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管控夯实双重预防机制

2024-05-10 21:34何明华
能源新观察 2024年4期
关键词:双重排查隐患

何明华

安全生产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宁,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2016年10月9日印发的《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要求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尽快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作为中央企业,更要认真贯彻落实,构建好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扛稳输油保供的天职和安全生产的天则。对此,通过安全环保轮训班学习课题讨论就如何夯实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进行了研讨,重点从公司双重预防机制系統的构建和在基层的运行成效,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对基层单位双重预防系统运行打分情况进行分析。

一、公司双控工作现状

当前,公司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已基本完成构建和投入运营,基于集团公司统一组织搭建的HSE管控平台,开发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版块,包括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防数据总览、机制运行效果和包保责任人履职统计等版块。风险分级管控方面,从风险识别计划、对象和管控清单、包保责任风险清单和风险分布图管理等各方面,系统地明确了责任人以及任务清单等,实现了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隐患排查治理方面,从隐患排查计划、治理清单和排查任务等方面落实相应责任人及工作内容,实现了隐患的全过程管理。此外,系统还实现了双防数据总览、运行效果评价和包保责任人履职统计等功能,用科技手段提高了管理人员统计分析的效率,为双防系统高效运行和不断改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整体运行平稳,但根据调研和政府相关部门反馈,问题不够精准,也不够具体,具体如下:

培训学习范围不够全面。对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意义、作用以及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系统全员宣传和学习氛围不够、理解不深,未系统的将机制的建立与日常工作相结合,部分员工对双防系统操作不熟,仅有主任、安全工程师等几人对系统熟悉;部分员工对于双防系统的工作任务与日常开展的重点巡检、联合巡检、周巡检以及日常隐患排查未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双重预防系统中的工作任务存在重视不够、应付了事的情况。

风险隐患识别和评估方面。一是人员能力不足。因对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等学习不够,大部分员工仅能识别日常管理类的表面问题,对于设计和规范类风险隐患很难识别出来,且在全面排查时受限于个人能力,很容易造成识别不全面。二是风险动态识别存在漏洞。因风险是随着环境、人员和经济技术等发展不断变化的,人员在识别过程中容易遗漏新的风险,从而为事故留下隐患。三是风险和隐患评估效果不佳。对于识别出的风险,部分人员存在经验主义的情况,对风险的评估依靠个人认知进行分级,导致评估结果受个人因素影响较大。对于长期存在的风险,人员容易用惯性思维看待问题,减轻了风险防控的重视程度。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方面。一是部分风险情况较为复杂,人员在制定管控措施时不够全面,或制定的管控措施可操作性不强,使得风险管控流于形式。二是落实管控措施时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长期性和重复性的管控措施很容易出现疏漏。

持续改进方面。一是各类问题跟踪整改机制建立不完善、执行效果不佳。各类问题整改质量和进度因员工的责任心不同而差别较大,需要专人进行跟踪,浪费较多人员精力。二是风险隐患管控措施科技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较多的风险管控措施仍依赖于人的管理,且对于人的管理方面定期预警和提醒功能仍有待完善,如对于人员未及时履职或者履职记录未及时上报、问题闭环不及时提醒和督促缺少系统自动提醒功能。对于各级包保责任人履职记录以及履职效果评估仍依赖于线下纸质记录,未实现统一管理和及时提醒功能。

二、改进建议或举措

针对分析发现的各项问题,结合公司现状和高质量发展方向,通过与系统运维开发人员、政府双重预防机制系统管理等人员交流以及业内人员充分讨论,形成以下改进建议或举措。

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双控责任。企业的“一把手”,尤其是输油部(分公司)经理和作业区主任既作为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又作为重大危险源的主要负责人和操作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以身作则抓安全生产工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体系,打造本质安全文化。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指明了安全风险管理的细节,解决安全风险“想不到”的问题。通过管控责任划分,解决安全风险“管不到”的问题。以风险点、危险源为核心进行隐患分级排查、分级治理,解决隐患“治不到”的问题。各级领导和分管负责人,要加大全员双重预防机制的培训力度,使全员既理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意义、作用,又能熟练运用和将双重预防系统工作任务与日常各项工作有机统一,实现全员参与。

精准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促进管控措施落地。一是科学划分风险单元。组织全体人员全面查找所涉及的岗位、设备设施、场所和区域、工艺流程和作业过程。二是全面辨识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风险分级管控最底层设计,是风险有效管控的基础保障。在危险源辨识时,组织所有员工根据本岗位实际工作内容,对生产过程中的人、物、环境和管理等方面开展风险辨识。辨识要做到系统、全面,并确定责任人。此外,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安全管理人员要对辨识风险源的全过程和人员给予充分的指导和交流,保证风险辨识全面准确。三是明确风险分级评价,强化管控措施。风险分级评价时要结合作业区的工作实际,充分考虑作业的频次、人数,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发生事故后的严重性来进行分级评价,发挥出最大的管理效率。要充分发挥专业作业区领导和专业工程师的作用,对风险进行动态识别和精准管控。四是广泛开展风险告知和培训。作业区领导和安全工程师要积极开展宣贯教育,使各级人员了解双控机制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了解风险辨识和管控措施制定的具体方法。五是对辨识形成的风险辨识清单、岗位风险告知卡、风险告知牌、风险分布图等在生产区、综合楼张贴公示,使每位员工都能直观知悉本岗位所涉及的安全风险、风险等级、事故后果以及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法。

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一是扎实开展隐患排查。依据风险辨识评价和管控措施的制定,按责任分工和风险级别形成隐患排查清单,分级进行排查,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二是全力做好隐患治理。隐患治理要遵循“五落实”的原则,即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资金完成时限、整改措施预案,并实施监控管理和复查验收全过程。各输油部(分公司)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和事故隐患治理信息台账,实现对事故隐患排查发现、登记、整改、验收、销账的闭环管理过程。

持续改进构建常态化机制。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持久战,要反复更新,不断迭代。一是根据国家行业标准更新、事故事件的反思、设备设施调整、工作环境变化等因素,及时开展风险分析,调整控制措施。二是定期根据各级隐患排查结果和员工合理化建议,进行统计分析,从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是否全面、管控措施是否持续有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对风险分级管控的制度和措施进行更新完善。三是每年对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一次年度评估,重点总结上一年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风险辨识的全面性、符合性,对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闭合性进行评估,保证企业双控机制运行有效。四是加大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通过政府定期通报的双重预防机制报告,分析企业运行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增加自动提醒功能和完善模块等技术手段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不断提高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

三、结语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企业强化安全管理基础工作,也是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重要举措,坚持将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通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与公司安全生产“五个创新”有机结合,推动HSE“三个一”建设,以QHSE体系审核为抓手,逐步在企业内全面建立制度健全、职责明晰、运行规范、管控有效的“双控机制”,营造全员防风险、人人查隐患的局面,形成“风险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工作模式,全面夯实基层作业区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管网集团华南分公司贵州输油部

猜你喜欢
双重排查隐患
自然与成长的双重变奏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如何排查并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