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窍

  • 整体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治疗慢性鼻炎
    部多从寒热同用透鼻窍、透脓溃坚消痰核、辛润通络畅三方面选方用药。文章总结冯全生教授临证治疗慢性鼻炎经验总结,希望为临床辨证治疗慢性鼻炎用药提供新思路。附验案二则。【关键词】慢性鼻炎;肺脾胃;鼻窍;冯全生;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3)12-0076-03Integrated Local and Holistic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or Treating Chron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3年6期2023-07-05

  • 导师自拟益气通窍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经验*
    邪等六淫邪气侵袭鼻窍所致。肺开窍于鼻,鼻的正常功能发挥需要肺气宣发作用来维持,此外,鼻还需脾气化生气血来濡养,肾之阳气来温养,这才能保持正常的呼吸、发声、共鸣、抵御外邪等生理功能[6]。古代医家多认为该病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灵枢·本神篇》曰:“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肺五行属金,脾五行属土,脾为肺之母,脾、肺二脏气血相连,密不可分[7]。《素问·宣明五气篇》:“肾为欠为嚏”,说明了喷嚏与肾的关系。《医法圆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2期2023-04-16

  • 基于补土生金理论以李东垣方分期辨治肺脾两虚型慢性鼻炎体会
    ,化生湿浊,留滞鼻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鼻窒塞气息不通候》言:“肺气通于鼻,其脏为冷风所伤,故鼻气不宣利,壅塞成齆。”《灵枢·本神篇第八》言:“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杂病》记载:“肺气通于鼻,鼻和则知香臭矣,夫阳气、宗气者,皆胃中生发之气也,若饥饱劳役,损伤脾胃,生发之气即弱,其营运之气不能上升,邪塞孔窍。”以上条文阐明了肺脾两脏功能失调是本病发生的基础。肺为娇脏,起居不慎,外邪侵袭肺脏,耗伤肺卫之气,肺失宣发

    广西中医药 2022年4期2023-01-06

  •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咳”病名及证治探析
    体现了肺气调和与鼻窍通畅相辅相成。明代《针灸大成》云:“鼻连肺经不知多”,表明肺与鼻在经络上相关。病理上,《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病痱胗疮疡……甚则入肺,咳而鼻渊”,说明某些疾病在影响肺时,也会连及鼻。《中藏经》云:“肺风之状,胸中气满……鼻不闻香臭……”,说明鼻部症状也是肺脏疾病的表现之一。西晋《针灸甲乙经》曰:“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说明肺气不调,鼻窍壅塞,则鼻病乃生。从古籍文献记载来看,鼻与肺在生理和病理上均有联系,现代医家也提出“肺鼻同治”的观

    江苏中医药 2022年11期2022-12-27

  • “脾主四时”与鼻鼽发病相关性的理论发微*
    胃气机通畅有助于鼻窍通利。文章试从“脾主四时”的角度初步探讨鼻鼽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以期对临床防治该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 “脾主四时”的内涵“脾主四时”是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见于《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后世称之为“脾主四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言:“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人应天地、四时,就时

    天津中医药 2022年10期2022-12-27

  • 益肺强身摩鼻窍
    侵犯肺脏的入口。鼻窍的变化与肺直接相关,如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可见鼻塞、流涕、嗅觉失灵等;肺热较盛者,可见鼻孔干燥,或可见鼻血,甚则喘促而鼻翼煽动等。再从鼻的生理结构看,鼻的内通道又与眼、耳、咽等重要器官相连,因此鼻的保健对人体健康来说,亦显得非常重要。鼻子外形上窄下宽,最上部位于两眼之间叫鼻根,下端高突的部分叫鼻尖,中央的隆起部叫鼻梁,鼻梁两侧为鼻背,鼻尖两侧向外方膨隆的部分叫鼻翼。鼻窍指鼻之两孔,还包括鼻梁、鼻柱等。所布窍穴有迎香、人中、素髎等,奇穴有

    养生月刊 2022年6期2022-11-25

  • 慢性鼻炎喝川芎薄荷汤
    。证属感受风寒,鼻窍不通。日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头昏头痛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治疗宜以祛风、散寒、通鼻为主。采用中药川芎、薄荷等煎汤饮服,有较好的疗效。具体方法是:取川芎、白芷、荆芥、薄荷、羌活、辛夷花、苍耳子各9克,甘草6克。水煎,滤取药液,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日1剂,连服9剂。方中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上行头巅,祛风散寒;白芷辛温芳香,辛能散风,温可散寒除湿,芳香上达通鼻窍;荆芥辛温,芳香气清,质又清扬,能散风寒,治头痛目眩;防风辛温,性浮

    农村百事通 2022年16期2022-11-25

  • 小儿过敏性鼻炎辨治浅析
    养,则四末不温,鼻窍失养;水湿不运,停聚鼻窍,故鼻塞,涕清白;水湿停聚于肺,则咳嗽,痰白清稀;气血不足则气短懒言,平素易感。治疗此类患儿,常治以健脾益气、疏风通窍,方予自拟玉屏建中汤。方中黄芪甘温,补肺脾之气,又兼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之功;佐以防风祛风解表,三药合用,益气不留邪,祛风不伤正。太子参为清补之品,作用平和,补肺脾之气,兼能养阴生津,对于久病阴伤尤宜;黄精补气养阴,有健脾润肺之功;桑白皮、地骨皮善清肺中伏火,炙甘草和中以扶肺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10期2022-11-24

  • 赫烜教授疏理三焦 通关利窍法治疗鼾眠症经验
    切相关的机窍包括鼻窍、咽喉、胸膈、腹腔,以上诸机窍为热邪、痰浊、瘀血等阻滞,气息不利,发为此病。鼻窍不利:鼻窍属肺,各种外感内伤原因导致鼻窍不利,风热痰瘀阻于鼻窍,清气出入鼻窍受阻,发为此病。咽喉不利:咽喉亦属于肺系,咽喉亦为清气出入于肺之通路,或因风热之邪外袭击、或因痰浊聚结于咽喉、或因年高正虚气血不能濡养咽喉、或因上感反复发作,余热痰瘀搏结于咽喉,导致气息不利,发为此病。胸膈窒闭:肺为华盖之脏,居于胸中而司呼吸。痰浊瘀滞上扰胸部清阳之界,胸膈气机窒痹不

    光明中医 2022年20期2022-11-21

  • 慢性鼻炎喝川芎薄荷汤
    。证属感受风寒,鼻窍不通。日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头昏头痛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治疗宜以祛风、散寒、通鼻为主。采用中药川芎、薄荷等煎汤饮服,有较好的疗效。具体方法是:取川芎、白芷、荆芥、薄荷、羌活、辛夷花、苍耳子各9克,甘草6克。水煎,滤取药液,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日1剂,连服9剂。方中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上行头巅,祛风散寒;白芷辛温芳香,辛能散风,温可散寒除湿,芳香上达通鼻窍;荆芥辛温,芳香气清,质又清扬,能散风寒,治头痛目眩;防风辛温,性浮

    农村百事通 2022年6期2022-06-21

  • 过敏性鼻炎的推拿治疗
    于外邪屡犯肺鼻,鼻窍不通;或肺脾气虚,湿浊停聚鼻窍;或外邪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鼻脉受阻。小儿肺脏娇嫩,更易诱发鼻炎。小儿推拿治疗鼻炎,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穴位,可宣肺通窍、扶正祛邪、调和气血,缓解鼻塞流涕的症状,副作用小,临床效果显著。给家长们介绍几个小儿推拿手法,可以在家尝试给孩子做,对鼻炎反复发作有一定疗效。1.揉迎香穴以两拇指或食指指端按揉鼻翼旁30次,可通利鼻窍。2.补脾经以左手握患儿之左手,同时以拇、食二指捏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右手拇指自患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4期2022-05-16

  • 鼻为肺窍, 有关于肺肾诸疾发病;鼻病治疗,应重视从肺脾诸脏论治
    、嗅觉两大功能。鼻窍功能正常与否与脏腑功能是否正常密切相关。(1)肺与鼻:肺主一身之气,掌管呼吸。鼻作为气体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鼻通气功能可直接影响肺的呼吸功能。肺的精气通于鼻窍,鼻才能主司呼吸,辨香臭。肺脏受邪,宣降失司,肺气壅滞,则会出现鼻窍闭塞不通,继而又导致肺气不足,二者相互影响。邪气伤肺,煎灼津液,肺脏阴虚,则鼻窍干燥。肺脏虚损,清气不能上达于鼻,会出现嗅觉障碍,香臭难辨。(2)肝与鼻:肝主疏泄,主调畅一身气机,也能够调节鼻窍的气机,影响鼻

    环球中医药 2022年5期2022-01-01

  • 付于主任应用皮部浅刺治疗外伤性嗅觉障碍验案
    ,而致气血不通,鼻窍气机失畅,病程迁延,鼻窍脉络失营,气虚血瘀发为本病,故治疗上应以益气活血、疏通脑络、通窍聪鼻为主。《素问·痹论》谓:“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膛。”卫气行于皮部,针刺皮部可激发卫气,护卫肌表。又《素问·皮部论》谓:“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因此刺激头面皮部络脉,可行气活血,疏通脑络瘀滞。2.2 病案2

    天津中医药 2021年8期2021-12-05

  • 过敏性鼻炎,重在治肺
    有肺气调和,才能鼻窍通利,呼吸顺畅,嗅觉灵敏。记得我曾治疗一女性患者,33岁,每逢初秋时节,虽然佩戴口罩,甚至双层口罩,但仍鼻痒时作,喷嚏频繁,鼻流清涕,或鼻塞甚至嗅觉减退。其平素畏风寒,怕冷自汗,说话时语声低怯,自觉气短懒言。观其舌淡苔薄白,切其脉浮。该患者辨证属于肺气虚弱,卫表不固。治疗应以益气固表,宣肺开窍为法,故采用玉屏风散和苍耳子散化裁进行治疗。由此可见,过敏性鼻炎发病多与肺气不足、卫表不固密切相关。肺气虚弱, 卫表不固, 风寒得以乘虚而入, 侵

    大众健康 2021年9期2021-10-28

  • 通窍止咳汤治疗风热咳嗽42例观察
    之称。清阳之气从鼻窍出入,又称“清窍”,鼻在上,下连于喉,直贯于肺,助肺行呼吸。风热邪毒来袭,首先侵犯鼻窍,往内传于肺,肺经受累,清肃失常,故咳嗽,呼吸气粗,肺热伤津则见咽干咽痛,风热内郁,灼津成痰,故见咳痰黄稠,风热犯表,则见头痛、恶风、身热、苔薄黄、脉浮数等表热证。自拟通窍止咳汤中桑叶、薄荷、连翘、炒牛蒡子、蝉蜕疏风清热;桑白皮、炒黄芩、浙贝母、苦杏仁清肺热,宣肺化痰;茯苓健脾利湿以绝生痰之源,苍耳子、辛夷宣通鼻窍,化浊止咳,百部、炒枇杷叶温润止咳而不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7期2021-07-24

  • 严道南效方治验 ——益气温阳方
    :益气温阳,宣通鼻窍。主 治:过敏性鼻炎(虚寒证)。用 法:每日1剂,水煎2次,煎药时可加入红枣5枚、生姜2片,早晚饭后20 min各服1次。方 解:黄芪、党参补益肺脾为君药;干姜、桂枝温阳以助补气为臣药。麻黄宣肺散寒,五味子敛肺,两者一散一收,既可益肺,又可制约温药的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地龙活血通络,也是具有“抗过敏”作用的中药。上三味共为佐药。辛夷是宣通鼻窍要药,也具有引经作用,在方中与甘草共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益气温阳、宣通鼻窍之功。加 减:鼻涕黏稠

    江苏中医药 2021年8期2021-03-28

  • 朱祥成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
    有生发清气之能,鼻窍阳盛清盈,气血运行至此,则鼻阳为之温煦,清气为之清化,使气血变为至清,以荣养鼻面,鼻面得气血之充养,则鼻光润荣泽,御寒耐热,鼻窍通利。而《素问·宣明五气篇》“肾为欠为嚏”,说明了喷嚏与肾的关系。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多种虚寒症状综合,往往是肾阳虚弱所致。故本病若具有明显寒证表现者,多属于肾阳虚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鼻为肺之阊阖,吸引五臭,卫养五脏,升降阴阳,故鼻为清气道。”清气升降,鼻居面中,为清气出入之道,故鼻亦属清窍之一。气清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10期2021-03-27

  • 江名医龚廷贤《寿世保元》鼻病论治经验浅析
    ,只有肺气充沛,鼻窍才能正常发挥助呼吸、协发音、司清化的生理功能。并提出:若七情内郁,六淫外伤,饮食劳役之过,则鼻气不能宣调,清道壅塞,即为病也[2]428。指出淫邪外伤、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病因均可导致肺气不和,鼻气不通,发为鼻病,认为肺的功能失调是鼻病的主要病机之一。是故书中论治鼻病多从肺着手。同时书中载:为衄血、为流清涕、为疮疡、为窒塞不通、为浊涕不闻香臭,此皆脏腑不调[2]428。认为五脏六腑失调皆可致鼻病,不仅仅与肺有关。是故龚氏在临证治疗鼻病时

    江西中医药 2021年4期2021-03-27

  •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肺开窍于鼻”藏窍理论的研究
    面部(耳、眼睛、鼻窍、口唇),在拍摄前5 min及拍摄过程中保持口唇闭合,不得讲话、抓挠观察部位皮肤及咬唇等动作,口唇不得涂口红或唇膏等[3]。校正温度多采用黑体。确定受试者位置后,再聚焦仪器、测温调整,平衡体温与室温后行图片拍取。采用圆形画圈的方法,予对称的官窍如五官及肺部温度进行测量,圈住一对称官窍全部体表的投影位,自带的系统分析软件分析后,系统自动圈画另一对称官窍。采用矩形覆盖的方法,予不对称的官窍及肺部温度进行测量。官窍及肺脏所取温度均是平均温度。

    江西中医药 2021年2期2021-02-25

  • 从风、痰、虚探讨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液成痰,痰邪壅塞鼻窍,邪正相搏于鼻窍所致。正如《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二》中记载:“鼽涕者,热客太阴肺之经也。盖鼻者,足阳明胃经所主,阳明脉左右相交,注于鼻孔。又鼻者肺之窍,故肺气通于鼻。其邪热干于二经,发于鼻而为窒塞、鼽涕之证。”2 “哮喘”的中医病因病机《丹溪心法·喘论》首先提出“哮喘”,并认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味,专主于痰”。其认为肥甘厚腻之品易伤脾胃,脾伤则失健运,通调水道失职,痰邪随即产生,成为哮病发病的夙根。而《幼科发挥·喘嗽》中提到“或有喘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1期2020-12-25

  • 儿童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述评
    而入,邪气停聚在鼻窍,肺失清肃,鼻窍不利而为鼻鼽。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化生不足,鼻窍失养,抗邪无力,外邪侵犯鼻窍,发为鼻鼽。肺司呼吸,为气之主,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肾阳不足,温煦失职,鼻窍失于温养,外邪易侵犯鼻窍,发为鼻鼽,亦由于肾阳不足,寒水上泛鼻窍发为本病。肺经素有蕴热,或感受风热,肺失肃降,邪热上泛鼻窍,发为鼻鼽。现在不少中医学者在古人基础上进行研究,认为本病可由风寒阻窍而成,风寒邪气犯及鼻窍,使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滞,而至喷嚏鼻涕[2-4

    江西中医药 2020年8期2020-02-13

  • 张纾难教授辨治鼻鼽经验举隅
    虚损致肺气不利,鼻窍不通为主要病机,从“病-证-症”结合的角度认识把握鼻鼽,以温阳固表之法为本,温通并用,调和阴阳。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过敏煎可以改善过敏体质,具有抗炎、止痒、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4~6]。所以治疗鼻鼽这一鼻黏膜免疫炎症反应性疾病时选用过敏煎将使治疗更有针对性。桂枝-白芍为张纾难教授常用药对之一,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时选用意在取其调和阴阳、营卫之义。许多鼻鼽患者会出现“自汗出”的症状,张纾难教授认为其病机大致有二,一是风寒邪气犯表,卫气奋起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01-09

  • “四步曲”治好我的慢性鼻炎
    炎的关键在于疏通鼻窍、降低鼻黏膜的敏感性,让我按照“四步曲”来进行防治。第一步:按揉穴位●按揉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偏食指一侧),即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按揉右手合谷穴200下,再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按揉左手合谷穴200下,可起到疏通鼻窍的作用。●按揉迎香穴(鼻翼两侧的凹陷处),即用双手食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迎香穴各100下,或用双手食指的外侧来回搓鼻梁两侧,以鼻梁有发热感为宜,可以有效控制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第二步:热水熏鼻取桂枝、蒼耳子、辛夷各10克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4期2019-05-05

  • 桂枝汤加味临床应用体会
    以调和营卫,通利鼻窍。给予桂枝汤加味。药用桂枝20g,白芍15g,大枣30g,生姜5片,炙甘草15g,苍耳子15g,辛夷花15g(包煎),防风15g,黄芪30g,白术15g,炙麻黄6g,蝉蜕15g,白芷10g。水煎服,日1剂。10剂后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按: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秋冬之交或春季较为多发[2]。风邪闭表,肺气不宣,鼻窍不利发病[3]。伤寒六经辨证中同属于太阳中风病范畴,《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7期2019-02-12

  • 暑邪与过敏性鼻炎发病与治疗相关性探赜*
    ,热邪可循经上扰鼻窍,正邪交争,故可见鼻痒、喷嚏频作,若暑热之邪郁于鼻窍,则可见鼻黏膜色红,鼻甲肿胀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王士雄在《温热经纬·伏气温热》中言:“暑是火邪,心为火脏,邪易入之。”暑热之邪易扰心神。《素问·灵兰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也,……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心藏神,主通明,若暑热伤及于心,心功能失常,则神志不明,气机失调,使官窍不通,若鼻窍不通,亦可出现鼻塞等症状。《素问·刺志论》曰:“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素问·六元正纪大

    天津中医药 2019年8期2019-01-14

  • 基于《黄帝内经》清阳理论探讨鼻渊古今验方的运用规律※
    病,其发病部位在鼻窍中之窦窍,属头面五官清窍,中医称为“鼻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提示鼻窍的生理功能必须依赖清阳之气的温煦濡养,失之则会“九窍不通”,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古今医家在《黄帝内经》清阳理论的指导下,创制了很多鼻渊方,却未被重视与使用。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是龙胆泻肝汤、甘露消毒丹等,虽然方证相应,但忽视了通窍法和排脓法的应用,缺乏引经药、通窍药和排脓药的辅佐,影响临床疗效。本文对古今文献中的鼻渊方进行了系统整理,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7期2019-01-07

  • 程氏倒丁字取穴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气乘虚入侵,犯及鼻窍所致[2]。本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尤以肺脏为主。过敏性鼻炎以肺气虚寒为基本。患者素体肺气虚弱,复感风寒,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风寒袭于腠理,肺在窍为鼻,易袭鼻窍。风邪善行而数变,易致痒,故见鼻痒。风寒外袭,寒性凝滞,津液停聚,肺在液为涕,故可见鼻流清涕。寒邪束于皮毛,阳气无从泄越,喷而上出为嚏,故可见喷嚏。肺气不足,失于宣降,津液不能下行,阻于鼻窍,则见流涕。肺气虚弱,感受风热,热为阳邪,燔灼向上,耗气伤津,邪热侵袭鼻窍,津液耗

    中医药信息 2019年4期2019-01-05

  • 田理教授运用培土生金法论治小儿鼻鼽经验
    机失常,邪气停聚鼻窍,鼻窍不利发为鼻鼽。同《中藏经》所言:“肺虚则鼻流清涕。”肺气虚弱则气不摄津,津液外溢,则为涕。津液停聚鼻窍则鼻黏膜苍白、肿胀,鼻塞不通。风寒束肺,肺气不利,则咳嗽。肺属金脾属土,土生金,脾为肺之母,肺金之精气有赖于后天脾土化生精微的滋养,脾虚致使母病及子,气血精微不足以充养肺金,故肺气亦相对不足。脾气虚,运化水液失常,则津液停聚,鼻塞,流涕,鼻黏膜色淡、苍白,下甲肿胀,加之鼻鼽反复发作日久,多瘀多虚,使水液、瘀血与外邪夹杂,从而病情缠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9年1期2019-01-05

  •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学认为肺气上通于鼻窍,因此鼻与肺休戚与共:鼻是肺的门户,为自然界清气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鼻窍通利,嗅觉才能正常。而肺为鼻的主宰,鼻的两大功能都与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有关。也就是说,鼻的問题可以从肺上来解决,而肺的问题可以从鼻中看出来,调肺气可以依靠通鼻窍而实现。中医认为,肺主宣发和肃降。宣发主要体现在通过肺的宣发可以排出体内的浊气,并将卫气、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以充养身体。肺主肃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将吸入的清气和脾传输来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年9期2018-09-27

  • 慢性鼻炎试试中药熏蒸法
    致风邪恋肺,上扰鼻窍,则鼻塞不畅;或脾胃素虚,气不宣通,气血运行不畅,复感外邪,使气血凝滞,则鼻塞流涕,形成慢性鼻炎。这里介绍一则中药熏蒸法,患者不妨一试。具体方法是:取辛夷、苍耳子、细辛、薄荷各15克,玄参20克,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煎沸后,熏蒸鼻腔至药液变凉,每日1剂。一般用药5剂后,鼻塞、流涕症状明显减轻。方中苍耳子、辛夷二味皆入肺经,均善通鼻窍、散风寒,前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后药有收敛鼻黏膜之功,对急性鼻炎、肥厚性鼻炎、下鼻甲肥大

    益寿宝典 2018年15期2018-08-17

  • 谯凤英治疗鼻科疾病经验
    ,邪热趁机上壅于鼻窍,窍闭不通,故鼻塞;肺在液为涕,肺气通于鼻,风热犯肺,肺热内蕴,肺宣发肃降失常,热壅鼻窍,涕液布散失常则流大量黄黏涕;风热内郁,气血壅滞,风热之邪循足阳明胃经上犯头面部则双侧眉棱骨胀痛;风热外袭,肺气不宣,卫气壅滞,腠理固密,毛窍闭塞则微恶寒;肺气失宣,气机不利,肺气上逆则咳嗽;肺与大肠相表里,邪壅于肺,肺阴受损,津液枯少,不能下输大肠,无水行舟,传导失司,则肠枯便秘,排便困难。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为风邪外袭之象。于银翘散合苍耳子散加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3期2018-03-19

  •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探析
    ]。故笔者认为,鼻窍作为肺之门户,正常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1 头面部为至清至阳结合的部位 鼻窍位于头面部,故头面部气机条畅与否与鼻窍功能密切相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诸阳之会,皆在于面。”程杏轩《医述》曰:“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聚于头……至清而不可犯也。”杨继洲说:“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手足阳经及督脉同时散布于头面部,可见头面部需至清至阳结合共同发挥作用。鼻窍居于头面,且鼻翼旁为阳明多气

    新中医 2018年9期2018-02-13

  •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学认为肺气上通于鼻窍,因此鼻与肺休戚与共:鼻是肺的门户,为自然界清气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鼻窍通利,嗅觉才能正常。而肺为鼻的主宰,鼻的两大功能都与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有关。也就是说,鼻的问题可以从肺上来解决,而肺的问题可以从鼻中看出来,调肺气可以依靠通鼻窍而实现。中医认为,肺主宣发和肃降。宣发主要体现在通过肺的宣发可以排出体内的浊气,并将卫气、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以充养身体。肺主肃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将吸入的清气和脾传输来

    家庭医药 2018年18期2018-02-01

  • 鼻炎犯了吃黄芪鸡
    一是疫氣之邪侵袭鼻窍,导致鼻塞;二是肺气虚,容易让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肺气不得通调,而致喷嚏流涕。治疗上,中医认为要根据鼻炎发病的不同阶段和临床症状辨证治疗。比如,对于风寒袭肺的鼻炎病人,治疗上应以温肺散寒为主;对肺气亏虚的鼻炎病人,应以益气固表为主;脾气虚弱的鼻炎病人则应以健脾补气为主;肾阳不足的鼻炎,治疗宜以温肾壮阳为主等。这是一个通用性比较强的方子:生黄芪120克、母鸡1只、芫荽20克、作料适量,一起炖煮,吃后能缓解鼻炎症状。芫荽就是香菜,作为食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7年12期2017-12-07

  • 宣通鼻窍辛夷花
    有发散风寒、宣通鼻窍的功效。临床上治鼻炎,常与黄连、连翘配伍,研末饭后送服;也可与苍耳子、白芷、薄荷共研细末,餐后用淡茶水调服。辛夷花亦可外用:(1)治鼻甲肥大。將辛夷花50克研碎后,用酒精浸泡3天,取滤液加热浓缩成膏状,再加凡士林100克调匀制成软膏。使用时将12厘米×3厘米的纱布与软膏制成油纱条填入鼻腔,纱布另一端露在鼻孔之外,2~3小时后取出,每日填塞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用后能改善鼻腔通气、头痛,减少鼻腔分泌物,疗效十分明显。(2)治鼻炎。取辛花

    农村百事通 2017年8期2017-04-26

  • 常摩鼻窍益健康
    ◎王延群常摩鼻窍益健康◎王延群鼻为肺之窍,故有“肺开窍于鼻”之说。中医认为,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主要由肺气所主。肺气和,则呼吸通畅,嗅觉才灵敏。正如《灵枢·脉度》篇所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由于鼻是呼吸气出入的主要通道,外邪侵犯人体,往往从口鼻而入。所以鼻又成为邪气侵犯肺脏的入口。鼻窍的变化与肺直接相关,如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可见鼻塞、流涕、嗅觉失灵等;肺热较盛者,可见鼻孔干燥,或可见鼻血,甚则喘促而鼻翼搧动等。再从鼻的生理结构看,鼻的内通

    养生月刊 2017年7期2017-03-23

  • 内服外熏治鼻炎
    止痛。苍耳子可通鼻窍、祛风湿、止痛。辛夷可散风寒、通鼻窍。二花即金银花,性寒,味甘,可清热解毒。蒲公英可清热解毒、利湿。甘草,性平,味甘,可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全方有益卫固表以治本、祛风通窍畅经络、清热排脓祛其标的效果。此外,用药液熏鼻既能宣通鼻窍,使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灶,又能使药物合理再利用。摘自《生命时报》

    特别健康 2017年3期2017-03-13

  • 中兽医治疗骡鼻窦蓄脓
    孔流出清涕,由于鼻窍不利,有时喷鼻,逐渐流黏稠鼻液,日久则流脓性臭味鼻液。患畜低头时可流出较多鼻液,病程延久不愈,则额鼻骨肿胀变形,叩诊呈浊音,且有疼痛表现。3 治疗以滋阴降火、清利鼻窍为治则。常用中草药如下。方一:辛荑45g,知母30g,黄柏(酒炒)30g,沙参21g,木香9g,郁金15g,明矾9g。共为末,开水冲,候温灌服。方二:知母 60g,黄柏 (酒炒)60g,广木香30g,乳香 (制)30g,桔梗30g,连翘40g,没药 (制)30g,金银花30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1期2017-01-15

  • 由鼻司心的机制探讨
    一”的整体观念。鼻窍司心的桥梁是脏腑经络,鼻病可涉及心,心脏有病亦可折射于鼻,因此“由鼻司心”可以有效地诊治心脏病。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有关于“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的论述,李东垣指出鼻与肺心的关系,即鼻“体属肺,用属心”。通过中医的藏象、经络理论来阐述“由鼻司心”的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心系病提供新思路。整体观念;脏腑经络;由鼻司心;机制“由鼻司心”的理论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时代,古代医家根据仅有的解剖知识指出心与肺的关系,气由鼻而入,不仅藏于肺,而且

    中医研究 2017年10期2017-01-14

  • 李宜瑞教授辨治小儿过敏性鼻炎经验介绍
    响嗅觉,可见肺与鼻窍息息相关。“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鼻鼽的主要病因,即使临床可有偏寒偏热之异,总不离风邪之为患。过敏性鼻炎在发作期,起病急,发病快,传病迅速,病变易反复发作,其特点正符合风邪“善行而数变”之性。此外,风邪致病还有潜伏特征,即感受风邪,当时可不发病,当正气不足以抗衡风邪,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则再发病[1]。小儿形体未充,营卫未实,易于感受外风,风邪袭人,从口鼻而入,侵犯鼻窍,肺气不利,故见喷嚏不断、清涕涟涟,此正为风邪犯肺之表现;若风邪致络脉不

    新中医 2016年2期2016-02-22

  •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慢性鼻炎20例
    邪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雍塞所致。临床表现为鼻塞、鼻痒、流鼻涕、打喷嚏等。小儿慢性鼻炎,病程较久,久病则虚。本治疗方法以补阳、开窍、醒脑为原则,针刺与推拿相结合,标本兼治。迎香穴具有疏散风邪、通利鼻窍的作用,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鼻旁,脉气直通鼻窍,故能通经活络、通利鼻窍;印堂穴位于鼻根部,两眉之间,具有清头明目、通鼻开窍的作用;百会穴别名“三阳五会”,属督脉,具有开窍醒脑的作用;风池穴具有疏散风邪作用;捏脊作用于背部的督

    中医研究 2015年8期2015-06-01

  • 沈祖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
    犯肺、阳经不利。鼻窍与外界相通,是人体卫外的第一道门户,对四时之气敏感,最易感受外邪。而风为百病之长,其为阳邪易袭阳位,头为诸阳之会,若风夹寒邪侵袭,则鼻户首先受累,表现为喷嚏、流清涕、鼻痒、鼻塞等寒阻阳明经脉的症状。肺开窍于鼻,鼻属脾土,肾络通于肺,为诸阳之根,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肾气的温养,若脾肾阳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耗散于上,则喷嚏频发,清涕涟涟。所以过敏性鼻炎病外因为肺气虚弱,卫阳不固,风寒外邪乘虚而入;内在病因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

    江西中医药 2015年12期2015-04-16

  • 从升清降浊论治鼻渊
    精微物质中上散于鼻窍,用于滋养鼻窍的部分,升清能使这种清阳之气在鼻中布散流通而不壅遏。浊阴从鼻渊的症状上来说就是“浊涕下不止”中的浊涕,为闭阻清窍之物,降浊则能通泻浊阴,进而维持和恢复鼻窍的清利。总之升清降浊是鼻窍通利之保证和体现。清阳不升,则清窍失养;浊阴不降,则清窍壅滞,邪干清空,窍道不利,浊涕不止,乃成鼻渊[2]。1.1 鼻与肺《灵枢·五阅五使》说:“鼻者,肺之官也”肺主鼻,鼻为肺之窍。生理上,肺气通于鼻,肺气充沛,则肺鼻互相协调,完成其生理功能。《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5年2期2015-01-21

  • 从风论治过敏性鼻炎探讨
    侵袭或内风上扰致鼻窍失司相关。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致病每易上扰清窍,侵犯头面和肌表,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若风邪袭人,从口鼻而入,侵犯鼻窍,致络脉不通,气血痹络,则鼻窍失于通畅和濡养而发病。过敏性鼻炎出现的鼻塞不通、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可因肺气不和、鼻窍不通所致,故外风侵犯其常见病因。风为百病之长,无孔不入,不但伤于肌表,亦可循经入里,伤及内在脏腑而发病。过敏性鼻炎患者往往具有脏腑功能失调的生理病理基础,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7期2014-04-05

  • 宋康辨治过敏性鼻炎经验
    或风邪内阻,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宣,合之肾不主水,津液停聚,鼻窍壅塞,致喷嚏、流清涕。正如《证治要诀》曰:“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灵枢》亦云:“卫气出于下焦”。卫外不固,未始不因下焦亏虚所致。2 辨证论治宋老师认为,过敏性鼻炎为本虚标实之证,风邪侵袭为标,故治标当从风论治;先天不足、肾精亏虚为本,故治本当从肾论治。2.1 从风论治 风邪侵袭为标,故治标当从风论治。风邪引起过敏性鼻炎,或风邪袭表,此为外风所致;或风邪内阻,此为内风所致。外风侵袭,可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12期2014-01-23

  • 徐 泳
    及胆腑郁热、壅塞鼻窍所致鼻塞、流涕诸症而设,方中辛夷、苍耳子疏风散邪、宣通鼻窍;龙胆草清泻肝胆湿热;葛根、白芷祛风解表止痛、辛散通窍;金银花、黄芩、蚤休清热解毒;川芎、桃仁活血化瘀;鱼腥草、皂角刺、桔梗清热解毒排脓;车前子、桑白皮、生苡仁清热利水,渗湿排脓。在鼻炎、鼻窦炎缓解期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将生白芥子、制川乌、制草乌、甘遂、延胡索等药研成细末,用生姜汁和蜂蜜调和,分别在夏季三伏天和冬季三九天,敷于大杼、风门、肺俞等背部的穴位上,具温阳散寒、化湿泄浊、宣

    江苏中医药 2013年2期2013-09-01

  • 升降法在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
    ·中集》又曰:“鼻窍属肺,鼻内属脾。”因此,以升降学说为指导原则,根据痰浊脓液形成的原因,可以辨证地采用升降法,使之有效地应用于鼻窦炎的治疗,古代医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升降学说,但其辨证施治皆体现了清浊升降。如《冷庐医话》所载“杜清碧病脑疽,自服防风通圣散,数回不愈,朱丹溪视之曰:何不以酒制之?清碧乃悟,服不尽剂而愈”。以升降学说指导鼻窦炎的治疗,笔者认为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凉宣透 升散达邪利于升降出入的恢复。因此,升散邪郁,透邪外出,是治疗外感病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7期2013-08-15

  • 辨证治疗萎缩性鼻炎40例观察
    内肌膜干燥枯萎,鼻窍宽大,鼻道内有大量黄绿色脓痂。2 治疗方法治疗组:①肺阴亏虚型:鼻内干燥较甚,鼻内肌膜枯萎,涕液秽浊、黄绿色、或少许血丝,痂皮多,兼讲话乏力,咽痒时嗽,舌红苔少,脉细数。治以养阴润肺,宣肺散邪。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桑叶15g,枇杷叶15g,杏仁15g,麦冬15g,火麻仁15g,石膏30g。若鼻干灼热疼痛较甚加黄芩15g、菊花15g,鼻窍肌膜萎缩甚者加生地15g、沙参15g、何首乌15g、当归l5g,鼻衄者加白茅根25g、旱莲草25g。②肺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7期2013-04-07

  • 补土法治疗鼻窒1例及文献回顾
    由于脏腑功能失调鼻窍肌膜失养,邪滞清窍,气血瘀阻鼻窍肌膜而引发的,以经常性鼻窍窒塞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鼻病。本病好发于青少年,无性别及地域差异,可发于任何季节,为耳鼻喉科最常见病症之一。鼻窒一说早在《内经》中已有记载,《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鼻窒,窒,塞也”。鼻位居面中,属肺系,为肺之窍,其气上通于脑,下行于肺。鼻病与肺有着密切关系。《灵枢·本神论》更明言“肺气虚则鼻塞不利”。然正如咳嗽与肺的关系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2年3期2012-01-23

  • 朱祥成教授治疗虚证鼻渊临床经验
    ,正气虚弱,邪留鼻窍所致,属虚实夹杂之证。其病程缠绵,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朱祥成教授从事中医临床近5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诊治耳鼻咽喉疾病,经验丰富,见解独特。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将朱教授治疗虚证鼻渊经验介绍如下。1 注重整体,结合局部,辨证分型朱教授根据中医整体观,注重整体和局部的有机结合,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耳、鼻、咽、喉作为人体的局部器官,其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各脏腑组织功能正常。正如《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说:“欲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7期2011-08-15

  • 通督升阳法论治鼻渊病理论探讨
    外烁,肝火内播,鼻窍半通,时流黄水。此火伤之脑漏也。”说明肝胆火热亦是鼻渊的重要病因。虚证主要由于肺脾肾阳气亏虚,清阳失运,湿浊阻遏清窍所致。如《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谓:“肺主气而通于鼻,其气为阳,诸阳之气,上荣头面。若气虚受风冷,风冷客于头脑,即其气不和,令气停滞,搏于津液,脓涕结聚,即不闻香臭。”这是首先从肺气虚寒的角度提出鼻渊的病因病机;元·戴原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鼻·卷十》亦已认识到鼻渊发病病机有寒热之别,并指出肾虚亦为重要病因:“鼻塞流涕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1期2010-02-11

  • 鼻炎种类知多少
    是肺脾气虚,邪致鼻窍所致。治则以补肺健脾,通散鼻窍为法。慢性肥厚性鼻炎 患者鼻塞多呈持续性,并伴闭塞性鼻音和嗅觉减退,鼻涕粘稠,不易擤出,患者还可伴有耳鸣、听力减退、视力下降、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等症。西医用下鼻甲封闭注射、冷冻、激光、微波、手术切除等方法治疗,但有时不能根除,反会破坏鼻腔功能,并发其他病变,故应慎重选择。中医认为,此病为邪致鼻窍,阻于脉络,气滞血瘀,故主张治则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窍为主。干燥性鼻炎 病人鼻腔干燥不适,有时鼻内刺痒,

    大众健康 1999年8期199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