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墓”江苏常州朱夏墅宋代墓地的发掘与研究

2023-04-27 21:27黄督军郑铎
大众考古 2023年12期
关键词:土墩墓园墓葬

黄督军 郑铎

朱夏墅墓地位于常州钟楼区西林街道朱夏墅社区。2015—2019年,为配合皇粮浜湿地公园及周边基本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常州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南京博物院对建设用地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清理各类遗迹300余处,涵盖商周至明清各个时期,其中3处宋代墓园和1处坟庵建筑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家族墓地,为研究宋代品官家族墓的形制和分布特点提供了新材料。

一号墓园

一号墓园位于整个墓区的北端,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作为“风水靠背”的土墩和兆沟、墓葬、享堂建筑、廊道建筑以及门房建筑构成,保存相对完整。靠背土墩经过清理证实为春秋时期土墩墓,发现有墓葬、灰坑和器物坑等遗迹,宋代对土墩进行修整,使土墩形态与墓园中轴保持一致,兆沟断续环绕墓园,起到明确边界的作用。

墓葬3座,编号M24—M26,其中M24和M25为石盖板砖室墓,M26为券顶砖室墓,由墓圹、砖室、椁室和棺室等部分组成,棺木保存较好,外髹红漆,墓底有方胜形的腰坑,四角放置头向墓外的铁牛。享堂建筑平面呈方形,面阔3间,进深4间,由18个方形磉墩和夯土台基构成。享堂中轴正对主墓墓室。享堂东南角有一座南北向廊道,与享堂东一进深相接。门房建筑位于长廊南端,平面呈“凹”字形。

根据出土圹志,一号墓园为宋代名臣张守的玄孙张雪溪及其夫人□氏和继室徐氏的合葬墓园。张雪溪生于嘉定丙子年(1216),卒于咸淳辛未年(1271),历任承直郎、建康军节度使推官等职,曾与刘克庄共事,做过汪立信的幕僚。一号墓园修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距今已有750余年历史。

一号墓园早年被破坏严重,3座墓均有盗洞直达棺内,墓主尸骸无存,仅在壁龛及盗洞内清理出部分遗物。M24出土龙泉窑青瓷簋式炉、砚台,M25出土铜镜、铁牛,M26出土白瓷盖罐、穿孔木牌以及漆器残件。享堂建筑和廊道建筑周边的倒塌堆积中清理出大量建筑构件,可辨有瓦当、滴水、脊兽、鸱吻、兽首等。

二号墓园

二号墓园位于墓区中部,在3座墓园中规模最大。墓园背靠一座春秋时期土墩,整体朝向东南。根据垫土和兆沟范围判断,墓园南北宽约80米,东西长约120米,略呈长方形,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墓园由环墉(挡土墙、墓阙)、墓葬、享堂建筑、神道、石刻及起到兆沟作用的人工河道等部分组成。整个二号墓园营造非常考究,墓园范围内平铺一层细腻的黄土,表面经过压实,黄土层上修筑环墉、享堂建筑、神道等墓园设施。

环墉平面呈正方形,内边长14.7米,除西墙基槽保存较好外,东、南、北墙槽被破坏严重。共清理磉墩6座,其中4個拐角各设一座,平面形状呈“凸”字形,东墙中部设有2座,平面呈长方形,推测为墓道拜台的位置。环墉周边出土大量莲花瓦当、筒瓦、飞椽、斗拱及刻花窗楣等仿木结构残件,推测四角的磉墩可能是“墓阙”的基础,根据其平面呈“凸”字形,推测形制为“二出阙”。

享堂建筑位于墓葬前端,平面呈方形,北侧被现代水塘破坏,残存8座磉墩,东西长8米,南北残宽4.2米,经过复原,推测为进深3间、面阔3间的方形建筑。神道由5组10座磉墩构成,平面呈长方形,磉墩周边发现石马2件、石羊和石虎各1件。墓园东侧和南侧有“L”形的河道分布,其方向与墓园一致,经过钻探,该河道基本与墓园垫土界限相符,推测为兆沟。经过清理,河道宽约10米,深约3米,斜壁较陡,沟底缓平,沟内堆积可分为3层,底部出土宋代建筑构件、陶瓷残片等遗物,推测为人工开挖形成。

二号墓园共清理墓葬两座,编号M1和M2,根据残存砖壁和石块推测形制为石盖板砖室墓。两座墓距地表深0.3—0.5米,其中M1墓圹长4.35米,宽约2.4米,深2.13米;M2墓圹长4.45米,宽约2.4米,深2.1米。M1与M2中间有宽0.38米的生土墙隔开,底部有一圈排水沟相通,推测为夫妻合葬墓。两座墓被破坏严重,棺木无存,墓底出土铁牛和铜镜残片,M2墓室前端出土圹志一方。根据圹志记载,墓主为南宋时期官至太常少卿、户部尚书的张抑(字子仪),其为张守之孙,隆兴元年(1163)进士,先后担任大理寺丞、监察御史、荆湖南路转运使、湖广总领、太常少卿、工部侍郎、知福州、知平江府等职,卒赠户部尚书,谥文介,赐祭。他与杨万里、范成大、蔡戡等人交好,留下诸多事迹。

二号墓园环墉、墓阙及享堂建筑周边出土大量建筑构件,以斗栱为主,包括斗、栱、昂、升、科、翘等部件,还有直椽、飞椽、板瓦、筒瓦、滴水、瓦当、直棂窗、砖雕、脊兽、鸱吻等。斗栱和椽数量较多,瓦当均为莲花纹,尺寸不一,大致可分大型和小型两类。鸱吻尺寸较小,可能为小型建筑所用。

三号墓园

三号墓园位于二号墓园南侧,方向与二号墓园相同,朝向东南。由环墉建筑(墓阙)、墓葬、享堂建筑(龟头屋)、神道和兆沟等部分组成。该墓园规模较小,墓园范围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32—40米,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

环墉建筑平面呈“凹”字形,由4座方形磉墩和断续相连的长方形墙基组成,磉墩位于转角处,推测为墓阙的基础。墓葬位于环墉内,共3座,呈“品”字形分布,编号M4、M5和M6。享堂建筑平面呈“凸”字形,类似“龟头屋”的形制,面阔3间,进深3间,西侧伸入环墉内,直达墓前。神道位于享堂建筑前端,共有4组8座长方形磉墩,推测为石刻的基础。

墓葬被破坏严重,仅存少量铺地砖,根据残存墓壁和石块推测其形制为石盖板砖室墓。盗洞直达墓底,棺木及墓主尸骸无存,盗洞填土内出土大量建筑构件,墓底出土石质墓志盖残块,字迹磨蚀不可辨。

三号墓园没有发现可以反映墓主身份的信息,但其紧邻二号墓园,形制相似,又处于同一墓区内,推测墓主与二号墓园墓主有一定联系,同属毗陵张氏家族成员。

坟庵建筑

坟庵建筑位于整个墓区最南侧,靠近自然河道,共发现5座建筑基址。F1为面阔3间、进深3间的长方形建筑,仅存16个方形磉墩; F2为平面呈“凸”字形的方形建筑,東南角被F3打破,室内空间较大;F3为面阔2间、进深3间的小型建筑,室内通过减柱形成一定的空间,中部有一个圆形灰坑,内置陶缸,具体功能未知;F4为东西向廊道形建筑,其西侧打破F2,与F3相连;F5北部被破坏严重,仅存南部一道砖墙。F4和F5周边有大量倒塌堆积,以板瓦和筒瓦碎片为主,还有部分雕刻花卉、动物形象的砖雕。

紧邻F2北侧的一处灰坑内出土大量莲花座花纹砖,推测为佛像底座,因此这一组建筑可能为古代寺庙遗存。根据出土遗物特点可知这组建筑的年代与3处宋代墓园相同。多座建筑组合成为一组建筑群,且存在不同时期修缮和改建的痕迹,可能在当时为守墓僧人日常祭拜和生活的场所,起到坟寺或坟庵的作用。

其他宋墓

除3座墓园和一处坟庵建筑外,我们还清理了一批同时期的砖室墓葬,虽未发现墓园设施,但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比较有特色。

下坝村宋墓位于朱夏墅一号墓园西北120—150米下坝村北侧。共清理砖室墓6座,形制相同,均为石盖板砖室墓,2座呈南北向,其余为东西向。在头部位置设置壁龛,内置铁质买地券和陶盖罐,墓底四角放置铁牛,中部有2个菱形腰坑,内置铜钱。墓葬大多遭到“大揭顶”式破坏,棺木无存,墓室及盗洞内填满砖瓦残块,可辨有瓦当、滴水等建筑构件,出土金荷叶形耳饰、锡质盖罐、白瓷盖罐等遗物。

时家塘宋墓位于朱夏墅三号墓园西侧约500米时家塘村西南。共清理砖室墓10座,形制多样,以券顶砖室墓为主。墓底铺地砖类型多样,多在四角放置铁牛,头部位置设置壁龛,内置铁质买地券和带底座的陶盖罐。墓葬早年遭到破坏,但墓底尚存,出土金、银、铜、铁、水晶、漆木、瓷器等各类随葬品。

石马坟位于西林街道许家村南侧、时家塘宋墓以西约700米处。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得知此处曾有石人、石马等石刻分布,1975年,考古工作者曾在许家村征集到宋代刻花卷草纹香薰、石印盒等文物。2020年,考古工作者在此附近清理了一处宋代房址,采集到清代石碑1方,上书“宋敕封魏国公先贤张文靖公魏国夫人李夫人赐墓”,推测张守的墓园可能在附近。由于地块尚未开发,且被厚达十余米的建筑垃圾覆盖,因此无法进行勘探,周边是否存在墓园有待将来考古工作证实。

结语

朱夏墅地处常州古城西南,历史上属武进县怀德南乡,密集分布有春秋土墩墓和汉墓墩,形成了诸如茶山、青云山等地名。宋代以后,随着风水学说的盛行,常州古城周边以水网平原为主,缺乏山脉,城南的土墩便成为墓葬“借势”的选择,达官显贵者多卜葬于此,先后形成朱夏墅、后署(今厚恕村)、谭墅、千墩(今卜弋桥)等多个墓葬集中区。正如邵应乾所撰《张氏新阡记》中所言,“青鸟家言,钟山旺气沿江而建润州矣。丹阳分支,夹翼两湖,东与白鹤溪会。缘溪北走,累累穿珠三十余里,入郡治。去城南十五里,阜之叠出而秀者,为青云山,山东陵谷巍峨,渠水襟带,曰朱夏墅,探龙问穴者过而停久,无不称为吉壤,而文靖张公赐墓在焉,墓东北有高埠一区,张氏族人得之以为新阡,凡其族人咸厝于此……”。朱夏墅位于青云山东侧,这里汇集了由白鹤溪带来的钟山旺气和南运河带来的荆溪灵气,加上土墩累累造成的高地势,风水绝佳,成为毗陵张氏家族的墓葬集中区。此外,根据文献记载,宋代左朝请大夫李靖之、湖州知州张宇、朝议大夫施大任等也葬于朱夏墅周边。

朱夏墅墓地的考古工作持续了五年多,回顾这一段历程,就是一个“寻墓”的过程。在前期资料收集过程中得知宋代名臣、官至参知政事的张守赐墓于此,便着力想找到这个墓园。随着工作的深入,一号墓园和二号墓园的墓主先后证实为张守玄孙张雪溪和孙子张抑,三号墓园也排除了张守墓园的可能,因此朱夏墅村北侧这一独立的墓区可能是上文中所言的“张氏新阡”。根据文献资料,张守墓园位于其西南,沿着这条线索,先后发现了时家塘宋墓和石马坟。时家塘宋墓虽然出土了一批珍贵的随葬品,但其墓葬规模较小,不同墓葬的墓向也不一致,周边未发现墓园设施或出土建筑构件,基本排除张守墓园的可能。随后将注意力集中在石马坟区域,但是这里尚不具备考古条件,虽然采集到与张守有关的清代石碑,但暂时无法断定石马坟就是张守墓园,还有待将来考古工作证实,也给多年“寻墓”历程留下一个悬念。

(作者黄督军为常州市考古研究所文博馆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硕士研究生;郑铎为常州市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土墩墓园墓葬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墓园里的机器人(环球360°)
墓葬中的女人
白蚁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白蚁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汤显祖墓园发掘的纷扰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