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圆柏病害防控技术

2020-03-04 20:37
甘肃林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圆柏立木锈菌

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是祁连山林区亚高山暗针叶林带中唯一分布在阳坡或半阳坡上的建群树种。祁连圆柏林垂直分布高度在海拔2500~3400米之间,位于青海云杉林上限地带,是祁连山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对保护阳坡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2015—2019年,笔者通过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监测调查,调查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祁连圆柏的病害种类,系统总结防治经验,提出了祁连圆柏林主要病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一、病原物种类

目前,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到的祁连圆柏病原有17种,其中,寄生叶部的有珊瑚形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clavariiforme)1种,寄生枝梢的有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破茎松萝(Usnea diffracta)2种,寄生树干、木材及倒木的有小孢筒菌(Tubifera microsperma)、彩囊钙丝菌(Badhamia utricularis)、白头高杯菌(Craterium leucocephalum)、煤绒菌(Fuligo septica)、全白绒泡菌(Physarum globuliferum)、刚丝绒孢菌(Physarum rigidum)、美发网菌(Stemonitis splendens)、粉红团网菌(Arcyria incarnata)、黄毛侧耳(Pleurotus nidulans)、黄褐环锈伞(Pholiota spumosa)、树脂薄皮孔菌(Ischnoderma resinosum)、多年异担子菌(Heterobasidion annosum)12种,寄生根部的有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2 种。

二、病害发生危害情况

祁连圆柏耐寒、耐旱,抗逆性强,发生危害的病害较少。大部分木材腐朽菌寄生于生长衰弱的立木、木材或倒木上,呈单株分布,呈未发生危害状态;在立地条件较差、树木长势衰弱的成过熟林中,木材白色腐朽(树脂薄皮孔菌)、圆柏白色海绵状腐朽(多年异担子菌)中等程度发生危害。祁连圆柏珊瑚形胶锈菌锈病、祁连圆柏山田胶锈菌枝梢瘤锈病、针叶树苗木立枯病呈块状或成片分布。

(一)苗木立枯病

祁连圆柏苗木立枯病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尖镰孢菌2种病原引起,造成块状严重危害,在全区各苗圃地祁连圆柏苗木上普遍发生危害,发病株率为20%~50%不等,严重地块苗木死亡率高达80%以上。因病原菌都是弱寄生菌,有较强的腐生性,能长期在土壤中以植物残体为营养生存,一旦遇到合适的寄主即进行侵染为害。

苗木立枯病主要有种芽腐烂、茎叶腐烂、幼苗猝倒、苗木立枯4种病状。祁连圆柏苗木立枯病一般发生在1年生幼苗上,主要在5~6月发生。幼苗猝倒病一般在幼苗开始出土后15天左右、约60%种子出土时开始发病,20~30天、幼苗基本出齐时进入发病盛期,40~55天后停止。通常种芽腐烂、茎叶腐烂、幼苗猝倒、苗木立枯4种病状同时发生。

(二)枝梢病

枝梢病主要为山田胶锈菌引起的枝梢瘤锈病,造成块状轻微危害。7~10月间病原菌侵入嫩枝或叶过冬,并逐渐形成瘤状冬孢子堆。冬孢子堆球形,褐色,次年4~5月份遇雨膨胀破裂,成舌状,杏黄色,好似柏树“开花”,单生或聚生,此为病菌冬孢子角。

(三)木质部腐朽

木质部腐朽病主要有白色腐朽和白色海绵状腐朽,主要发生在衰老、风倒的祁连圆柏树干或受伤害的祁连圆柏立木树干上,呈单株发生,造成中等危害。病原多从根茎基部或树皮受损伤处侵染。蛀干害虫危害致使林木生长衰弱,抗病能力下降,同时,蛀干害虫形成的蛀孔也是立木腐朽病原菌感染的主要途径,一些病原菌还会附着在害虫身上,随害虫迁徙传播蔓延。立木腐朽病危害导致树木长势下降,也更容易遭受害虫危害。

三、主要病害防治对策技术

(一)天然林病害防治

祁连山区祁连圆柏天然林一般采取加强保护管理,减少林内放牧、砍柴等人为活动,防止人畜对祁连圆柏树干造成损伤,预防立木腐朽病原菌从伤口侵入危害,控制锈菌人为传播危害。在蛀干害虫与立木腐朽病混合发生危害的区域,要通过蛀干害虫防治,控制立木腐朽病的传播蔓延。

(二)苗木立枯病防治

祁连圆柏苗木立枯病的防治要从源头上抓起,从整地施肥、选种播种、苗期管理、病害预防4个环节严加防范,全过程严防,全方位管理。

1.整地施肥

育苗地要至少休闲1年,避免前作种植茄科植物和针叶树。圃地要进行“三犁三耙”,深耕细整。育苗前1年,在春、秋各深犁耙耱一次,育苗前1个月再犁、耙一次。翻犁深度至少30厘米以上,要求耙耱细碎,整平土壤。整地的同时进行施肥。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主要是羊粪,要在育苗前一年集中堆置、高温发酵灭菌,使其充分腐熟。基肥施用量在75000公斤/公顷以上,上年秋季或播种前1个月结合整地施入。

2.选种播种

种子须选用新鲜(贮藏不超过2年)、饱满的优质种子。播种前要预先作发芽试验,杜绝病种、秕种、劣种育苗。种子发芽率要在90%以上,发芽势80%以上,千粒重4.5克以上。

根据当地气候,选择适宜时间播种,种子发芽顺利,苗木生长健壮,抗病强。在苗圃地中添加森林腐殖质土,利用林地原土中的抗生菌和菌根真菌使幼苗形成菌根,增强苗木抗病性,预防和减少病害的发生。主要用河沙、森林腐殖土和火烧土按2:1:1的比例掺合均匀,在苗床表面铺垫一层,厚2~3厘米。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一般采用浓度为2%~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均匀喷洒在苗床,用量9升/平方米;或直接将硫酸亚铁粉末按300公斤/公顷的用量均匀撒在苗床后翻入土中;在以丝核菌为主要病原的苗圃,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拌成药土撒入苗床,用量50公斤/公顷;土壤中有镰孢菌时,应与代森锌、敌克松、多菌灵等其它杀菌剂混用,混合比例一般为五氯硝基苯75%,其它药剂25%,播种前将药土在条播沟内垫1厘米厚,播种后用药土或净土覆种,用药量4~6克/平方米;也可以与五氯硝基苯配合使用,效果显著,混合比例为五氯硝苯75%,敌克松25%,用量为4~6克/平方米。

3.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对有效控治立枯病至关重要。苗木播种后要每天早、中、晚对苗床勤加观察,及时洒水,防止土壤板结,促进苗木生根发芽。苗木出土3~5天后,要每隔7天喷施一次波尔多液或浓度为0.3%~0.5%的硫酸亚铁,预防病害发生,硫酸亚铁喷施后30分钟内必须用清水清洗干净苗木上的药液。苗木出齐后,在撤除覆盖物前,要搭荫棚遮阴,防止发生日灼。要适时适量浇水,并要确保苗圃灌排水系统畅通,确保苗床不积水、不缺水,防止病害的发生。要及时除干净苗床及地埂周围的杂草,将所除杂草随除随集中翻压沤肥,杜绝随处乱扔,始终保持苗圃干净整洁,防止病菌滋生。对苗木密度过大处或缺苗断行处及时进行间苗与补苗,调整合理密度,促进苗木生长,提高抗病能力。越冬前灌足冬水,用消毒后的马莲覆盖苗床,厚15厘米,防止发生冻害。

4.病害预防

如发生立枯病,要用药物及时进行防治。当苗木出齐撤除保温的草盖后,及时喷洒0.5%~1%等量式波尔多液,以后每隔1周打1次药,连续2~3次,预防病害发生。也可用2%~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喷洒苗木根茎部,喷药后立即用清水洗苗。或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配成700倍液进行灌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用五氯硝基苯与赛力散以3:1的比例配制成五赛合剂、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以3:1的比例配制成五代合剂,分别以200倍液、1000倍液喷雾。可推广应用Trichoderma harzianum的麦麸蛭石制剂50克/平方米或Gliocladium virens野生菌株Fo51的麦麸蛭石制剂100克/平方米,杀灭松苗立枯丝核菌。此外,在雨季可用敌克松药土在苗床表面撒施,用药量2~4克/平方米。晴天,可用65%敌克松500~600倍水溶液喷射苗木根茎部,喷药后随即喷洒清水洗苗,以防产生药害。

猜你喜欢
圆柏立木锈菌
小豆Dirigent基因家族鉴定及锈菌侵染对不同成员表达的影响
基于运动恢复结构的多株立木因子测量方法
吉林一号卫星在吉林省中东部松林变色立木监测中的应用
禾谷锈菌转主寄主的研究进展
阜阳市圆柏古树生态监测与健康初级诊断研究
杨树立木平均单株材积测算方法
新疆圆柏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祁连圆柏种子催芽及播种育苗技术①
基于RNA-seq数据的小麦条锈菌SSR标记开发
新干县“十二五”生态资产林地和立木价值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