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多维解读、路径探索与理论创新*

2024-05-10 05:02张宸晟
关键词:文明文化

□ 张宸晟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经济全球化逆流明显,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世界文化相互激荡,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不确定性加重,“人类文明将会走向何方”成为当今时代亟须回答的重要现实问题。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包容性,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借鉴能够为走出当前时代困境、化解全球治理难题贡献重要的智慧。这也进一步表明,人类文明休戚与共、呼吸相通,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发起国和倡导国,中国高度重视文明互鉴,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态度,不遗余力地促进世界各国文明之间开展平等、友好、合作、包容的交流、对话与借鉴,彰显了大国的国际担当和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发展贡献了磅礴力量。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1],提出了推动“一带一路”的行动方案,开辟了各国合作交往的新路径,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高水平文明互鉴的现实要求,需要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升。

一、文明互鉴的多维解读

何谓文明互鉴?这在学理上是一个值得深入阐释的重要问题。文明互鉴在理论层面上表现为一种交往的意识,在实践层面上,体现为一种行动的趋向。透过对文明互鉴的基本概念、逻辑、框架、原则、愿景等多个维度的深入探讨,充分解读和说明文明互鉴本身所蕴含的深刻涵义和实践指向,能够进一步为全球治理的路径探索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首先,从文明的基本概念维度来看。中共中央党校韩庆祥认为,从哲学角度来理解文明时,可以发现文明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厘清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区别,对于深化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文化与文明的相通之处在于,二者都与人有关,是人化的产物。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一,文化和文明在时间上是存在区别的,文化相比文明而言要更加久远。第二,针对性有所不同,文化直接针对的是“人化的自然”,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文明追求的是真善美发展进步的过程、结果,就此而言,它定义了文明的含义走向。第三,从哲学根基而言,文化的哲学根基主要指知识论,是相对侧重于人和物关系框架中的人化事物,注重外化于事物,文明的哲学根基是德性哲学,与道德、伦理相关,相对侧重于人和人关系框架中的化人。第四,侧重点相对不同,文化是基于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概念,相对强调民族的自我、民族的特质、民族的差异、民族的认同,因而文化是有边界的;文明尽管也呈现出民族特色和独特性,但从整个人类发展进步来讲,更加注重民族之间的统一性、交融性、互鉴性,注重民族和地域文明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强调注重超越边界,看重人性的进步。第五,两者作用相对不同,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文明则是人类发展和文化演进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有助于人类进步、国家进步和社会进步的积极成果,是文化中的积极面相。第六,存在的方式相对不同,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结果,体现一个国家民族的存在样式,具有不可复制性,而文明是一个国家民族存在样式的形象呈现,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进步事实的积极呈现。

其次,从文明互鉴的逻辑维度来看。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认为,深刻把握文明互鉴的逻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明互鉴的逻辑基础和前提是对文明的认知,不同的文明之间首先要去观察和认知,通过观察和认知的结果,来为合理理解不同的文明主体构建重要的认知前提。文明互鉴的逻辑进路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合理理解,不同的文明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要从尊重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基础上,才能去理解不同的文明。进一步就是要对不同的文明主体做到恰当的评价。文明互鉴的核心是要彰显不同文明的长处所在,然后才可能去学习和借鉴,并在这样的基点之上进行创新。

再次,从文明互鉴的哲学框架维度来看。山东大学刘森林认为,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以文明作为考察对象来超越以往单一民族国家的考察模式,使得考察不同文明主体之间的互鉴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一问题反映在哲学维度上就变得更为紧迫,因此,需要以一个新的哲学框架来取代以往存在的哲学框架。他进一步认为,用整体性和部分性的哲学框架来代替以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哲学框架是非常有意义的,会带来一系列新的哲学范式转换,尤其是在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过程当中,可以构建起有效的交流互鉴框架,使中华文明和西方现代文明有一个融合,这种融合有利于各自在对全球性文明问题的把握和解决中做出自己的贡献[3]。

从次,从文明互鉴的原则维度来看。华威大学史蒂夫·富勒认为,翻译在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以更为具体的方式去认识文明互鉴,就需要研究翻译的本质以及目的是什么。第一,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话语的复制过程,而且是通过翻译再创作的过程,能够生成新的翻译作品。第二,翻译能够了解其他语言文化的特征,还可以使用这种方式对不同的文化做出评论,所以说翻译实际上也是一种知识的创新,是世界文明互鉴的重要基础。第三,文明之间的相互翻译是生成性的,即通过翻译产生新的语言。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翻译,是将翻译异化,还是将其更加真实地显现出来?为此需要关注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和语言差异。

最后,从文明互鉴的愿景维度来看。华中科技大学虞崇胜认为,人类文明互鉴的愿景就是最终呈现给世人一种以不同文明共同凝结而成的类文明。他强调,文明是全人类共同的成果,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尽管文明之间存在差别,但文明并不是相互隔绝的,它是在交流当中发展、互鉴的;文明是人类的创造物,将与人类共生存,尽管文明也会衰落,但不会灭亡,即使旧的文明消失了,新的文明也会产生出来,并以千姿百态的形态存在下去,因此人类文明体现出一种“类”的存在形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明之间要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的胸怀理解不同文明的价值内涵,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论超越文明优越论,弘扬人类共同价值,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立足于文明互鉴,还可以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华中科技大学董慧认为,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第一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第二是要巩固文化主体性,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不断塑造、不断完善巩固和变革的过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在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之上积极融入到世界文明的浪潮中,以宽广、多元的途径和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气派,以现代文明中国形态引领时代发展;第三要构建文化的话语权,在国际对话和交往中,文化作为软实力是国际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在国际话语权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实现“两个结合”,讲好中国故事,占领人类文明发展道义高地,不断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二、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的路径探索

文明互鉴的一个重要实践指向在于,通过文明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携手促进全球善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的全球治理中普遍存在着不平等和不平衡的问题,如何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使更多人从全球善治中获益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治理难题。这不仅需要对全球治理中存在的复杂性、矛盾性、多样性问题进行反思,还需要对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定位,更需要从文明互鉴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全球治理的新路径。

首先,对当前全球治理的现实复杂性的认识。莫斯科大学亚历山大·N·丘马科夫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增大,以威斯特法利亚体系为主的整个国际关系体系难以应对当前全球面临的挑战,因此建构国际社会新秩序是当前全球治理的重要任务。然而,完成这一任务仍面临着重要挑战。这是因为治理是对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行动,而当前全球治理的对象范围,已不仅局限于个人、集体和共同体,甚至包括了整个人类,可以说,当前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单一的系统。因此,所谓建构国际社会新秩序,就是要构建一个同样极其复杂的控制系统来解决这一复杂的治理问题。而基于系统网络组织和运作的原则,能够有效帮助我们开辟新的机会,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而言,适合全球治理的最理想的公共生活组织形式可能是“民族国家联盟的全球网络”。澳门大学利天佑认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对于安理会的长期声誉以及所有成员国有着重要影响,一票否决权的滥用将会加剧全球治理的复杂性。因此,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管理这一涉及人类共同利益的关切事宜,为此有四点建议:第一,要求所有否决权的行使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并直接提及联合国宪章具体条款;第二,有另外一个机构可以最终确认否决权,实现双重否决权;第三,对于一票否决权涉及种族灭绝等反人类罪时,应当以“非常政治”的方式对待;第四,鼓励弃权,弃权意味着不滥用否决权。

其次,对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的研究。南京大学王逸舟认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尚未为全球治理提供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他认为,中国在一些领域中向全球治理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方案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中国仍需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需要吸收和借鉴不同文明、国家和制度之间的经验和智慧,在更高水平上成为全球方案的提供者、全球财富的推动者和建设者、联合国会费的主要承担者,只有通过文明间的互鉴、互学和互补,中国才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浙江师范大学刘鸿武认为,当今中国学术界应当与全球南方学术界携起手来构建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体系,以打破过去百年西方主导的旧有治理知识体系,创造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为此,要系统总结过去百年中国和亚非拉国家在共同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以及在捍卫国家主权、追求现代经济发展合作方面所积累的合作发展经验。同济大学刘勇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可以从六个方面认识:一是坚持发展优先,加大对于发展议程的关注度和投入力度,积极倡导参与双边多边层面的合作;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全球减贫目标保障各国人民的生存权,努力消除在发展中的不平等;三是坚持普惠包容,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国家的发展诉求;五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六是坚持行动导向,尤其在工业化、数字经济和互联互通等重点领域的发展上加强资源投入。

最后,是基于文明互鉴的角度,对全球治理路径的具体探索。格罗宁根大学斯特凡·E.魏斯哈尔提出各国应通过相互借鉴学习碳定价的方法,构建促进全球气候问题治理的路径。他认为,处理气候危机的方式有多种,但没有一种适用于所有国家的通用方法,每个国家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法律制度来解决气候危机,这引发了各国能否更好地进行交流和互鉴的重要问题。斯特凡·E.魏斯哈尔比较了欧盟地区,以及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碳定价政策,认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各自已有的框架下已经在进行具体的碳定价,实现一定程度的碳排放控制,但碳价仍然较低,效果依然不明显。他提出,未来各国、各地区之间应当相互学习,从不同国家的做法中找到取长补短的空间。华侨大学林宏宇认为,金砖合作是全球治理机制创新的生动体现,对于全球文明倡议是一种很好的发展和引领,具体表现在:第一,“金砖合作”是全球文明倡议很生动的体现,金砖国家的合作是超越西方单一文明基础上的共同体理念的合作,不仅强化了全人类命运与共的理念和思想,同时建构了多元文明主体平等参与的国际合作观,超越了狭隘的地区观,使其包容性、共享性、共生性、互惠性、互鉴性得到进一步增强,能够以更具包容性的姿态倡导整体世界观和文明观;第二,“金砖+”机制对更多发展中国家响应全球文明倡议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化的迷思,而中国引领下的“南南合作”,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成功的可能性,通过“金砖+”合作机制可以吸引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认同不同于西方模式的新的“南南合作”发展道路,这一观点在文化领域体现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抱团取暖、相互鼓励,从而建立起集体自信,坚持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践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化的文明倡议。

三、文明互鉴与社会认识论新视域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4],而社会认识论,“顾名思义,是关于社会认识问题的学说”[5]。因此,社会认识论的一个重要使命是,达到对现时代实践问题的真认识,构建本时代的真知识,因而在哲学精神上表现为深刻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文明互鉴作为当代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实践,构成了当代社会认识论研究的新视域,对于文明互鉴的研究成为了推动社会认识论建构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提出诸多当代社会认识论研究的新命题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认识论哲学自身的深化和发展。

从社会认识论的视角出发,对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的关系进行思考,是立足现时代人类社会治理的实践,也是推动社会认识论哲学发展的直接体现。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威廉·斯威特认为,全球治理的形式是多样的,但任何一种形式的施行,都需要解决潜在的认识论问题。“沟通”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沟通的背后反映的是文化的差异,因此,不仅需要了解一门语言进行沟通,还要了解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他强调,概念和语言总体而言都是深植在文化之中,文化通过影响沟通所使用术语的含义和权重,对整体沟通效率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在全球治理和国际交往中,文化交流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而文化交流的核心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分享思想、价值观、传统和文化,其目的是要通过了解另一个国家的语言、习俗、文化传统,加深对一个国家和文化的理解。创造和扩大文化交往有助于消除刻板印象,最终达到促进国际友谊,理想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促进相互理解的,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都应该从文化交往中受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王琳则基于国家治理的实践需要,从文明互鉴的图书情报学视角出发,通过考察辨析中国的“情报”概念与西方的“信息”概念,认为“情报”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被西方世界所误解为一个带有不友好色彩的概念,事实上“情报”这一概念在当代应当被理解为“信息管理”,这与西方目前的信息商品化趋势是一致的,未来需要做到的是思考如何将“情报”这一概念进行全球化,以方便中西方在信息化、商品化的时代中进一步开展管理科学之间的研究互动。

正义问题一直是社会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文明互鉴则为探讨这一核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华威大学史蒂夫·富勒提出,“认识正义”可以帮助人们去探索和解决全球治理的重要问题,尤其是能够帮助人们化解冲突、避免误解、消除文化上的隔阂等。他强调,由于不同的文明获得知识的来源和方式不同,因而正义在知识层面、权利层面等方面表现出多样性,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对待知识,在传统西方的认识正义中,较多关注的是认识的非正义问题,但对正义本身,却很难去辨析,这是因为没有关于正义的具体理论来支撑,但是如果不能清楚界定什么是正义,就没有办法去判定何为非正义,对于推动全球善治而言也存在困难。因此需要通过文明互鉴来观察不同文明的正义理论,以及它们所包含的各种类型、产生的背景和权利的分配,可以通过所有权视角、公平与正义关系视角以及能力视角对认识正义进行探究,以推动全球治理的进步。华东师范大学潘斌则探讨了全球气候正义的问题,他强调全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之一就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危机,在文明互鉴中讨论气候问题具有特别的意义,罗尔斯的“正义分配”对解决全球气候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他认为,解决气候危机的根本途径还是要依靠全球化,因为这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问题,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平等原则和差异原则为解决这一危机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即强调在保证每一个国家的人民最低的生存权利的同时,运用“正义分配”中的差异原则处理气候争端。进一步而言,落实到全球气候治理实践中,发达国家在气体排放方面应该做出更多努力,通过技术转让与资金援助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合理减排。他同时也指出气候正义面临的三重困境:第一是伦理困境,现有的功利主义、平均主义理论都不能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伦理困境;第二是复杂的制度性困境,气候风险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现代化的增量结果,现代化一定会带来气候危机;第三是行动性难题,单个国家在应对全球性气候危机的时候可能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而忽略了其他国家或者整体人类的利益,从而陷入集体行动的非理性困境。

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文明互鉴和全球治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明互鉴也加快了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合作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着复杂而密切的联系,这也是社会认识论所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之一。南京师范大学吴静认为“数字社会”是在治理研究中经常提到的概念,尽管其本身是比较模糊的概念,但却是现代人类文明不能回避的主题,因此对于数字社会复杂性的揭示、对于数字社会文明意蕴的阐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她认为,数字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系统,总体而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绝大部分比例的人都非常频繁地应用数字服务、数字财产的社会,数字社会在本质上并不意味着一个完整的社会或者一个霸权社会,它实际上包括了不同的社会形态,而数字文明将是人们必须经历的一个社会形态。她同时指出,数字社会当然也存在着数字鸿沟或者数字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包括数字技术运用的界限和范围、数据差别、伦理偏见等,希望未来人们能够将数字技术的使用与人类的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更好地与数字工具进行合作,使数字社会更加和谐。南京大学张亮则从心-机关系出发思考人工智能的发展问题,他认为透过人的经验主观性和身心状态这两方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心-机关系进行哲学考察可以得知,人工智能本身是内在包含着偏见的,而所有的偏见归根结底来源于人的认知偏见,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者和人工智能数据库建构者的认知偏见,因此中国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必须要走中国式人工智能道路,为此必须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需要不断调整完善价值导向,不断进行价值引导;第二是必须正视人工智能中存在的偏见;第三是人工智能必须追求文化共鸣,必须和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匹配和符合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新加坡国立大学埃里克·克尔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和文本,已经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也带来了很多全球性的挑战和机遇,但人工智能的“作假”问题也愈发突出,是值得从社会认识论的视角去思考的重要问题。 “作假”的过程中融入了真与假的冲突,因此“作假”在被普遍认为对社会产生负面作用的同时,在某些具体情况下也被认为存在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作假”不一定是价值的缺乏,还有可能是对真正价值的确认,这一观点从侧面角度对确证人工智能生成的数字文本的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深刻指出,“各种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另一种交往形式所代替”[6]。新的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现有的全球治理模式和交往形式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现实背景下,文明互鉴将通过人类共同体智慧的凝聚,为推动交往形式的变革,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全球善治提供重要的措施和机遇,而社会认识论也将以哲学的形式紧紧把握现时代的实践脉搏,贡献现时代的哲学智慧。正如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指出的,“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既是一个深刻的中国问题,也是一个深刻的世界问题,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我们去回答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历史之问、人类之问,对于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既需要实践的探索,也需要理论的创新,与世界的复杂性相比,人类的智慧还都显得渺小,所有的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文明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请文明演绎
多元文明,照鉴共同未来
让文明之花持续绽放
漫说文明
谁远谁近?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