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路径

2024-04-05 04:30江敏
传播与版权 2024年5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互联网+

江敏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读者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公共图书馆存在缺乏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缺乏技术支持和馆员信息素养不高等问题。为此,文章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为例,从转变服务观念、提供信息服务、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提升智慧服务效能与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信息技术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传统的读者服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因此文章围绕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探讨其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路径。文章提出,公共图书馆应将信息系统、云存储、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读者服务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读者服务创新,通过完善资源与优化搜索引擎等,提高对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效率,以提升自身的现代化建设水平。

一、“互联网+”概述

(一)“互联网+”思维

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2],即相关主体运用万物互联、大数据等思维重新审视行业,并辩证地看待行业发展的思想观,从而达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作为信息资源的聚集地,公共图书馆是读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重要场所,在这里读者能够自由、轻松地获取宝贵的资料。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已经难以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因而公共图书馆须运用“互联网+”思维优化读者服务。

(二)“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化

1.资源储备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愈发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提前获知别人所不知道的信息,就能够先人一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对读者来说越来越重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广大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其信息资源储备的完善程度将直接影响读者的学习效率与自我发展水平,因此公共图书馆不断提升文献资源信息化水平,提高“互联网+”建设水平至关重要。

2.读者需求的变化

随着阅读介质的改变,读者阅读习惯、阅读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新技术的引用也促使读者新需求的出现,读者由纸质阅读转为“纸质+数字阅读”,由深度阅读转变为“深度阅读+碎片化阅读”,其阅读空间和时间也发生改变。因此,应用更加高效的检索方式、更加合理化的图书资源整合方式都是公共图书馆提高服务效率的重要途径。“互联网+”背景下,读者对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技就是生产力,公共图书馆要想切实提高读者服务水平,必须要获得技术层面的支持,这也是公共图书馆为什么要将“互联网+”模式引入图书馆读者服务建设中来的原因。因为只有应用“互联网+”模式,公共图书馆的综合电子化信息处理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进而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二、“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

“互联网+”模式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断发展的主导模式,公共图书馆也不例外[3]。当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诸多公共图书馆没有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手段和管理模式,最终错失发展机遇。另外,虽然部分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服务方面的灵活性有所提升,但是在信息资源整合方面仍存在组织松散、整合粗疏的问题,致使信息组织与建设的有序性降低、关联度不足、系统性不够,信息的可迁移性差,在某种程度上也直接影响到读者获取信息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导致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不高[4]。

(二)缺乏技术支持

“互联网+”模式下,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需要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只有不断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并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升级,公共图书馆才能不断提升读者服务水平。然而,当前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缺乏对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视,虽然认识到了“互联网+”模式的重要性,但缺乏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这就使得相关读者服务水平提升缓慢,图书馆读者服务能力提升跟不上读者需求的变化。

(三)馆员信息素养不高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提升读者服务水平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馆员信息素养不高。馆员作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素养的高低影响读者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当前,诸多公共图书馆为提升读者服务水平,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读者服务方式,但由于部分馆员的信息素养不高,不仅无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分析读者需求,而且难以与读者进行深入的互动,导致公共图书馆无法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精准的读者服务。

三、“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路径

(一)强化“互联网+”思维,转变服务观念

公共图书馆想要创新“互联网+”模式下的读者服务,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应用“互联网+”思维,以便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的发展。首先,公共图书馆应强化对“互联网+”模式的认知,积极应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读者服务手段,促进图书馆的发展[5]。其次,公共图书馆应重视管理模式的创新,采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日常读者服务中不断提高服务的人性化,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读者服务水平。最后,公共图书馆应该注重保护知识版权,严禁私自使用或者泄露信息资源的行为,从而更好地规范读者对信息资源的使用。

(二)运用“互联网+”思维,提供信息服务

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与内容生产、内容服务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6]。想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读者服务,提升自身发展水平,首先,公共图书馆应改变传统的读者服务模式,从服务创新的角度转变思想观念,运用“互联网+”思维,提高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水平。其次,对资源的整合与获取方式,公共图书馆也应注重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寻求合作,建立图书馆界的资源与服务发展联盟,从而不断提升自身信息资源整合效率与知识储备水平。最后,公共图书馆应重视网络免费OA资源的获取与整合工作,不断提升自身信息资源建设水平,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为例,近年来,该图书馆运用“互联网+”思维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一是不断对图书馆空间进行升级改造,推进现代化图书馆建设,提升免费开放服务效能。例如,在资源的获取与提供上,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注重电子资源的引入,不斷提升资源建设水平,从而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二是构建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为中心的总分馆体系,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对七个分馆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数字图书馆,开通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同时增设智能图书管理系统,为读者提供自助借阅等服务。三是积极整合馆藏资源、互联网资源及OA资源,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通过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现代化图书馆,不断提升自身读者服务水平。

(三)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服务平台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读者的学习提供了便利[7]。首先,公共图书馆应紧跟时代步伐,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等信息技术,为读者建立功能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进而不断提高自身读者服务水平。其次,公共图书馆应增强信息服务平台的检索功能,针对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不同的检索方式,同时其还应做好对图书的分类与整理工作,进而不断提升读者检索效率。最后,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座位预订系统以及运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读者服务。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为例,近年来该图书馆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多个信息服务平台,如建设了现代智能服务系统、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系统、数字图书系统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智能化全网式及现代化多维式文献信息检索服务,显著提升了读者满意度。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为广大读者享受高质量、个性化的读者服务提供了有力保证。

(四)开展“互联网+”智能服务,提升智慧服务效能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流通速度加快,公共图书馆应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提供现代化的读者服务,促进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7]。公共图书馆应制订文化发展整体目标,认真研究新时代、新环境下读者的信息需求,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互联网+”智能服務,进一步提升智慧服务效能,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机制,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建设以读者为中心的现代化、智慧化图书馆。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为例,近年来,该图书馆一方面完善智慧图书馆建设,推进各分馆体系建设,探索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发挥知识自助服务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通过应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深入分析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广大读者需求,不断提高读者服务水平,与读者保持充分的交流,建立智慧化的互动机制。同时,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不断增强业务管理系统的信息采集和统计功能,提高专业化、个性化读者服务能力,以及注重应用新技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从而推动智慧文化名城建设。

(五)提升馆员信息素养,完善管理制度

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应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公共图书馆的馆员不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人员”,还是“信息传递人员”,其应该熟练掌握信息术,全方位、多角度提升读者服务质量[8]。首先,公共图书馆应该注重对馆员的培养,提升馆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同时,在馆员的引入方面,公共图书馆应通过完善引入制度进而不断提升自身团队建设水平。其次,公共图书馆也应该注重创新服务管理制度,通过确定考量指标、落实责任机制等方式不断提高馆员的信息素养。最后,为了提高馆员的读者服务水平,公共图书馆也应注重创新考核方式,通过优化馆员工作方式,减轻馆员工作压力,为馆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其归属感,更好地促进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发展。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为例,近年来该图书馆始终把服务社会大众、促进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一是在管理上求规范,气氛上求和谐,作风上求垂范,服务上求实效,全馆上下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二是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考勤制度、服务准则和绩效考核制度,不断提高馆员的综合素养;三是强化安全服务,优化工作环境,进一步增强馆员的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四、结语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随着读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公共图书馆必须充分运用“互联网+”模式,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转变服务观念、提供信息服务、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提升智慧服务效能与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水平,进而促进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的提升和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互联网+[EB/OL].[2024-01-02].https://baike.baidu.com/item/互联网+/12277003.

[2]顾雪.“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2(23):50-52.

[3]黄尤精.“互联网+”图书馆思维下的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J].传播与版权,2018(03):159-160.

[4]陈露.公共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创新研究:基于广州图书馆的服务实践[J].图书馆学刊,2023(11):61-65.

[5]张幸格.论“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31-36.

[6]蔡丹丹,宋歌笙,刘炜.以AIGC创新图书馆知识服务[J].图书馆杂志,2023(12):36-44.

[7]王旭红.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基于晋中学院图书馆的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23(06)102-104.

[8]李明超.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与实践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10):98-102.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互联网+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