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知青故事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

2024-05-10 19:55
关键词:思想道德与法治梁家知青

张 畅

(湖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也是他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实践起点和情感起点。他曾深情回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1]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重回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时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2]梁家河的“大学问”蕴含着青年人成长成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知青故事中。习近平知青故事是激励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惧困难挑战、锐意奋发进取的生动教材,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师运用适宜方式将习近平知青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打造一个民主、平等、有活力并能解疑释惑的思政课堂”[3],能够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课程实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以下简称“德法”课)作为大学生本科阶段必修思政课之一,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的第一门思政课。将习近平知青故事融入“德法”课教学,在教学中讲述好、阐释好、运用好习近平知青故事,需深入挖掘其融入课程教学的重要价值,从教材内容和要求出发探索有效融入路径,并基于教学评价反馈和教学反思,不断对融入路径加以优化和完善。

一、习近平知青故事融入“德法”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德法”课的教学对象基本为大一新生,这些学生刚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尚处在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期,且未通过学习高校其他思政课程,在哲学原理、历史知识、形势政策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理论基础不牢、知识面不广、思辨能力不足等问题。根据笔者教学实践感受以及和教研室同事交流讨论,大家普遍感到“德法”课教学难度较大,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历史纵深不够、理论讲解不透、现实引领不足等问题。基于问题导向,将习近平知青故事融入“德法”课教学,能够为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吸引力和实效性提供重要助力。

(一)增强历史穿透力:以历史纵深拓展课程教学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历史教育,取得显著效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4]的新要求。将习近平知青故事融入“德法”课教学,必然涉及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段历史的探究,并由此延伸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等相关内容。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几乎贯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30年历史的全过程,是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段历史时期,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5]。尽管在探索过程中经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6]。

教师将上述内容融入“德法”课教学,讲清楚习近平知青故事的历史大背景,教育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的失误和曲折”[7],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的历史穿透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增强对历史运行规律的把握,自觉从历史源头出发,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二)强化理论说服力:以对比研讨深化理论知识讲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由此,当前“德法”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原则性导向,即着力增强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积极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内容,努力做到理论讲授灵活不死板,生动接地气,学生易接受。

围绕习近平知青故事这一重要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引导大学生深入开展对比分析和交流研讨,用真实故事说话,用客观现实佐证,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增强理论讲授的说服力,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开展青年大学生与青年习近平的成长经历对比研讨、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对比研讨、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对比研讨,能够教育引导大学生从习近平知青故事中把握知青上山下乡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了解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与民生状况,知晓国家从贫穷落后到发展繁荣的因由,懂得青年人从艰辛苦难中收获成长的道理,进而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事业观,立志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

(三)提升现实引领力:以领袖经历强化实践引领效果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确立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关乎旗帜道路方向,关乎党运国运民族命运。“德法”课是推动“两个确立”深入大学生头脑、心灵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将习近平知青故事融入“德法”课教学,能够让领袖形象在大学生心中更加生动、立体、可亲、可敬,有助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确立核心与拥护核心的重大意义,进而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自觉将源自内心的崇敬与爱戴转化为信仰上的坚定、政治上的坚守和行动上的紧跟。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的时间跨度为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这是他从不满16周岁到22周岁的一段青春经历,这一年龄跨度与“德法”课教学对象在大学本科阶段的年龄跨度高度重合。正是由于相似的年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与习近平知青故事相关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习近平知青故事中蕴含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至真至纯的人民情怀、迎难而上的坚定意志、勤学善思的进取精神、务实踏实的工作作风、重情重义的优秀品格、慎独慎微的高尚境界。这些内蕴于习近平知青故事中的党性修养、品德操守和人格魅力以生动鲜活的故事呈现,在教学过程中与教材内容有机融合,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追寻榜样足迹,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积极开拓创新、矢志艰苦奋斗”[8],以青春行动践行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

二、习近平知青故事融入“德法”课教学的实施路径

将习近平知青故事融入“德法”课教学,主要以习近平七年知青经历相关的访谈实录、纪实文学、回忆文章、音视频等为教学资源,按教材不同章节、从不同角度向大学生系统讲述习近平总书记青少年时期上山下乡,在黄土高原的小山村梁家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

由于习近平知青故事同“德法”课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高度契合,笔者尝试在教材各章内容中,以“习近平知青故事”为主题,融入一条前后贯通的主线,并在这条主线中凝练出七对关键词:“迷茫”与“适应”“磨砺”与“坚韧”“扎根”与“立志”“勤学”与“善思”“为民”与“实干”“感恩”与“自律”“寻迹”与“循迹”。这七对关键词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前后衔接、首尾贯通,与2023版“德法”课教材七个章节(含绪论)的相关教学内容和要求紧密结合,由“习近平知青故事”这条主线贯穿始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故事讲述、情境对照、主题研讨、实践体悟等方法,将教材内容与对应关键词紧密联系起来,能够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现知青习近平的成长足迹,增强教学吸引力和亲和力,提升课程实效。

(一)绪论“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融入关键词:“迷茫”与“适应”

绪论作为本课程的起点,重在阐释新时代的意义、内涵、目标,鼓励青年大学生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教材从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时代新人的使命任务。而作为大一新生第一门思政课的第一讲,绪论部分有必要适当补充对课程教学对象,即大一新生的现实关注,让大学生对自己当下学习生活的新特点、新要求有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准确理解和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时代背景,明确自身所肩负的时代责任,进而更好适应由中学到大学的转变,顺利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涯。

在课程讲授中,尤其在引导大学生回忆分享初来大学报到的场景时,青年习近平在不满16岁时作为下乡知青初至梁家河时的相似场景和相关细节是重要的教学素材。教师通过视频、图片、VR等形式向学生呈现上世纪60年代北京知青赴陕北农村插队时的真实场景,进而通过跨越时空的情境对照,重点围绕“迷茫”与“适应”这对关键词进行讲授,帮助大学生了解到青年习近平和自己一样,初至陌生环境时同样经历过迷茫、彷徨阶段,在激发学生共情心理的同时埋下伏笔,即“青年习近平当时怎样完成从迷茫、彷徨到适应、融入的转变?”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课堂讨论,能够很自然地以青年习近平初至梁家河时的适应融入过程为例,向大学生提出积极沟通交流、参与集体活动、加强自我管理等建议。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上述融入方式能够与教材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大学生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相关要求形成良好呼应,增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认同。

(二)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融入关键词:“磨砺”与“坚韧”

教材第一章重点围绕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即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展开。教材在“正确评价人生价值”部分,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强调劳动及其在人生价值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在“成就出彩人生”部分,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春是用来奋斗的”[9]等重要观点,引导青年大学生要辩证对待得失、苦乐、顺逆等人生矛盾,在磨练中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努力以奋斗青春成就出彩人生。这些教学内容与习近平知青故事中“磨砺”与“坚韧”这对关键词高度契合。

教师在讲授人生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以及大学生应以怎样的态度和行动战胜困难挑战等相关内容时,可与绪论部分“迷茫”与“适应”这对关键词衔接起来并加以拓展。青年习近平在初步适应农村知青生活后,仍戴着“黑帮子弟”的帽子,面临“从负数起步”的困境,在过“五关”、入团、入党等过程中承受着远超旁人的艰辛曲折。对此,青年习近平不屈不挠,顽强同命运抗争,在困境中磨砺出坚韧意志,实现了精神升华。教师通过讲述上述真实事例,能够生动回答“当代大学生面对人生挑战时该选择奋斗还是躺平?”这一问题;能够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人的本质取决于其社会属性,没有人能具备与生俱来的本领或意志,一切改变和升华都来自现实的磨砺;能够加深大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10]等重要论述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以奋进姿态战胜困难挑战,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三)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融入关键词:“扎根”与“立志”

教材第二章重点围绕“理想信念”主题,以“知—信—行”为逻辑线索展开,重在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理想与现实、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习近平知青故事内蕴的“扎根”与“立志”这对关键词,能够与教材相关内容形成良好呼应。

教师在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时,应着重强调:理想的确立、坚守与实现都不能脱离现实,青年大学生唯有扎根实践、体察社会、感悟生活,才能让理想之花绚烂绽放。青年习近平从1969年1月来到梁家河,至他1975年上大学离开时,当年和他一起下乡的知青早都已陆续回城,他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待得时间最长的一个。七年时间里,他扎根黄土地,融入普通农民的角色,同梁家河的乡亲们打成一片,真切感受农民的善良、淳朴和穷苦,体会农民对吃饱穿暖、过好日子的渴盼,进而在带领农民干事创业的过程中立志从政,“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11]。教师以故事讲述、课堂讨论等方式将上述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有助于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切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人民情怀,敏锐感知时代变迁和百姓冷暖,科学把握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理解并认同远大理想的确立和实现都来自脚踏实地的亲身实践,唯有沉下心来勤修苦练,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才能找准人生方向,坚定人生信念。

(四)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融入关键词:“勤学”与“善思”

教材第三章围绕“中国精神”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线展开,重在阐明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重要价值和弘扬路径,教育引导大学生勇担时代使命,努力做新时代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先锋。本章关于“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做改革创新生力军”等相关内容,既要求大学生学习掌握历史知识,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又鼓励大学生增强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和知识技能,敢于突破陈规探索未知领域,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上述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以很好地与习近平知青故事所蕴含的“勤学”与“善思”这对关键词联系起来。

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应强调,青年大学生无论是继承优良传统,还是在传承基础上有所发扬创新,都离不开对既有知识的扎实掌握,离不开对各领域知识的广泛涉猎,离不开深入地学习、思考和探索。教师通过讲述青年习近平读书学习的故事,并以此作为引导大学生探寻习近平总书记领袖魅力形成原因的重要切入点,能够为大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提供诸多启示。教师将知青习近平读书学习的故事铺展开来,全面梳理习近平在正定、宁德、福州、厦门、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人生经历,总结习近平把读书看作一种生活方式、超越个人功利而读书、注重读思结合和学用结合等读书学习特点,有助于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12],坚定“依靠学习走向未来”[13]的信念,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勤于观察思考,勇于创新求变。

(五)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融入关键词:“为民”与“实干”

教材第四章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重点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价值共识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帮助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彰显的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和强大道义力量,进而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述内容和要求与习近平知青故事中“为民”与“实干”这对关键词高度契合。

教师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尤其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等相关知识点时,以习近平知青故事为例,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亦不能脱离实际,“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4]教师讲述习近平知青故事,讲清楚“对习近平的思想和价值观起作用的,并不是标语、口号和高音喇叭的灌输,而是知青岁月那日复一日艰苦的生活和劳动,是同我们农民兄弟朝夕相处的那2400多个日日夜夜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15],并由此延伸至习近平在后来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不曾忘记人民,正是因为在梁家河时期他就把人民这两个字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内心。并且,教师讲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等相关要求时,青年习近平怀揣着为民初心,在陕北农村同乡亲们一起挑粪拉煤、拦河打坝、建沼气池等苦干实干的鲜活事例,能够生动诠释他对于“为民”价值准则的坚守和践行,为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榜样示范。

(六)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融入关键词:“感恩”与“自律”

教材第五章重在阐释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引导大学生在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的基础上,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层面,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这些教学内容与习近平知青故事中“感恩”与“自律”这对关键词紧密关联。

教师在讲授青年大学生应具备哪些道德品质时,可以从“对人”和“对己”两个层面将“感恩”与“自律”这对关键词融入其中。教师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对梁家河和乡亲们的深情厚谊,围绕青年习近平离开梁家河时为什么“人虽然走了,但把心留在了这里”[16],为什么说“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17]等问题展开课堂讨论。教师一方面应讲清楚梁家河的群众无私接纳、帮助青年习近平的故事;另一方面,应重点讲述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时与群众互帮互助,离开梁家河后念念不忘旧情,多次回梁家河看望乡亲,尽力帮助梁家河发展,帮助乡亲治病等感人故事,引导大学生从这些感恩故事中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并且,教师可借习近平感恩故事向大学生强调,感恩并不是“慷公家之慨”,更不是无原则地照顾,感恩的同时也要做到自律。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时“绝对不会用公家的资源额外照顾朋友,绝不会做不公正的事”[18],离开梁家河后自掏腰包帮助乡亲治病、给乡亲们置办年货,这些真实故事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感恩与自律的关系,引导青年大学生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多记人之好、多解人之困、多帮人之难,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努力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锤炼道德品质,涵养一身正气。

(七)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融入关键词:“寻迹”与“循迹”

教材第六章重点反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与核心要义。教师应重点阐释习近平关于法律概念、本质、作用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引导大学生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这些教学内容能够与“寻迹”与“循迹”这两个关键词紧密结合。“寻迹”即从习近平知青故事中挖掘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源头,并分析其历史背景、梳理其发展脉络;“循迹”即在大学生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涵养法治思维,遵循法治原则,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教师在本章讲授过程中,应注意将法治教育内容同前面章节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进行衔接,对前面六对关键词进行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应重点讲清楚习近平知青故事的历史大背景,讲清楚文革时期“无法无天”混乱局面所带来的惨痛教训,并由此引导大学生深入开展“人治”与“法治”的对比思考,开展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辩证思考。相关讲授内容应基于党的三次“历史决议”和其他权威文献,尤其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段历史的总结评价,可参照《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的表述:“至1981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人数共达1600多万。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去,了解社会,接触工农,在艰苦的环境中,接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为建设农村和开发、振兴祖国不发达地区作出了贡献,一些人成长为各条战线上的领导骨干和业务骨干。但是,大批知识青年失去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成长的断层,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巨大困难。”[19]上述教学内容既与法治相关内容有机结合,又能对前面各章关于习近平知青故事的讲述进行系统总结,更重要的是,还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在丰富历史知识、增强历史自信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进而主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三、习近平知青故事融入“德法”课的教学反思与展望

2022-2023年,笔者在教研室和教学团队的协作支持下,尝试依循上述实施路径,将习近平知青故事融入“德法”课一线教学,并在每学期末开展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反思,以期不断改进优化融入路径,切实提升课程教学实效。

(一)习近平知青故事融入“德法”课教学的效果评价

通过笔者三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以七对关键词为主线将习近平知青故事融入“德法”课教学,实施路径总体可行且教学效果较好。

大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普遍给予较高评价。在课堂调查中,学生A认为:“老师加入了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这些内容挺有意思,能帮助我们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生B认为:“通过课程学习,让我对习大大有了新的认识。”学生C认为:“青年习近平的故事启示我们,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在课后交流中,学生D反映:“自己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段历史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更深刻地理解了劳动磨砺对于人生成长发展的价值。”学生E认为:“通过课程学习,增进了自己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了解和情感认同,提升了对国家发展成就的自豪感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在“学习通APP”讨论版块,学生F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有助于我们当代青年更全面地了解总书记的过去和现在,更清晰地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变化和发展,更准确地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学生G认为:“习总书记在艰难的环境中也依然保持对知识的追求,令人动容,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仅需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要善于从知识中汲取营养,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与习近平知青故事相关的教学内容能够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知识面,增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听课评课和课程考核情况来看,教学督导和教学团队成员总体给予积极正面评价,八成以上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在优秀和良好两个等级,课程目标达成度为优秀。

(二)基于效果评价和实操体悟的教学反思与展望

尽管在教学尝试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但通过教学反思,结合教学督导和教学团队成员的意见,笔者认为当前将习近平知青故事融入“德法”课教学的实施路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至少有三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一是如何更好地将习近平知青故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整理、加工和包装,使其更自然地贴合教材各章主题,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且便于实际运用,以避免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出现内容重复、形式单一等问题;二是如何进一步丰富和优化融入渠道,将“讲述、对照、研讨、体悟、践行”等具体教学方式有机衔接起来,激发学生主动深入思考,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三是如何将习近平知青故事有效融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体力劳动、乡村实践、创新创业,以及虚拟场景的体悟中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认同,更好地延续和巩固教学效果。

上述三个问题涉及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方法和实践环节,不仅是将习近平知青故事更好融入“德法”课教学需持续探索的难点问题,也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亟待破解的重点、痛点问题。笔者及教学团队成员拟围绕上述问题持续深入探索,逐步形成一整套将习近平知青故事有效融入、可供教学使用的“德法”课教学资料,并通过校内外推广,切实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新内容新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前期成果支撑和经验借鉴。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与法治梁家知青
分学科教学视阈下的“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的教学改革探索
攀枝花三线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路径
试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提高的策略研究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梁家河岁月
梁家河
难忘知青岁月
亲亲的梁家河
知青伟大的一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