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谷

  • 苏东坡的朋友们
    王亚一、黄山谷的“名片”黄山谷有一张“名片”,有了它,就有他的“山谷体”,有了“松风阁”,有了“花气熏人”。据说他“抓周”时就抓住了一支笔,从此,一生相随。当然,“抓周”只是传言,“名片”却真实不虚。东坡曾经与山谷论书法,说:“鲁直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黄山谷则笑苏东坡的字褊浅,甚似石压蛤蟆。“石压蛤蟆”自然是好朋友之间的玩笑话,于书法一道,山谷对东坡几乎一贯保持着匍匐尘埃的姿势。“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翰林苏子瞻书法……于今为天

    湖南文学 2023年6期2023-06-15

  •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
    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这就是平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领导月读 2022年10期2022-12-23

  • 你准备关闭身边的地狱吗
    譬如康有为评价黄山谷的书法:“宋人书以山谷为最,变化无端,深得《兰亭》三昧。至其神韵绝俗,出于《鹤铭》而加新理。”但余秋雨就不这么认为,他说黄山谷的书法“变化太少”“拖笔见俗”,“与《兰亭》三昧,颇有距离”。这就是康余二人关于书法审美立场的差异了,并由此延伸出对黄山谷书法截然不同的评价。讨好型人格的人往往置自己的价值立场于不顾,一味地向他人价值立场看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使别人让他做的这件事使他浑身不自在,他也会下意识地应承下来。应承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2年9期2022-12-03

  • 唉,又把天聊死了
    一天,苏东坡与黄山谷等好友聚在一棵松树下,摆下酒桌与棋盘,几个人饮酒、下棋、吟诗、闲聊,笑语不断。这时,一阵风吹过,一颗松果落到了棋盘上,众人一惊。苏东坡一时来了兴致,捏起松果,在手中把玩着,说:“我有一上联,你们每人对句下联,谁要是在三步棋的时间内对不上来,就罚酒三杯。如何?”“好!好!”朋友们纷纷响应。苏东坡脱口而出上联:“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其他朋友一个接一个对下联,都在三步棋内对上来了。最后,轮到黄山谷了,他盯着不远处池塘边的柳树发呆,面露

    美育 2022年6期2022-05-30

  • 读书阅世与揽辔笼络
    阳修、苏东坡、黄山谷皆将书法与文化高度融合。欧阳修以“唐宋八大家”之一及北宋文坛领袖之誉望开北宋写意书风,后继者苏东坡、黄山谷则以道德文章和气韵道义要求于书家,士必先具其器识而后言艺,所以书法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载道之具。苏轼说:“(书法)见浅、识狭、学不足,三者缺一,终不能尽妙。”又说:“世人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黄山谷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由此,苏轼、黄庭坚对《淳化阁帖》编纂者王著皆加以针砭

    中国书画 2021年7期2021-12-06

  • 情满西山
    。松风阁的主人黄山谷来樊山旁隐居时,刚刚结束黔、戎二州万死投荒的贬谪流放生活,于九月初到达武昌,定居于此一年有余。那個饱受宦海摧残的文人,在漫长的羁旅生涯中,没少体会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苦楚。此时,他的老师苏子又在常州病逝,这一切有如积压在诗人心头的浓云,西山距其故乡仅七日路程,于是,秀山丽水的樊山成了黄山谷的栖息和凭吊之地。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可与语人者无二三。他学先师,尝试把心灵交给山水,放下红尘,放下执念。夜宿樊山的某一个夜晚,山风袭来,松涛阵阵,竹雨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1年10期2021-11-04

  • 是个大胖子,与黄山谷(黄庭坚)同在翰林院供职。夏日闷热,子敦有午睡的习惯。有一天中午,黄山谷听到鼾声,看到子敦在床上已经熟睡,便在他的胸腹上写字。子敦醒来后虽然恼怒却也无可奈何。第二天中午,他心想:昨天被戏弄了,今日可不能再肚皮朝天睡觉了,于是他趴着睡在桌子上,醒来后得意地对黄山谷说:“这下子你没办法捉弄我了吧!”黄山谷笑而不语。等晚上回到家,子敦脱下衣衫,夫人惊讶的问子敦背上的字是怎么回事?原来,黄山谷偷偷地将诗写在了他的背上。

    雪豆月读·低年级 2021年10期2021-10-30

  • 沈周的“粗沈”画风和书法取法
    期,这个阶段对黄山谷的学习仅是习得黄体的大致结体,略见黄体笔法,且结体偏平正。第三个阶段便是沈周全面学习黄山谷开始的,大概是从沈周60岁起,正式习黄之后,沈周书法的笔势更加开张,这个阶段沈周书法的取法主要以黄山谷为主,呈现黄体风貌,书法以扎实的中锋用笔为主,中宫紧收,笔画倚侧取势,笔力雄健,直追黄山谷之气势,更加得苍劲雄浑。全面习黄之后沈周的书法风格逐渐稳定,在黄体的基础之上加入自己的意趣并逐渐形成自己稳定的书法风格。沈周从正式全面学黄体的一个书法取法开始

    河北画报 2021年12期2021-09-09

  • 面对“不友好”
    概因为那时流行黄山谷字体的缘故吧!”黄山谷就是黄庭坚,北宋的大书法家,以草书闻名于世,他的字不拘一格,线条千变万化,蔡元培以此暗喻前清对翰林的字并没那么看重。有一天,陈独秀见到沈尹默,当面就说:“昨天在刘三壁上见了你写的诗,诗很好,而字则其俗在骨。可谓诗在天上,字在地下。”刘三指的是江南名士刘季平。刘三、苏曼殊、陈独秀、沈尹默等,都是东瀛留学归来的一起吟诗喝酒的名士。沈尹默听了这句话,虽然觉得不怎么受用,却不以为忤,只是开始专心临写六朝碑板,兼摹晋唐两宋元

    做人与处世 2021年5期2021-06-01

  • 图说书法
    于一炉,又参以黄山谷笔意,创造出一种新书风,他自己将其称为“六分半书”。这种书体笔致瘦硬,结体开张而又不失法度,意态清新而活泼,世称“乱石铺街”。郑板桥书法的怪是恕不同人的怪,是不愿流于凡俗的怪,是对清庭不满羁傲不驯的怪。重要的是,他的书法的怪不是不要传统的怪,而是出于传统的怪。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必极工而后能写意”,“横涂竖抹,要自笔笔在法中”。郑板桥在书法上的探索变法是十分可贵的,只是在今天看来,这种怪体自身的发展衍生能力有限,也不适合初学者在入门阶

    视野 2021年2期2021-03-08

  • 解析黄山谷行草书的形成与发展
    范英杰一、黄山谷行书书风的形成与发展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1宋人取意从唐人取法中摆脱出来,推崇借古出新的书法创新精神。黄山谷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黄山谷少年时期以宋代周越为老师,到了后来又受到了杨景度,颜真卿等人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其中也受到了大字《瘗鹤铭》的影响和启发。黄山谷小字行书代表作《婴香方》 《王长者墓志稿》 《泸南诗老史翊正墓志稿》。黄山谷不断地否定自我、永不满足:“余在黔州,未甚觉书字绵弱。及移戎州,见旧书多可憎,大

    艺术品鉴 2021年8期2021-02-26

  • 是個大胖子,与黄山谷(黄庭坚)同在翰林院供职。夏日闷热,子敦有午睡的习惯。有一天中午,黄山谷听到鼾声,看到子敦在床上已经熟睡,便在他的胸腹上写字。子敦醒来后虽然恼怒却也无可奈何。第二天中午,他心想:昨天被戏弄了,今日可不能再肚皮朝天睡觉了,于是他趴着睡在桌子上,醒来后得意地对黄山谷说:“这下子你没办法捉弄我了吧!”黄山谷笑而不语。等晚上回到家,子敦脱下衣衫,夫人惊讶的问子敦背上的字是怎么回事?原来,黄山谷偷偷地将诗写在了他的背上。

    雪豆月读·低年级 2020年10期2020-09-10

  • 黄庭坚《砥柱铭卷》真伪研究
    可以说明它就是黄山谷的真迹吗?如果是真迹,那《砥柱铭卷》到底是黄山谷什么时期的作品?是黄山谷在什么背景下的挥毫?与其他代表作存在明显差异的用笔、没有经过精心经营的章法、连续出现的异体字、时间颠倒的题跋,使《砥柱铭卷》令许多书法家和鉴定家绞尽脑汁地思索、钻研,学术界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真迹也好,赝品也罢。《松风阁诗》《范滂传》《经伏波神祠诗》早已奠定了黄庭坚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而《砥柱铭卷》也为研究黄庭坚提供了新的资料,因此,很有必要对《砥柱铭卷》是否为黄庭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11期2020-06-28

  •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
    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

    青年文学家 2020年4期2020-03-23

  • 陌生的表达让爱新鲜
    决的问题。宋代黄山谷的理论“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大体是这个意思。这首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说在我出生之前就生活在对你的渴望中;第二部分是说在出生之前我就从你的身体其他部位感受到你的孤独,而我将以人形的面貌成为你的那个孤独本身;第三部分则更进一步,“我”只有在对你的渴望中才最是自己,“我”的心是专为“你”留白的一张纸,等待着“你”写下希望。如果我们認为这就是所谓“前世注定”,那么谁有能力为“前世注定”这四个字搭建一个系统的结构,建立一个具体的形象,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0年12期2020-01-13

  • 蔡元培的幽默
    出一个人名——黄山谷黄山谷即黄庭坚,是北宋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他是一个不循常规的书法家,字体运笔夸张,个性张扬,如铁干铜枝,似奇峰怪石,以刚劲有力著称。于是蔡元培笑着回答道:“我也不清楚,大概当时正流行黄山谷字体的缘故吧!”大家听后,都忍俊不禁。蔡元培比钱玄同大19岁,是他的前辈。面对后辈如此冒失的提问,如果蔡元培针锋相对地与钱玄同争执,势必影响聚会的气氛,也自损形象。最后蔡元培选择以自嘲的方式轻松应对,这既化解了当时的尴尬,又体现了蔡元培的涵养和机智幽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9年1期2019-06-17

  • 李公麟《五马图》的高度和疑惑
    知,每画都附有黄山谷无署款的简跋,无非马名、出处、年岁、尺寸,而今五图尚全,五跋却只剩前四跋,卷末还有黄山谷署款长跋,三处提到“伯时”(图1)。根据徐邦达先生的意思,黄山谷的书法比李公麟的本款还要重要,缘由是李公麟的书法没人熟知,而黄山谷则有存世真迹比对。果然,黄山谷的不少信札,书风与此基本接近(图2、图3)。靠熟知的名家后跋推及本画作者,是高古书画判断的一个方法,《木石图》也是如此,依靠卷后的米芾题跋推及苏轼。五马的排序,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骥、好头赤、照

    东方收藏 2019年4期2019-06-11

  • 蔡元培的幽默
    出一个人名——黄山谷黄山谷即黄庭坚,是北宋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他是一个不循常规的书法家,字体运笔夸张,个性张扬,如铁干铜枝,似奇峰怪石,以刚劲有力著称。于是蔡元培笑着回答道:“我也不清楚,大概当时正流行黄山谷字体的缘故吧!”大家听后,都忍俊不禁。蔡元培比钱玄同大19岁,是他的前辈。面对后辈如此冒失的提问,如果蔡元培针锋相对地与钱玄同争执,势必影响聚会的气氛,也自损形象。最后蔡元培选择以自嘲的方式轻松应对,这既化解了当时的尴尬,又体现了蔡元培的涵养和机智幽

    发明与创新 2019年1期2019-05-17

  • 刘宗超书法读后
    品,推测他是以黄山谷书法为基石,又吸取了祝允明、王铎等人的率意与气势,进行取舍重组,用自己的智慧灵性加以发挥,注重顺畅痛快,一气呵成。所以,他的书法抒情性特强,迥异于当代书法创作的拘泥做作或故作雄强的陋习。由于刘宗超长期致力于当代书法创作研究,关注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故他的书法能高屋建瓴地在继承上广收博取,又能在出新上自出機杼,凸显与众不同之处。可以说,书法风格的形成是书家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和自己的睿智及艺术追求相结合的结果。刘宗超书法的潇洒飘逸,既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2期2019-05-08

  • 我寻求挫败
    。陈师道一遇见黄山谷,就烧掉自己的书稿,虚心去向黄山谷学习。一个人能碰见令自己心折首俯的人,并能一把火烧尽自己的旧作,应该算是一种极幸福的际遇。《红拂传》里的虬髯客一见李靖,便知天下大势已定,于是飘然远引。那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的大唐盛世的李靖,我多么想见他一眼啊!清朝末年的孙中山也有如上风仪,使四方豪杰甘于俯首授命。生的悲剧原不在头断血流,而在于没有大英雄可为之赴命,没有大理想供其追求。我一直在寻求挫败,人生天地间,还有什么比失败更快乐的事?站在千丘万壑的大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3期2019-03-18

  • 穿鞋子的豹,从雅典跑到中国 ——对三首欧诗的交叉阅读
    2012年的《黄山谷的豹》[3]。前二者一写豹,一写鞋子,可以说是两条风马牛不相及的平行线,但是在最后一诗中,平行线交叉在一起。这样,也可以说这三首欧诗之间,具有一种类似于“反词”(欧氏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的关系。对这样的三首诗进行交叉阅读,是笔者的一种大胆尝试。希望以此避免泛泛而谈的空疏,也避免逐字细读的徒劳。一、上半身与下半身:从豹徽到鞋子下半身写作是90年代诗歌运动中一个革命性口号,也因为人所共知的原因颇惹是非。本文与这场诗歌运动没有任何关系,只是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期2019-03-15

  • 给诗加“腰”
    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腰还不够美。”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是个佳句,但是仍然没用上理想的字。”这时苏东坡忍不住了,问:“那么,妹妹你加的是什么字呢?”苏小妹说:“兄长的‘摇‘映二字,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山谷公的‘舞‘隐,要略胜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9年48期2019-01-03

  • 智慧的展示 才情的流泻 —— 刘宗超书法读后
    。他的作品,以黄山谷书法为基石,又吸取了祝允明、王铎等人的率意与气势,进行取舍重组,注重顺畅痛快,一气呵成。所以,他的书法抒情性特强,迥异于当代书法创作的拘泥做作,或故作雄强的陋习。由于刘宗超长期致力于当代书法创作研究,关注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故他的书法能高屋建瓴地在继承上广收约取,又能在出新上自出机杼,凸显与众不同之处。可以说,书法风格的形成是书家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与自己的睿智和艺术追求相结合的产物。刘宗超书法的潇洒飘逸,既是他继承古代书法所得,也

    老年教育 2017年7期2017-08-07

  • 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差别有多大
    的,宋代的诗人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殆尽了。他有一天晚上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读毕好像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所以,依黄山谷所说的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这

    文苑 2017年14期2017-08-01

  • 辉煌时代谢幕的道别
    九月,58岁的黄山谷从他的故乡九江坐船逆江而上,来到鄂州(今属武昌),当时他被朝廷贬为监鄂州税(鄂州税务局局长)。这已经是宋徽宗登基第二年了,经过王安石变法,朝廷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而州县破败、民生凋敝加剧,“强干弱枝”的趋势进一步加大。很少有人意识到巨大的危机二十多年后就将来临。在文艺天才宋徽宗的身体力行之倡导下,大宋,不,甚至可以说中华的文化日臻完美,达到了辉煌的顶峰。一个秋日,山谷道人邀请几位朋友出城游玩,他们登上了长江南岸的樊山。樊山又名袁山,并不高

    南都周刊 2017年10期2017-07-31

  • 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差别有多大
    的,宋代的诗人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殆尽了。他有一天晚上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读毕好像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所以,依黄山谷所说的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这

    文苑·经典美文 2017年7期2017-07-26

  • 余秋雨: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
    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3.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4.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

    北广人物 2017年20期2017-06-01

  •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
    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书籍是空间与时间的纽带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

    政工学刊 2017年2期2017-02-20

  • 我们是同学
    说:“你的字近黄山谷(黄庭坚)。经过基本的抓笔训练后,你可以多临他的字。我小时候也临过黄山谷,但学得很杂,什么好的碑帖都临,碑帖就是我的老师。你现在就临黄山谷吧,因为你们的字形相近,这是一条捷径。我向我的老师学习,你也向你的老师学习,所以,我不是你的老师,你也不是我的学生,我们是同学。”(饶饶摘自广东人民出版社《江湖老友》)

    视野 2017年1期2017-01-10

  •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
    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

    阅读时代 2016年1期2016-12-01

  • 苏东坡的见解
    最后为著名诗人黄山谷所藏。一天,黄山谷和同为诗人的挚友秦观一起观赏《贤己图》,两人被画中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所吸引,啧啧称赞。秦观在赞叹之余,对画中有个人物的神态感到不解,于是就问黄山谷:“老兄,我想请教你一下画中站立着的那个人嘴里在喊什么呢?”这一问,倒把黄山谷问住了,自己虽然在书画鉴赏上颇有造诣,可也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此时,恰好苏东坡来访,黄山谷就请他解答一下秦观的疑惑。苏东坡看了看画,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那个人嘴里喊的是‘六呀!你们看,正中小盆里的五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29期2016-10-18

  • 细琢磨多推敲
    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的思索后,得意的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6年10期2016-10-12

  •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
    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

    文苑 2016年34期2016-08-26

  •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
    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6年6期2016-06-22

  • 不写馆阁体的蔡元培
    位鹤庼先生书学黄山谷,恰考官亦喜黄山谷字,得知遇而过关。然而我们遇到黄字面目的蔡元培书法一定要小心,造假者正是抓住这样的信息如法炮制,你如果局于成见,正好中了贾人的圈套。通常见到蔡先生的真迹,多解散法度,自然挥写,以馆阁衡之,简直不可理喻,倒有几分碑体的生犷与粗豪。朴庐所藏的这通致孤帆的小札,细审还真有几分苏、黄小行书的意味,左低右昂的结体,横、撇及悬针的纵放,通篇的书卷气,依稀可见黄书的影响,然而毕竟时代化了,其点画间自然发露几分碑意,谁能脱离时代!蔡元

    大观(书画家) 2016年1期2016-06-06

  • 才女苏小妹
    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为了显示她的才华,抢先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请哥哥在这两句各自的中间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即前句加了一个“摇”,后句加了一个“映”。苏小妹不屑地说:“尚可。不过,只能算为下品,这个‘腰不够美。”那么,怎样的“腰”才算美呢?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这次苏东坡分别加了“舞”与“隐”这两个“腰”。苏小

    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 2016年29期2016-05-30

  •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
    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

    文苑·经典美文 2016年8期2016-05-14

  • 我们是同学
    说:“你的字近黄山谷(黄庭坚)。经过基本的抓笔训练后,你可以多临他的字。我小时候也临过黄山谷,但学得很杂,什么好的碑帖都临,碑帖就是我的老师。你现在就临黄山谷吧,因为你们的字型相近,这是一条捷径。我向我的老师学习,你也向你的老师学习,所以,我不是你的老师,你也不是我的学生,我们是同学。”(摘自《江湖老友》广东人民出版社 图/廖新生)

    爱你 2016年10期2016-04-11

  • 我们是同学
    说:“你的字近黄山谷(黄庭坚)。经过基本的抓笔训练后,你可以多临他的字。我小时候也临过黄山谷,但学得很杂,什么好的碑帖都临,碑帖就是我的老師。你现在就临黄山谷吧,因为你们的字型相近,这是一条捷径。我向我的老师学习,你也向你的老师学习,所以,我不是你的老师,你也不是我的学生,我们是同学。”(摘自《江湖老友》广东人民出版社)

    爱你·健康读本 2016年5期2016-04-09

  • 不忍刻,显风骨
    马光、苏东坡、黄山谷等人。九江太守一查,本地最有名的碑工是李仲宁,连太史都很赏识他,为他的房子题字“琢玉坊”。当太守说明来意后,李仲宁忿忿不平地说:“小人家贫,只因雕刻苏东坡和黄山谷的字,我一家才有温饱,现在把他们当成奸人,我实在不忍下手。”太守的随从圆眼一瞪,说:“你竟敢公然抵抗!”李仲宁面不改色地说:“就算把我的命拿去,我也不会刻!”面临威胁,决不妥协,李仲宁的气节感动了太守。太守说:“你的举动连某些士大夫也比不上啊。”太守赠给他一些酒食,再没为难他。

    幸福 2016年2期2016-02-04

  • 略说蔡文姬的书法承续
    出,黄庭坚(即黄山谷)也曾看见蔡文姬那14个字。在《黄山谷全集》卷二十八《跋法帖》二十三条中有一条说:蔡琰《胡笳引》,自书,十八章,极可观。不谓流落仅余两句,亦似斯人身世耶?黄山谷评蔡襄书有云:蔡君谟书如蔡琰《胡笳十八拍》,虽清气顿挫,时有闺房态度。郭沫若评议说,黄山谷所见到的虽然也只有“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两句,但既云“蔡琰《胡笳引》,自书,十八章,极可观”,可见在黄山谷之前有人见过十八章的全文,他是在转录前人传说;再就黄山谷本人来说,则很明

    文史杂志 2016年1期2016-01-09

  • 美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讨论诗句。苏小妹说:“‘清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清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腰还不够美。“黄山谷接着吟到:“清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黄山谷的‘舞‘隐要略胜一筹。而我要说的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听了一起鼓掌称赞:“妙极了!”讲到这里,任老师笑了笑说:“我认为,苏小妹的这个‘腰仍不够美,无风时,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期2015-07-07

  • 清平乐
    枪而不能抡锤。黄山谷性情偏于峭硬,与苏轼同为书法四家,其作书如横塑赋诗,驰骋纵横不可阻挡;又同为宋诗圣手,其作诗也冷峻晦涩,铿然有声。转而填词,黄氏则力有不逮。好似使长枪大棒之武士改用玉女剑,浑身气力全无着落。即便其名篇《念奴娇》亦颇有牵强执拗之感。唯独此篇小令,清新自然,一唱三啭,如词中黄鹂鸟然,堪当妙品。蔷薇开时,春花已尽,春去夏来。正所谓开到荼靡花事了云云。古往今来,人人惜春又伤春。有情之人皆不能免此雅俗。凡事不都如此?对一物事,或众人熙熙趋之若鹜,

    醒狮国学 2014年8期2015-01-30

  • 宜州山谷祠兴废史考
    》,第一次将《黄山谷自作像赞》碑刻镶嵌于殿厅正中,山谷祠及碑刻一直保留至1985年。1986年,广西驻宜山轴承厂建厂房宿舍,拆毁山谷祠,赔款三万五千元。1986年末,宜山县政府在会仙山南麓重建山谷祠,直至今日仍完好无损。宜州 山谷祠 兴废史北宋末年,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九月三十日,黄庭坚病逝于宜州南楼,独范寥一人盖棺安葬于宜州关外城南之岭坡脚。三年以后,黄山谷的亲属将其遗骨迁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高城乡双井村老家安葬。在宜州只留下黄庭坚的衣冠墓。到了

    史志学刊 2014年4期2014-04-10

  • 黄山谷江州题对
    顾建平宋代诗人黄山谷来到江南的繁华胜地江州。一些文人雅士纷纷邀请这位倜傥风流的才子题诗作对。他们偕黄山谷登临烟水亭,只见湖上烟波浩淼,一个游客正坐在湖心亭里吸着水烟,悠然自乐。随行的一位文人即兴吟出一联,请黄山谷作对,联曰: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黄山谷想起刚从江州游览过汉代刘邦大将灌婴开凿的“浪井”,蓦然记起李白写的“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便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风浪井,搏浪风,风自浪翻。他们又来到思贤桥,黄山谷兴致勃勃,也念出一联,向随行的诸位征

    对联 2011年3期2011-11-20

  • 苏东坡巧对对联的故事等
    学士与他的好友黄山谷在一棵松树下饮酒下棋。一阵微风吹来,一粒松子掉到棋盘上。苏东坡手拈松子,笑着对黄山谷说:“我有一上联,你要是在三步棋的时间内对不上来,就要罚你饮三杯酒。”黄山谷望着苏学士那飘飘欲仙的长髯说:“你这个大胡子既然有此雅兴,我当然奉陪罗。对不上,甘愿受罚。”苏东坡口占一联: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山谷望着湖边的青青柳丝下,有一垂钓者。心中即得一联。但是,黄山谷想喝苏东坡为他斟的那杯酒,就故作为难之相,表示达不出来。苏东坡以为真的难倒了黄山

    新作文·初中版 2009年8期2009-12-01

  • 读书——美容术
    对他们先引用了黄山谷的一句话:“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我请他们把上面这句话的反语告诉我,他们立即很迅速地回答我说:“读书三日则面目可爱。”说完,他们彼此相顾,欣然而笑了,原来我向他们推销的新美容术,乃是请他们勤于阅读。读书的确能够美容,男女都可一试。利用读书之法来美化容颜,获致的才是真正的美,那是发于中而形于外的一种真的美,那是内心充实然后流露于外的一种美。非寻常割眼、隆鼻后所得到的“纯外表”上的美可比。那天,我同时给他们讲了一则西洋的小故事:一位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 2008年9期2008-10-16

  • 苏轼的细致
    》赠送给了诗人黄山谷。一天,黄山谷挚友,著名诗人秦少游来到黄山谷家作客。闲聊之际,当谈到书画时,黄山谷将自己收藏的书画取出观赏,秦少游特别喜欢其中的《贤己图》。反复观看,为画中的生动人物形象所吸引。但又对画中有些人物神态感到不解,便问黄山谷:“山谷兄是书画鉴赏高手,我想请教画中站立呼喊的那人在呼喊什么呢?”黄山谷虽善于鉴赏书画,但平常却很少注意到这种细节,两人反复琢磨站立的那人的表情,作出种种假设,但始终都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时,恰巧苏轼来访。还未等他坐下来

    知识窗 2008年9期2008-05-14

  • 四才子补缺字
    苏东坡、黄山谷、秦少游、佛印都是宋代有名的才子,又是经常唱和应答的诗友。有一天,四人结伴春游。行至一寺院,见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春雨》一诗。年代虽久,字迹依旧,唯有其中“林花著雨胭脂口”一句最后一字看不清了,四人计议为这句诗补缺。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口吟道:“林花著雨胭脂润。”黄山谷不甘落后,唱道:“林花著雨胭脂老。”秦少游一拍巴掌,说:“还是‘林花著雨胭脂嫩”为佳。”佛印踌躇片刻,念出“林花著雨胭脂落”的诗句。这时,寺中老道拿出《杜工部集》,找到《曲江春雨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2期198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