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基础课中Excel项目教学设计探析

2014-12-19 06:22汪卫平
河南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电子表格格式化表格

汪卫平 赵 凯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时普遍较少, 我校在Excel 电子表格操作项目的课时在12 课时左右,按现在较科学的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一般在1:1 左右, 所以在较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应紧凑安排,科学规划,既考虑学生初始基础,又留有教学余量,统筹规划。Excel 电子表格操作主要分为三部分,即表格的格式化、公式和函数以及基本数据分析工具。

1 电子表格的格式化

按微软的OFFICE 办公软件序列, 首先学习的软件是Microsoft Word,学生完成此软件的学习后,特别是Word 中也有基础表格的简单应用,再完成Excel 的学习会较易上手。 学生首先会熟悉一下Excel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界面,然后通过一些较小的教学案例比如课程表、 工资表等来熟悉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元素。我们的第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对电子表格进行格式化,这是Excel 软件独有的一项操作功能, 相比Word 的格式化选项,它更具体更细化。 Excel 的格式化主要是数据、工资表、样式的格式。 一般来说数据的格式化分成两大类:字符格式化和数字格式化。 字符格式化较简单,主要是指字体族科、大小、字体颜色等;而数字的格式化就比较复杂一些,通常指的是数据的各种格式化即常规、数值、货币、文本等,比如在Excel 版本中我国18 位的身份证号用常规或数值型就不能直接表示出来, 换成文本格式才能完整显示, 文本格式会在表格的左上角出现一个绿的三角箭头形状。 第二部分即格式化工作表,这部分的知识点主要是设置边框、插入背景、底纹、标签颜色。 很多时候的电子表格也会打印成纸质文案,排版也需综合设计。 合适美观的背景、标签、表格框线都能让表格更让人赏心悦目。 第三个方面在于使用样式和自动套用格式功能, 除了自己的原创表格设计,Excel 也带了一些样式模板,合理的使用加上局部的修饰,可以达到提高应用效率和美观的双重目的。

2 公式和函数

公式和函数是电子表格的核心元素,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利用它处理完成, 现代职场对它的运用需求很广泛,因此我们不要简单的把Excel 当成工作中使用的一个工具,而善于发掘它的智能特性,把一些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融入其中,这也许会成为你在职场中的另一项竞争力。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中,利用Excel 函数能快速地从身份证号码中提取出生日期、性别和年龄等有效信息,这样可以提高办公效率。

课堂教学中,通过精选的导向性案例的引导,很多高职学生容易对公式和函数产生兴趣,上课初期积极性很高,在进行课堂练习时,他们动手实践的意愿很强,能按教学步骤完成工作任务。但到了一些真实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自我解决过程中,因为没有提示或者较少提示,高职同学学习的自我思考程度较低,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很多同学仅仅只能完成课堂教学环节的案例,而降低了对自我提升更重要的专业技能的要求,因此很多学生的掌握仅仅是公式和函数的皮毛。 针对近些年教学过程发现的此类问题,教研组多次教研会探讨解决方案,群策群力又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环节编排紧凑和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 我们采用多层次多递进的教学方式,教学重心由教会学生套用公式和函数做题转为引导学生自我思考, 合理利用公式和函数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 首先明确公式和函数的概念以及区别,对公式、函数的正确使用提供帮助。 Excel 软件自带的函数帮助其实较为详细且有具体的案例, 但很多时候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足或者没有耐心自己学习函数, 这些时候我们应给与鼓励和正面的引导, 同时我们会把学生的公式函数自学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环节来指导完成, 特别在实践环节过程中多引导多指导, 让学生有意识使用公式和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单纯会套用公式函数更重要。

例如我们常用的教学中有学生成绩表的案例,一般会让学生计算出各人总分,平均分、名次、各科目的平均分,各科不及格人数以及不同成绩段的人数等, 其中一个难点是由成绩转化为对应的成绩等级。 这个时候我们会让学生掌握IF 函数来处理此问题。 按Excel 的帮助说明解释, 如果指定条件的计算结果为TRUE,IF 函数将返回某个值; 如果该条件的计算结果为FALSE,则返回另一个值。我们可以利用IF 函数对考试成绩进行等级划分。 这个案例较之其它案例难度和综合性更高,因为单纯的IF 函数只是简单的判定而返回,而此案例考量学生的分层级判定的思维, 并且涵盖了函数嵌套的功能, 具体效果如下图所示。

图1 成绩转化等级应用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经验是多提醒多提示,而不是照本宣科,让学生慢慢有自觉使用公式、函数的思维和习惯,在实际工作中,这点会更重要。

3 数据分析的应用

Excel 的另一核心功能就是对数据的分析应用, 能够将一些复杂的表格进行处理,得出自己需要的数据而进行决策,比如对成绩表的排序功能就是常见的一中数据分析应用。 除了排序功能,数据筛选、分类汇总与合并计算操作、数据透视表也是常见的数据分析的应用。而只需简单的操作步骤,就可以将数据进行重排,得出合理的结果,为后期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和公式函数的学习一样,学生有兴趣,但学习容易机械化,只能做题而思考性思考过程严重不足。 我们会在理论教学环节给学生重点介绍并演示实践操作, 而在实训教学环节又会强调操作步骤,对重点、易错点都多次反复进行讲解。 但高职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较大的特点让很多学生操作了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一些细节处容易出小的错误。 比如最基本的排序问题,除了按数字大小排序,我们还可以按汉字的笔画或者字母排序,而且也可以按照颜色排序。排序可以有简单的随机排序,也可以有多个关键字进行排序,排序后的表格还可以恢复成排序前的状态。但很多学生他不愿进行深究,只知其一,不会举一反三,徒有其表,这样我们的结果经常是片面的或者是错误的,不是那么的准备和完善。

针对此类情况,我们的做法是多提示多练习。 我们在前后两届学生的4 个班级进行了教学对比中,前一届学生,我们按课本的内容授课,最后练习时辅以补充练习,绝大多数学生应付学校考试能达标,但优秀率或者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较差;而在第二届学生,我们提炼教材内容、对重难点突出教学,理论、实践教学环节都特别紧凑,不少学生还课后时间加练作业,考核分数较去年有提高,更欣喜的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班级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审题、解题、得出正确结果,这也为后一步的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在这12 个左右的课时教学中, 是绝大多数高职学生都要学习要掌握的Excel 内容,课时不算多,但我们不能放松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必须让学生在短时间掌握Excel 的知识,同时具备后期自学提升的能力。 一方面提炼实际工作的案例充实教学,另一方面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督促学生带有目的学习、学会、掌握知识技能。 既把理论的导向作用说清楚,又反复练习并不断进行总结,在考试达标的基础上更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覃遵跃等.“案例驱动”的Excel 教学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22.

[2]杨寒雁.浅谈Excel 教学[J].职业,2012,35.

[3]奚玉梅,解必华.项目任务尝试教学法及其在Excel 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7.

[4]周山芙,贾群芳.通过Excel 教学实践,探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5(11).

[5]王琬茹.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实践“任务驱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

[6]任江明.Excel 教学中的改革与探究[J].福建电脑,2009(05).

猜你喜欢
电子表格格式化表格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现代人守则:昏死之前请把手机格式化
统计表格的要求
以电子表格为主线的高职院校“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探索
电子表格的自动化检测
电子表格的自动化检测
浅谈电子表格技术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格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