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中药店成了革命据点

2014-10-21 09:46伍志雄
源流 2014年10期
关键词:阳江市春城阳春

伍志雄

作为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中药店,从1945年6月至1949年10月阳春解放,地处繁华市区和敌人心脏的永生堂一直是党组织活动的据点,时间长达4年之久。

永生堂坐落在阳春市区雅铺街36号,是一间中药材店,房屋为两间砖、木、瓦结构,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据了解,这间药店原来是共产党员曾昭常的祖传家业,其父曾仲书当年是春城镇颇有名望的商界和慈善人物,育有三个儿子,曾昭常是其中最小的。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曾仲书辞世,永生堂由二儿子曾昭烈经营,由于经营无方,生意曾一度惨淡。

1944年春,曾昭常受党组织委派,到珠江三角洲参加抗日游击部队,同年冬随部队挺进粤中,在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政治部工作。1945年2月22日,他在新兴县蕉山战斗中脚部受伤,隐蔽在天堂附近一农民家里治疗,后和家里二哥曾昭烈联系,其二哥让永生堂掌柜郑华用轿接他回家养伤。伤愈后,经当时阳春县委负责人伍伯坚审查,恢复其党组织关系,隐蔽起来做党的地下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部分队伍隐蔽在两阳山区活动,给养十分困难。1946年4月,当曾昭常得知当地党组织开展地下工作没有据点又没有经费时,时值他们兄弟三人正酝酿分家,他便打算把永生堂献给党组织经营,作为经费来源和活动据点。经请示党组织,得到中共两阳特派员兼阳春县委书记陈明江赞同,曾昭常便和兄弟们协商,经母亲和族老、亲朋点头,永生堂分归他所有。他把当时价值2000元白银、折谷800多担的永生堂中药店献给党,并用永生堂所赚取的利润全部用于党组织活动经费。

从此,永生堂既是中共阳春县地方组织的据点,又是党组织活动经费来源之处。阳春游击部队所需的药物和日用品,由此经过秘密交通线,源源不断送到游击区。中共阳春县委领导人陈明江、伍伯坚、李重民、李信等经常在此活动。

1947年春,中共中区特派员调在新会工作的陈均和容忍之来到阳春,陈均负责春城地区地下党领导工作,也常驻于此。容忍之任永生堂掌柜,负责经营管理永生堂和交通联络工作。1948年冬,建立中共春城区委,容忍之任书记,区委机关也设于此,一直至1949年10月22日春城解放。

永生堂在党组织管理经营后,1946年冬,奉中共中区副特派员之命,党组织曾从永生堂抽调三分之一的资金在阳江城开办“均祥店”,以掩护党秘密活动和筹集经费。永生堂为两阳(阳春、阳江)的解放事业均作出了贡献。

1948年,部队急需大量治疗疟疾和感冒用的奎宁等常用药物,党组织便通过永生堂从广州、江门、湛江等地采购回来,满足部队需要。有一次,春南部队需要一批军用雨衣和胶鞋,由于当时物资条件差,市面上买不到成品,曾昭常主动采购厚棉布(扣布),将扣布油上桐油,晾干后送附近的灯笼制造店加工,还购回汽车轮胎交给鞋匠加工成简便凉鞋,如数分批送去部队,使部队的物资供给得以保证。

曾昭常把永生堂献给党组织经营后,表面上仍以永生堂老板身份住于店内,实际上是以崆峒乡中心小学校长的身份作掩护做党的统战工作,靠微薄的薪金维持家庭日常生活,夫妻俩过着俭朴的日子,还把节约的薪金作党费交给党组织。

1949年10月22日晚,南下解放大军先头部队抵达阳春城。敌人向西逃窜,而漠阳江上没有可让解放军主力部队通过的桥梁。曾昭常连夜发动水上居民搭浮桥,很快在漠阳江的官亭口和黄竹头渡口用船搭起了两座浮桥,使解放军得以迅速通过漠阳江追击逃敌。

1984年8月,阳春县人民政府把永生堂旧址定为县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永生堂被阳江市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5月被阳江市命名为“阳江党史教育基地”;2013年6月被阳江市命名为“阳江市党员教育基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阳江市春城阳春
China marca hitos ante el cambio climático
又是斑鸠闹阳春
阳春三月 春风十里
用新批评解读卞之琳的《春城》
浅析《春城地铁报》的发展
朱梅朵朵,妆点寿阳春
阳江市环保工业园电镀厂房招租
阳江市环保工业园电镀厂房招租
240码/秒,飞往果岭——在春城湖畔挥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