相对差距依然处于高位,据调查显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从1978年的209元扩大到2020年的26 700多元[10]。城乡居民收入差额的持续扩大不仅会直接拉大城乡居民在收入方面的差距,而且会显著降低城乡居民缩小收入差距、携手走向共富的发展进程。

(四)乡村贫困文化长期束缚,干扰着走向共富的确定性

农村居民从脱贫攻坚到走向共富的发展道路中,既受宏观经济发展环境、自身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还受乡村贫困文化的长期束缚与影响。乡村贫困文化的破除与消解并非朝夕之间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引导与培育才能逐步消除。在脱贫攻坚战中通过志智双扶让部分贫困群众摆脱了安贫守旧、精神匮乏等贫困文化的影响,但在今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中,让全体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居民接续摆脱长久以来贫困文化对人的长期影响仍具有重大意义,不摆脱乡村贫困文化的长期束缚,会干扰走向共富的确定性。

1.乡村贫困文化的长期束缚会降低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其陷入消极致富的困境中,进而干扰其走向共富的既定目标。扎实稳步推进全体人民走向共富是党和国家确定的既定目标,要实现走向共富的目标就必须重点关注农村居民,尤其是要关注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内生动力[11],即走向共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因为外力帮扶再多,自身不积极不主动也会降低走向共富的内在动力,而农村居民中的部分脆弱性脱贫群众以及脱贫边缘人群事实上摆脱了绝对贫困的束缚,但他们仍潜移默化地被贫困文化所长期影响与束缚着,一是因为他们的生存发展环境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二是贫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长期性与迁移性。

2.乡村贫困文化的长期束缚会影响农村居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从而使其陷入精神贫困的陷阱中,进而干扰其走向共富的确定进程。农村居民在物质生活富裕逐步推进的基础下,更加关注精神生活的富裕富足,尤其是农村中老年人,他们更加渴望过上子孙满堂、儿女陪伴、有多样化的休闲娱乐等精神世界得到满足的生活,而现实情况却是他们受贫困文化的长期束缚呈现物质生活富裕艰难推进,精神生活富裕更是难以得到满足,尤其是他们的子女为了生存被迫外出务工就业导致农村出现大量留守老人,农村中由于缺少必要投入导致缺乏大量的休闲娱乐活动,这些都会影响其走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三、促进农村居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促进农村居民走向共富是从脱贫攻坚走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现实紧迫性。然而促进农村居民走向共富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使命目标,面临着诸多现实风险挑战,需要构建起科学有效且符合现实要求的实践路径。

(一)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以夯实走向共富的底线基础

进入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富的历史阶段,虽在现行标准之下不存在绝对贫困人口,但脱贫后是否会发生大规模返贫以及是否会产生新贫人口仍然是走向共富中面临的底线问题。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12]。部分脱贫人口存在脆弱性脱贫,一些贫困线边缘人口、低收入人口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其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差极易出现返贫,加之一些脱贫产业扶贫举措的不可持续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脱贫后又返贫,进而影响全体人民走向共富的基础,这就需要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以夯实走向共富的底线基础。

1.建立返贫风险监测机制,以提前预警干预。对存在返贫风险的人员要按照科学的标准加以识别,重点监测脱贫不稳定户、略高于贫困标准线之上的低收入户,以及一些因外部突发事件陷入贫困的家庭或个人,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筛查处理等方式识别返贫人群,也可以通过村民个人申报、村委初步审查以及县乡最终确定等方式加以动态监测,还可以通过村委初步摸排走访发现存在返贫风险的家庭或个人,然后及时上报县乡扶贫部门进行最终审核。动态监测存在返贫风险的返贫人群,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前预防与干预,做到不发生系统性规模性的返贫现象,进而夯实走向共富的底线基础。

2.建立防止返贫帮扶机制,以阻断返贫现象。对于即将出现返贫情况的家庭或个人,要根据不同的返贫原因而有针对性地帮扶。对无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的人群,要织密织牢织紧兜底保障的安全网,这是守住脱贫后不返贫的最后一道安全网,而且在保障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的情况下,应充分重视兜底救助对象的其他发展需求,通过发展综合性的兜底救助体系以更好地让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存在返贫风险的家庭或个人,要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政策帮扶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帮扶举措对其进行系统综合性的帮扶,以提升这部分人员的发展能力,彻底阻断返贫风险,增强走向共富的自身能力。

3.建立防止返贫联动机制,以实现稳定脱贫。防止返贫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多主体间的互联互通及互帮互助的复杂过程,既涉及到谁来监测返贫、怎么监测以及监测谁等问题,又涉及到谁去帮扶、怎么帮扶以及帮扶效果等问题,这决定了不可能由一个部门或单位去完成,而必须构建多部门、多主体之间的相互联动机制。对在监测中发现存在返贫风险的家庭或个人,其他部门应作出联动反应,启动相应的联动帮扶程序,这样才可能彻底阻断贫困,最终实现稳定脱贫、渐进走向共富的目标。

(二)拓宽增收渠道提升增收潜力,以增强走向共富的发展能力

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富的历史进程中,要防止城乡居民发展差距逐步拉大,畅通农村居民向上流动的通道,就必须给农村居民创造更多的致富渠道,就必须致力于提升农村居民的增收潜力,形成人人有多渠道的增收致富机会、人人有提升增收致富潜力的发展环境,避免增收渠道有限导致农村居民增收致富门路较少及农村居民增收能力较弱导致收入来源有限等问题。为此,在走向共富的历史进程中,就必须重视拓宽农村居民的增收渠道,重视提升农村居民的增收潜力,以增强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发展能力。

1.要多渠道拓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渠道,以增加走向共富的发展机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富民产业,延长乡村产业价值链,创新产业带动农村居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村居民的务工就业机会;逐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激活农村居民的土地、闲置房屋等资源,让其逐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以拓宽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渠道;搭建城乡间信息互联互通的交流平台,尤其是畅通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信息、农产品价格波动信息及有利于农村居民实现致富的其他相关信息,打破城乡信息不对称、农村信息闭塞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的潜在限制。

2.要多途径提升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能力,以增强走向共富的发展能力。针对农村居民进行差异化的能力提升计划,使其都能够逐步提升增收致富能力。针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群体,逐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13];对于弱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根据其自身实际劳动能力、就业择业倾向、市场需求等多方面考虑,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并通过乡村教育、就业培训、网络直播等方式助力其提升增收致富能力,以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1]对具备完全劳动能力但就业技能较单一的农村居民,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村居民掌握一项或多项增收致富技能;此外可针对企业需求、市场需求及产业发展所释放出的大量就业机会,进行订单式的农村居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以增强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发展能力。

3.要多方面保障农村居民未来预期收入,以降低走向共富的预期风险。农村居民未来预期收入的确定性会显著降低走向共富的预期风险,为此需要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联农带农机制,使乡村产业发展更多地带动农村居民实现增收致富,并着重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稳定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居民增收致富的市场预期。保障农村居民因工伤、意外等情况造成收入锐减而支出增加的情况,为农村居民的意外伤害保驾护航。同时要增加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保障,降低农村居民因劳动能力逐年衰退而产生的担忧。增加市场风险方面的监测预警,尤其是未来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就业市场风险预警等事关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的信息,以在监测发现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三)推动县域内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巩固走向共富的坚实根基

县城连接着城市与乡村,更重要的是我国大部分乡村分布于县城,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单元,更是推动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加快推进县域内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在县域范围内的有效合理流动,构建起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以缩小工农城乡间的发展差距,逐步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是促进城乡居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逐步走向共富的坚实根基。

1.持续推进县域内基础设施的完善,缩小城乡基础设施方面的显著差距。县域范围内接续做好基础设施的完善发展,需要统筹谋划好县乡村方面的建设工作,合理布局县域内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水电网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2021年中央明确指出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14],根本上实现农村路、水、网、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全民共享。同时加强县域内产业路、仓储物流基础设施、产房设施与产地等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促进县域内配套产业基础设施的提质增效,进而带动县域内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

2.优化提升县域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党的二十大强调“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基本公共服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则体现着全社会富裕的均衡程度。当前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就必须优化提升县域内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此,一方面需要强化县城自身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县城在居民公共服务项目体系能力建设、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和程度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功能,通过县城拉近城、县、乡三者间的距离,实现城乡资源、服务、福利等要素更多更密集的流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15]。另一方面需要发挥县城带动农村发展的功能,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尤其是教育、医疗等方面资源向农村地区的倾斜下沉,防止县城过渡发展挤占农村发展导致农村发展过度凋敝等情况的出现。

3.着力提升县域内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通过县域内特色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拉动周边农村产业的发展,这势必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居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进而增加其务工就业收入。通过逐步激活县域内农村各项生产要素,释放农村土地、自然资源、闲置房屋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盘活农村各项闲置资源,打通闲置资源变资本、变股金的渠道,进而增加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通过县域内财税支持政策向农村地区的倾斜,为从事农村种植加工与生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为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自主创业或就业提供一定的信贷支持,重点利用财税和信贷等政策撬动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过程中的资金短缺、种养成本较高等问题,从而助力提升农村居民降成本、增收入,以真正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1]

(四)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以营造走向共富的良好环境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既能够有效净化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助力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还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的思想文化素质,逐步破除贫困文化对人的影响,从而在农村社会中形成文明乡风。而通过文明乡风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逐步消解贫困文化对人的长期束缚与影响,进而为营造走向共富创造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

1.深入挖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助力农村居民形成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等优良作风。中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通过读书改变贫穷落后命运的优良传统,如家贫子读书的传承与发展,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蕴含着孝亲敬老、守望相助、扶贫济困等传统的反贫困伦理思想,其在新时代接续传承与发展将会更加有助于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助力农村居民形成良好精神风貌;蕴含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依靠自我奋斗实现脱贫致富的精神品质,其在新时代的接续传承与发展更加有助于发挥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2.接续推进农村社会不良风气改造,助力农村居民形成淳朴民风、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接续整治农村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传统不良风气,逐步推广农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做法,逐步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塑造农村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文明乡风。同时,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不良风气改造的同时,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助力改造农村居民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这是因为乡风文明建设能够帮助农村居民逐步破除贫困文化的影响,重塑农村居民的现代文明,并通过发挥好数字技术的优势,推进乡村先进的文化、理念、思想宣传的数字化,增强现代文明在乡村的传播力、影响力和融入力,塑造乡村主流舆论新格局[16],从而为其防止返贫走向共富提供精神支撑。

3.深入开展新时代影响塑造人的精神文明活动,助力农村居民走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强调“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1]为此需要在县域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开展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活动,如文化电影下乡活动、脱贫致富模范宣讲活动、公益性助农文艺汇报等活动,这既有利于促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更有利于农村居民开阔文化视野、转变文化观念,进而逐步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助力以德治弘扬村民正气,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此外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进村入户,更能够增强农村居民的切身感受,进而带动影响更多的农村居民把良好的精神风貌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把等靠要等消极致富的心态转变为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行动,最终为走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发展基础。

四、结语

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何以促进农村居民走向共富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促进农村居民走向共富是逐步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任务,是逐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而在扎实推动农村居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着如返贫风险挑战、持续稳定增收潜力有限、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乡村贫困文化长期束缚等方面的现实挑战,为此需要从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拓宽增收渠道提升增收潜力、推动县域内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等方面筑牢农村居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根基。在促进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道路上,亟需通过城乡融合发展补齐农村发展的短板弱项,

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从而为农村居民走向共富提供新可能,亟需通过各方面体制机制与政策举措的完善,进一步织密织牢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制度保障;亟需通过内外联动尤其注重提升农村居民的增收致富能力,进而增强农村居民走向共富的内在动力。总之,促进农村居民走向共富虽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但通过政策的不断完善与体制机制的不断调整,一定能在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猜你喜欢
共富农村居民共同富裕
柯桥成校创新+品牌培育“共富夜校”发展核
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4.8% 细算农家增收账
“萧滨一体化”:打造区域协作共富升级版
共同富裕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