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时代转折”及其对欧洲安全格局的影响

2024-05-23 10:11郑春荣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德国

摘要:俄烏冲突爆发后,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联邦议院发表了引起广泛关注的“时代转折”演讲。“时代转折”最初是指德国所处的外部环境的恶化,但如今已被延展为德国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时代转折”。朔尔茨为“时代转折”确定了五项行动任务,并为此打破了德国安全与防务政策上的诸多“政治禁忌”,包括向危机地区输送武器、通过特别基金提高联邦国防军的能力与防务支出、决定在海外永久驻军等。基于德国目前已将俄罗斯视作欧洲大西洋安全的最大威胁,德国也一改以往的安全“消费者”角色,主张担当欧洲安全保障者角色,意图将联邦国防军打造成欧洲常规防御的基石,并通过向立陶宛派出永久驻扎的作战旅,彰显其在欧洲安全中扮演领导角色的雄心。不过,为了切实承担欧洲安全保障者角色,德国仍然需要处理好德国防务支出、防务能力提高和战略文化调整的可持续性问题,解决好欧盟内东欧与西欧国家之间在安全保障倚重对象上的分歧,以及平衡好欧洲独立防务与北约安全保障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德国;“时代转折”;德国安全与防务政策;俄乌冲突;欧洲安全格局

中图分类号:D8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3512

2022年2月27日,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第三天,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Scholz)在联邦议院的特别会议上,发表了引起广泛关注的“时代转折”(Zeitenwende)演讲①。这也昭示着德国的安全与防务政策迎来了一次“时代转折”。德国国内各界以及德国的盟友都对德国因此在地缘战略、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深刻变革充满期待。②一年后,朔尔茨对德国“时代转折”成效的自评是实现了德国联邦国防军和北约的增强。③但是,无论是德国国内的反对党还是德国的盟友,更多诟病的是德国的“时代转折”并未能真正落地;一些观察家也对德国“时代转折”的进展表示失望。④

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对于俄乌冲突所触发的德国安全与防务政策的转型已有一些分析⑤,但是,对“时代转折”宣示在多大程度上落地了——是否真的如有的观察家所言是“雷声大雨点小”⑥,缺少进一步的跟踪分析。殊不知,在这期间德国已经分别推出了其历史上首份《国家安全战略》和新版《防务政策指针》。而且,对于德国“时代转折”对未来欧洲安全格局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国内学界更是缺少深入的分析。本文力图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为此,本文将首先厘清德国“时代转折”的意涵,其后分析德国“时代转折”各项安全与防务政策改革举措的推进情况,继而论述其对欧洲安全格局的影响,最后指出德国意图通过“时代转折”来担当欧洲安全保障者所面临的挑战。

①TheFederalGovernment,“PolicyStatementbyOlafScholz,ChancelloroftheFederalRepublicofGermanyandMemberoftheGermanBundestag”,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bregen/news/2008378,20220227.

②OlafScholz,“TheGlobalZeitenwende:HowtoAvoidaNewColdWarinaMultipolarEra”,ForeignAffairs,2023,102(1),pp.2238.

③OrdentlicherBundesparteitagderSPD,BeschlussAntragA01:SozialdemokratischeAntwortenaufeineWeltimUmbruch“,https://parteitag.spd.de/fileadmin/parteitag/Dokumente/Beschluesse/Beschluss_A01.pdf,202312,S.5.

④BundesministeriumfürWirtschaftundKlimaschutz(BMWK),IndustriepolitikinderZeitenwende:Industriestandortsichern,Wohlstanderneuern,Wirtschaftssicherheitstrken,https://www.bmwk.de/Redaktion/DE/Publikationen/Industrie/industriepolitikinderzeitenwende.pdf?__blob=publicationFile&v=16,202310.

⑤TheFederalGovernment,“Robust.Resilient.Sustainable.IntegratedSecurityforGermany.NationalSecurityStrategy”,https://www.nationalesicherheitsstrategie.de/NationalSecurityStrategyEN.pdf,202306.

⑥TheFederalGovernment,“PolicyStatementbyOlafScholz,ChancelloroftheFederalRepublicofGermanyandMemberoftheGermanBundestag”,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bregen/news/2008378,20220227;ChristianeBender,Zeitenwende—ZeitderVerantwortung.AspektederRollevonOlafScholzseitKriegsbeginn“,DeutschlandArchiv,https://www.bpb.de/themen/deutschlandarchiv/520279/zeitenwendezeitderverantwortung/,20230510.

一、“時代转折”的意涵及其延展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联邦议院的演讲中使用了“时代转折”一词,意在表达其对俄乌冲突所带来影响的严重性的评估。他表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转折点。这意味着以后的世界不再是以前的世界”。①十个月后,朔尔茨在《外交事务》上发表署名文章,使用了“全球时代转折”的标题,强调这一“时代转折”超出了俄乌冲突和欧洲安全的范畴,带来了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②

那么,“时代转折”具体指什么?从朔尔茨的上述表述中可以看出,“时代转折”最初是指德国所处的外部环境的恶化,具体是指:由于俄乌冲突的爆发,欧洲安全格局以及国际力量格局发生了变化。此时,朔尔茨总理并未明确宣告德国安全与防务政策迎来了“时代转折”。但是,在“时代转折”作为一个热词引发热议后,“时代转折”的意涵被延展了,其更多是指德国应外部环境变化所采取的措施。例如,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的一份决议就使用了广义的“时代转折”概念,其中写道:朔尔茨总理领导下的德国政府坚定地对俄乌冲突作出了反应,并由此开启了德国外交、发展与防务政策的“时代转折”。③不仅如此,如今在不少情况下,“时代转折”的意涵进一步被泛化使用,德国各领域的措施都被置于“时代转折”下进行考量。例如,德国联邦经济与气候保护部在2023年10月发布的新版德国工业政策文件,题名就为《时代转折下的工业政策:保障工业区位、重振富裕状况、增强经济安全》。④这一“时代转折”的对象范围被不断扩大,是与德国2023年6月13日颁布的其历史上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所包含的“综合安全”(integrierteSicherheit)概念相契合的,据此,德国的安全并不仅局限于防务政策及联邦国防军,而是涵盖所有安全领域,包括外交、警察、消防和技术援助组织、发展合作、网络安全和供应链复原力等。⑤

本文选用“时代转折”的广义理解,既考察德国外部安全环境、欧洲安全格局的变化,也包括德国安全与防务政策的转型,并把这两个视角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考察。就德国安全与防务政策的转型而言,本文聚焦朔尔茨总理在2022年2月27日联邦议院演讲中提出的五项行动任务,具体包括:(1)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支持;(2)与欧盟一起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劝阻俄罗斯放弃“侵略”路线;(3)履行德国协助北约保卫联盟领土的义务,包括加强在中欧和东欧的特遣部队;(4)通过特别基金的投入提高联邦国防军保卫国家和联盟的能力,以及使年度国防开支总额达到北约所需求的目标;(5)为和平解决以及用外交手段解决冲突做出贡献。⑥

由于任务(2)“对俄制裁”和任务(5)“和平解决冲突”属于外交方面的努力,而本文主要关注安全与防务政策,因此,本文以下将重点围绕朔尔茨所述五项行动任务中的第(1)、第(3)和第(4)项展开论述。就另两项行动任务而言,德国虽然也做了努力,但中短期内,德国无法实现其预定的目标:在对俄制裁方面,德国迄今为止已在欧盟框架内支持欧盟对俄罗斯作出了十三轮制裁①,而且,一度高度依赖俄罗斯油气资源的德国业已实现对俄罗斯的“能源脱钩”②,现在,德国的所有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气——都不再依赖俄罗斯的进口。这表明德国放弃了“新东方政策”及其“以商促变”为主的对俄政策,并一改以往不愿损及对俄经济和能源利益的立场,表现出将联盟团结置于自身经济利益之上的姿态。③但是,对俄制裁并未起到阻止俄罗斯继续军事行动的作用,反倒是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受到对俄制裁的反噬,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通货膨胀高企,民众的战争疲劳症日渐显现。在外交解决冲突方面,德国重申不会拒绝与俄罗斯进行会谈,为此有责任随时保持与普京总统对话渠道的畅通,但是,至少在公开场合,德国的外交努力鲜有成果。对此,德国把责任归于俄罗斯方面,认为普京目前并无真正的和谈意愿,并强调,必须由乌克兰来决定和平的条件。④

①2014年以来欧盟对俄制裁一览,参见“EURestrictiveMeasuresagainstRussiaoverUkraine(since2014)”,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olicies/sanctions/restrictivemeasuresagainstrussiaoverukraine/,20240227。

②贺之皋:《德国与俄罗斯关系的根本性恶化及其影响》,《世界知识》,2023年第15期,第5053页。

③郑春荣、李勤:《俄乌冲突下德国新政府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转型》,《欧洲研究》,2022年第3期,第126154页;BerhardBlumenau,“BreakingwithConvention?ZeitenwendeandtheTraditionalPillarsofGermanForeignPolicy”,InternationalAffairs,2022,98(6),pp.119.

④DieBundesregierung,EinJahrZeitenwendeRede.NeueRealitterfordertklareAntworten“,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bregde/aktuelles/einjahrzeitenwende2166818,20230227.

⑤DieBundesregierung,UnterstützungfürdieUkraineineinerherausforderndenZeit“,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bregde/suche/unterstuetzungukraine2003926,20220222.

⑥DieBundesregierung,Humanitre,finanzielleundmilitrischeHilfe:SounterstütztDeutschlanddieUkraine“,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bregde/schwerpunkte/krieginderukraine/deutschlandhilftderukraine2160274,20231213.

⑦KielInstitutefortheWorldEconomy(IfW),“UkraineSupportTracker.ADatabaseofMilitary,FinancialandHumanitarianAidtoUkraine”,https://www.ifwkiel.de/topics/waragainstukraine/ukrainesupporttracker/,20240216.

二、德国“时代转折”举措的推进

在许多观察家看来,德国朔尔茨总理在“时代转折”演讲中提出的行动任务的落实情况,成为衡量“时代转折”是否成功的标尺。

(一)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多年来,德国一直在大规模援助乌克兰。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来,为了稳定乌克兰局势,德国已投入了约20亿欧元。对此,德国总理朔尔茨在2022年2月22日表示,德国现在是并将继续是“乌克兰最大的财政稳定者”⑤。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方面反复强调,“只要有必要”,德国就会持续地援助乌克兰。截至2023年12月,德国提供的人道主义、经济和军事援助总额已接近280亿欧元,包括规模广泛的冬季援助计划、对逃离乌克兰人员的支持、人道主义援助、扫雷行动以及多种武器。⑥根据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乌克兰支持跟踪系统”(UkraineSupportTracker)的数据,德国是欧洲迄今为止向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财政和军事援助最多的国家,在全球范围也仅次于美国位列第二;尤其是在军事援助方面,虽然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军事捐助国,其承诺总额达到440亿欧元(统计期: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但德国正在迅速赶上,其军事承诺总额现已超过170亿欧元。⑦

这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德国一改以往坚持的“不向冲突地区运送武器”的政策,决定支持乌克兰从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库存中获取武器(包括重型武器),以及授权其他拥有德制武器的盟国向乌克兰转交武器。德国先后承诺向乌克兰提供火炮和防空系统、马德尔步兵战车、盖帕德防空坦克、豹式主战坦克、自行榴弹炮和多管火箭炮等。但是,德国在援助乌克兰武器问题上的表现一度还遭到了批评,原因是其做出决定的速度还不够快,特别是德国在提供豹式主战坦克时所表现出的犹豫不决态度。在经过长达数周的讨论之后,德国才在2023年1月下旬最终决定向乌克兰提供豹2型主战坦克,并允许波兰等拥有德国产豹2型坦克的国家将坦克交付乌克兰。此前,朔尔茨政府将德国是否提供豹2型坦克与美国是否提供艾布拉姆斯坦克相挂钩,尽管美国方面一度坚持认为艾布拉姆斯坦克不适用于乌克兰战场。最后,为了迫使德国做出交付豹2型坦克的决定,美国拜登政府在提供艾布拉姆斯坦克问题上做了妥协,并强调这样做是“出于联盟团结”①,但是,美国对德国的捆绑做法颇为不满。②

①NewsRoom,“SullivanSaidBidenDecidedtoSupplyUkrainewithAbramsTanksunderPressurefromGermany”,https://easternheraldcom/2023/02/27/sullivansaidbidendecidedtosupplyukrainewithabramstanksunderpressurefromgermany/,20230227.

②MarkusDecker,KarlDoemens,DeutschlandliefertLeopardPanzerandieUkraine–USAsindmitimBoot“,https://www.rndde/politik/ukrainekriegdeutschlandliefertleopardpanzerusamitimbootCWATLMKAJJEWFHQLMJPFKTHJQM.html,20230125.

③DeutschePresseAgentur(dpa),LeopardLieferungen:ScholzwirbtumVertrauenundziehtroteLinien“,https://www.zeit.de/news/202301/25/strackzimmermannlehntlieferungvonkampfjetsab,20230125.

④DieBundesregierung,“AgreementonSecurityCooperationandLongTermSupportbetweentheFederalRepublicofGermanyandUkraine”,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resource/blob/975228/2260158/d84fa168bdd3747913c4e8618bd196af/20240216ukrainesicherheitsvereinbarungengdata.pdf?download=1,20230216.

⑤DieBundesregierung,EinJahrZeitenwendeRede.NeueRealitterfordertklareAntworten“,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bregde/aktuelles/einjahrzeitenwende2166818,20230227.

朔爾茨之所以在较长时间里对援乌坦克问题谨言慎行,是因为他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德国绝不能成为战争的一方;必须防止战争升级和扩大;德国政府的所有行动都必须与国际伙伴(尤其是美国)密切协调。因此,在决定输送豹2型主战坦克后的联邦议院演讲中,朔尔茨再次划定红线,强调德国不会输送战机给乌克兰,也不会派遣地面部队。他同时强调,德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所依据的原则是:做必要的事情,同时避免战争升级为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③

由于德国没有如美国所期望的那样在援乌“坦克联盟”里担任领导角色,德国遭到了美国及其他盟友的批评。为此,德国朔尔茨政府其后也在努力改变犹豫不决的对外形象。2023年12月,德国宣布将2024年的援乌资金从原计划的40亿欧元增加到80亿欧元,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乌克兰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建设,以应对外部威胁和内部挑战。德国加大对乌克兰的军援,是在美国国会否决拜登政府要求增加对乌援助资金背景下所做出的,凸显了德国在援乌问题上一改以往的“落后者”角色,意图发挥“领头羊”作用,同时,此举也给了德国底气,使其大力呼吁欧盟其他成员国加大军援乌克兰的力度。2024年2月16日,德国、法国紧随英国(2月12日)分别与乌克兰签订了为期10年的安全保障协议,承诺为乌克兰提供长期军事支持,这再次体现出德国在援乌问题上“领跑”的意图。④

(二)对联盟防御的贡献

俄乌冲突开始后不久,驻立陶宛的德国士兵加强了对北约东翼的防御,并使用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保护斯洛伐克的领空。作为空中警戒(airpolicing)任务的一部分,德国空军的欧洲战斗机驻扎在罗马尼亚,以确保其东部边境空域的安全。⑤由此,德国在北约的威慑与防务框架里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德国对加强北约在中欧和东欧的军事存在,包括2004年的北约扩大和2016年的增强型前沿存在,采取了谨慎乃至相当不情愿的态度。德国似乎并不认为针对俄罗斯的可信防御和威慑是欧洲安全的稳定因素。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德国对于自身在保卫欧洲免受俄罗斯威胁方面的责任的认识发生了转变。

德国尤其承担起保护立陶宛这个波罗的海国家的特殊责任。德国联邦国防军自2017年以来一直轮换驻扎在立陶宛。在此期间,德国接管了多国增强型前沿存在战斗群(eFP)的领导工作以保护立陶宛的东翼,800多名德国士兵构成了联盟在立陶宛前沿存在的核心。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之后,作为北约在东欧国家的增强型警戒活动(eVA)的一部分,德国还配备了一个旅,以便今后能够在立陶宛快速部署,为演习和可能在波罗的海国家部署德国作战旅做充分准备。这支新的作战旅将长期承担eFP增强型前沿存在和eVA增强型警戒活动的任务。然而,对于这支作战旅是否应该永久驻扎在立陶宛,在德国一度引发争议,立陶宛方面则强烈要求永久驻扎。①

①LidiaGibadlo,JoannaHyndleHussein,“ControversyoverDeploymentofGermanBrigadeinLithuania”,https://www.osw.waw.pl/en/publikacje/analyses/20230504/controversyoverdeploymentgermanbrigadelithuania,20230504.

②BundesministeriumderVerteidigung,BundeswehrbrigadefürLitauen:VerteidigungsministerunterzeichnetRoadmap“,https://www.bmvg.de/de/aktuelles/bundeswehrbrigadelitauenministerunterzeichnetroadmap5718672,20231218.

③BundesministeriumderVerteidigung,VerteidigungspolitischeRichtlinien2023,https://www.bmvgde/resource/blob/5701724/5ba8d8c460d931164c7b00f49994d41d/verteidigungspolitischerichtlinien2023data.pdf,202311,S.910.

④GesetzzurFinanzierungderBundeswehrundzurErrichtungeines,SondervermgensBundeswehr‘(BundeswehrfinanzierungsundsondervermgensgesetzBwFinSVermG)“,https://www.gesetzeiminternet.de/bwfinsvermg/BwFinSVermG.pdf,20220701.

⑤由于修改《基本法》需要在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拥有三分之二多数票,为此“交通灯”联合政府的联合执政三党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寻求反对党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的支持,在后者的要求下,最后法案明确指出,特别基金只能用于“联邦国防军”的目的。参见DeutscherBundestag,BundestagbeschlietdasSondervermgenfürdieBundeswehr“,https://www.bundestag.de/dokumente/textarchiv/2022/kw22desondervermoegen897614,20220603。

2023年6月,德國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BorisPistorius)正式宣布将在立陶宛永久驻扎一个旅。仅仅6个月后,即12月18日,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就与立陶宛国防部长阿维达斯·阿努肖斯卡斯(ArvydasAnuauskas)在维尔纽斯签署了所谓的路线图,作为在立陶宛部署联邦国防军旅的基础。德国驻立陶宛旅将由4800名士兵组成,此外还有200名联邦国防军文职人员。从2025年起,这5000名德国武装部队成员将长期驻扎在立陶宛,立陶宛旅在2027年底前全面投入使用。与目前的eFP增强型前沿存在不同,该旅的士兵和文职人员将在立陶宛当地服役和生活。这对于德国联邦国防军而言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其也被德国视作安全政策在“新时代的灯塔项目”。②按照《防务政策指针》计划,海外永久驻军未来将成为常态,以彰显德国联邦国防军的重新战略定向。③

(三)通过特别基金提高防务能力与水平

正如朔尔茨总理在“时代转折”演讲中所宣告的,为了增强联邦国防军,德国政府决定设立一个总额为10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Sondervermgen),还计划今后将国内生产总值的2%用于国防开支。

在朔尔茨“时代转折”演讲数月后,德国联邦议院在2022年6月3日、联邦参议院在6月18日先后通过了《联邦国防军融资与特别基金法》(BwFinSVermG,以下简称《特别基金法》)④,特别基金被写入了《基本法》,这使得增强联盟和国防能力的承诺在宪法层面得到了确立,也使得特别基金可以不受《基本法》中“债务刹车”机制的约束⑤。根据《特别基金法》,特别基金的目的是“增强联盟和国防能力,并为此从2022年起缩小联邦国防军的能力差距,以确保德国为北约现行的能力目标做出贡献”。特别基金的资金将用于资助重要的联邦国防军装备项目,特别是持续数年的复杂措施。

《特别基金法》的附件里列出了具体的项目清单,包括:在空军方面,将采购美国的F35隐形喷气式飞机,作为老旧的“旋风”战斗机的后继机型,这是进一步参与所谓的北约核共享计划的基础;在2027年之前,與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规划多年的“未来战斗航空系统”(FCAS)战斗机项目的开发也将由特别基金提供资金,此项目此前被列入了国防常规预算;开发和购买用于电子战的ECR欧洲战斗机、装备苍鹭无人机以及采购重型运输直升机、轻型支援直升机、海上巡逻机和Twister天基预警系统。在海军方面,将采购130型轻型护卫舰、F126型护卫舰和212CD型猎潜艇;还将采购多用途战斗艇和现有硬壳充气艇的后继艇,例如战斗泅渡艇;未来海军导弹、反潜导弹和水下探测设备的开发和采购也将得到资助。在陆军方面,重点是马德尔步兵战车的后续车型和福克斯装甲运兵车的研发;还将为“美洲豹”步兵战车的剩余改装工作、BV206雪地装甲车的后续型号提供资金;2024年之前,为与法国联合研发的豹2型坦克后续型号提供资金。除此之外,列入清单的还有军队指挥力和数字化项目、服装和个人装备项目等。①

①③UlfvonKrause,ZeitenwendeundBundeswehr.100MilliardenalsChancefürdiedeutscheSicheheitspolitik?SpringerVS,2022,S.1725.

②EllenHasenkamp,SondervermgenfürdieBundeswehr:VerfehltPistoriusdasselbstgesteckteAusgabenziel?“https://www.swp.de/politik/sondervermoegenfuerdiebundeswehrverfehltpistoriusdasselbstgesteckteausgabenziel_72617309.html,20231222.

④KlausHeinerRhl,HubertusBardt,BarbaraEngels,ZeitenwendefürdieVerteidigungswirtschaft?:SicherheitspolitikundVerteidigungsfhigkeitnachderrussischenInvasionderUkraine“,IWPolicyPaper,2022(4),S.128.

⑤Statista,AnteilderMilitrausgabenamBIPinDeutschlandbis2022“,https://de.statista.com/statistik/daten/studie/183106/umfrage/anteildermilitaerausgabenambipindeutschland/,20240201.

⑥ZEITONLINE,dpa,Reuters,Verteidigungsetat:DeutschlandverfehltNatoZweiprozentzielauch2023“,https://www.zeit.de/politik/202305/natodeutschlandzweiprozentverteidigungsausgaben,20230516.

⑦BundesministeriumderVerteidigung,PistoriusimBundestag:SicherheitgibtesnichtzumNulltarif“,https://www.bmvg.de/de/aktuelles/pistoriusimbundestagsicherheitgibtesnichtzumnulltarif5733914,20240201.

但是,特别基金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联邦国防军须大幅改善其军备物资采购、人员招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流程,以控制因效率低下导致大量资金被浪费的风险。另外,还需注意的是,诸多军备项目都是长期项目,并非短期能见效,更何况预算资金能否如期支出、所列项目能否快速推进,也存有疑问。例如,虽然2023年从特别基金里预算的资金仅为85亿欧元不到,这相较1000亿欧元的总额而言,数额并不多,但是,这一支出目标也几乎难以完成。②

《特别基金法》还明确规定了特别基金支出与北约国防支出目标之间的联系。早在2014年,北约成员就承诺,在2024年前将防务支出比例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其后,德国虽然提高了军备预算,但始终未达到2%的目标。因此,《特别基金法》强调,特别基金将在政府目前预测基础上,根据北约标准,按最多五年的多年平均值提供国内生产总值的2%用于国防支出。这意味着,特别基金的支出将叠加计算到常规国防预算支出上,以实现北约所要求的2%目标,直到特别基金用完为止。鉴于特别基金用尽后能否保证国防投入的可持续性这一结果尚不可知,《特别基金法》还强调,一旦特别基金用完,联邦预算将继续提供财政资金,以确保联邦国防军的能力状况以及德国对届时适用的北约能力目标的贡献。但是,也必须看到,这一表述具有一些弹性,其中并未明确将2%的绝对数值写入法律文本之中。③

尽管设立了10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但是,对于德国能否持久地达到2%的北约目标,人们依然并不乐观。④德国在2022年、2023年的国防支出就未达到2%的目标(2022年為139%⑤,2023年为16%⑥)。由于德国计划在2024年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增至80亿欧元,由此德国2024年的国防支出可勉强达到北约的目标(2.01%);2024年的国防预算(常规预算和特别基金)总计将达到720亿欧元,这也将是德国联邦国防军成立以来数额最大的国防支出。对此,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强调,此举说明德国政府严肃对待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投资需求,他还指出,从长远来看,德国至少需要将国内生产总值的2%投入国防,以便使联邦国防军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并实现北约的能力目标。⑦这也呼应了德国总理朔尔茨反复重申的要求,即鉴于德国所面临的新的安全政策现实情况,德国国防支出必须持久地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2%以上。①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并未仅仅使用德国联邦国防军“具备防务能力”(verteidigungsfhig)这个词,而是直接用了“备战”(kriegstüchtig,也译作“宜战”)这个词,要求不仅德国联邦国防军,而且整个德国社会都要为防御战争做好准备。这个词也被写入新版《防务政策指针》。虽然他被批评在人为制造恐慌,但是他强调,战争风险不是“危言耸听”(Alarmismus),“如果你不接受危险,如果你不认识它,你就无法抵御它。这就是这个表述的本意”②。显然,他是在呼应《国家安全战略》,强调从“全社会方案”角度出发,在提高联邦国防军能力的同时增强民防和民保。③

①DieBundesregierung,RedevonBundeskanzlerScholzbeiderBundeswehrtagung,Zeitenwendegestalten‘am10.November2023inBerlin“,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bregde/aktuelles/redevonbundeskanzlerscholzbeiderbundeswehrtagungzeitenwendegestaltenam10november2023inberlin2236184,20231110.

②MarkusLangenstra,WasmeintderVerteidigungsministermit,kriegstüchtigwerden‘?“https://www.br.de/nachrichten/deutschlandwelt/wasmeintderverteidigungsministerborispistoriusmitkriegstuechtigwerden,TuGtLVL,20231031.

③DieBundesregierung,NationaleSicherheitsstrategievorgestellt.IntegrierteSicherheitfürDeutschland“,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bregde/aktuelles/nationalesicherheitsstrategie2195890,20230614.

④HansGeorgEhrhart,DeutschlandundEuropanachdemUkrainekriegin2025:DreiSzenarien“,ZeitschriftfürAuenundSicherheitspolitik,2023,16,S.377387.

⑤ClaudiaMajor,ChristianMlling,Sicherheitsordnung:ZusammenmitRussland,dasgehtnichtmehr“,https://www.zeit.de/politik/ausland/202203/russlandkooperativesicherheitsordnungkriegukrainedeutschland,20220324.

⑥KristiRaik,“TheDreamofaEuropeanSecurityOrderwithRussiaisDead”,ForeignAffairs,https://foreignpolicy.com/2023/10/31/russiaukrainewareuropesecurityordernatopeacenegotiationsettlement/,20231031.

三、对欧洲安全格局的影响

俄乌冲突打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和平秩序,欧洲未来和平秩序的形态取决于俄乌冲突将以何种方式结束或冻结,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与美西方对乌克兰援助的力度与持久性相关。④观察家们基于目前冲突形势的判断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的新安全秩序将不再是与俄罗斯合作和一体化运作,而是在没有俄罗斯,甚至在与俄罗斯对抗的情况下展开。⑤换言之,尽管世界变得日益多极化,鉴于俄乌冲突短期内还看不到终结的迹象,未来欧洲安全秩序的特点很可能是俄罗斯对欧洲的长期威胁以及欧俄之间的对立关系,这与冷战时期的情况大同小异。⑥

在这一新安全格局中,德国认识到:基于经济实力、国防预算和军力,德国对欧洲安全的贡献至关重要,而前述“时代转折”举措的落实,将是德国担当欧洲安全保障者、领导构建新的欧洲安全秩序的必要条件。

(一)德国对欧洲安全格局的设想

在德国看来,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打破了自《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以来存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欧洲安全秩序。由此,冷战后的欧洲和平秩序已经支离破碎且无法修复,而新的秩序尚待形成。长期以来,德国恪守的信条是,“欧洲的安全只能与俄罗斯一起实现,而不是通过对抗俄罗斯”,基于此,德国对俄实施“以商促变”政策,寄希望于紧密的经贸关系来实现俄罗斯的国内现代化及融入西方的进程。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德国虽然批评俄罗斯违反了国际法,要求其尊重乌克兰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但是,总体上并未放弃既往的对俄政策。哪怕在“交通灯”联合政府2021年9月达成的《联合执政协议》中,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依然表示:“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是深刻而多方面的。俄罗斯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参与者。我们认识到实质性稳定关系的重要性,并将继续为此而努力。我们愿意进行建设性对话。”①

随着俄乌冲突的演进,德国政府对俄罗斯的政策以及欧洲安全格局的认知才逐渐发生转变。但是,即便是在2022年2月的“时代转折”演讲中,朔尔茨也试图在对俄强硬派和知俄派之間求得平衡,他提出:“从长远来看,欧洲的安全不可能(通过)与俄罗斯对抗(来实现)。然而,在可预见的未来,普京正在危及这一安全。”②其后,在2023年6月13日的德国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文件中,俄罗斯的身份定位最终发生了转变。文件中写道:“在可预见的未来,今天的俄罗斯是欧洲大西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最大威胁。”③同样,在最新的《防务政策指针》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如果没有根本性的内部变革,俄罗斯仍将是欧洲大西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最大威胁。”④

①SPD,DieGrünen,FDP,MehrFortschrittwagen.BündnisfürFreiheit,GerechtigkeitundNachhaltigkeit.Koalitionsvertrag20212025zwischenderSozialdemokratischenParteiDeutschlands(SPD),Bündnis90/DieGrünenunddenFreienDemokraten(FDP)“,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resource/blob/974430/1989762/4fe5f73596ec3ca1f41ff5a190ef1337/20211208koalitionsvertragdata.pdf?download=1,2021,S.122.

②TheFederalGovernment,“PolicyStatementbyOlafScholz,ChancelloroftheFederalRepublicofGermanyandMemberoftheGermanBundestag”,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bregen/news/2008378,20220227.

③TheFederalGovernment,“Robust.Resilient.Sustainable.IntegratedSecurityforGermany.NationalSecurityStrategy”,https://www.nationalesicherheitsstrategie.de/NationalSecurityStrategyEN.pdf,202306,pp.1112.

④BundesministeriumderVerteidigung,VerteidigungspolitischeRichtlinien2023,https://www.bmvg.de/resource/blob/5701724/5ba8d8c460d931164c7b00f49994d41d/verteidigungspolitischerichtlinien2023data.pdf,202311,S.9.

⑤Munichsecurityconference,“MunichSecurityIndex2023”,https://securityconference.org/assets/01_Bilder_Inhalte/03_Medien/02_Publikationen/2023/Munich_Security_Index_2023.pdf,202302.但是,在2024年“慕尼黑安全指数”中,“俄罗斯的威胁”重又退至第6位,排在前5位的安全问题变成“由战争或气候变化导致的大规模移民”“伊斯兰极端恐怖主义”“对本国的网络攻击”“有组织的国际犯罪”“自然栖息地受到摧毁”,由此可见,至少在德国民众的认知里,俄罗斯威胁的可持续性存疑。MunichSecurityConference,“MunichSecurityIndex2024”,https://securityconference.org/assets/01_Bilder_Inhalte/03_Medien/02_Publikationen/2024/MSR_2024/MunichSecurityIndex2024.pdf,202402.

⑥OrdentlicherBundesparteitagderSPD,BeschlussAntragA01:SozialdemokratischeAntwortenaufeineWeltimUmbruch“,https://parteitag.spd.de/fileadmin/parteitag/Dokumente/Beschluesse/Beschluss_A01.pdf,202312,S.19.

⑦郑春荣:《俄乌冲突下欧洲安全格局及欧盟安全政策的转型》,《俄罗斯研究》,2023年第1期,第5054页。

⑧OlafScholz,“TheGlobalZeitenwende:HowtoAvoidaNewColdWar”,ForeignAffairs,2023,102(1),pp.2238.

关于“最大威胁”的表述,涵盖两层意思:一方面,德国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俄罗斯的威胁,这反映在“慕尼黑安全指数”上。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民众已经将来自俄罗斯的威胁排到了首位,可作对比的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前1年,俄罗斯还在32项潜在风险中排第18位。由此可见,自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在德国的风险感知大幅上升。⑤但另一方面,上述表述特别强调“今天的俄罗斯”及其前决条件“如果没有根本性的内部变革”,换言之,德国某种程度上为“后普京时代”的合作型欧洲安全秩序的回归留有余地,社民党党代会在2023年12月有关“社民党对变革中世界的回答”的决议案中也表示:“只要俄罗斯还在追求征服和镇压主权国家的帝国主义目标,就不可能与俄罗斯实现关系正常化。只有当俄罗斯完全承认基于规则的秩序的基本原则以及所有前苏联国家的自决权和领土完整时,共同安全秩序才能发挥作用。有一点是明确的:只要俄罗斯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欧洲的安全就必须通过防御俄罗斯进行组织”⑥。

总而言之,以社民党为代表的一些德国国内力量认识到,就短中期而言,欧洲的安全必须通过防范和抵御俄罗斯的威胁来实现,但他们依然没有彻底放弃建立欧洲共同安全秩序的希望,在对普京政权采取最大限度的强硬态度的同时,又保留着将“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有条件地融入欧洲的想法。⑦

(二)德国的欧洲安全保障者角色

在德国看来,俄乌冲突的爆发不仅意味着欧洲安全秩序的改变,也意味着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多极化的世界。在为《外交事务》撰写的署名文章中,朔尔茨对于德国在欧洲和世界的定位提了三点设想,即欧洲安全的保障者、欧盟内的架桥者以及全球问题多边主义解决方案的维护者。⑧

从“欧洲安全保障者”(朔尔茨在另一处使用了“欧洲安全主要保障者之一”的说法)这一表述可以看出,德国对自身在欧洲安全中的角色认知发生了转变。长期以来,德国出于历史原因,在安全与防务政策上保持低调,逃避自身在欧洲安全保障上的责任,因而往往被视作欧洲安全的“消费者”而非“贡献者”。加之,德国具有重商主义倾向,追逐地缘经济利益,为此,德国常常被诟病为欧洲安全的“搭便车者”。如今,在地缘政治局势越发恶劣的背景下,德国逐渐认识到其在欧洲安全保障中的责任,并开始调整自身对联邦国防军在安全政策中角色的看法。

①③⑥BundesministeriumderVerteidigung,VerteidigungspolitischeRichtlinien2023,https://www.bmvg.de/resource/blob/5701724/5ba8d8c460d931164c7b00f49994d41d/verteidigungspolitischerichtlinien2023data.pdf,202311,S.67;S.67;S.1314.

②AylinMatlé,DeutschlandsZeitenwendeinderSicherheitsundVerteidigungspolitik:Thegood,thebad,andtheambigous“,ZeitschriftfürAuenundSicherheitspolitik,2024,17,S.67.

④DieBundesregierung,RedevonBundeskanzlerScholzbeiderBundeswehrtagungam16.September2022“,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bregde/suche/redevonbundeskanzlerscholzbeiderbundeswehrtagungam16september20222127078,20220916.

⑤DieBundesregierung,RedevonBundeskanzlerScholzbeiderBundeswehrtagungam16.September2022“,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bregde/suche/redevonbundeskanzlerscholzbeiderbundeswehrtagungam16september20222127078,20220916.

⑦BundesministeriumderVerteidigung,Lambrecht:BundeswehrmustbeattheheartofGermansecurity“,https://www.bmvg.de/en/news/lambrechtbundeswehrmustbeattheheartofgermansecurity5498244,20220916.

⑧BundesministeriumderVerteidigung,VerteidigungspolitischeRichtlinien2023,https://www.bmvg.de/resource/blob/5701724/5ba8d8c460d931164c7b00f49994d41d/verteidigungspolitischerichtlinien2023data.pdf,202311,S.67,S.13.

為了抵御来自俄罗斯的威胁,德国一方面致力于进一步增强北约作为威慑与防务保障者的角色,另一方面通过推进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以及北约的欧洲支柱来提高欧盟的军事行动能力。与此相应,德国认为自己作为“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且“位于欧洲中心”的国家,必须是欧洲威慑与集体防务的支柱,这不仅是自身责任,也是盟友与伙伴对其的期望。①尤其是德国位于欧洲的中心位置,作为转运枢纽,如果俄罗斯沿着东北翼攻击联盟疆域,北约的绝大多数增强部队要经由德国转运,德国必须通过位于乌尔姆的北约联合支持与赋能司令部(JointSupportandEnablingCommand)共同组织相关的后勤任务。②德国还认为,鉴于德国在冷战期间作为前沿国家数十年来得益于北约盟友在德国领土上的军事存在,如今德国更有责任和义务为其盟友的安全保障做贡献。③

在此背景下,德国对联邦国防军作用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尤其冷战结束以后,由于传统安全威胁不复存在,德国联邦国防军任务的重心转移到了在国际危机管理框架下的行动上面。但是,随着俄乌冲突爆发以及来自俄罗斯的威胁回归,德国重新明确联邦国防军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与联盟防御,而其他任务均是从中派生出来的,或者说隶属于这个核心任务。④也正因为这一调整,联邦国防军如今成为德国安全政策的“核心工具”。不仅如此,早在2022年8月,朔尔茨在对联邦国防军讲话时就曾表示,联邦国防军应成为“欧洲常规防御的基石,成为欧洲装备最优的武装力量”⑤。新版《防务政策指针》也明确将这一目标写入了文件中,强调联邦国防军应“迅速”成为“欧洲最有能力的武装力量之一”,以便其不仅成为“欧洲的军事倚重伙伴”(militrischerAnlehnungspartner),而且是“欧洲常规防御的一块基石”。⑥

需要指出的是,德国作为欧洲安全保障者角色,是与德国在欧盟内的领导角色相关联的。早在2022年9月,德国时任国防部长克里斯蒂娜·兰布莱希特(ChristineLambrecht)就曾表示,无论德国是否愿意,基于体量、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其注定是欧洲的“领导力量”,在军事方面亦是如此。⑦新版《防务政策指针》也明确宣示了“领导意愿”,认为自己肩负着“领导责任”,并声称自己不仅在欧盟内部,而且在北约组织中都扮演着“伙伴式塑造者角色”(einepartnerschaftlicheundgestaltendeRolle)。为此,德国已经通过在立陶宛永久驻军,彰显了自身在欧洲安全保障中的领导意志和责任。⑧

(三)德国担当欧洲安全保障者的挑战

德国能否有效担当欧洲安全保障者角色,取决于德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将“时代转折”中的政策宣示落实到进一步的举措之中。

①DeutscherBundestag,Wehrbeauftragte:Bundeswehrbentigt300MilliardenEuro“,https://www.bundestag.de/presse/hib/kurzmeldungen937872,20230314.

②DieBundesregierung,RedevonBundeskanzlerScholzbeiderBundeswehrtagung,Zeitenwendegestalten‘am10.November2023inBerlin“,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bregde/aktuelles/redevonbundeskanzlerscholzbeiderbundeswehrtagungzeitenwendegestaltenam10november2023inberlin2236184,20231110.

③KrberStiftung,“TheBerlinPulse2023/24ofPowerShiftsandParadigms”,https://koerberstiftung.de/en/projects/theberlinpulse/202324/,202309.

在德国国内层面,德国防务支出和防务能力提高以及战略文化调整的可持续性面临着挑战。首先,10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不足以弥补数十年来联邦国防军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果不同时进一步增加常规国防预算,全面恢复德国对欧洲军事防务的贡献就难以取得成功。德国决策者如今多次重申,即使在特别基金用尽之后,也将保证国防支出至少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但是,这个雄心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尚不得而知。更何况,在军事专家、德国联邦议院国防专员伊娃·霍格尔(EvaHgel)看来,德国如果真的想要成为其盟友所期望的欧洲安全保障者,那么将需要投入3000亿欧元,而不只是目前的10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①显然,目前面临经济衰退和预算危机的德国短中期内无法筹措如此巨额的资金。其次,德国“交通灯”联合政府内部的纷争也无法持久、有效地推进朔尔茨所宣告的“时代转折”,这也尤其体现在德国历史上首份《国家安全战略》出台的难产上。事实上,关于国家安全战略的磋商于2022年3月就已经开始,之所以长时间不能如期推出,是因为德国总理府和外交部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导权上的争夺。后来,朔尔茨政府只能息事宁人,放弃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计划,但这一结果有可能使德国国家安全体系所宣称的“综合安全”这一关键目标的实现遇到制度掣肘。最后,或许最重要的变量是德国的战略文化或军事文化。在德国总理朔尔茨看来,德国在俄乌冲突以来已经重新调整了德国的“军事文化”,即“德国安全政策的DNA”。②显然,朔尔茨的判断过于乐观。德国科尔伯基金会(KrberStiftung)关于德国外交与安全政策变化的最新“柏林脉动”(TheBerlinPulse)调查(2023年9月)显示,虽然大多数德国民众支持德国增加国防开支,但是,绝大多数德国公民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在欧洲扮演军事领导角色,而且相较一年前,对德国成为欧洲军事领导角色持反对意见的比例还有所上升(2023年为71%,2022年则为68%)。③可见,德国民众对于在外部威胁增加背景下加强被动防御尚可接受,但是,要想让其接受德国在军事上更加主动作为,尚需时日。

在欧洲层面,德国必须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解决目前东欧、西欧都对德国缺乏信任的问题。这对德国而言将是一个难题,因为德国在法国和中东欧国家遭到不信任的原因各不相同。一方面,俄乌冲突使德国更深刻地意识到欧洲在安全上对美国和北约的依赖,由此更多地在北約框架内追求欧洲的有限自主,而这让渴望更多欧洲战略自主的法国感到失望。德国的“时代转折”及其特别基金的大幅防务投资,本可以为法德重振防务合作关系提供契机和动力,但实际上似乎产生了相反效果。在德国的牵头下,14个北约国家绕过法国发起了“欧洲天空之盾倡议”(ESSI),其主要基于美国和以色列的技术,对此,法国担心德国采购美国和以色列的防务物资减少了欧洲项目的可用资源,毕竟法国和意大利一直在积极推动欧洲联合导弹防御项目的发展,因此,两国拒绝加入“欧洲天空之盾倡议”并非偶然。德国采购美国F35隐形喷气式飞机的决定更是打击了法德防务合作,法国担心这是对法德西三国开发未来空中作战系统的直接威胁,该系统旨在为下一代欧洲战机做准备。由此,朔尔茨执政以来“法德轴心”的失调状态依然在延续。另一方面,来自俄罗斯的威胁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欧盟内的力量对比结构,使得东欧与西欧更加紧密相连,德国对东欧亦变得更加重要。东欧国家对于德国加强对北约东翼的防御表示欢迎,但东欧国家怀疑德国政府是否真的将俄罗斯视为对欧洲及德国安全的直接威胁,毕竟德国在援乌制俄问题上一度犹豫不决。东欧国家对于德国在“现成”采购与欧洲自身长期联合项目融资之间的选择中倾向前者并无异议,毕竟它们并不信任法德牵头组织欧洲的集体安全与防御的可靠性。①总之,由于欧盟内各国利益关切有所不同,仍然难以在对外政策上形成合力。虽然德国总理朔尔茨意图通过在外交与安全政策领域引入特定多数表决制以便提升欧盟的对外行动能力②,但中短期内只能是愿景,无法真正落地。

①CamilleGrand,“TheMissingEuropeanDimensionofGermanysZeitenwende:AViewfromFrance”,InternationalePolitikQuarterly,https://ipquarterly.com/en/missingeuropeandimensiongermanyszeitenwendeviewfrance,20230223,pp.17;JanaPuglierin,“Germanys‘ZeitenwendeandItsImplicationsfortheEuropeanSecurityArchitecture”,BerlinPerspectives,https://iepberlin.de/site/assets/files/2370/iep_paper_bp_zeitenwende.pdf,202301,pp.14.

②TheFederalGovernment,“SpeechbyFederalChancellorScholzattheCharlesUniversityinPrague”,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bregen/news/scholzspeechpraguecharlesuniversity2080752,20220829.

③PiaFuhrhop,“GermanysZeitenwendeandtheFutureofEuropeanSecurity”,IAICommentaries,https://www.iai.it/sites/default/files/iaicom2308.pdf,20230308,pp.17;DetlefPuhl,Deutschland,dieZeitenwendeunddieZukunftderNato“,Visionsfrancoallemandes,https://www.ifri.org/sites/default/files/atoms/files/d._puhl_vfa_33_deutschland_die_zeitenwende_und_die_zukunft_de.pdf,202208,pp.632;JonathanHackenbroich,MarkLeonard,“TheBirthofaGeopoliticalGermany”,EuropeanPower,20220228,pp.12.

④帕特里克·梅洛(PatrickA.Mello)依据查尔斯·赫尔曼(CharlesF.Hermann)的外交政策变化程度四分法,即变化由大到小,分别为国际导向变化(internationalorientationchanges)、问题或目标变化(problem/goalchanges)、手段变化(programchanges)和微调(adjustmentchanges),认为德国安全政策的此番变化已达到最高层级的国际导向变化。参见PatrickA.Mello,“Zeitenwende:GermanForeignPolicyChangeintheWakeofRussiasWaragainstUkraine”,PoliticsandGovernance,2024,12,pp.117。这与笔者在俄乌冲突刚爆发时,将德国安全政策变化还限定在“手段变化”范畴不同,从中也可以看出期间德国“时代转折”举措的推进。参见郑春荣、李勤:《俄乌冲突下德国新政府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转型》,《欧洲研究》,2022年第3期,第126153页。

在跨大西洋层面,德国在安全上越发依赖美国及其领导下的北约,这也使得欧洲安全越发受到美国国内政治变动的影响。尽管德国在努力提升自身以及欧洲的防务能力,但是,德国反复重申北约是抵御军事威胁的主要保障。从德国的角度来看,让美国人留在欧洲仍然是欧洲安全的关键。朔尔茨政府将交付豹2型坦克与美国的类似承诺捆绑在一起,这充分表明朔尔茨政府认为跨大西洋风险分担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美国的长期优先目标是印太地区,而且,美国大选后特朗普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而他在第一个任期内就已经对北约心存芥蒂,如果特朗普从2025年起重返白宫,他很有可能进一步背离北约,从欧洲甚至可能从北约撤军,由此,德国及欧洲的处境将会变得更加艰难。欧洲可能还必须就新的核军备做出决定,因为届时美国的核保护伞也将难以发挥作用。③为了应对上述情形,德国需要迅速且持久地提升防务能力,但问题是,德国要想弥补因数十年的忽視所导致的能力短板,不是中短期内就能够完成的,更何况即使欧洲防务能力得到提升,也无法填补美国撤出所造成的空缺。

四、结语

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从欧洲新的地缘政治现实中觉醒,开启了德国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时代转折”。在此背景下,德国还颁布了其历史上首份《国家安全战略》,并出台了新版《防务政策指针》,意图将“时代转折”落到实处。迄今为止,德国已经在安全与防务政策领域打破了诸多“政治禁忌”,包括向危机地区输送武器、通过特别基金提高联邦国防军的能力与防务支出、决定在立陶宛永久驻军等,有的学者甚至将德国的“时代转折”定义为德国“国际导向的变化”④。因此,虽然人们还可以就“酒瓶是半满还是半空”继续争论,但是,“雷声大雨点小”显然已不适合用来评价德国在“时代转折”期间所取得的进展。

目前,德国已将俄罗斯视作欧洲大西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最大威胁,与此相应,德国也一改以往的安全“消费者”角色,主张担当欧洲安全保障者角色,意图将联邦国防军打造成欧洲常规防御的基石,并通过向立陶宛派出永久驻扎的作战旅,彰显其在欧洲安全中扮演领导角色的雄心。

①WilliamE.Paterson,MussEuropaAngstvorDeutschlandhaben?“,DerVertragvonMaastrichtinderwissenschaftlichenKontroverse,RudolfHrbeked.,Nomos,1993,S.10.

②ChristophHill,“TheCapabilityExpectationsGap,orConceptualizingEuropesInternationalRole”,JournalofCommonMarketStudies,1993,31(3),pp.305328.

③MagnusG.Schoeller,“LeadershipAspirationsVersusReality:GermanysSelfConceptinEurope”,InternationalAffairs,2023,99(4),pp.16151634.

④DieBundesregierung,NationaleSicherheitsstrategievorgestellt.IntegrierteSicherheitfürDeutschland“,https://www.bundesregierung.de/bregde/aktuelles/nationalesicherheitsstrategie2195890,20230614.

顯然,德国已经抛却了历史上形成的“逃避领导的反射”(leadershipavoidancereflex)①,但是,“能力与期望之间的差距”(capabilityexpectationsgap)②或者说“领导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leadershipaspirationsrealitygap)③依然存在。德国若想要持久地实现“时代转折”的目标,需要在国家层面进一步提高防务能力和调整战略文化,在欧洲层面推进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并平衡好欧洲独立防务与北约防务保障之间的关系。

总之,对于德国的“时代转折”进程,诚如德国总理朔尔茨针对《国家安全战略》所表示的,它“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持续过程的起点”,④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国家层面、欧洲层面和跨大西洋层面的各相关行为体都需要为了持久提高欧洲安全而协同努力。

Germanys“Zeitenwende”andItsImplicationsfortheEuropeanSecurityLandscape

ZHENGChunrong

SchoolofForeignStudies,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

AftertheoutbreakoftheRussiaUkraineconflict,GermanFederalChancellorOlafScholzdeliveredawidelypublicized“Zeitenwende”speechintheBundestag.The“Zeitenwende”originallyreferredtothedeteriorationofGermanysexternalenvironment,buthasnowbeenextendedtoa“Zeitenwende”inGermanyssecurityanddefensepolicy.Scholzidentifiedfiveactiontasksforthe“Zeitenwende”,andtodosobrokemany“politicaltaboos”onGermanyssecurityanddefensepolicy,includingthedeliveryofweaponstocrisisareas,enhancementoftheBundeswehrscapacityanddefensespendingthroughaspecialfund,andthedecisiontopermanentlystationtroopsabroad.BasedonthefactthatGermanynowseesRussiaasthegreatestthreattoEuroAtlanticsecurity,Germanyhasalsochangeditspreviousroleasasecurity“consumer”,advocatingtheroleofEuropeansecurityguarantor.GermanysintentionistomaketheBundeswehrthecornerstoneofEuropesconventionaldefenseand,bysendingapermanentlystationedcombatbrigadetoLithuania,todemonstrateitsambitiontoplayaleadingroleinEuropeansecurity.However,inordertoeffectivelyassumetheroleofEuropeansecurityguarantor,Germanystillneedstodealwiththesustainabilityofitsdefensespendingandcapabilitiesaswellasitsstrategicculturaladjustments,resolvethedifferencesbetweenEasternandWesternEuropeancountriesintheEUonwhomtorelyonforsecurity,andbalancetherelationshipbetweenindependentEuropeandefenseandNATOssecurityguarantees.

Germany;“Zeitenwende”;Germansecurityanddefensepolicy;RussiaUkraineconflict;Europeansecuritylandscape

猜你喜欢
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德国调解制度
德国绿色增长何以持续
在德国喝啤酒
到德国看短寿展
升温中的德国充电市场
德国弃煤的烦恼
禁售燃油车,德国做好准备了吗
德国市场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