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异体骨填充修复膝周骨巨细胞瘤治疗后骨缺损

2024-05-10 11:52夏平光张宝成赵东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髂骨异体瘤体

夏平光,蒋 翔,张宝成,赵东东

2015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采用自体骨+异体骨填充修复27例膝周骨巨细胞瘤微波原位消融术后骨缺损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27例,男11例,女16例,年龄19~52岁。病变部位:股骨远端12例,胫骨近端15例。按照骨巨细胞瘤的Campanacci系统分级:Ⅰ级9例,Ⅱ级11例,Ⅲ级7例。

1.2 手术方法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仰卧位,患侧垫高。根据肿瘤部位设计手术入路,于瘤体边缘外分离,瘤体表面保留一层正常组织,将1~2枚微波针从瘤体薄弱处插入瘤体进行消融,测温针测温,保证在设计的加热区内温度>60 ℃,根据肿瘤大小持续消融10~20 min。消融结束后,瘤体开窗,彻底刮除肿瘤。取全层髂骨块,从内外板之间劈开,其中一块修整成与瘤腔邻近关节面一侧的大小与形状相匹配,将它嵌入瘤腔,松质骨面朝向关节方向。用剩余的自体骨混合适量的异体骨填充瘤腔并夯实,最后放置解剖型锁定钢板防止关节面塌陷和瘤段骨骨折。

2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54个月。骨融合时间6~12个月。随访期间肿瘤无局部复发和转移。末次随访时,采用MSTS保肢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17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24/27;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病灶填充良好,无局部病理性骨折,未出现关节面塌陷、骨折等,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及变形等。

3 体会

微波原位消融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辅助治疗骨巨细胞瘤的方法,它可将肿瘤及其周围1~2 cm组织加热到60 ℃以上,彻底杀灭肿瘤细胞。因此,它虽为囊内切除手术,但可达到肿瘤扩大切除术的效果,极大地减少了肿瘤的复发。同时,手术完整地保留了骨与关节的重要组织结构,为瘤腔重建和关节功能的保留奠定了基础。采用自体骨+异体骨填充修复肿瘤刮除后的骨缺损,可以综合自体骨和异体骨的优点,用部分自体髂骨块重建软骨下骨邻近的骨缺损,剩下的瘤腔则采用剩余的自体骨与异体骨混合植骨,这种方法不仅能促进关节软骨下骨的愈合,还可以有效防止或推迟关节退变,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髂骨异体瘤体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瘤体直径及体积变化的随访研究
Beagle 犬髂骨嵴解剖及取骨术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骨盆尤文氏肉瘤/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征象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游离髂腹部(髂骨)皮瓣的血管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