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东梁王一村遗址

2023-04-27 11:17
大众考古 2023年12期
关键词:随葬品三区铜镜

东梁王一村遗址位于济南历城区鲍山街道东梁王一村南侧,为配合基建,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于2023年3—10月对占压的遗址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发掘区域分为一、二、三区,共清理墓葬、陶窑、灰坑、水井、灰沟等遗迹209处,其中墓葬161座、灰坑21个、陶窑17座、水井8口、灰沟2条。出土完整及可复原器物300余件(组),主要有陶罐、陶壶、瓷碗、瓷罐、铜镜、铜钱、铜铃等。一区和二区以墓葬为主,三区则主要是陶窑和灰坑。

墓葬161座,年代跨度较大,自战国中晚期延续至明清时期。其中年代明确的战国中晚期墓葬86座,均分布在二区西部,以土坑竖穴墓为主,其次为砖椁墓和瓮棺墓,随葬品有陶罐(多数带盖)、陶壶、铜带钩、铜镞、铜铃、铜珩、少量铜镜、玻璃珠、玉环等。另有39座土坑竖穴墓无随葬品及其他可资断代的典型特征,根據墓葬排列布局推测多数为战国时期。

西汉中晚期墓葬12座,均分布于二区中东部。以砖椁墓为主,有少量积瓦墓,随葬品以陶壶、铜镜、铜钱为主,少量铁剑、铁鼎、铜熏炉、铜盆等。

东汉晚期至魏晋墓葬6座,零散分布在二区中、东部,主要为单室砖室墓,均破坏严重,随葬品有陶耳杯、陶盘、铜钱、铜镜等。

唐代墓葬3座,零散分布在二区中部和三区东部。为土洞墓和竖穴土坑墓,随葬品主要有陶罐、瓷罐、瓷碗、铜剪、铜镜、铜钗、卵石、贝壳等。

宋元墓葬11座,分布在二区西部,均破坏严重。主要为圆形砖室墓,随葬品有瓷碗、瓷盘、铜钱等。

明清墓葬4座,零散分布在一区中北部和南部以及三区中北部。分为土坑竖穴墓和券顶砖室墓两类,随葬品有瓷罐、铜耳环、铜钱等。

陶窑17座,主要分布在三区。形制结构基本相同,由操作间、窑门、火膛、窑室、烟道组成,时代多为战国晚期。出土大量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少量为泥质褐陶。纹饰以绳纹、弦纹、素面为主,常见绳纹、弦纹组合使用。可辨器形以盆、罐为主,其次为板瓦、筒瓦、器座,少量陶盘、器盖、陶拍、豆、甑、钵、瓦当等。

东梁王一村遗址此次发掘的墓葬数量较多,延续时间较长,丰富了济南地区战国至清代的平民墓葬资料,为各时期葬制葬俗以及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二区战国中晚期墓葬排列规整、布局有序,与东北相距约500米的梁王古城年代基本一致,墓主应为城内居民。三区发现的陶窑数量较多、分布较为集中,应为城外的制陶作坊区。这次发现为研究战国中晚期齐文化区域特征、齐国边邑状况、齐国葬俗、城邑功能布局、手工业生产等提供了重要资料。(朱桐、刘秀玲、房振)

猜你喜欢
随葬品三区铜镜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新乡市博物馆藏铜镜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建平博物馆藏辽宋铜镜简述
西安公园上城(一期)考古发掘简报
蒙元墓葬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北京三区美术馆
伞兵三区海上起义的前前后后
浅谈汉代厚葬风俗
辽宋金铜镜辨识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