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资讯

2023-04-27 11:17
大众考古 2023年12期
关键词:考古学家遗迹墓地

克罗地亚:罗马浴池遗址

斯普利特市博物馆维修工程中新发现了罗马浴池遗迹,考古学家在此揭示出一座泳池、马赛克地板、一个炉灶、供暖系统,以及一处被认为是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宫殿中橄榄油和葡萄压榨作坊遗迹。

法国:罗马时代酿酒厂遗址

法国国家预防性考古研究所(INRAP)的研究人员在法国南部拉维隆罗纳河附近一处建筑工地内发现了1900年前的罗马时代酿酒厂遗址。可能是在遗址的中央平台上榨取葡萄,葡萄汁流至平台两侧的水槽收集起来,排入用矩形砖建造的地窖中。

挪威:拜占庭金币

挪威中南部山区发现了一枚希斯塔梅农诺米斯玛金币,由拜占庭帝国发行,很可能是在君士坦丁堡铸造的。金币的一面描绘了拿着一本圣经的耶稣基督,另一面为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二世和康斯坦丁八世。这两兄弟在9世纪末一同统治拜占庭帝国。

墨西哥:墨西哥城古墓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INAH)在墨西哥城发现了10座约有3000年历史的锥形古墓。其中5座墓室内发现了遗骸,属于4名女性和1名男性。随葬品有工具、杯子和小雕像等。

秘鲁:帕查卡马克瓦里文化墓葬

考古学家在帕查卡马克瓦里文化彩绘庙遗址附近发现了70多具被绳子捆绑的、织物包裹的人类遗骸。这些墓葬的年代可追溯到800—1100年间,有些遗骸面戴木头或陶面具,有些墓随葬陶器。

波兰:青铜时代斧头

波兰北部斯塔罗加德森林地区发现了一批3500年前的青铜时代斧头。这些保存完好的工具有细长的柄和半圆形刀刃,风格与立陶宛的陶图夏伊遗址所出器物相似。它们可能是作为祭祀的一部分被埋藏的。

伊拉克:吉尔苏神庙遗址

考古学家在伊拉克东南部吉尔苏遗址新发现了2座相互叠建的庙宇,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供奉的是赫拉克勒斯及其苏美尔对应神宁吉尔苏或尼努爾塔。其叠压的是公元前20世纪左右的苏美尔庙宇。

日本:东京聚落遗址

考古学家在东京市中心发现了一处聚落遗址,清理了28座房屋遗迹。其中3座年代可追溯到绳文时代,另外21座年代可追溯到1—2世纪的弥生时代晚期。此外还发掘出这两个时期的陶器、木水管、一口井,以及一处地窖。

日本:石制模具

考古学家在九州吉野狐历史公园发现了2件石制模具,可能用于铸造青铜剑和矛。吉野狐历史公园是一处弥生时代遗址,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这种模具技术可能起源于朝鲜半岛。

沙特阿拉伯:20万年前手斧

考古学家在沙特阿拉伯西北部沙丘遗址发现了一把两侧磨尖的约50厘米长的玄武岩手斧,此外还发现了13把较小的手斧。根据这些工具的形态和特征推测它们可能约有20万年的历史。

湖北荆州:秦家咀楚国墓地

2023年,荆州博物馆对西距楚都纪南城遗址约1公里的秦家咀楚国墓地进行了发掘,其中M1093头龛内、棺北侧出土3900余枚竹简,总字数约3万字,内容包括先秦时期六艺类、诸子类、辞赋类、术数类、方技类文献。

陕西咸阳:北城村墓地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北城村墓地揭露出墓地围沟1处,围沟内墓葬285座。这是迄今考古发现的十六国至隋唐时期规模最大的独立墓园。整个墓地布局清晰、规划有序、延续时间长,生动再现了十六国至隋唐时期迁徙到关中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

陕西宝鸡:下站遗址

下站遗址为东周至秦汉时期密畤遗址,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在此发现祭祀遗迹1400余处,清理各类祭祀坑99座。坑内主要埋藏牛牲、实用车、车马器、玉器组合等,展现了东周时期秦国、秦统一后及汉代祭祀设施、器物的演变过程。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

经过3年的全面调查和系统发掘,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屈家岭遗址新发现多组规模庞大、因势而建的水利系统,距今约5100—4900年,与良渚水坝同期。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且明确的水利设施,展示了长江中游地区大型中心聚落的规划理念,反映了长江中游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文明路径。

广东惠东:三官坑窑址

白马明代窑址群位于惠东县白盆珠镇,坐落于莲花山脉西段、西枝江腹地的丘陵谷地之中。2020年开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窑址群中的三官坑窑址开展了持续的发掘工作,发现半倒焰式龙窑5座,及淘洗池、沉淀池、稠化池、房址等。

湖北沙洋:城河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城河遗址城外泊阳湖、邓关台地点发现了屈家岭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水坝遗迹,在城外北部发现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王家塝墓地。水坝遗迹展现了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古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墓地则反映出此时社群结构的复杂性和社会分化现象。

江苏南京:西街遗址

2017年以来,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西街遗址发现各类遗迹500余处,包括商周时期的墙基、环壕、水井等,出土考古标本1万余件。最重要的成果是发现商周之际的“长干古城”,将南京建城史前推到距今3100年。

江苏常州:寺墩遗址

2019年以来,南京博物院持续开展寺墩遗址考古工作。遗址以椭圆形土墩为中心,周围分布10余处小型台地,外围有双重水系环绕。其中崧泽文化遗存分布于墩北和墩东台地,已发现墓葬区、干栏式建筑、水井等遗存。良渚文化时期,形成圆形土墩、周围台地和双重水系环绕的聚落形态。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

近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凌家滩遗址祭坛墓葬区西侧可能以燎祭为主要方式的祭祀坑进行了发掘,证实遗迹所处的西侧岗地缓坡处及西侧平地区域,存在一处人工营建的超大型祭祀遗存,体现了凌家滩先民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湖南临武:渡头古城遗址

2017年至2023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持续展开对渡头古城遗址的考古工作,揭露面积已达2000余平方米。城址形制、出土孙吴简牍、周边墓葬以及矿冶遗址等生动地展现了汉代至南朝时期南方地方城市的发展演变。

猜你喜欢
考古学家遗迹墓地
大象墓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惊艳!可可托海的地震遗迹
寻找大象墓地
考古学家
考古学家是怎么知道地下有遗址的
方外观遗迹旧照
考古学家手铲下的“巨石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