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纪实摄影高效课堂的教与思

2023-07-13 07:36朱永中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纪实美学摄影

□ 朱永中

朱永中老师在指导学员拍摄

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素材来源于真实生活,重在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与现象,因此,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老年大学摄影系纪实摄影班,是主要针对具备一定摄影技能和社会责任感,并对纪实摄影感兴趣的老年学员开设的一门高级研修课程。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对培养学员的社会关注能力、美学素养、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下面,笔者想从教与思两个方面,谈谈对构建老年大学纪实摄影高效课堂的一点想法。

教的策略

1.用成就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老年学员学摄影,最原始的学习动机大多是出于娱乐和旅游的需要,但在接受正规的摄影教育后,随着对摄影艺术认识的提高,以及在摄影实践中成就感的不断提升,许多学员的学习动机逐渐发生变化,转化为以提高摄影艺术修养为目标。这时,用成就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构建摄影高效课堂的途径之一。

笔者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提高学员成就感:一是及时向学员提供各类摄影大赛的信息,鼓励学员积极投稿,教师对学员投稿作品进行选片和图片编辑方面的指导,使学员在获奖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二是举办学员优秀纪实摄影作品展,让学员作品被看见,同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获得成就感。三是课堂点评学员作品时,要多鼓励,多肯定其优点,以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不断增加其成就感。

2.鼓励并指导学员“多看、多学、多拍、多思”

摄影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纪实摄影课堂教学是为纪实摄影的拍摄服务的。只有摄影理论学习而没有理论指导下的纪实摄影实践,是纸上谈兵;而缺少摄影理论指导的纪实摄影实践,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学习摄影如果说有“捷径”的话,笔者认为这个“捷径”就是“多看、多学、多拍、多思”。

“多看”是指通过多看他人的好作品与名家的经典作品以获取营养,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摄影审美能力。多看照片是学习摄影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组织学员参观各类摄影展。一个不会看照片的人,也一定拍不出好照片。“多看”包括看什么样的照片和看照片的什么方面两个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做到两点:一是选用具有典型性、标本性的经典摄影作品作为案例,从创作背景、审美背景、作品的影响力方面分析其成为经典的原因,这需要教师对经典纪实摄影作品有充分的理解能力与解读能力。二是从理论上让学员理解纪实摄影的记录性与艺术性的关系,理解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的根本区别,根据纪实摄影的目的,灵活地选择记录性的拍摄或艺术性的记录。

“多学”不单纯指提高摄影知识的储备量,更重要的是提高摄影理念和摄影美学素养在知识储备结构中的比例,以开阔学员视野。纪实摄影班的学员已经过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系统的摄影技法的学习,具备一定功底,所欠缺的是摄影理念的系统学习,尤其是美学思想的学习。摄影技法相当于“驾驶技术”,摄影思想相当于“导航系统”。在摄影的道路上,仅有驾驶技术而没有导航,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目标,这就是许多摄影爱好者学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瓶颈期的原因。我们常说“功夫在诗外”,对于摄影者来说,这个“功夫”就包括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素养,甚至还包括摄影者的社会阅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学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将各种摄影理念与摄影美学素养,落实到高效课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去传授。

“多拍”是指在摄影观念和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充分的纪实摄影实践活动。教师要反复鼓励学员尽量多拍,明白“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摄影家是快门喂出来的”这个道理。但多拍不是跟风拍摄,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拍摄方向。此外,不少老年学员有“他乡出好片”的观念,认为摄影就是要到景物风情很美的远方去采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五步之内必有芳草”的实例,说明好的纪实摄影题材就在身边,要多关注身边的人、事、物,这是提高摄影观察力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课后的纪实摄影实践中,要鼓励、指导学员将镜头对准身边的人和事物。

“多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实例指导学员将纪实摄影理论与自身特点相结合进行思考,创建属于自己的纪实摄影风格。二是带着思想进行纪实摄影实践活动,根据学员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纪实摄影题材,努力帮助他们创造个性化的摄影风格。

思的策略

“思”是指对教学各环节的反省,包括课前对教学设计的反思,课中的即兴反思,课后对教材、备课、教学各环节的反思这三个方面。

1.课前反思。主要是通过认真品读学员提交的纪实摄影作品,观察学员在题材选择、拍摄手法与语言、拍摄思想方面取得的进步,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完成。并以此为依据反思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合理与否,然后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在不断对教学预案的修正中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化。因此,要坚持记录课前反思日记,这样才能更好地总结、发展、完善教的策略。

2.课中反思。也叫“即兴反思”,是指教师要敏锐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蛛丝马迹,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即兴反应,以弥补课前预案的不足。这是最能反映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标志。

3.课后反思。即对自己课堂教学效率的判断,回顾哪些课前预案得到了较完美的实施;哪些课前预案经过即兴调整后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还有哪些课前预案脱离了教学实际。要做好课后教学反思笔记,并在下一次上课前进行弥补,让课堂教学不留遗憾。■

猜你喜欢
纪实美学摄影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砚边纪实
纯白美学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妆”饰美学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