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

  • 科普不只是为了传播知识
    小淳去年,“阴阳五行”被作为基准点写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迅即受到公众的关注。“阴阳五行”不是一种封建迷信吗?怎么会是科普内容呢?这其中还涉及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样来看待古代的科学、怎样来看待科学史。首先,任何时候,科学都不是终极真理,它只是一个寻找真理的过程。中国的“阴阳五行”就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古代认识世界的方式。它的有些方面看起来很不科学,有点粗糙,但它不是巫术,不是迷信,而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只有了解历史上不同的科学理论,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46期2022-12-10

  • 《管子·五行》代表的齐阴阳家说及其黄帝崇拜与稷下黄老之渊源考论*
    有独具特色的阴阳五行思想体系,见载于《管子》之《四时》《轻重己》《玄宫》(《幼宫》)《五行》等四篇中;黄老学繁盛于稷下,与齐地阴阳家之盛且由其推出的黄帝崇拜,有着直接关联。因罕见有学者思考注意及此,特提出鄙见申论阐释,愿以之就正于大雅同人,祈黄老研究更进一步②。一、《五行》阴阳家说及其黄帝崇拜《五行》乃《管子》阴阳家四篇中最为重要者,其中多有难明之义,须作深入考求辨析。其中阴阳、五行二者虽表现出和合互融势头,但二者间似仍存在生涩难融的龃龉关系,以至在叙述中

    跨世纪 2022年4期2022-02-08

  •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若干思考
    ;辨证论治;阴阳五行一、内容范围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本质上就是中医学基本概念和原本规律,并且还是一种理性主张学说,能够真正体现出医学基本法则原理。中医学方法论和认知论是两大主体,前者就是借助养生来预防疾病以及论证救治核心的思维模式,并借此来进行病患病情的诊断工作,然后借助有关药物做好具体病症的救治。而后者认知论就是将天地合一以及阴阳五行作为基本认知概念,其内部的主旨观点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病理变化过程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关系,并借助经络学说和藏象学说等一些哲学思想来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2021-12-27

  • 传统导引术养生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当代健身价值
    族传统体育;阴阳五行;健身价值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并广为认同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强化国人对于共同文化的认知,弱化内部各群体文化差异的放大宣传,必然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 传统导引养生术的概念及基本特点1.1 导引与导引术的概念与归类历来关于“导引”、“导引术”概念的界定,乃是百家齐鸣、众说纷纭。晋代李顿对《庄子·刻意》篇作注,对导引解释:“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被公认为无出其右者。即导引的核心点是在呼吸节律(行气)的配合下进行以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2021-12-02

  • 探讨中医学体现的自然辩证法
    “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理论指导下、从动态整体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药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关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问,阐述其中的自然辩证法,分析中医学的方法论,为中医的科学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想法。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精气学说 阴阳五行  中医【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精气学说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精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2021-10-21

  • 《温病条辨》中药物“取象比类”的探析
    比类;中药;阴阳五行Abstract:“Item Differentiation of Warm Febrile Diseases”(温病条辨)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orks of the school of warm febrile diseases in China. It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perfection of the theory, methods, pres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1年2期2021-06-08

  • Speech Acts in Chinese Doctor-Patient Arguments*
    ments(阴阳五行理论)and Theory of Jing-Qi (精气学说),Foundation Theory of Zang-Fu Organs,Theory of Meridians and Theory of Qi-Xue and Jin-Ye (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理论).Accordingly,the TCM doctors explore the pathogenic factors,illustrate pathological cha

    逻辑学研究 2021年6期2021-02-12

  • 黄老学三才思想考论
    易数五行化;阴阳五行三才与五行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较早提出的两个有代表性概念,它们是对世界万物和宇宙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法则的凝炼概括,进而形成三五之运这样著名的命题。随着社会文化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宇宙世界认识的深入,概括出关于世界结构框架及其发展变化原因的更高认识,即阴阳五行思想体系。它相当于完成在当时条件下,人们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宇宙社会性质之堪称近于完美切实的认识理解。若进而分析阴阳五行思想首先会发现,三才概念中的天地阴阳乃世界存在变化的基本要素

    古代文明 2021年1期2021-01-13

  • 卷首语
    些神秘色彩。阴阳五行理论,听上去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作为治病的依据,实在有些牵强。中医的“望闻问切”,可以感知一些表面症状,但对病原体,却一无所知。让人诟病的,还有一些莫须有的概念。比如中医常说的“三焦”,被认为是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但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的“三焦”,根本不存在——中医有太多模棱两可的东西,和西医相比,显得太不“精确”。你关注过中医吗?愿这一期的视点,能让你进一步了解处境“尴尬”的传统中国医学。

    视野 2021年24期2021-01-01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研究
    收。关键词: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 ;修身克己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复杂,其中有四个思想最为重要,也最有概括性。它们渗透到中国各个文化范围的领域,各种文化的表现之中,并起着领导作用。 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1、阴阳五行思想的基本内涵阴阳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破的统一。它们是一反一正绝对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同时对立双方又向对方转化。矛盾的一方自身包含着对抗双方的力量,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看来矛盾的双方有很大的不同,实际上双方始终都

    时代人物 2020年24期2020-11-28

  • 阴阳五行谈归纳演绎的应用
    思维方式,而阴阳五行的来源、发展、应用都离不开归纳演绎思想的渗透,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以国医大师的思想举例探讨当代中医归纳演绎的发展,同时试分析归纳演绎思想对中医的促进和限制作用。【关键词】阴阳五行;归纳演绎;中医;哲学【中图分类号】R22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9-0155-01归纳演绎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包括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指的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或特殊的临床资料推导出一般性或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9期2020-10-09

  • 日常中领会五行内涵
    间万物,皆与阴阳五行息息相关,他踏足中国云南元阳、新加坡、马来西亚砂拉越等地,拍摄了多组图像,再将一系列图像抽选结合,表达五行。例如在马来西亚砂拉越所拍摄的树桐。从纹理上可见太极生阴阳的状态,充分显示出我们的生活周遭的确离不开阴阳五行。吳金辉接触摄影40余年,也历经影像器材的发展趋势,从胶卷相机、数码相机、转变成如今的智能手机,摄影犹如阴阳五行般广泛地涉及用户。然而,他始终认为两者仍旧易学难精。懂得每一架摄影器材的特点功能,极其重要。他举例,智能手机的标准

    畅游行 2020年4期2020-05-15

  • 儒家传统哲学在韩国的早期翻译及教学应用研究
    统哲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在韩国的早期传播和翻译问题进行考察,并探讨这一哲学理论在韩国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 理论的早期传播阴阳五行理论自古来源于中国,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阴阳五行理论影响久远,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韩国《三国史记》记载,阴阳五行理论最早在三国时期随着汉字、汉文和儒学的传播一起传到了韩国。阴阳五行理论的传播和中国“程朱学”的传播分不开,在高丽末朝鲜初期,儒家哲学中的程朱学(宋学)即传入韩国并被韩国学者们广泛研究,程朱学在研究宇宙的原

    知识文库 2020年6期2020-05-11

  • 阴阳五行说与秦之关系探析
    10404)阴阳五行说简称阴阳说,盛行于战国以后,但却有着更早的背景,其说本于古代宇宙、社会、人类的一体意识。古人认为天、地、人之间,凡是对称的部分都有着神秘的联系,他们把这种联系和对应分别概括为阴阳和五行,世界就是由这些神秘联系构成的一个和谐而统一的整体,各个部分互相感应,并有种种显示的征兆,也有不同的招取和攘除之法。①对于阴阳五行说的源流、本质的认识,学界尚存争议。许多学者认为,阴阳五行说是阴阳、五行两说“合流”的结果。②另外的学者则强调了阴阳五行说的

    贵州社会科学 2020年4期2020-03-11

  • 元亨利贞
    ;和实生物;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20)01-0113-11天地万事万物,人如何把握、体贴天地万事万物?那蓝天白云、风霜雪雨、草木禽兽、河海山丘,无论在全球哪个地方,都与人的眼耳鼻舌身相对相关,构成一个共同的相似的感觉,并升华为对世界普遍性的存在与之所以存在的基本方式的反思。这就是“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①。作为把握世界的哲学思维的基本方式,中国哲学的反思是把体贴天地万物的

    中州学刊 2020年1期2020-03-09

  •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
    保健;中医;阴阳五行【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80-02目前中医保健仍是预防小儿患病的重要方式。小儿是人类都会经历的初始阶段,是形成智力、知识、价值观等方面的初步阶段,也是体内各项功能生长阶段。由于小儿机体免疫力低下,不得不对其进行保健增强免疫力,以预防病菌侵入体内,防止患病。如今,小儿保健被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中,随着中医体系的不断完善,家属更愿意选择中医保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2期2019-10-21

  • 审美感应中的“时、色、声、味”
    念可追溯至“阴阳五行”的学说思想,经过漫长复杂的演变过程,体现在艺术创作的“物感”原理中,并且与西方诗学思想中的“通感”说和“应和”说相互印证。“时、色、声、味”的审美感应模式表明艺术可以突破感官的界限,这也成为品鉴和创作艺术作品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审美感应;阴阳五行;物感;“时、色、声、味”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9)01-0038-07 “Season,Color , Sound , and

    北方论丛 2019年1期2019-09-10

  • 阴阳五行与《文心雕龙》的话语建构
    中胜[摘要]阴阳五行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成熟期的中国文论也深受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宇宙自然观、文学发展观、声律说和才德观等多个层面。刘勰把人放在天地大化的整体结构中,视人为“五行之秀”“天地之心”,人与天地大化之间相连互动。刘勰对于文学发展规律的解释明显受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他认为,文学的文和质就像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而整个文学发展史就是一个文、质不断变化的历史。在阴阳五行观念主导下的五声十二律,对齐梁时期的声律说包括刘勰的

    北方论丛 2019年3期2019-09-10

  • 依智慧性内涵传承发展黄河文化浅探
    ;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思想意识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黄河被誉为“四渎之宗”,是中华民族的代表与象征。中华民族素以勤劳、智慧著称于世,与黄河文化的智慧性内涵密切相关。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饱含了内在精神与价值,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对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济南市在实施北跨东延、携河发展过程中,深度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同步传承好、

    科技风 2019年22期2019-09-05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思想与企业竞争战略探究
    晓黎摘 要: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中国文化中辩证思维方式的一个关键内容。阴阳五行可分为“阴阳”与“五行”,两者互为辅助,五行必和阴阳,阴阳之说必兼五行,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形成传统的阴阳五行思想。本文以阴阳五行的哲学和谐思想为主,从理论上对企业的竞争战略进行探究。融合西方学者的企业战略思想,以中医五行之说为背景,改造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影响,以和谐竞争为主,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关键词:阴阳五行;企业竞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8期2019-06-11

  • “五行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五行针法;阴阳五行;腰椎间盘突出症;五腧穴【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3..02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人群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占腰痛疾病之首,腰痛的病人大多在30~50岁之间,平均年龄40岁,男性多于女性,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约占40%,值得注意的是大约5%左右的腰椎间盘突出疾病会导致下肢萎缩,甚至瘫痪,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目前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法只有中药治疗,针灸理疗。西医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13期2019-05-28

  • 公众理解"算命"
    独特性中,"阴阳五行"可以说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关键词:"算命";公众理解;"阴阳五行"近年来,关于“阴阳五行”是属于科学还是迷信的争论一直很激烈,2016年4月科技部、中宣部印发的《中国公民素质基准》明确将“阴阳五行”作为中国公民需要具有科学精神的132个基准之一,将这个争论推向了高潮,公众对于以“阴阳五行”为根据的“算命”方式的理解也持不同的态度。一:中国传统“算命”的历史和方式《礼记·经解》曰:君子甚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吕氏春秋》和《周易》以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期2019-02-28

  • 五行中的生命密码
    庞朴认为,“阴阳五行弥漫于意识的各个领域,深嵌到生活的一切方面。如果不明白阴阳五行图式,几乎就无法理解中国的文化。”五行成为深入中华民族灵魂的文化符号。说到五行,大家一定会知道是金、木、水、火、土以及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而五行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中医理论中,五行与五气、五脏、五味、五色有什么关系?对大家的日常生活和养生有什么指导?这是本期封面专题要解决的问题。五行理论是组成中医学“天人相应”整体观的基本构架。我国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讲述了五行理论规范

    中医健康养生 2019年2期2019-01-14

  • 冬病夏治法在支气管哮喘方面的临床应用
    情况,本文从阴阳五行、气候变化、人体体质、中医治疗原则四个方面分析了“冬病夏治”的机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一系列治疗方法,希望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冬病夏治;中医;阴阳五行【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6-212-01引言: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全世界范围内罹患支气管哮喘的将近2亿人,而在我国也高达一千多万人,不仅如此,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6期2018-11-05

  •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先天精气在中医组织器官功能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合再生医学的干细胞理论,认为先天之精的濡养激发是组织器官功能修复的关键;阴阳自和、五行生克是中医脏腑组织功能再生调控的理论基础。并认为中医药在防止脏腑组织功能损伤、促进组织再生修复、防止组织异常再生等有独特优势。因此,从中医传统思维入手,可能成为中医再生医学理论的创新点与突破口。关键词:精气;阴阳五行;中医再生医学;干细胞DOI:10.3969/j.issn.1005-5304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8期2018-10-20

  •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先天精气在中医组织器官功能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合再生医学的干细胞理论,认为先天之精的濡养激发是组织器官功能修复的关键;阴阳自和、五行生克是中医脏腑组织功能再生调控的理论基础。并认为中医药在防止脏腑组织功能损伤、促进组织再生修复、防止组织异常再生等有独特优势。因此,从中医传统思维入手,可能成为中医再生医学理论的创新点与突破口。关键词:精气;阴阳五行;中医再生医学;干细胞DOI:10.3969/j.issn.1005-5304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7期2018-09-25

  • 取象比类法在血瘀型银屑病治疗中的运用
    瘀型银屑病;阴阳五行;以形治形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11.024中图分类号:R275.9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8)11-0106-03Abstract: Comparative state is one of the basic thinking methods of TCM, and widely used in dermatology. For complicated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11期2018-01-05

  • 五德终始说的演进
    五德终始说 阴阳五行 邹衍作者简介:刘少哲,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134一、起源于阴阳观念与五行观念(一)传统阴阳观念《易经》最早记载了阴阳观念,它阐释了“以阴阳为性质相反相成的二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二元素,两者创生宇宙、生育万物”的观念。《易经》之后,春秋时期的许多著作都对阴阳观念加以记载或阐释:《周语上》记载伯阳父以阴阳二气解释地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9期2017-12-05

  • 莒地阴阳五行文化与中华远古文明的产生
    学术考辨莒地阴阳五行文化与中华远古文明的产生王存伟(中共莒县县委党校 世界科学技术文化中心,山东 莒县 276599)莒地出土的最古老阴阳五行图是象数义理的统一模式,其体现阳为本的法则,形成同源性,产生出相反相成,通达天、地、人的易学、中医、历法统一的中华远古文明。莒族是马克思《数学手稿》中指出的用两手数数发明十进制的最古老民族。莒地阴阳五行文化;莒族;日月山;统一文明模式;中华远古文明以莒地出土的日月山陶文(图一)象征的阴阳五行文化要素为基础,形成莒地氏

    管子学刊 2017年2期2017-08-09

  • 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的音乐养生智慧
    以天人合一的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本文在人体、人性、音乐与宇宙自然的宏大系统之中阐明其内在的关联,音樂可以在自然属性层面调理人体机能,也可以在价值属性层面为人情、人性扶正祛邪。关键词: 音乐 养生 阴阳五行音乐是一种丰富而有序的听觉感性样式,其悦情悦性、悦志悦神的审美价值自不待言,然而,在中国古代音乐哲学那里,音乐具有独特的养生功能。不同于西方音乐养生学主客二分地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探讨音乐的养生作用,中国古代音乐哲学在“天人合一”的理论框架中,以阴阳五

    文教资料 2017年12期2017-07-07

  • 阴阳五行与汉代美学——以董仲舒的思想为视角
    聂春华阴阳五行与汉代美学——以董仲舒的思想为视角聂春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303)从董仲舒的思想出发,可知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汉代美学思想的骨干。受阴阳五行关联性思维的影响,汉代思想形成了宗教、伦理和哲学相结合的混融境界,汉代美学思想须从这种混融境界去理解和体悟;作为阴阳五行系统基本质料的气,为汉代人开辟了一种仰观俯察、吞吐宇宙的流动、有序和系统的大美境界;阴阳五行系统的五行之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成为理解汉代人丰富而有序的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03-11

  • 阴阳五行学说及其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0001)论阴阳五行学说及其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尹 达(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阴阳五行学说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完善与转向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由阴阳学说、精气学说和五行学说联姻而成,其核心思想是整体和谐、动态平衡、互相转化与制约。阴阳五行学说所蕴含的现代教学意蕴,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与教学活动两个方面,而充分挖掘、发现、吸取、利用、发扬阴阳五行学说的现代教育意蕴,阴阳五行学说;师生关系;教学活动;现代教学;教学诊断国学即中国之学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3-06

  • 阴阳五行汉代玉雕设计思想的核心
    6107)阴阳五行汉代玉雕设计思想的核心□TEXT PHOTO 田冰瑞(科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澳洲 珀斯 6107)“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它在中国整个哲学思想史上留下惊鸿一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价值观以及中国古代艺术设计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汉代为时间节点,以玉雕作为主体,详述阴阳五行对汉代玉雕的影响下所展现的时代性的设计轨迹。阴阳五行思想 设计思想 玉雕设计阴阳五行的思想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带有原始朴素唯物主

    中国宝玉石 2016年6期2017-01-03

  • 思孟“五行”问题研究略述
    五行;荀子;阴阳五行思孟“五行”说首见于《荀子·非十二子》篇,“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造旧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荀子对思孟的批评不可谓不激烈,那么这个"五行”到底具有怎样的含义,会让同为儒家学派的荀子如此批判?许多疑问由此产生。一最早为《荀子》系统做注的是唐代杨倞,他对“五行”二字所

    大观 2016年10期2016-12-03

  • 《吕氏春秋》中阴阳家思想的特点
    》;阴阳家;阴阳五行《吕氏春秋》成书于战国末期,是吕不韦召集其门客编成。它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广泛吸收了儒、道、墨、法、阴阳、兵、农、名等各家思想,或取其所长,或驳其所短。任何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或一本书在某一方面的思想,都是有其一定的基本倾向的。《吕氏春秋》虽属于杂家,集诸子之说,也不例外。因为,不论它的政治思想,还是它的哲学思想,都带有一种虽不十分明显,但也是可以感触到的、确定的倾向。这是我们在分析和研究它的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2016-08-04

  • 藏族服饰哲学甘南藏族服饰文化中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对藏族文化的影响由来已久,广泛而深邃;同时,在某些方面与藏族传统思想文化具有相通性,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甘南藏族地区是藏汉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带,其服饰文化包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关键词】甘南;藏族服饰;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甘南藏族服饰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融合了藏族传统思想文化,以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周边地区民族文化,蕴含了多元文化特色。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对甘南地区藏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基

    西藏艺术研究 2016年1期2016-06-21

  • 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一个特征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理念。商代出现阴阳观念,西周用阴阳来解释自然,同时出现五行观念。春秋时期又出现了五行生克说,及至战国,通过阴阳家和道家的努力,形成较完整的阴阳五行学说。当时这一先进的哲学思想,被医者运用来重新构建和统率整个中医学知识体系,使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二个特征是以经络和脏腑学说为生理基础。经络脏腑学说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尚难知晓,春秋时期的文献里只能看到关于经络和脏腑的零星描述,但战国时期已基本定型。第三个特征是以“望闻问切”为基本诊断手

    民主与科学 2016年1期2016-05-16

  • 董仲舒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
    ,他阐述的新阴阳五行理论成为所有汉代经学学者共同认可的宇宙图式与天人关系思想。阐释董仲舒思想的哲学范式有多种,但应关注其活的灵魂和时代精神,肯定董仲舒经学思想对汉代长治久安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董仲舒;经学哲学;阴阳五行一、今古文经学的问题这是汉代学术与思想史研究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加以澄清,有利于学术的进步。过去讲今古文经学对立的学者,说法不一,如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以刘歆、扬雄、桓谭、王充为古文经学代表,认为今文经学把孔子由人变成了神,古文经学则把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3-16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管理原理研究 ——基于阴阳五行理论
    究 ——基于阴阳五行理论云南财经大学城市学院 卢正惠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阴阳思维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阴阳五行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内涵。本文基于对中国传统阴阳五行思想内核的研究,把其丰富的管理思想应用到现代管理学研究中,提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传统文化背景的管理原理与管理方法。阴阳五行 相生相克 管理管理的核心问题有四个方面,其一是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结构;其二是如何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三是如何对管理者及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与约束

    中国商论 2016年35期2016-03-12

  • 传统阴阳五行思想与汉墓壁画色彩关系探讨
    65)传统阴阳五行思想与汉墓壁画色彩关系探讨徐曦(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710065)摘要:汉代重要的历史转折及背景影响了汉代色彩观念形成的诸多方面,进而由于色彩观念的趋于稳定,逐渐影响了壁画色彩的用色规制。正如汉对传统思想观念的继承,使得传统阴阳五行观念以及“五行”“五色”与“五德”的对应,均形成汉代色彩观念的重要因素。壁画色彩的表达其直接作用者就是历史背景下的文化情愫与审美追求。本文通过对阴阳、五行、五色等传统观念的探讨,探索其与壁画色彩之间的必然联系

    大众文艺 2016年4期2016-01-28

  • 阴阳五行说与先秦社会政治的关系
    21000)阴阳五行说与先秦社会政治的关系许锐(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阴阳和五行却有不同的源头,春秋时期两者渗透融合趋势加强,其学说主张为社会所广泛接受并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中。到战国时代阴阳五行说被引申到社会政治方面,对从秦以后的历朝历代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阴阳; 五行; 春秋战国; 社会政治一、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衍生阴阳五行学说在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其产生可以追

    人间 2015年15期2015-10-13

  • “蜀学”五事论稿
    ;五常七德;阴阳五行;老子入蜀[中图分类号] B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6—0028—10巴蜀地区因其独有的地理位置,使巴蜀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古史传承体系,它既与中原文化有血肉联系,同时又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征。20世纪初,谢无量先生《蜀学会叙》 (又有《蜀学系传》)曾探源索隐,勾深发微,为读者展示了巴蜀文明的别样风神。其文摭拾传世文献,参酌历史传说,对巴蜀的历史渊源、文化特征、经典体系、学术创造和思想成果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6-11

  • 汉画像中的阴阳五行元素
    】汉画像石;阴阳五行;图像元素【摘 要】阴阳五行观念构成了汉代人的思想核心之一,它深深浸入到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当时一种普遍的信念和准则,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导着人们的活动。在全面反映汉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汉画像石中,大量存在着以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图像或符号呈现的阴阳、五行元素,表达着人们对死后世界的理想安排和心灵慰籍。本文对汉画像中所呈现的阴阳五行元素进行了梳理和归类。阴阳学说是汉代人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的

    文物春秋 2015年6期2015-05-30

  •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研究和认识中医学理论科学内涵的理论
    CAS理论同阴阳五行理论和中医学理论的比较。结果: (1) CAS理论认为生态系统和生物体都是CAS。阴阳五行理论最初是古人对生态现象描述而形成的古代生态系统理论,进而升华到一般方法与哲学层面,并作为对系统性事件认识的一般性模式和范式,而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框架而建构的。因此,CAS理论可以用于阴阳五行理论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内涵的研究和认识。(2) CAS理论对系统的描述思想、理论及方法与阴阳五行理论和中医学理论对系统的描述思想、理论及方法存在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5年10期2015-01-26

  • 《礼记·月令》生态哲学思想探析
    然规律体现为阴阳五行律,也正是阴阳五行的作用才将人与自然构建成一个有机系统。《月令》以整体性思维为原则,在其构筑的天人阴阳五行的框架中,天与人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而且从生生之道的角度表明天人是一个道德共同体。关键词:月令;自然;阴阳五行;仁爱;天人合一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9-0129-04《礼记·月令》作为古代“月令”体裁的经典文献,它以顺时为思想主线,记录了四季的自然及社会现象,并将自然与人

    中州学刊 2014年9期2014-10-20

  • 传统社会核心价值的形上化及其启示
    是董仲舒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对其进行形上论证。因为这种形上论证不仅赋予了“三纲五常”以新特质,也为“三纲五常”最终被确立为核心价值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阴阳五行对“三纲五常”的论证可知,核心价值之为核心价值的理论基础,是经过来自天道和人性的本源性论证,赋予它神圣性、恒常性、普适性、整体性和可行性等新特质。这种形上论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启示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上论证需要思想家与政治家的通力协作,需要将论证基于社会现实又能上达于信仰,需要在理论阐释中

    中州学刊 2014年8期2014-09-16

  • 阴阳五行、谶纬思想对汉代祭祀文化及文学的影响
    50025)阴阳五行、谶纬思想对汉代祭祀文化及文学的影响张 影1,邬晓东2,李淑岩1(1.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汉代是一个各种思想都比较活跃的时代,如天人感应思想、阴阳五行、谶纬、长生等思想盛行。其中阴阳五行、谶纬是汉代比较活跃的两种思想,对汉代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汉代是祭祀盛行的时代,这两种思想对汉代祭祀及文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阴阳五行;谶纬;祭祀阴阳五行思想在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0期2012-08-15

  • 秦汉“阴阳”与“五行”合流背景下的“阴阳五行乐律观”
    家经典中的“阴阳五行乐律观”虽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都未言及阴阳五行。”①但先秦阴阳家仍然能找到与儒家思想相契合的点,如儒家所崇尚的周文化核心思想是“天”,所以儒家思想中也是“宗天德”的,如《礼记·郊特牲》中道:“万物本忽天,人本忽祖,此所以配上帝也。”而阴阳五行学说也是建立在天道(即自然)的基础之上的。在孔子之后,儒家经典中“崇德务实,享尊天命”的思想,都有涉猎阴阳五行学说,梁启超先生就曾考证了《诗》《书》《仪礼》《易》四经中有阴、阳二字的

    戏剧之家 2012年1期2012-07-12

  • 浅析我国传统科学思想
    中,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传统科学理论的最一般解释框架。【关键词】科学思想 元气 阴阳五行1. 科学思想的概说一般来说,科学思想是在具体的科学认识活动中,产生、阐述和解释科学假说和理论的最一般的概念框架和信念基础。一方面,它制约着科学认识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影响着科学方法的形成及其发展方向,对科学理论的构成起到了指导作用,影响到社会对科学价值的评价。另一方面,一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思想作为社会思潮的一部分,也是历史传统与现实生活在科学活动中的反映。它要适应人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1期2009-06-04

  • 易理“阴阳五行”在黄土高原农耕农事中的观照
    ,应四时,遵阴阳五行之理从不敢轻怠,尤其体现在民间农耕农事中。“阴阳五行”在黄土高原农耕农事中观照鲜明,这又是“一个援《易》以为说”的钩深论题,同时,也证示着“科学易”的骄人魅力。关键词:阴阳五行;黄土高原;农耕农事中图分类号:B221;S15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82(2008)01-0083-05The effect of the theory “Yin-yang and Five-element”on the cultivat

    周易研究 2008年1期200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