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演唱古韵古声作品
——以《关雎》《阳关三叠》为例

2021-11-26 12:38张米雪
黄河之声 2021年6期
关键词:客舍渭城参差

张米雪

一、《关雎》

(一)《诗经》简介

《关雎》选自于我国最早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西汉初期被儒家经典称为《诗经》。据记载,《诗经》共有305篇,全部是乐歌,按照乐曲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属于十五国风。十五国风是周代的各诸侯国的民歌,在音乐方面有很高的水平。《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全名为《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二)故事情节

《关雎》讲述的是“君子”对“淑女”的一见钟情,写“君子”对“淑女”求之不得时的苦恼,难耐,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而得到“淑女”时的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兴奋不已,并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的情节。《诗经》中的“君子”是对贵族的泛称,而君子家中并备有琴瑟钟鼓之乐,说明贵族有很高的地位。主要描写贵族男子大胆追求所爱女子的故事。

(三)诗词讲解

共分为五段,(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之女,君子好逑。描写了雎鸠(一种水鸟)鸣叫着,居住在河中沙洲。善良文静而美丽的姑娘,称为“淑女”正是男儿所追求的好配偶。第一段强调出歌曲主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描写的是长短不齐的荇菜,时而向左,时而向右,男子应去摘取。通过用比喻的手法来暗示表达男子努力追求女子时是要付出努力的,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女子。(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描写男子遭到女子拒绝,使男子陷入了深深的思念,满脑子里都是女子,醒来做梦也是她,思念而追求得不到的相思之苦,辗转反侧,睡不着觉。(4)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描写:男子再次追求女子,为她弹琴,为她鼓瑟,女子被男子诚心所打动,接受了男子。(5)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描写:河中的荇菜,长短不齐,只有肯付出努力才能摘取到,这么美丽的女子,请让鼓声更响亮,让钟声更悠扬。

这首诗歌四个字为一句,使用了“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这首诗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使用这三种表现手法并巧妙地结合,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美丽景色为“兴”,并随后引出“君子”与“淑女”的相遇,“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三句都运用了比喻的色彩,“参差荇菜”长在河水之中,采摘起来比较困难,不仅是追求女子起兴,又正好比喻男子追求女子的过程是艰难不容易的。而“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三句都是叠唱,正式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来展现君子不放弃,迎难而上的精神,坚持追求女子的执着精神,更难得的是,赋比兴的巧妙结合,营造出的是一种美好的意境。君子在关雎和鸣的美丽画面中与淑女相遇,思慕淑女,便绅士有礼貌的追求,弹琴鼓瑟以表示友好,终于求而得到,便击鼓鸣钟来迎娶淑女,整首诗始于美好,结束于喜庆。

(四)曲式结构

此曲为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分为A-B-A',全曲4/4拍,D羽七声雅乐民族调式,速度为慢速、稍自由。钢琴伴奏织体一开始是以琶音的形式所展现的,然后分别就是分解和弦琶音与柱式和弦进行。

(五)演唱处理

引子:(1-9)小节,伴奏织体以四小节琶音奏法的形式所出现,营造一种意境的美,为大家展现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唯美画面。就好似描写“君子”看到了美丽的“淑女”,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紧接着4小节为分解和弦琶音的伴奏织体,就好似描写出“君子”已控制不住自己内心激动的心情,控制不住对窈窕淑女的爱慕之情,如为A段做好铺垫。

A乐段:(10-17小节),从乐句的数量上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4+4的方整型乐段。主题材料为重复型主题材料,进入A段开始,一个(P)出现,演唱时要轻一点,对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首先“关”这个字在演唱时要注意咬字,字头,字尾都要清晰,口腔要打开,guan这个发音,g为字头,uan是前鼻韵母,由元音u舌位逐渐向a转,口腔由合渐开,唇形由圆变得开一些,鼻腔也随即打开,舌尖抵住上齿龈,在发出尾音n.在11小节与15小节处,窈窕与淑女这四个字有两处八分休止符,在演唱时要自然柔和一些,不要很生硬的停顿。在16小节处有八度大跳,注意音准以及气息的平稳控制。紧接着两小节的间奏,伴奏音型是柱式和弦,一种情绪推进的感觉。

然后进入情感最丰富的、情绪最激动的B段。“求之不得”有(P)出现,仍然在演唱时虽然在强拍上,但要做弱的处理。伴奏音型变成交替,表现出男子追不到心爱的女子,心里惆怅,不知所措,心里乱乱的感觉。“辗转反侧”中的“侧”应注意还原si的出现,注意音准与节拍。第二次“辗转反侧”出现渐强记号,演唱情绪要更加饱满,控制好自己的气息,使7拍半的re这个音站稳,支持住,气息不能虚,29小节(强)出现,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到达高潮部分,“采”这个音la,能否把这个音唱的更加圆润,声音不刺耳,不夹,在高音上演唱者要多多付出研究、实践。“参”字要注意咬字,紧接第二次出现“参差荇菜,左右芼之”,(ff)很强出现,所以更加要有激情,“芼”也是小字二组的la.同样要圆润,注意音准,别偏低。从35小节处,“窈窕淑女”(mf)中强处理,窈窕淑女(p)弱唱。39小节七拍的re,气息要保持住,声音别抖。随后6小节的间奏,为再现做准备。

再现A'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仍然演唱要弱处理进入,速度也要逐渐渐慢,最后曲终。

二、《阳关三叠》

(一)简介

《阳关三叠》又称为《阳关曲》或《渭城曲》。后来被谱写成琴歌。是由唐代诗人王维,在与好友“元二”离别出使西北边疆时写下了《送元二之安西》的诗句,表达了真挚的离别之情。出自于《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经典诗句,后来经过琴家们将此诗编成琴歌,因为在曲中出现三次,所以叫做《阳关三叠》。

(二)故事情节

《阳关三叠》讲述的是我国唐朝诗人王维在送别好友“元老二”出使西北边疆,送别好友的故事。

(三)诗词讲解

共分为三段,第一段:(1)渭城朝雨浥轻尘:在渭城(今陕西咸阳市渭水北岸)的早晨在一场春雨湿润了清尘。(2)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旅馆,为客人设宴送别的地方)的周围青青的柳树(柳象征着离别)格外清新。(3)劝君更尽一杯酒:我的老朋友(元老二)你再干了这杯饯别的酒吧。(4)西出阳关无故人:出了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是在今甘肃省敦煌市的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的必经的关口,因在玉门之南,称为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朋友了。(5)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你将迅速的行走越过渡口。(6)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你肯定要历尽艰难困苦,要珍惜自己啊。

第二段:(1)渭城朝雨浥轻尘:在渭城(今陕西咸阳市渭水北岸)的早晨在一场春雨湿润了清尘。(2)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旅馆,为客人设宴送别的地方)的周围青青的柳树(柳象征着离别)格外清新。(3)劝君更尽一杯酒:我的老朋友(元老二)你再干了这杯饯别的酒吧。(4)西出阳关无故人:出了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是在今甘肃省敦煌市的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的必经的关口,因在玉门之南,称为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朋友了。(5)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不忍心分别而泪湿衣襟。(6)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怀念你,怀念你,我会总是想念你。(7)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有谁可以相互来依靠来度过光阴。

第三段:(1)渭城朝雨浥轻尘:在渭城(今陕西咸阳市渭水北岸)的早晨在一场春雨湿润了清尘。(2)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旅馆,为客人设宴送别的地方)的周围青青的柳树(柳象征着离别)格外清新。(3)劝君更尽一杯酒:我的老朋友(元老二)你再干了这杯饯别的酒吧。(4)西出阳关无故人:出了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是在今甘肃省敦煌市的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的必经的关口,因在玉门之南,称为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朋友了。(5)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美酒,美酒呀,还没有喝心就醉了。(6)载驰骃,载驰骃:乘坐着浅黑掺杂着白色的马疾驶着(7)何日言旋轩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可以回来。(8)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能喝多少酒呢?就算喝上千杯酒也难以表达我这一片忠心与这无尽的伤感呀。(9)尺素申,尺素申,尽素频申如相亲:邮寄书信吧,让我们频繁的书信来保持我们的亲情友谊。(10)噫!(哎)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鸿雁来宾:只怕今日一别只能在梦里频繁的相见了,期盼着来客人给我们传送书信。

(四)曲式结构

此曲分为三段,A-A'-A"(变化重复)使用同一个曲调的主题材料变化重复演唱三次,也就是叠唱三次,称为“三叠”,并且在每次反复时会即兴扩充处理,达到一唱三叹的感情效果。

分为全曲4/4拍,降B商七声清乐民族调式,速度为(Andante)行板,充满表情地。

(五)演唱处理

引子(1-2)小节。

A段(1-16小节),分为主部与副部,主部的主题材料来源于王维的原诗,共四句,每句7个字。第一句(渭城朝雨浥轻尘),第二句(客舍青青柳色新),第三句(劝君更尽一杯酒),第四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地点、环境等信息,为送别创造了一个离别伤感的氛围。在演唱时,“渭城”是一个小附点节奏,不要唱成两个八分音符,并有mf(中强)出现,稍给些力度,“尘”这个字两拍,时值唱满,不要随意加花(就是歌唱者根据音而即兴式的唱成倚音的效果);“客舍”这两个字也是小附点节奏,又处于高音区,在演唱时要圆润,声音要有线条般的流畅,这四句的尾音字:“尘、新、酒、人”都不太好咬字,腔体的状态不能扁,然后就是副部,共有两句。第一句(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两次八度大跳,“遄行”这两个字歌唱位置要统一,稳定住气息,高音fa站稳。第二次的“遄行”时值是两拍半,有渐弱记号出现,“行”有重音记号,力度强些。情绪更加饱满,控制气息音量,从大声到小声。第二句(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历苦辛”渐强,左手伴奏织体转变成分解和弦琶音,在情绪上使演唱者很好的表达出渐强的效果,“历历苦辛”四个字有重音记号,演唱时要突出这四个字,“珍”要弱唱。

A'段(17-36)小节,主部是由王维的四句原诗加上扩充的一句(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所构成。前四句旋律有个别地方有所改动,第二句“青”旋律上有改变,注意节奏型。“杯”也有改动,25-27小节是扩充的一句,这三小节节拍上转变成3/4拍子,弱唱,伴奏的旋律与演唱部分一致。“依依”声音不要夹,位置要靠前,紧接着副歌的两句除了歌词不一样,旋律与A段的副部一致。其中第一句(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感怀”两次,仍然是八度大跳,第二次的“感怀”时值两拍半还有延长音记号,演唱者可根据演唱时的情绪适当延长。第二句(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谁”“因”“神”都不是很好咬字,需要演唱者在练习歌曲时一字一练,精益求精。

A"段(37-63)小节,前四句在旋律上有一些个别音有些不同,“浥轻尘”“柳色新”“无故人”注意不要唱混。副部共有四句,第一句(旨酒,旨酒,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还是两次八度,唱法与之前一致。“先”要适当延长。第二句和第三句是在原副部的两句之间插入新的两句,带向高潮部分。第二句(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节奏急促,旋律也激昂,到达本首曲子高潮部分,“驰”是最高音降la,演唱上要控制好高音,无论在气息还是位置,达到音准正确,不偏低,声音圆滑、圆润、自然。第三句(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千巡有尽”要断开式的演唱,有力度,情绪要高涨,速度上也要加快,“穷”字音准与时值要准确,三拍半的do渐强过渡到降mi这个音上,然后渐慢,渐弱演唱“感”共六拍,做好能用哭腔的方式来演唱这个字。紧接第四句(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深入乡亲)仍然是歌词不同,旋律不变。

尾声(64-69)小节,“噫”感叹式的类似于口语的“哎”一样,适当延长、声音做渐强处理。“鸿雁来宾”其中“宾”要(ppp)非常弱的演唱。节奏部分也舒缓,依依不舍,流露出留恋的真情实感。

这两首古诗词艺术歌曲充满了无限的魅力,作品情感上都是真挚动人的,旋律也悦耳,在演唱上,控制好气息,稳定喉头,注意咬字与情感的充分表达。■

猜你喜欢
客舍渭城参差
渭城的雨
赞蒲公英
邀友春游
黄昏纳凉
吟梨花
渭城的客人
乡思
华夏客舍论古今
客舍随笔
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