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磨削术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护理要点及疗效观察

2024-05-10 14:08司桃范晓莉姜美娟钱云刁秀云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纱布痤疮瘢痕

司桃, 范晓莉, 姜美娟, 钱云, 刁秀云

面部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对于约43%的痤疮患者而言,痤疮瘢痕尤其是凹陷型痤疮瘢痕是常见的后遗症[1]。这些痤疮和痤疮瘢痕均会影响患者的皮肤外观,进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治疗和护理凹陷型痤疮瘢痕已成为痤疮患者后续治疗中的重点。现有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化学剥脱治疗、射频治疗、微针疗法、填充疗法以及皮下分离术[2-3],以上治疗对于大部分痤疮凹陷性瘢痕均有较理想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如较长时间的红斑期,易发生色素沉着及感染等,且治疗周期较长,治疗恢复过程缓慢。机械磨削术是对表皮和真皮浅层进行磨削的一种手术,应用于凹陷性瘢痕的治疗,具有损伤小、经济、恢复快等优势[4]。然而,目前关于机械磨削术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与护理的临床研究数据较少。故本研究对行机械磨削术治疗的29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治疗及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皮肤外科五病区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标准:经诊断为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者;体征稳定、精神状态良好;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脓疱疮、急性毛囊炎等细菌感染者;合并单纯疱疹或有复发性疱疹病史者;瘢痕体质患者;硬结性痤疮、瘢痕疙瘩性痤疮患者;患有心、肝、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有严重心理障碍者。共纳入29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8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8.0±3.2)岁;包括全面部瘢痕16例、双颊部瘢痕9例、额部瘢痕4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1.1 术前心理护理 凹陷型痤疮瘢痕通常为慢性病程,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前来就诊时,迫切希望获得最好的治疗和最佳的疗效,同时又担心机械磨削治疗的不良反应,如出现红斑、色素沉着及新的瘢痕等。医护人员需做好入院宣教和术前宣教,详细介绍痤疮瘢痕的形成原因,讲解机械磨削术治疗凹陷型瘢痕的疗效,为患者展示既往机械磨削术治疗的病例图片,讲解手术过程、恢复过程及愈后等,解除患者术前焦虑及恐惧心理,增强治疗及护理依从性。

1.2.1.2 术前患者准备 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护士给患者备皮,充分暴露面部术区;术前用美兰标记瘢痕磨削的范围,瘢痕较深部位用美兰进行局部重点标记;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手术潜在风险及预后,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2.1.3 手术器械、物品准备 高速旋转磨削机(采用纺锤形状、不锈钢材质的金属磨头)、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无菌凡士林油纱、无菌纱布、生理盐水、庆大霉素注射液等。

1.2.2 术中护理

1.2.2.1 患者体位及眼部护理 患者术中取仰卧位,肩下垫软枕,用一次性手术帽和胶布包裹固定患者头发,并充分暴露面部术区;术中注意保护眼部,将一次性透明3M输液贴一分为二,剪切后粘贴双眼,防止术中消毒液、血液等物质误入患者眼中。

1.2.2.2 手术配合 ①设备调试:电动磨削机连接电源,将脚踏开关放置在合适位置,将电动磨削机手柄与金属磨头连接后锁紧,将磨头转速调整至10 000 r/min。②麻醉配合:面部凹陷性瘢痕磨削一般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防止患者出现呛咳、误吸。③磨削深度:磨削深度为真皮乳头层至点状出血,局部凹陷明显处再用磨头的远端进行局部点磨。④做好医护自我防护:在机械研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血液、皮屑等混合物组成的颗粒,因此手术时要穿戴长袖隔离服,佩戴防护面具,以防止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IV等病毒携带者对医护人员造成潜在威胁,因此磨削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防止交叉感染[5]。

1.2.2.3 磨削护理 ①冲洗:磨削时护士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磨削区域,将磨出的血液、皮屑冲洗干净;在磨削过程中,将无菌生理盐水滴注于磨削创面和磨头上,以有效降低局部温度[6]。②创面处理:当磨削达到理想效果后,护士在磨削创面外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然后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创面,最后外层用7~8层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并在患者眼睛、鼻孔、口周的敷料上开小孔。

1.2.3 术后护理

1.2.3.1 体位 全麻术后回室应遵医嘱禁饮食4~6 h,去枕平卧位4~6 h;复醒后应抬高头部15~30°或半卧位,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面部肿胀和疼痛。

1.2.3.2 创面护理 ①手术后1~3 d:伤口渗血、渗液较多,每天更换外层加压包扎的敷料1~2次。②手术后5 d:去除外层加压的无菌纱布,充分暴露创面;在更换敷料时,使用生理盐水湿敷粘连部位,松解后再进行更换,勿强行撕扯纱布。③手术后10~14 d:内层的凡士林纱布会自然脱落,期间不要强行撕脱内层凡士林纱布,以免造成新生上皮剥脱、出血。

1.2.3.3 口腔护理及眼部护理 ①口腔护理:术后面部敷料加压包扎,患者张口困难,用棉签沾取生理盐水按顺序擦洗口腔以保持口腔清洁,清洗频率为2次/d。②眼部护理:面部磨削术后第1天:可能出现上下眼睑水肿,眼部分泌物变多,为防止结膜炎用0.25%氯霉素眼药水 1次/d滴眼;眼部分泌物及时用湿纱布擦拭,以保持眼部清洁。

1.2.3.4 饮食指导 面部磨削患者术后创面渗出多、代谢率增强,而患者因面部敷料加压包扎而张口困难、难以进食。合理的营养支持可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因此术后早期的饮食指导十分必要。①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例如牛奶、蛋花汤、鱼汤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指导患者用吸管将流质饮食吸入,以减少口部活动带来的疼痛和摩擦。在进食或饮水时,指导患者保持口周敷料的清洁和干燥,以避免感染的发生。②术后2~3 d:面部会出现轻度水肿,面部纱布逐渐干燥,使面部产生硬面膜式面具感,张口较术后第1天有所变大,指导患者进食手指大小的食物。如碎牛肉、碎猪蹄、鸡蛋等富含蛋白的食品,还可食用肉末、鸡蛋面、肉汤及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黄瓜、猕猴桃等。③术后5 d后:外层纱布已拆除,此时患者可正常进食,指导患者饮食上要注意合理搭配,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④磨削手术后:指导患者避免进食富含铜、铁、银、铋、汞等的食品,多吃含锌食品,如羊肉、猪肝、鸡心等。

1.2.3.5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指导 皮肤磨削术后常见并发症为疼痛、水肿、感染、红斑、色素沉着、新发瘢痕等,术后密切观察并对症处理。①疼痛:多数患者术后无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护士密切关注疼痛评分,评估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必要时给予一般止痛剂(如氨酚曲马多片)。②水肿:术后1~3 d面部可出现水肿,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通过抬高头部15~30°来减轻水肿,如果水肿较严重可遵医嘱静滴地塞米松5 mg临时1次。③感染:少数患者术后会发生感染,磨削术后1~3 d伤口渗液较多,每天更换外层纱布,保持外层纱布清洁干燥,以防细菌繁殖发生感染;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④红斑:是术后不可避免的并发症状,术后1~2个月自行消退,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术后注意防晒,避免红斑加重。⑤色素沉着:出现率超过90%,个体差异较大,为暂时症状,通常于手术后3~6个月自行消失[7]。术后可服用维生素C片1个月或静滴维生素C 1~2 g/d,连续3 d,同时外用氢醌霜、复方熊果苷乳膏、复方甘草黄酮乳膏、烟酰胺凝胶等药膏,出门注意物理和化学防晒。⑥新发瘢痕:瘢痕体质患者禁止进行机械磨削,磨削深度的控制是预防新发瘢痕的关键。磨削深度主要以达到真皮乳头层为止,若达到网状层的深部,术后多留有瘢痕[7]。因此医生在磨削时对深度的控制十分重要,防止磨削深度过浅痤疮瘢痕复发,深度过深术后新发瘢痕。

1.2.4 出院指导

凹陷性痤疮瘢痕在临床实践中应该提倡“防重于治”的原则。健康宣教、生活指导和有效的炎症期处理都能显著减少瘢痕复发。

1.2.4.1 术后随访 机械磨削治疗一般只需进行1次。告知患者复诊的时间,即治疗后的1周、1个月和3个月内来医院复查,动态评估患者伤口恢复情况、观察有无红斑反应、色素沉着、瘢痕增生等并发症的发生。

1.2.4.2 术后注意事项 ①正确护肤:每日洁面2次,使用温和的洁面乳清洁皮肤,不建议化妆,可使用清爽型乳液,以免加重皮肤负担。为了避免皮肤出现色素沉着,不暴露在阳光下和光敏物质的环境中,同时也要尽量减少室外运动。建议在户外戴上口罩、宽边帽子,或者涂上防晒霜(SPF15~25, PA+~++)。②抗瘢痕治疗:伤口痊愈后,指导患者至少要进行3个月的抗瘢痕治疗,可外涂康瑞保、积雪苷霜乳膏等;创面愈合后,还应使用氢醌霜、烟酰胺凝胶等药至少1个月。应注意氢醌是一种光感性物质,需冰箱内低温避光保存,于夜间使用。③饮食指导:建议患者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摄入新鲜水果和蔬菜,并戒烟酒。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观察

术中观察:统计出现异常生命体征及异常出血的例数。

术后随访1年:观察皮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出现术后疼痛、水肿、感染、红斑、色沉及新发瘢痕感染的例数。

1.3.2 患者满意度评价

术后1年通过电话随访29例患者(有效随访率为100%),患者采用研究者自制的凹陷性痤疮瘢痕磨削术后效果自我评价量表对自己的面部进行满意度评估,内容包括手术效果、不良反应、自我形象、自信心、生活质量,每项0~20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手术效果越好,根据得分评为3个水平:很满意(得分≥90分)、满意(得分60~89分)和不满意(得分<60分)。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异常出血。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1年电话随访,非常满意率为79%(23/29),满意率为21%(6/29);术后无感染,伤口愈合良好,均未出现新发瘢痕,未出现明显疼痛、水肿、感染、红斑、色素沉着。

3 讨论

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是一种好发于面部的常见皮肤病,常由于局部炎症及治疗不及时导致皮肤全层破坏[8-10]。凹陷性瘢痕不仅影响皮肤的美观,还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引发多种精神障碍[11]。机械磨削作为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一种经典技术,术后残存的皮肤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会迅速形成新的表皮,磨削不穿透网状真皮层,伤口几乎不留或极少留瘢痕而愈合[12],对浅表凹陷性瘢痕疗效显著[13]。机械磨削术需要在痤疮稳定后进行,机械磨削钻头通过对表皮和真皮的浅层破坏,刺激真皮深层皮肤中上皮的迁移生长作用,加快伤口的愈合,从而使皮肤变得平整、光滑,改善凹陷性瘢痕[14]。然而,机械磨削术的短期损伤比较大,通过掌握合适的磨削深度,可有效避免瘢痕、红斑以及持续性色素沉着的出现[15]。我科通过使用高速旋转磨削机对29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进行机械磨削术治疗,均未出现明显色素沉着、皮肤受损、光敏反应及新发瘢痕等不良反应,表明机械磨削术在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方面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小。

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对于进行面部机械磨削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完善的术前物品准备及心理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增强手术依从性。磨削时及时冲洗创面使术区视野清晰且能有效降温,磨削后立即外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以缩短创面结痂及痂皮脱落时间,促进创面炎症的吸收,加快细胞生长发育速度,加速创面愈合[16]。术中做好体位、眼部护理能有效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出现眼部损伤及误吸。术毕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创面,维持创面湿润,使伤口实现湿性愈合[17],阻挡细菌与创面接触,降低感染发生率。术后的饮食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对创面的恢复作用重大,通过早期饮食干预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不仅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创面护理、口腔及眼部护理,能有效减轻水肿和防止伤口感染。出院指导为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提供了依据,能有效地巩固面部磨削术的疗效。除术中严格控制磨削深浅度,严格无菌操作外,术后正确防晒及积极抗瘢痕治疗是磨削手术的关键[13],能有效减少色素沉着及瘢痕,做好饮食管理及洁面护理能有效控制痤疮,从而避免痤疮瘢痕的产生。

综上所述,本文总结了机械磨削术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护理要点,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依据各护理要点给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纱布痤疮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生孩子,为什么要塞纱布?
防水的纱布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是雾,不是纱布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