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大国发展史及大国关系

2024-05-11 13:14李倩
《学习方法报》历史中考版 2024年42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俄国二战

李倩

专题框架

知识梳理

一、美国的崛起之路

1. 建国: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使美国赢得了国家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 发展: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北方取得胜利,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3. 崛起:一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横财;1917年,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成为一战的战胜国;一战结束后,先后参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华盛顿会议上倡导签订《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

4. 调整: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实行罗斯福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的先河。

5. 确立地位与争霸:二战期间,美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积极推行“冷战”政策,美苏双方互相敌对,威胁世界和平;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当今美国霸主地位逐渐动摇,但仍属于超级大国。

6. 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富尔顿发明了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美国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7. 中美关系:1840—1899年,美国追随英法,染指中国;1899—1927年,美国主张门户开放,独立侵华;1937—1945年,中美合作、共同抗日;1945—1949年,美国扶蒋反共,控制中国;1949—1972年,美国遏制中国,全面对抗;1972—1979年,中美走向和解、中美建交;1979年以后,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二、曲折发展的俄国—苏俄—苏联—俄罗斯

1. 开启近代化: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改革使俄国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3. 战争与革命:一战导致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1917年11月,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同德国议和,退出一战。

4. 社会主义制度及地位的确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进行,逐渐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苏联参加并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5. 争霸与解体:二战后,苏美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6. 多强之一:冷战后,俄国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力量。

7. 中俄关系:清末,俄国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民国时期,是影响和指导帮助中国革命、并肩作战的反法西斯盟国,强权牺牲中国;新中国时期,苏联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帮助中国设计和建造一百多个大中型工程项目;1960年以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经历了30年的紧张对峙后重新走向缓和与睦邻友好,直到80年代中苏关系才改善;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稳定发展;2001年,中、俄等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三、“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兴衰

1. 开始崛起:文艺复兴,奠定思想文化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颁布《权利法案》,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提供了政治前提。

2. 世界霸主:“日不落帝国”(殖民扩张、“三角贸易”);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3. 走向衰落: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被美、德赶超,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一战前建立了“三国协约”,赢得了战争,但实力被削弱;一战后与美、法等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英国的经济;二战后虽成为战胜国,但实力遭到严重削弱,丧失霸主地位。

4. 谋求复兴:冷战期间,加入北约,依附美国;1973年加入欧共体;1993年加入欧盟;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

5. 中英关系:鸦片战争前向中国走私鸦片;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二战期间,同中国等26个国家组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抗法西斯轴心国的侵略;新中国成立后由敌对走向和平友好(香港回归)。

四、大起大落的日本

1. 改革与发展:646年,日本开始大化改新,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 崛起: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经济迅猛发展,国力大增。

3. 对外侵略: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并取得胜利;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19年,作为一战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945年,战败投降。

4. 战后恢复:二战后,日本进行社会改革,经济迅速发展,到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

5. 中日关系:唐朝时期交往密切,遣唐使、大化改新、鉴真东渡;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倭;1894—1949年,以侵略中国为主;1949—1972年,追随美国,敌视中国;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1972年以后,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前行。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俄国二战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