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文学与影视传播类学科专业群共建共享机制创新与实践

2024-05-10 14:52曾宪文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科卓越学院

曾宪文

(四川文理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而数字化则加速了这一进程,也向高等教育发出了挑战。“高等教育是兴国强国的‘战略重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本上要求高等教育率先实现创新发展。文科占学科门类的三分之二,占专业种类和在校学生数的半壁江山,文科教育的振兴关乎高等教育的振兴。”[1]而文科教育的振兴必然要与当今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为此,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须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2]如何进行跨学科专业知识的整合,则需要我们立足实际,创新举措,构建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艺术学二大学科门类,以及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戏剧与影视类3个专业大类,学科专业门类较多,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近年来,学院立足学科专业特点,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学科专业群内涵建设,体现新文科建设学科交叉、文理互融的理念,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基本建立了文学与影视传播类专业共建共享机制,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

一、更新观念,积极加强学科专业群共建共享机制建设

2019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指出,“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3]并在多个场合强调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相应的任务、要求和方法也要审时度势做出改变。时代的变化也对教育提出新的变革要求,为此,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标志着新文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吴岩指出:“2018 年8 月,中央文件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贡献水平,发展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新’不是新旧的新,是创新的新,是整个发展思路、标准、路径、技术方法和评价等系列新变化。”[4]可见,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变革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此,学院不断更新观念,按照新文科学科交叉建设理念以及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要求,加强学科专业融合,强化校地合作,将立德树人、卓越人才培养理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媒体行业标准融入学科专业群建设,实现共享共建,创新专业群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制度宣传,开展学科专业群建设研讨会,更新教师观念。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学习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宣言》、学校《学科专业群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各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研究学科专业群建设具体举措,实施方案。通过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深化学科专业群建设已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动,如“新文科背景下中文与影视传播类专业融合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传媒艺术专业舞台表演类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整体转型视野下广播电视类专业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文化传播类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四川文理学院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研究”等教改课题,从不同角度探究学科专业群融合共建的方式方法。

二是强化平台建设,依托平台落实学科专业群共建共享。学院拥有文化与传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利用这个平台,服务学院6个专业,开放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把各教研室办公场地融入示范中心,实现教学研讨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利用学院的校园网络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组建基于各专业特点的学生实践训练团队,加强创、编、演、播、营一体化建设;积极建设虚拟教研室,以课程、教学问题、项目等为抓手,打破专业壁垒,开展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如开展“新闻传播大讲堂”课程教研活动,各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研讨,很好地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开展双周学术讲座,活跃学术氛围,促进各专业教师交流。

三是实施项目驱动,推动学科专业群建设落地落实。实施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项目,通过项目推动学科专业群融合建设。比如,开设文学创意写作系列培训讲座,邀请当代知名作家进行不同文学体裁创作讲座与培训;再如,联合达州市创办申报并承担了四川省艺术基金项目——四川青年话剧编剧人才培训班,培养话剧创作人才,提高了学院的影响力。

通过上述措施,学院促进了学科专业群共建共享机制建设,有利于各学科专业融合发展,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以“四卓越”人才培养为抓手,打破专业限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19 年4 月29 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六卓越”具体指卓越工程人才、卓越法治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卓越医生、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教师,“一拔尖”是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文科建设宣言》也指出,要建设文科特色质量文化。学院根据文学与影视传播类学科专业群特点,深刻领会“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和新文科建设基本精神,加强学科专业融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四卓越即是:卓越语文教师、卓越新闻传媒人才、卓越文艺创作人才、卓越文化创意创业人才。

卓越语文教师培养以四川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五双模式 培养卓越语文教师”和省级一流专业汉语言文学为依托,组建“卓越语文教师培养班”,每年从大二年级遴选30 名左右的优秀学生,为他们开设相关课程,加强教学能力培训和教学实习见习,培养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自2017 年实施以来,培养效果较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卓越新闻传媒人才培养立足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以及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培养卓越新闻传媒人才。以校内外平台为抓手,组建卓越新闻传媒人才培养班。校外平台包括四川省影视传播类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地方广播电视台、报社、融媒体中心、文化传媒公司等,校内平台包括省级文化与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园网络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星光巴渠公众号等。培养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在相关用人单位表现突出。

卓越文艺创作人才培养立足学院星光文学社、月华诗社、红烛剧社、晨曦国学研究会等文艺社团,开办写作培训班,举办文艺讲座等,培养文艺创作人才。文艺创作已成为我院学生的自觉追求和优秀传统,40 多年来培养了田雁宁、谭力、张建华、李明泉、王甜、贾飞等知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成为“巴山作家群”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学院还承担了四川青年话剧编剧人才培养班,加强对学生编剧能力的培养。学院教师、学生不仅从事小说、诗歌、散文的创作,还自编、自演小品小戏、话剧等,并多次获奖。学院与地方文联合作,在其主办的刊物《巴山文艺》开辟专栏刊登我院学生的优秀作品。与达州市作协、巴山文学院、巴山作家群研究院合作,开设文学创意写作课程和系列讲座,邀请当代知名作家为学生授课,提高学生创作水平。

卓越文化创意创业人才培养立足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科研项目等为抓手,实施四年递进式创新创业培养计划。一大批学生在文化创意、微视频创作、直播带货等方面脱颖而出,创作的微电影获国家级、省级奖。在学院的支持下,有的学生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校期间就创办了文化传媒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四卓越”人才培养,既有其自身特色,又打通专业壁垒,每个培养项目都面对所有专业的学生。学院整合课程、师资,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以项目为驱动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实践,使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以提高。

三、构建文学与影视传播类专业群共建共享选修课程群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介。”[5]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新文科建设则提出要夯实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因此,为了加强文学与影视传播类专业群建设落地落实,学院从专业融合、突出应用的角度,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立了可供各专业学生通选的复合选修课程群组模块,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分析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等6个专业对接的职业领域和就业岗位,从专业融合、突出应用的角度,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设置复合培养课程组时,既设置了专业拓展课程组,又设置了专业通识课程组,其中专业通识课程组能够供各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通选,有利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比如,影视创作课程组开设了短视频创意与制作、影视照明技术、影视录音技术、微电影创作等课程,新媒体传播课组开设了互联网思维、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新媒体直播技术、新媒体社群与互动管理等课程,文化拓展课组开设了明清小说研究、《诗经》解读、现代诗歌创作与欣赏、中国古代文论、叙述学概论等课程,这些课程组涉及影视创作、新媒体技术、文化素养等方面,契合学科专业特点与时代社会发展状况,各专业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四、建立以课程、项目为依托的跨专业教师团队

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任何教学改革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参与和贡献,并以教师队伍的日常教学工作来体现。新文科建设的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也需要教师来落实。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首先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学院积极建立跨专业教师团队。跨专业教师团队建设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师是否有意愿参与,二是组建后有无建设能力和效果。学院根据文学与影视传播类学科专业特点和承担的全校公共课程相关情况,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建立以课程为中心的跨专业教学团队。按照教师的学科专业背景及任教课程情况,建立基于课程的教师团队,发挥团队力量,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其一是立足学院承担的大学语文、社交礼仪、普通话等公共课程,组建公共课教师队伍,通过一流课程建设,凝聚教师团队力量;其二是组建专业课程教师团队,通过一流课程建设,集合相关专业课教师,共同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其三是基于特色课程建设组建教师团队,如以新闻传播大讲堂、文学采风、社会实践等课程组建教学团队,既考虑教师的专业特点,也兼顾了教师的兴趣和特长,团队充满活力。

二是立足问题导向,加强项目驱动,以项目为抓手组建跨专业教师团队。如加强基于解决问题的虚拟教研室建设,开展虚拟教研室活动,通过教师共同关心的教育教学问题凝聚教师队伍。比如,召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教学研讨会,来自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的教师开展了热烈的研讨,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开展面向全院师生的双周学术讲座,要求讲座内容体现前沿性、跨学科性和启发性,激发教师创新意识和活力。

三是在产教融合目标的引领下,建立一支来自相关行业企业一线的优质兼职教师队伍,实现专兼职教师队伍的融合。学院在基础教育学校和地方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等聘请行业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学生的见习实习指导及实践性课程,开展学术讲座,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等。同时,加强院内专职教师与院外兼职教师的交流,合作开展教研活动,支持鼓励教师与行业一线专家合作开展科学研究。

五、凝聚共识,以区域文化研究与宣传为抓手,加强学科专业融合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体现地方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抓手。学院立足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加强地方文化研究。“随着知识大爆炸和社会问题复杂化,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分类日益丰富多元。……学科的分化与融合同步进行,任何学科都要囊括更多种类的核心知识,而不再是由单一的核心知识构成,人文社会学科面临着分化与重组。”[6]为此,我院根据文学与影视传播类学科专业的特点,以学科专业融合理念为指导,积极推动“学科专业+地方文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对接区域文化特色,将巴文化、巴山作家群研究、地方文化融媒体宣传研究作为学院科研特色,积极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发挥团队力量,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与实践应用团队,实现文学文化研究与新闻宣传、艺术创作的交融,形成学科交叉研究与应用的特色。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与地方文化相关的科研项目20余项,如“达州市巴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建设路径研究”“川东革命老区移动政务新媒体的话语建构研究”“达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研究”等。这些研究选题主要聚焦于红色文化、文学艺术创作、巴文化、地方非遗文化、新媒体宣传等,研究课题实践性强,具有跨界性、融合性,同时,研究团队大都是跨学科专业的,有助于扩大研究的范围,促进研究的深度,取得实际的效果。

六、统筹建立跨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实验实训共享机制,创新实践教学形式

实践教学既是检验理论学习是否有效果的试金石,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方式。新文科要求打通文科内部之间、文科与理工农医之间的融会贯通,也需要通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来实现。有学者指出,要“充分考虑新文科的变化和可能对人才能力的一些技术性或职业规范要求,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知识体系和跨学科技术运用能力,在保持本学科关键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核心要求的基础上,完善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职业化素养。”[7]为此,学院高度重视各专业实习实训平台建设,立足校内校外两个平台,根据专业特点,加强各专业学生联动,统筹开展实习实训,取得较好的效果。

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主要依托文化与传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融媒体中心、校园网络电视台等。创新管理制度,以项目为依托,组建跨专业学生实训团队。一方面从影视与文化创新与流程出发,跨专业组建涵盖文化创意、内容生产、策划包装、营销发布、市场评析的指导教师团队和学生队伍;另一方面组建有声读物、戏剧影视等跨专业实践平台,使学院6个专业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比如,利用学院微信公众号、“星光巴渠”公众号、校园网络电视台等新媒体平台,使不同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别从事文稿创作、摄影摄像、采访主持、后期制作、平台发布推广等工作,互相学习,互相配合,共同提高,并使实践教学平台延伸至实践作品生产平台。

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学校、市县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文化传媒公司等。学院根据各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的相关任务,组建跨专业学生实习团队,在相关媒体、宣传单位、教育机构开展实习实训。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一方面组建跨专业学生实习团队到相关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实习见习,另一方面把实践教育基地的相关行业专家请进来,开设专题讲座、指导学生专业实训等。同时,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实践项目,不断创新实践教学形式。

学院与实践教育基地共同努力,构建并实施“12345”实践教学体系,即是:“一体化”(即文学与影视传播类专业的联动协同、相互促进的培养模式)、“两结合”(课堂实验教学和开放式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校内指导教师与行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实验实训项目相结合)、“三导向”(目标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的评价机制)、“四层次”(基础型、专业型、综合型、创新创业型的递进式实验实训层级)、“五模块”(基础素养模块、新媒体模块、主持采访模块、编导制作模块、传播运营模块的实训内容)。由此开展从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到综合技能、创新创业技能不断提高的实践教学,实施效果良好。

七、统筹各专业资源,加强产教融合,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构建学科专业群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要立足学科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正如有学者指出:“构建学科专业群应对产业集群、岗位集群的发展尤为必要,选择学科基础相同,有共同的行业基础或行业背景,有共同的课程平台,有共同的实验、实训设施基础,有共同的师资队伍的专业,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进一步形成课程群、实验、实训群和教师团队群,以学科专业群方式,‘抱团’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集群’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建设。”[8]为此,学院立足专业优势,加强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与基础教育学校联合成立特色课程工作室,以课程建设为平台,一方面使师生融入基础教育,了解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基础教育学校的课程建设;二是与地方文化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或共同申报教学科研项目,突出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三是与地方基础教育学校、广电传媒机构等合作,在学生见习实习、师资互聘、学术交流、相关节目与项目等方面加强合作;四是学院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地方相关单位做学术讲座、担任活动嘉宾、竞赛评委、节目主持等,很好地服务了地方文化发展,也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文科卓越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孙文科
学院掠影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