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讲时机 有利健康不长胖

2022-02-02 02:03孙清廉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能量消耗剧烈运动缺钙

孙清廉

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但是充满诱惑的糖(以及各类甜食)总是让人又爱又恨,因为若嗜吃糖,或者是吃糖的时机不对,对小孩来说,会影响生长发育,引发龋齿等疾病,对中老年人来说,会引起肥胖,不利于健康。如果我们掌握好吃糖的时机,就能既发挥其有益作用,又能避免长胖等不利影响。

吃糖的最佳时机

疲劳饥饿时  糖比其他食物能更快地被人体吸收,适当吃些糖可迅速缓解饥饿感。但要注意,空腹吃糖必须严格控制量,不能吃太多。这是因为空腹时人体吸收效果最好,吃糖太多就容易长胖。此外,吃糖过多还会大量消耗身体中的B族维生素,影响健康。

头晕心慌时  吃糖或喝些糖水,可以迅速升高血糖,稳定情绪,立即改善头晕心慌和出虚汗的低血糖症状。

洗澡之前  洗澡前或游泳时,需要补充水分和能量,吃些糖可防止虚脱。

汗多吐泻时  出汗过多时、病人消化功能不佳时、吐泻脱水时,喝点甜米汤或糖水,有利于及时缓解脱水症状。

剧烈运动前  剧烈运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且精神要高度集中,剧烈运动前吃点糖,能比其他食物更快速地为机体提供能量。

早晨与上午  早晨与上午吃些糖,不但让人心情愉悅,还能提供上午所需要的能量。早晨与上午吃些糖,我们会用一天的工作与运动去代谢分解,特别是上午所需的能量较多,只要吃得不过量,就不会导致能量贮存转化为脂肪而发胖。若早晨吃的糖较多,中午与晚上可以适当多吃些蔬菜,以减少糖摄入过多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哪些情况不宜吃糖?

饭前  饭前吃糖会抑制人体消化液的分泌,降低食欲,影响正常进食。

睡前  晚餐后不要吃糖。因为晚餐后能量消耗相对较少,身体对热量的吸收加快,糖很容易转化为脂肪贮存于机体内,不利影响比任何时候都大。此外,若睡前吃糖不刷牙,会将糖遗留在牙缝中,这样会导致细菌大量生长繁殖,在口腔内产酸,损害牙齿健康。若吃巧克力等糖果,还会导致神经兴奋,引起失眠。

饱食后  吃饱后再吃糖会导致营养过剩,引起肥胖。过多的糖长期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易诱发糖尿病。

患疖痈时  患疖、痈、痤疮等皮肤感染性疾病时不宜吃糖。此时若吃糖较多会促进血糖升高,为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创造条件,容易导致病情复发,久治难愈。

肥胖  肥胖患者往往患有高血脂、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吃糖易使病情加重。

运动少  运动太少时,能量消耗少,应少吃糖。比如,在假日期间,心情放松,一不小心就会吃较多的甜食,如果运动又不够,肥胖自然就会找上门来。

缺钙时  经常吃糖会加重缺钙症状。

猜你喜欢
能量消耗剧烈运动缺钙
为什么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刻坐下休息?
经常腿抽筋可能是动脉硬化
剧烈运动后为什么不宜大量喝水
肉吃多了容易缺钙
出汗多是缺钙吗?
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施工全过程能耗与排放评价
移动基站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研究
来场剧烈运动!
为什么饭后不能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