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自我评估

2024-05-11 13:14郝媛媛
《学习方法报》历史中考版 2024年42期
关键词:大国格局力量

郝媛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谈到:“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为了应对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以英国为中心组建了( )

A. 国际联盟 B. 三国同盟 C. 三国协约 D. 汉萨同盟

2. 英国学者泰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中认为:“二战起因于一战的胜利,以及运用这些胜利果实的方法。”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

A. 一战后国际新秩序存在弊端 B. 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元凶

C.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相同 D. 世界大战影响世界政治格局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联合国家宣言》、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的签约各国都保证用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据此可知,战胜法西斯必须依靠( )

A. 大国力量 B. 团结合作 C. 强大军事 D. 国际组织

4.二战结束后,英国、法国等传统欧洲强国遭到严重削弱,丧失大量殖民地,失去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控制,美国、苏联迅速填补了这些区域的权力空白,形成了两强相争的局面。这主要说明了( )

A. 国家利益影响国际关系             B. 综合实力决定战争成败

C. 团结抗战加速战争结束             D. 战争导致世界格局变化

5. 二战结束后,许多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下国际组织中,与此观点最相符的是( )

A. 国际联盟 B. 联合国 C. 北约组织 D. 华约组织

6. 下列年代尺是小史同学撰写历史小论文拟出的历史时空信息。据此判断,该小论文研究的主题是( )

A. 19世纪国际秩序的形成 B. 战争与和平的交替过程

C. 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D.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7. “1991年以后,装饰在演讲台上的列宁塑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挂在墙上的俄罗斯联邦的国旗。”这一局面的出现( )

A. 标志着两极格局全面瓦解 B. 推动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C. 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 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他们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材料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 ”指的是( )

A. 经济全球化 B. 信息網络化 C. 文化多元化 D. 政治多极化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9.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现代史中苏俄(联)国际地位发生的变化。(6分)

材料二 两极格局结束为其他力量中心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欧盟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集团,其竞争力、创新力大幅增长。中国经济乃至综合国力迅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和平力量。俄外交调整灵活务实,其维护世界一极的战略目标未变。日本积极参与地区国际事务,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势头进一步加强,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各个力量中心之间形成了一定有效的牵制。

——摘编自沈国放《当今世界的国际化趋势和大国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各个力量中心在国际地位中保持一席之地的途径。(4分)

(3)综上所述,你认为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国家(地区)发展之间有何关系?(2分)

10. (14分)时代发展表明,一些大国或大国的关键人物是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导致不列颠放弃“光荣孤立”的倾向越发明显。也终将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放弃“光荣孤立”后的行为;材料中的“大战”具体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材料二 20世纪影响国际格局的关键人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表中三人被视为影响国际格局关键人物的理由。(6分)

材料三 21世纪世界秩序需要新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因此中国首倡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顺应世界格局演变趋势、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然举措,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摘编自任洁《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首倡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4分)

猜你喜欢
大国格局力量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麦唛力量 (一)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小人物的大格局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