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视域下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2024-05-10 19:55高梦琦
关键词:外交跨文化留学生

高梦琦

(河南工业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一、引言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国际化水平的迅速提升,来华留学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来华留学生人数实现“井喷式”增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践,来华留学生的生源结构稳中有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的教育培养,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上所作的积极努力。留学生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和桥梁,是我国对外开展公共外交的“民间大使”,也是实现民心相通的关键渠道。中国作为受访国,在引导来华留学生认识、理解中国,培养对中国的认同感和亲切感方面,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易操作的天然优势。但由于地缘、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因素,容易导致来华留学生遭遇文化冲击,并对在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逃避、抗拒等负面情绪。因此,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克服文化冲击,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感是开展留学生公共外交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引导、帮助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保障。

二、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阐释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开展公共外交的一项必备技能,公共外交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目的和动力,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实践平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对公共外交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界定以及从理论视角对已有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可以总结研究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分析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将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相结合,可以提出研究问题和创新点。

(一)公共外交概念辨析

传统意义上的外交指主权国家政府间通过沟通、谈判等途径和平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随着信息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公众也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参与者,公共外交也逐渐成为国家外交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最早于1965年由美国前外交官埃德蒙·格里恩(Edmund Gullion)提出并受到广泛认可,“公共外交指在处理公众态度对政府外交正常的形成和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它是超越传统外交范围以外的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层面,它包括一国政府对其他国家舆论的开发和培植,一国的利益集团与另一国的利益集团在政府间体制外的互动,以通讯报道为职业的人如外交使节与国外记者之间的沟通、联络和跨文化沟通的过程”[1]。“9·11”事件后,美国政府的一系列公共外交活动引发了欧美学者对于全球化背景下新公共外交的思考。他们认为,新公共外交与传统公共外交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外交行为主体的变化,指由一国政府到非政府主体的转变。其次,新公共外交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使信息传播更具有广泛性、大众化。

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公共外交的研究也逐渐被国内学界重视并取得了重大进展。赵启正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为中国实现和平与发展奠定基础。[2]早期的中国公共外交多为由政府主导,以外国民众为外交对象的外交活动,例如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奥运外交等。曲星认为公共外交是由政府为主导,为争取他国公众民心,从而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外交行为[3]。近年来,中国公共外交的主体逐渐从政府向非政府组织转变,大力发展“人民外交” “民间外交”是公共外交的本质内容[4]。在新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公共外交需要立足全球视野,转变思考格局,从世界出发,并努力克服传播主体的单一性,构建中国公共外交的“多元互动”[5]。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以西方媒体为主导的国际舆论对中国形象进行扭曲和负面评价,因此,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树立良好国家形象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我国应利用好自身和环境优势,抓住新公共外交兴起的重大机遇,创新和发展对外传播方式。例如,通过来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培养华裔留学生公共外交能力等,从而促进良好国际形象的塑造和传播[6]。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与紧密,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CC)成为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热点。首先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的界定,普遍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特定环境下,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恰当、有效交际行为的能力[7]。此外,学界尤其注重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型构建,其中被广泛认可并运用的是“ABC”三理论,即情感(affection),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位一体[8]。其次是金字塔式跨文化能力模式,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三个层面[9]。斯匹茨伯格(Spitzberg)认为认知、动机和技能共同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10]。国内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的构建主要集中在知识和意识上,有全球意识、文化调试、知识、交际实践[11];文化意识、认知层面、人际交往[12];文化知识、文化意识、交际实践[13]、知行合一系统[14]。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量,国内学界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并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一是通过对跨文化交际敏感度与效能的测量,探究不同国家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差异性[15],二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量表的构建和测量,通过意识、态度、知识、技能等维度衡量跨文化交际能力[16]。

纵观对国际学生公共外交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学界均存在着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研究内容彼此割裂,缺少联动性,尤其是对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问题缺乏深入探讨。国内学界对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较少,且多从国际汉语教学角度出发,提出的培养策略多为课堂教学法、教材内容的编制以及师资建设等方面。因此,本文将从公共外交角度出发,深度探讨来华留学生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公共外交服务。

三、来华留学生公共外交的价值及必要性

随着中国逐渐步入世界舞台中央,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舆论对中国崛起进行了误读和扭曲,为国外民众营造出一个具有威胁性和恐慌感的虚假负面形象。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更加开放、公平的对话空间和渠道,向世界树立一个积极真实的中国形象。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使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和层次进一步提升,成为公共外交的重要资源。来华留学生是中国形象的重要塑造者,也是中国国际社会谣言的有力澄清者,他们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也使其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形象的重要传播者,同时也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红利。

(一)来华留学生的校友资源价值

来华留学生具备的特征属性决定了其在开展公共外交工作的特殊优势。首先,大学时期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来华留学生在经历数年留学生活后,中国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都会对他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逐渐融入中国,消除刻板印象和文化壁垒,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其次,他们在中国高校长期接受高等教育,生活环境相对单纯,学术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多为师生、同学等,交往氛围较为轻松灵活,文化理解包容度较高,具有去政治性、去经济性的特征。排除了利益关系的干扰,人际关系更加长久、稳定,留学生在毕业回国后与母校的交往中所蕴含的感情比与其他人的交往活动都更为真诚,此类交往更加容易赢得中外双方民众的信任。例如,新冠疫情爆发后,来华留学生校友在国际网络平台上积极主动为中国加油、发声,为中国母校捐赠口罩,成为来华留学生公共外交的真实写照。

(二)通过“他者镜像”实现民心相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得民心者得天下”。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实现“民心相通”是“五通”的基本要素,更是其他“四通”顺利落实的重要保障。然而在现实推行中,由于我国国际话语权的缺失和地区的复杂性,西方媒体对我国政策的曲解报道以及语言文化差异等问题,使外国民众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产生了误解,“民心相通”最为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公共外交。留学生群体是外国民众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是中国故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是我国争取他国民心的重要桥梁,来华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通过在华学习和生活,留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为其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建立了坚实基础,有助于实现以文化人。因此,应将发展来华留学生公共外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构建留学生公共外交平台,鼓励来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培养亲华、友华、知华的留学生。

舆论是公共外交的核心问题,其作用是影响一国公众的态度和行为,构建公众的认知框架,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争取“民心相通”,首先要引导公众舆论,通过国外民众讲述中国故事,使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才具有说服力和持久力。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已进入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媒介之一,网络舆论也是一种重要的民意表达方式。而青年人是世界各大网络平台的中坚力量。因此,留学生作为普通民众,在网络舆论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来华留学生大都为20岁左右的青年,并活跃在世界各大社交网络。加强对这些青年来华留学生的文化传播与正确引导,并通过他们向世界构建良好中国形象,可以为我国公共外交在网络舆论方面夯实基础。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带来经济红利

根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公布的有关内容,与“来华留学生普遍有奖学金”的刻板印象不同,90%的来华留学生均为自费生,这说明“留学中国”品牌建设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可,来华留学事业也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留学生在中国的学费、生活费、医疗等消费支出对刺激内需具有一定作用,为中国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是我国消费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大体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类型,其中学历教育包含本硕博多层次培养结构,非学历教育多为一年内的短期语言学习,有利于刺激经济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增长。

由于部分来华留学生来源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留学生公共外交,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根据相关研究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每增长1%,中国对其本国的直接投资(OFDI)将增加0.645%,且文化传播和培养本土人才也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促进作用[17]。同时,利用来华留学生宣传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成就以及各项经济便利政策,增加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机会,也有利于吸引外资和技术援助,促进外资企业走进来。

四、公共外交视域下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实现来华留学生公共外交价值,需要加大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力度,提高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减少或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击和壁垒,培养来华留学生理解、认同、传播中华文化,使其学会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构建良好中国形象。本研究从公共外交角度出发,根据培育跨文化交际意识、加强跨文化交际意愿和促进跨文化交际行为三个方面,提出对来华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新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随着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由留学生教育引起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这对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留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趋同化,建立健全留学生校友制度,是保障留学生数量与质量同步提高和来华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一,高校应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完善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模式。所谓趋同化管理,并不是单纯地使用同一种管理模式,而是要在把握好留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的基础上促进趋同化管理,将趋同化管理从招生到毕业贯穿全过程。在招生方面,应提高留学生入学标准,严格来华留学生资格审核机制,加强入学考核,从源头上筛选优质学生。在教育教学方面,应在培养计划、课程安排、教学环境、毕业要求等方面进行趋同化管理,同时应结合留学生的特殊性,加强对来华留学生语言培训能力和要求,将中华文化基本知识融到汉语教学中,通过开设“汉语角”等方式,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增强留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储备。在管理服务方面,留学生应遵守与中国学生相同的校规校纪和奖惩制度,同时结合在华外国人相关法律对其严格管理,加强留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二,建立健全来华留学生校友工作制度。高校应完善顶层设计,成立来华留学生校友工作专班,持续追踪来华留学生毕业生情况。构建国际校友网络沟通平台,与毕业生建立有效沟通渠道,积极向毕业生普及宣传国内最新政策理念。高校要成为留学生归国后与中国沟通的桥梁,推进国际校友会品牌建设,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为中国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牵线搭桥,通过校友资源,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及政治、经济各项合作顺利展开。同时,应在校友资源中培育“意见领袖”。相比其他普通留学生,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学生在综合素质、学业成绩、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在留学生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较强。应将他们纳入潜在人才库,鼓励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中国社会文化制度及政策发表积极观点,参与中外大学生活动,向外界讲述中国故事,从而引导舆论方向。

(二)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构建公共外交平台

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增强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深化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从而为公共外交服务。高校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拓留学生“第二课堂”,为留学生提供更多文化交流机会和平台,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国际汉语课堂教学质量。

第一,积极组织多层次的中外交流活动。高校和涉外管理部门要通过社会团体、文化协会等民间组织开展留学生“第二课堂”,动员社区、退休职工、老年大学等团体定期开展与留学生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书法、武术交流活动、春节联欢晚会、成立外国人社会融入服务站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民间公共外交平台,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通过组织青年大学生论坛、读书交流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等活动,鼓励留学生积极分享来华留学的感想和体会,讲述在华学习生活经历,促进中外学生共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时代步伐。

第二,通过他者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促进留学生公共外交。鼓励留学生利用社交平台积极向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以来华留学生的独特视角,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例如,组织和鼓励留学生积极参加“我眼中的中国” “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等系列短视频大赛和征文比赛;参加“中非未来领袖对话”中非青年线上交流会,做中非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的友好使者。此类活动有利于培养来华留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其文化传播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和谐文化外交理念,培植健康外交观。高校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留学生探访城市和乡村建设,体验社会主义新时代城市及乡村巨变,在活动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着重比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人类共同价值的不同,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增强留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第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留管人员和汉语教师是留学生到中国后首先接触的中国人,对留学生的心理适应和学习适应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提高留管人员和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定期对其开展相关培训,帮助留学生减少文化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将中国文化融合到课堂中,构建中华文化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提高课堂趣味性,在教授汉字的过程中融入中国文化价值观,从而提高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敏感度和接受度。

(三)促进来华留学生就业,发挥留学生经济红利

来华留学生是我国重要的国际人才储备资源,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通过发展中外校企合作、完善制度保障、加强就业指导等措施,为留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留学生在华就业能力,有利于发挥留学生的人才资源优势,扩大留学生带来的经济收益。

第一,加强中外校企合作,增加留学生就业机会。来华留学生作为中外贸易合作的主要渠道之一,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对外投资的效益,尤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益。高校要注重培养留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留学生商务谈判和危机处理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为来华留学生提供更多国内外企业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增强留学生对中国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来华留学生作为中国企业与他国沟通的桥梁,从而降低中外企业合作过程中的文化壁垒,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道国员工对中国企业和文化的认同感和包容感。

第二,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为留学生在华就业提供政策保障。随着国际人才流动性日益提高,适当放宽优秀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创业的限制,从思想品德、言行举止、在校表现、参加活动、学习成绩、论文发表等多方面量化优秀留学生标准,对留学生进行全面考核,为其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同时保证留学生的培养质量。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合作体制机制,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工作机会,及时发布国内外最新政策和企业经营情况,降低信息滞后性和不对称性,提高员工忠诚度和投资效益。

第三,加强对来华留学生就业指导。高校应开设留学生就业教育相关课程,例如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教育等课程,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择业观,积极宣传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优惠政策,解读就业创业相关法律,提高留学生法律意识、合约意识,从而减少和避免留学生在华非法务工、恶意毁约的情况发生。同时,高校应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留学生提供更多勤工俭学、企业实习的机会,推动建立来华留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实践中培养来华留学生团队意识和工作能力,从而储备更多国际人才。

五、结语

提升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开展留学生公共外交的前提和基础。发挥来华留学生的独特身份优势,创新趋同化管理方式,整合校友资源,培育“意见领袖”,从而增强公共外交舆论导向性和稳定性。构建留学生公共外交平台,开展多形式对外交流活动,增强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以“他者镜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会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构筑来华留学生教育和就业桥梁,拓宽留学生就业渠道,有利于扩大留学生人才储备,为中国对外投资与合作带来经济红利。

猜你喜欢
外交跨文化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