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做出彩
——厦门日报社“新春走基层”活动回眸

2019-01-30 15:10江曙曜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2期
关键词:规定动作日报社新春

江曙曜

精言萃语

《家访》是《厦门日报》自2018年1月2日以来独家策划推出的专栏,是“规定动作”里的“自选动作”。走进百姓家中,倾听百姓心声,感受百姓幸福,传递百姓希望,是《家访》报道独特而鲜明的风格。

八年以来,“新春走基层”是全国新闻战线统一开展的活动。用业内的话来说,这是典型的“规定动作”。如何把“规定动作”不仅做到位,而且做出彩?厦门日报社以自己的创新实践作出了回答。几年来,厦门日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创新作为,把“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厦门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心策划、精准执行、精细包装、融合传播,扎实有序地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创出了有影响的品牌栏目,培养、锻炼了一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一线采编人员,推出了一大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通过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一批年轻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到增强,厦门日报社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持续提升。

一、把“新春走基层”活动作为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精心策划推出以基层群众为报道对象的独家品牌专栏

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正是在总书记这种人民情怀的感染和指引下,厦门日报社在2018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策划推出了大型品牌栏目《家访》。

《家访》是厦门日报社独家策划推出的专栏,是党的十九大后推出的重大主题报道专栏《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和《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定动作”里的“自选动作”。自2018年1月2日推出以来,受到市民读者欢迎。

《家访》栏目有以下特点:一是主题突出。这是厦门日报社主动作为、创新作为的体现,是创造性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实际行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持续开展。活动中,厦门日报社结合“新春走基层”,精心策划推出了这个专栏。“家访”栏目紧紧围绕“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一主题,以微观的视角、生动的故事,报道寻常百姓的奋斗与欢乐,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这座城市的发展给百姓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一个个“小家”的故事,折射的是厦门这座“高素质”“高颜值”的城市、这个“大家庭”的提升与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通过一个个家庭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激励了无数的人。二是形式新颖。2018年的第一天,厦门日报社的12位记者佩戴工作证、揣着新年礼物——金砖厦门会晤纪念邮册,轻轻敲响了12户厦门百姓的大门。次日,12篇鲜活的《家访》报道呈现在读者面前。走进百姓家中,倾听百姓心声,感受百姓幸福,传递百姓希望,是《家访》报道独特而鲜明的风格。在版面安排上,《家访》总是被放在突出的位置,每篇报道都配发记者与受访家庭的合影,并将出镜家庭、家庭住址以及家庭心愿等特别标出,版式新颖、易读,深受读者喜爱。三是反响热烈。《家访》第一次亮相就引起读者极大关注。不少读者给厦门日报社热线打来电话,表示《家访》写出了他们的经历与感受,也传递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录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一些读者自荐,要求成为《家访》的报道对象。在目前已经推出的《家访》报道中,不少受访家庭是通过自荐成为报道主角的。现在,《家访》已经成为《厦门日报》不定期推出的常设栏目,被福建省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评为“名专栏”并给予资金扶持。

二、围绕厦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铁心向党,铁肩担责,主动作为,创新作为,努力成为党委政府工作的推进器

厦门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中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领导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厦门调研时提出了“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战略构想。多年来,历届厦门市委市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一以贯之,接续奋斗,带领全市人民把这座城市变成了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赞誉。《厦门日报》作为厦门市委机关报,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始终坚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策划相关活动,制定选题计划,踩准节点,把握节奏,以铁心向党,铁肩担责的使命感,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努力成为党委政府工作的推进器,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9年2月11日,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厦门日报社“新闻大篷车新春走基层”大型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报社领导亲率记者走进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隧道)建设现场,在厦门西海域海平面45米下的岩层中体验和抒写火热的建设场景。第二天,《海平面下45米作业 精湛施工“滴水不漏”》的现场报道,以一个整版的大篇幅图文并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厦门日报社“新春走基层”活动的又一创举。从这天起,厦门日报社开设《新闻大篷车新春走基层大型采访活动——来自双千亿项目现场的报告》专栏,连续推出来自双千亿项目现场的鲜活报道,为厦门市委市政府推进双千亿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走进双千亿项目建设现场,只是厦门日报社2019年“新春走基层”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前后,厦门日报社还相继推出了“迎春序曲”“鹭岛春来早”“厦门之美”等栏目,持续深化“新春走基层”活动的相关报道。厦门日报社记者分期分批走到大街小巷,走进市民家庭,走进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将笔触和镜头对准基层群众,对准一线劳动者、建设者,捕捉他们工作、生活中的生动事例、真实细节和动人情景,记录城市变迁、传递基层声音,不断把“新春走基层”活动推向深入。

据不完全统计,自“新春走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厦门日报社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围绕厦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设与“新春走基层”相关的专栏30多个,累计推出报道上千篇,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走转改”。

三、把“新春走基层”活动作为培养锻炼年轻记者编辑的平台,在“走”中锤炼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一大批年轻记者编辑迅速成长为报社采编队伍的骨干力量

好新闻是“走”出来的。好记者也是“走”出来的。厦门日报社把“新春走基层”活动作为培养锻炼年轻记者编辑的平台,有意识地给他们压担子、引路子、出点子,对成长进步突出的青年,及时通过采编联席会、评报等进行表扬、鼓励和引导。一大批年轻记者编辑在活动中迅速成长,他们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基层一线得到锤炼,成为报社采编队伍的骨干力量,有的被评为省、市“新春走基层”活动的先进个人。

厦门日报社新闻采访中心是“家访”栏目报道策划的主要执行部门。为了将报社领导的策划意图精准落实到位,他们认真细化方案,逐项落实,从选题的斟酌,到采访对象的选择,从具体任务分解,到稿件的最终完成,每一步都做到细之又细。在部门负责人的带领下,一批年轻记者紧扣“新春”“新时代”中的两个“新”字做文章,选择了12个有代表性的家庭进行采访。2018年1月2日,厦门日报社用两个对开整版的篇幅推出首期《家访》,分别以“新一年新出发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一步一个脚印 梦想总是会实现的”为题,刊发了对这12个家庭的专访报道。这12个家庭的鲜活故事感动了无数的市民读者,许多人给报社打来电话,称赞报道写出了他们的心声,并希望也能成为《家访》报道的主角,热情邀请记者前去采访。一位首席记者说,走基层,让他最真实地接触到了新时代大潮下每一个奋斗者的心灵,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力量,也对新时代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知。

厦门日报社一位长期负责交通口线新闻报道采写,作品多次获得福建省、厦门市新闻奖的首席记者,在2019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采写报道20多篇。2月11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他就作为主力在报社领导的率领下奔赴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隧道)施工现场采访,采写了《海平面下45米作业 精湛施工“滴水不漏”》。稿件所报道的人物和事件接地气、暖人心,充满正能量,刊发后被学习强国APP转载。该平台认为,厦门日报社“新春走基层”是团队协作的成功范例。稿件赢得相关部门、单位一致好评,更坚定了我们践行“走转改”的信念。

另一位连续多年参加“新春走基层”活动的厦门日报社年轻记者说,走基层,让新闻更接地气。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党报记者,要把记录基层变迁、传递基层声音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一位多次独立完成《家访》报道采写任务的年轻记者,因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第一次到市民家中采访时显得有些紧张,但经过实战锻炼,她的观察能力、提问技巧、捕捉细节的能力都大大增强。她说,能成为一个记录别人幸福的人,真的很好。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一大批年轻记者编辑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锻炼成长,使作为党报的《厦门日报》新闻事业后继有人。

猜你喜欢
规定动作日报社新春
潍坊日报社:推进深度融合改革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青少年花样游泳运动员规定动作的发展与评价
2019年de第一场雪
独占新春第一芳
梦幻老君山
新春路上不轻松
省级一把手赴港招商有哪些“规定动作”
高校章程的“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
“规定动作”怎么做?
本刊新聘特邀顾问陕西日报社社长钟顺虎同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