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24-05-10 17:37
关键词:拉姆文学创作甘肃

朱 永 明

何延华是近几年成长起来的比较特别的一位“80后”藏族女作家。她在新世纪初进入大学之后就开始了文学创作,现在,她是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一位知识分子女性作家。本栏目旨在进一步激发甘肃各高校学者、教授兼作家等知识分子文学的创作热情,鼓励他们以学者的身份描写家乡的秀美与雄奇,以审美的眼光塑造甘肃良好的形象,讲好感动中国的甘肃故事,为新时代的甘肃发展注入新的精神血液。

丝路文明、敦煌文化、民间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儒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等是甘肃籍作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题材。相信何延华的文学创作之路越走越好,也会让读者对甘肃文学后起新秀充满无限的期待。目前,何延华的文学创作已经有了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也在少数民族文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何延华生活在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甘肃省东乡县,但她时常将眼光延伸到青藏高原之上的其他藏区,书写藏族及其他民族青年人的创业史和致富史,从他们的奋斗历程中,不断发现着人情美与人性美。在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嘉禾的夏天》之后,她的诸多作品获得了梁晓声青年文学奖,甘肃第五、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奖,第二十六届梁斌中篇小说奖等多个文学奖项。2023年8月,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其中篇小说集《寻找央金拉姆》,是以“诗意美”书写藏地和多民族地区题材的小说集,字里行间,充满着温情和暖意,充满着诗意和阳光。

可以说,她用小说复原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诗意乡村。几乎每一部小说她都是用温情的笔调与温暧的人性故事重新建构被城市“掏空”的乡土大地,用深情的故事诠释着人与故乡的亲密关系及乡土中现代人的生命意义。作家次仁罗布这样评价她新出版的中篇小说集《寻找央金拉姆》:“《寻找央金拉姆》是一部集中反映最底层人作品,但作家在字里行间倾注了满腔的爱,从而使它具有了温度与厚度。”我想这里的温度和厚度正是她用充满审美的眼光来回望乡土大地后的感触,也凝聚成她文学创作的美学思维。

当然,我们荐引她的理由还在于她的藏地儿童小说创作意识。《嘉禾的夏天》和《寻找央金拉姆》都是长篇短制(李晓禺语)的小说集,两部小说集都是以两篇儿童小说命名,这两篇精致的儿童小说中,我们感悟到了人类最原初的爱,感受到了人性最本真的温暖。她的创作展示了新时代在国家乡村振兴、扶贫攻坚政策实施之后,乡村社会的“山乡巨变”。

本辑文章中,董国俊用审美学的眼光聚焦于她文本的地理空间、叙述方式、主题三个方面,藉此分析了小说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为学界从美学层面研究何延华小说打开了一扇窗口。彭文鼎抓住了“乡土”这一文本生命线,从小说的乡土自然书写、乡土女性书写、乡土温暖和悲凉三个层面解读和阐释了何延华小说中的“神性乡土”书写和人伦美建构,打开了何延华小说的“新乡土”研究思路。王海林从地方性民俗、万物有灵的生态文化思维、宗教神性与人性救赎,浪漫的艺术风格等方面阐释了何延华小说独特的民族风格。这三篇文章从美学、新乡土、民族风情三方面为学术界研究何延华小说开辟了新的境域。

猜你喜欢
拉姆文学创作甘肃
梅卓文学创作论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翩迁起舞弄清影——央今拉姆小说论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试述拉姆拉措观湖现象的形成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