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功法对肺癌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存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2024-02-22 02:24蒋玮婷魏婷妤蒋雅昕李紫梦陈碧贞
福建中医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功法心肺异质性

蒋玮婷,魏婷妤,蒋雅昕,李紫梦,陈碧贞

(1.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

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腺体或肺泡上皮的肺部恶性肿瘤[1]。全球癌症报告显示: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排名中,肺癌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位[2]。手术是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3],尽管手术治疗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但患者面临着术后心肺耐力、肺功能下降等情况,易出现疼痛、呼吸困难、焦虑、抑郁、乏力和咳嗽等症状,从而影响其生存质量[4]。有研究证实围手术期运动训练可以改善肺癌手术患者心肺功能、肌力等[5-6],但临床中多进行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等呼吸肌锻炼,较少关注到患者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更需要全面的锻炼。中医传统功法主要包括八段锦、六字诀、太极拳、易筋经、五禽戏、气功等,相对于其他训练,其不仅注重肺部呼吸功能锻炼,且更加强调“意”“气”“力”三者相结合,即意念、呼吸与肢体运动三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对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皆大有裨益[7]。随着国家对中医发展的重视及大众对中医了解的增多,中医传统功法已逐渐被运用于养生保健、慢性疾病康复等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疗效[8-10]。但将其运用于肺癌手术患者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各研究纳入的样本量相对较少,评价指标和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本研究采用Meta 分析评价中医传统功法对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为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 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从建库日期至2023 年7 月6 日。中文检索词包括:“肺癌”“中医传统功法”“八段锦”“六字诀”“太极拳”“易筋经”“五禽戏”“气功”“健身气功”“功法”等。英文检索词包括:“Lung Neoplasms”“Lung Cancer”“Baduanjin”“Liuzijue”“Taiji”“Yijinjing”“Wuqinxi”“Qigong”“Jianshenqigong”“Gongfa”等。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 研究类型:纳入的研究均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语言不限;② 研究对象:采取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年龄、性别、种族、病程均不限;③ 干预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与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传统功法锻炼,功法类型、频次、疗程不限;④ 结局指标:6 分钟步行试验(6MWD)、肺功能[第1 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

1.2.2 排除标准 ① 重复发表的文献;② 数据不全或无法获取全文;③ 文献类型为病例报告、综述、动物实验、经验报道等;④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试验组增加了除中医传统功法以外的其他干预措施。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2 名经培训的研究者根据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将检索所获文献全部导入NoteExpress 软件中,去除重复文献;根据研究的纳排标准阅读文章的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全文阅读初筛后的文章并进行复筛,得到最终纳入的文献。2 名研究者交叉核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若出现分歧,则请第3 位研究者共同定夺,统一意见。采用自行设计的“纳入文献基本特征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汇总,内容包括作者、发表年份、样本量、干预措施(类型、频次及疗程)、结局指标等。

1.4 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Cochrane 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评估,包括随机分配、分配隐藏、研究者及受试者盲法、分析者盲法、结果报导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结果、其他偏倚7 个条目,分别以“偏倚风险低”“偏倚风险不明”“偏倚风险高”进行条目评价,结果以偏倚风险图显示。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导入RevMan 5.4 软件进行数据综合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差(mean difference,MD)或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表示,各效应量均采用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统计学指标分析变量结果指标。首先通过χ2检验与I2值判断是否存在异质性,若研究间无显著异质性(P≥0.1且I2≤50%),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量;若研究间异质性较大(P<0.1 且I2>50%),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并对异质性来源进一步采用敏感性分析或亚组分析进行探讨,并谨慎解释研究结果。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文献检索与筛选结果 检索各数据库共获得文献590 篇,经NoteExpress 去重后剩余468 篇文献,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后获得40 篇文献,进一步阅读全文后最终纳入9 篇文献,其中中文8 篇,英文1篇。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9篇文献均为RCT。共纳入621 例肺癌手术患者,其中对照组310 例,试验组311 例;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与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八段锦、六字诀、太极、气功等其中一项中医传统功法进行干预。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纳入文献中,8 篇文献[11-12,14-19]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1 篇文献[13]采用分层区组设计;2 篇文献[11,19]提及分配隐藏;5 篇文献[11,14-15,18-19]提及盲法;纳入文献结局指标数据完整,无其他偏倚情况,为低风险。文献质量偏倚风险情况见图2。

图2 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2组6MWD 比较 4项研究[12,16-18]采用6MWD评价心肺耐力,共纳入患者255 例。各研究间无显著异质性(I2=4%,P=0.3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6MWD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29.52,95%CI(20.36,38.69),P<0.000 01],见图3。

图3 2 组6MWD 比较

2.4.2 2 组FEV1及FVC 比较 3 项研究[11,18-19]测量了FEV1、FVC,共纳入患者220 例。FEV1(I2=27%,P=0.25)及FVC(I2=0%,P=0.39)的研究间异质性均较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FEV1[MD=0.21,95%CI(0.13,0.29),P<0.000 01]及FVC[MD=0.30,95%CI(0.15,0.45),P<0.000 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4、图5。

图4 2 组FEV1比较

图5 2 组FVC 比较

2.4.3 2 组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 2 项研究[11,14]报告了肺癌患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共纳入患者124例。各研究间具有显著异质性(I2=81%,P=0.0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1.00,95%CI(-1.86,-0.13),P=0.02],见图6。本组研究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可能相对于马春姣等[14]研究,汪佳等[11]研究中的常规护理增加了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器训练,由此造成了异质性。

图6 2 组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

2.4.4 2 组SAS 及SDS 评分比较 3 项研究[12,16-17]采用SAS 评分、SDS 评分评价焦虑、抑郁情绪,共纳入195 例患者。在焦虑方面,各研究间异质性较低(I2=0%,P=0.46),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在抑郁方面,各研究间异质性较高(I2=95%,P<0.000 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9.58,95%CI(-10.58,-8.58),P<0.000 01],见图7;2 组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4.44,95%CI(-9.97,1.09),P=0.12],见图8。在SDS评分方面,各研究具有较高异质性,考虑可能与各研究的干预强度、疗程等有关。

图7 2 组SAS 评分比较

图8 2 组SDS 评分比较

2.4.5 2 组FACT-L 评分比较 3项研究[13,16-17]采用FACT-L 量表从肺癌问题、躯体、情感、社交、功能状况5 个维度评价生存质量[20],共纳入患者211 例。各研究间具有显著的异质性(I2=95%,P<0.000 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FACT-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8.82,95%CI(7.59,30.05),P=0.001]。见图9。本研究组具有较高的异质性,采用逐一剔除文献法分析异质性来源,当去掉李群等[16]的研究,异质性显著降低(I2=0%,P=0.57),此时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FACT-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2.92,95%CI(10.16,15.69),P<0.000 01],结论不变,故判断此文献可能为异质性来源,可能与该研究的干预类型、频率、强度不同等有关。

图9 2 组FACT-L 评分比较

3 讨 论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其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因各种内外因素,患者术后常出现心肺功能不佳、焦虑抑郁等影响生存质量的问题[21]。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方法以增强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心肺功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3.1 中医传统功法能够改善肺癌术后患者心肺功能 由于疾病、手术等原因,肺癌术后患者通常存在机体功能下降、肌力减弱、肺功能降低等情况,影响预后的改善[11]。有研究表明:运动疗法能改善肺癌术后患者心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22]。本研究中干预后试验组6MWD、FEV1及FVC 均优于对照组,表明中医传统功法可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徐继来[23]的研究也显示八段锦改良运动训练可提高肺癌患者6MWD 和肺功能。中医传统功法作为一类有氧运动,一方面强调控制体内气息升降出入,提倡以膈肌主导的腹式深吸慢呼运动,起到了锻炼呼吸肌力、增强肺通气和换气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另一方面,配合动作训练可刺激骨骼肌,不仅有效地锻炼了四肢肌力,还可增加心输出量和肌肉血流灌注量,降低血清中乳酸水平,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患者心肺功能[11,16,24]。因此,中医传统功法可促进肺癌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

3.2 中医传统功法可缩短肺癌术后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 肺癌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意在排出胸腔内积气和积液。本研究中试验组术后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中医传统功法可促进肺组织复张,与功法锻炼中遵循以意领气、深吸慢呼的基本准则有关。深吸慢呼的呼吸模式加大了膈肌运动幅度,扩大对胸腔挤压程度,有利于积液、积气的排出;且可锻炼呼吸肌肌力,既提高了患者肺通气量,减少无效腔气量,又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了肺泡弹性,有利于患者肺复张[25]。因此,中医传统功法可促进肺癌术后患者肺复张,缩短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加速早期康复。

3.3 中医传统功法可缓解肺癌术后患者焦虑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肺癌术后患者因自理能力下降,并由于经济、社交、并发症等原因,焦虑、抑郁发生比例升高和生存质量下降的程度远高于健康者,并与其生存率呈负相关[26]。本研究中试验组SAS 评分、FACT-L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表明中医传统功法可缓解肺癌手术患者焦虑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而2 组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中医传统功法对改善抑郁效果不明显,可能与锻炼时长较短,而抑郁心境需要较长时间的干预才能显著改善有关。有研究显示:中医传统功法锻炼可以疏通全身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滋养脏腑;并可疏肝解郁,改善负性情绪,最终达到正气盛而病邪消[27]。同时,中医传统功法注重对呼吸的掌控,可提高患者迷走神经张力和自主神经调节能力,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负性情绪。当患者气血阴阳达到平衡,生理、心理状况得到改善,康复信心和主动性即可得到提升,生存质量则随之提高。因此,中医传统功法可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焦虑情绪,促进其社会功能、生存质量的良性转变。

综上所述,中医传统功法可有效提高肺癌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生存质量,但对抑郁改善程度不显著。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所采取的运动处方不尽相同,其具体类型及锻炼频次等各有差异,且纳入样本量较小,未进一步一一比较分析,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今后研究中,需进行更多高质量的大型研究试验,对不同功法、锻炼频次、疗程、活动量进行比较分析,以优选对肺癌术后患者最适宜的中医传统功法方案。

猜你喜欢
功法心肺异质性
论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法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七星归位”劲意真诀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日月增辉行功真诀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