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多元化设计

2024-05-10 08:59徐超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双减布置作业

徐超

摘 要:“双减”政策对学科教育中的“作业设计”提出了诸多要求,教师应该切实控制作业量,以“减负增效”为目标设计作业内容,优化作业形式,以全面推进“双减”工作,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学习水平、兴趣爱好设计多元化、单元化、分层化的作业,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出“作业”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作用,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双减” 小学语文 作业 设计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5.022

作业改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在“双减”政策的发布后,教师更应该关注如何设计作业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达到“减负提质”的目标。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思路中,大部分教师都以提升“成绩”为目标,所以布置的作业较为单一、枯燥,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注重作业布置思路的改变、内容的创新与优化,以更新颖、有趣、多元的作业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学生对“作业”的完成热情,进而开展语文教学。

一、合理控制,布置适度作业

“双减”政策发布与实施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是课堂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是学科教育环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教师过于在意“作业”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上的作用,于是总是应用“题海式”战术,希望以“大量”的作业强化练习,以迅速提升学生“学”的质量。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适得其反,使得学生背负上较为沉重的作业负担,厌倦语文学习。因此,在“双减”背景下,要想做到“减负”,教师首先要注重“控制”,应紧密联系当前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学习情况,布置适度、适量的作业,提升学生的认真程度,避免敷衍、抄袭等情况。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詩三首》的教学后,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就要合理地控制作业的“量”,以布置适度作业,放松学生身心,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家长要发挥“监督”作用,教师在布置完作业后,可以规定每项作业的完成“时间”,引导家长陪伴、监督学生完成,以此更好地发挥出家校共育合作的效果,以使得学生改掉“拖延”的习惯,能够及时、快速完成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地拉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发挥出家长的陪伴作用,使家长意识到“作业”的重要性、“陪伴”的重要性,在今后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二、优化形式,布置多元作业

语文是一门综合类学科,涉及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但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却总是布置单一、枯燥的作业,如背诵型、抄写型作业,此类作业无法快速“激”发学生“做”的兴趣,也容易催生敷衍、抄袭行为,降低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热情。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上,除了要注重“控量”,以达到“减负”的目的,还要注重“创新”以优化作业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积极性。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性格”出发,依托语文教材内容、学科特点布置趣味化、多元化作业,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使得学生能够更快速、顺畅地完成作业,并能够拥有更多可供支配的时间进行各项户外活动,以充分促进作业的多元化发展,推动“双减”工作的顺利实施。此外,学校还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外研学基地,并强化与家长的沟通、社区的联系,积极布置“活动类”作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家校社协同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

例如,在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后,教师就可以丰富作业内容、形式,布置“手工”作业,引导学生根据各传统节日的风俗制作相关作品,以此作业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如针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学生可以选择制作“粽子”“龙舟模型”;针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学生可以选择“剪窗花”、制作春联;针对“中秋节”这一节日,学生可以选择制作“月饼”;针对“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学生可以选择做“汤圆”、做“灯笼”。动手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对各传统节日风俗进行深层记忆、理解,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较低,教师在作业布置时,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寻求“家长”的帮助,以共同合作完成手工作业。学生可以把作品带到学校,进行分享、交流、展示,教师再详细介绍各个节日风俗的由来、意义等,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文化视野,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的教学后,很多学生都清楚了中国少年身上担负的责任,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向学生进行提问:“你们未来想从事什么工作?”“你们想为国家做些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有的学生回答:“我想做记者,探访真相。”有的学生回答:“我想做一名宇航员,探索宇宙。”有的学生回答:“我想做一名警察,保卫人民的安全。”教师可以运用社会资源,布置“体验类”作业,引导学生家长带领学生参观航天科技馆,并协同社区举办“一日警察”“一日记者”等活动,以此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中感知社会中各职业的工作职责所在,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志向,也能够充分发挥出家长、学校、社会的作用,以引导学生在“作业”完成中深刻理解《少年中国说》这篇课文,推动学生的全方位成长。教师以此方式能够充分完善作业内容,突破传统单一、枯燥式作业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在多元互动下、多元体验中更真切地感知课文中的文字描述,理解课文内容,充分集合家校社的力量,共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

三、精心选择,布置生活作业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很多生活内容、大自然景色,与生活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活应用能力也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往往更在意作业对学生“成绩”提升的辅助作用,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只会“读”他人的文章,却无法真切、顺畅地将自己的想法、体验、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均较为低下。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充分关注作业与学生生活的有机连接,结合语文课本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布置生活性作业,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完成作业,增强学生的生活责任感。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布置“书面表达型”作业,引导学生以“文字”形式抒发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体会,感受到的“大自然”之美等,锻炼学生“写”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后,教师就可以布置生活性作业,并与家长进行商量。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带领学生外出游玩,或是到公园游玩,或是到海边游玩,带领学生认真观察、享受各地美丽的风景,然后以学生此次生活经历为依据设计习作作业,引导学生以“文字”的形式书写自己游玩时看到的美丽风景,并抒发自己最真切的感受。此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出家长在“作业完成”中的作用,使学生在快乐的心情下快速完成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

又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布置“观察类”“记录类”作业,引导学生以照片、绘画的形式记录下“爬山虎”及其“脚”的形状,再应用课文中涉及的写作手法进行文字描述,以锻炼学生“观察”“写作”的能力。在学生绘画、拍攝、书写完毕后,再由家长上传到QQ作业群中,教师再进行点评,以此优化作业内容。在此过程中,能够充分联系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使学生充分感知语文这一学科的重要性,感受语文学习之美,这样的作业形式有趣、丰富,也能够减弱学生对“作业”的排斥感,帮助学生积累“写”的素材,促进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高效提升。教师以此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作业,能够增强家校共育实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体验。

四、尊重差异,布置分层作业

“双减”背景下更强调“以生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全面优化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在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间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分层化设计,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因此,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差异布置分层性作业,首先,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学”的情况、“学”的能力先将学生进行分层,将学习能力高、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划分为A类学生;将学习能力中等、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划分为B类学生;将学习能力较弱、基础较弱的学生划分为C类学生,在具体划分完毕后,教师可再根据A、B、C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布置综合性、应用性、基础性作业,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够被分配到适合自己的作业,进而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得到成就感。教师可以再根据学生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作业设计。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教学后,教师就可以基于课程内容、学生层次布置分层性作业,以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C层次这类理解能力低、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布置“基础性”作业,首要目标是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奠定学生学习的基础。针对B层次这类理解及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布置“应用性”作业,首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应用,促使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可以布置相似的文章内容,并设计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针对A层次学习能力且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布置综合性作业,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可以布置“仿写”作业,引导学生模仿课文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以此实现作业的“分层化”设计,使得学生在作业完成中获得自信感、成就感。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作业的实际完成情况,适当增加各个层次学生作业的完成难度,使得学生慢慢适应作业的难度变化,不断地挑战自我、提升自我。

除此之外,教师在布置各层次作业时,也可以为各层次学生设计“挑战性”作业,并设立一定的奖励,以鼓励学生不断突破自我,激发学生的作业完成积极性。此方式符合当前新课改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水平,也能够充分降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难度感知,在一次次作业完成中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愿、积极地完成作业。

五、紧扣主题,布置单元作业

作业是对课程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有效的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复习课程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各单元之间的课文具有一定的关联度。所以,在学科作业设计时,教师也应充分考虑到单元知识间的串联,紧扣单元主题充分布置单元作业,以促进学生对单元课程内容的整体、全面把握,引领学生快速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在进行单元作业设计的同时,教师也要理清课时内容安排,并结合主题安排具有探索性、进阶性、整合性的习题,以全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串联,使得学生在“做题”的同时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后,教师以“我的节日记忆”为主题进行单元作业设计,联系单元课文内容布置“实践性”作业,以促进学生对单元课程内容的深层记忆、深度探索。在“我的节日记忆”这一个大主题下,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小的作业主题,一为探寻古代成就,引导学生通过询问父母、互联网技术探寻我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并绘制一张表格;二为推荐身边的桥,引导搜集相关的资料绘制家乡的“桥”,并化身小小“工程师”,介绍“桥”的结构;三为讲述喜欢的古画,引导学生欣赏、鉴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古代画作;四为研究传统节日风俗,引导学生以“故事”的形式讲一讲、说一说自己家乡庆祝各节日时的风俗习惯,自己在节日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事等,以此全面培养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而充分促进语文核心素养渗透,推动“双减”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此方式还能够充分地促进单元课程内容之间的连接,使学生在单元作业完成中,更深刻地感知单元教学主题,也能够充分践行陶行知“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从多方面、多角度锻炼学生“学”的能力,提升学生“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着重关注“作业设计”这项环节,并注重作业内容、形式的适度创新,以体现出语文作业的有效价值。因此,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布置分层作业,尊重学生差异;布置多元化作业,激发学生作业完成热情;布置生活性作业,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布置单元作业,促进单元知识点的串联,再注重控制作业布置量,以全面促进“双减”政策的充分落实,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水金《“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当代家庭教育》2023年第13期。

[2] 程结南《“双减”背景下指向素养提升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七彩语文》2023年第24期。

[3] 张柳柳《“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略》,《求知导刊》2023年第16期。

[4] 麦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新教育》2023年第16期。

[5] 王荣刚《“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探析》,《教育实践与研究》2023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双减布置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快来写作业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