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推荐下主流价值传播的困境及对策

2024-04-05 08:12谢远福
传播与版权 2024年5期
关键词:传播

谢远福

[摘要]算法推荐技术的发展为主流价值传播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算法推荐技术“去中心化”“个性化”“开放性”“动态性”等技术特性,为主流价值传播提供新的路径,但其在赋能主流价值传播的同时也导致信息茧房、用户隐私问题、内容同质化等问题。因此,相关主体需要加强对算法推荐技术的规范应用,提升主流价值传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算法推荐;主流价值;传播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算法推荐技术在新媒体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算法推荐技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根据用户兴趣特征进行个性化推荐,使信息分发更加精准和高效,相关主体利用算法推荐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技术作为当前互联网信息传播中最为活跃的媒介技术之一,为主流价值传播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将算法推荐技术优势转化为主流价值传播效能,成为相关主体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算法推荐技术促进主流价值传播环境优化

算法推荐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主流价值传播作为一种文化实践活动,不仅需要“传者”积极主动地传播主流价值,而且需要“受者”积极主动地接受主流价值。在算法推荐技术的影响下,不同用户可能会因为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身份标签等因素陷入信息茧房,难以从海量信息中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这种传播环境不利于主流价值传播,容易造成“把关人”缺位现象。基于算法推荐技术所形成的传播环境既是一种信息生态环境,也是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主流价值传播是一种文化实践活动,因此算法推荐技术必然会对主流价值传播产生文化影响,而且这种文化影响对主流价值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一)文化内涵:提升算法推荐技术的文化内涵

算法推荐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技术,在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信息的同时,也产生负面的文化影响,如使用户之间无法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导致用户之间形成一种“过滤气泡”现象,限制用户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不利于主流价值的传播。因此,相关主体需要提升算法推荐技术的文化内涵,避免算法推荐技术对主流价值传播造成负面影响。算法推荐技术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算法推荐技术是人们进行文化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主要目的是服务人类的文化实践活动,促进人类社会的文化生产和交流。二是算法推荐技术需要遵循一定的價值原则。在一定的价值原则指导下,相关主体应用算法推荐技术进行文化生产和交流才能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合作和共享意识,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二)伦理规范:避免算法推荐技术的“过滤气泡”现象

算法推荐技术背后蕴含的价值不能脱离传统的道德伦理而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算法推荐技术的价值取向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传统新闻传播技术相比,算法推荐技术的运行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算法推荐技术可以取代传统新闻传播技术,也不意味着算法推荐技术可以取代传统新闻传播技术中的把关人的地位。在网络时代,相关主体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对算法推荐技术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避免算法推荐技术的“过滤气泡”现象[1]。

(三)技术标准:构建基于算法推荐技术的伦理规范体系

算法推荐技术在提高传播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信息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因此,相关主体需要构建基于算法推荐技术的伦理规范体系,以规范应用算法推荐技术。从伦理规范的角度来看,算法推荐技术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用户隐私问题;另一方面是算法权力问题。在用户隐私问题上,相关主体应考虑如何在使用算法推荐技术时不侵犯用户的隐私权[2]。对这一问题,相关主体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监管机制来保护用户隐私。在算法权力问题上,算法推荐技术虽然给用户带来很多便利,但是也引发权力滥用问题。因此,相关主体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体系来保障主流价值传播过程中权力不被滥用。

二、算法推荐技术影响下的主流价值传播困境

(一)信息茧房效应:对主流价值传播造成阻碍

信息茧房指人们所处的信息环境中只有自己选择的、同质的、重复的内容,从而限制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理解[3]。算法推荐技术会引发信息茧房效应,在算法推荐技术的影响下用户会进入一个封闭的、自我选择的信息小圈子,其视野被局限于此,所获取的信息局限于自己所关注的领域。在算法推荐技术的赋能下,用户可以选择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种“自我选择”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性接触”。由于用户在浏览新闻时往往会选择自己感兴趣或熟悉的领域,从而进入一个“自我选择”的信息小圈子,使得自身只能接触到所关注领域内感兴趣或熟悉的内容,不能接触到其他领域的内容。这种信息茧房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主流价值的传播。

(二)价值失衡:导致网络文化价值失范

算法推荐技术通过对用户浏览记录、信息消费偏好等数据的分析,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推送给用户,从而实现对用户的个性化内容推荐。但算法推荐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它容易导致网络文化价值失范问题。用户在浏览内容时会更倾向于接收自己关注的信息,导致信息来源被限定于某一区域或某一领域,无法接触到真实、全面的信息。此外,算法推荐技术也容易引发“算法黑箱”现象。算法推荐技术是基于用户兴趣爱好进行信息推荐的,因此当算法推荐技术在对用户进行信息推送时,它很可能会在无形中屏蔽掉其他用户所发布的信息。

(三)信息污染: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算法推荐技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机性,这很容易导致“信息污染”现象。 由算法推荐技术所造成的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不良现象主要表现为信息同质化和信息茧房效应。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会产生认知偏差,从而导致“信息污染”现象。一方面,“算法+社交”模式下的信息传播会使用户在看到大量同质化信息后产生疲劳和厌烦心理,降低阅读信息的兴趣;另一方面,“算法+社交”模式下的内容生产和传播也会使用户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三、算法推荐技术赋能下的主流价值传播对策

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算法推荐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技术,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算法推荐技术的“去中心化”“个性化”等特点,使得其极易引发诸多问题。因此,在算法推荐技术赋能主流价值传播的过程中,相关主体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主流价值传播平台建设、提升用户媒介素养,以推动主流价值传播的健康发展。算法推荐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在给相关主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相关主体面临诸多问题,需要相关主体认真对待和解决算法推荐技术所引发的问题,主动迎接挑战,以推动媒介融合发展。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相关主体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和监管算法推荐技术的应用[4]。一是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如针对网络谣言、虚假新闻等现象,相关主体可以根据传播内容制定不同的处罚措施,加大处罚力度。二是加快制定算法推荐技术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主体须对算法推荐技术的使用进行规范和约束。比如,对一些传播不良信息、恶意攻击社会公共秩序等行为,相关主体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和约束。其次,相关主体应加强对算法推荐技术的监管力度,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当前,我国对算法推荐技术的监管主要通过“机器审核+人工审核”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因此,相关主体需要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体系[5]。最后,相关主体应在互联网空间内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算法推荐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个性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容易导致用户迷失在信息海洋中。因此,在算法推荐技术赋能主流价值传播的过程中,相关主体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通过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用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根本上解决主流价值传播面临的困境。

(二)加强主流价值传播平台建设

相关主体应积极构建多元传播平台,以提升主流价值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6]。在平台建设过程中,相关主体应不断整合互联网各类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构建以主流媒体为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多元传播平台。例如,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关主体利用这些网络社交媒体进行主流价值传播,不仅能增强用户对主流价值的认知,而且能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相关主体应鼓励用户参与主流价值传播,用户在参与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提升主流价值的传播效果。

(三)提升用戶媒介素养

当今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虽然发生变化,但是信息接收、筛选、处理等行为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在算法推荐技术的赋能下,为提升主流价值传播效果,相关主体应提升用户媒介素养,提高用户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筛选能力。当前,用户获取与处理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用户通过学习新技能、提升自身能力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目前,国外已经开展多项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如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近年来都在积极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相关主体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更好地提升用户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筛选能力。在算法推荐技术赋能主流价值传播的过程中,用户所接收到的信息可能存在失真问题。因此,相关主体不仅需要引导用户正确获取信息,还需要指导用户对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帮助用户提高对算法推荐技术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其掌握更多关于媒介信息生产、传播、筛选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正确获取高质量内容。

(四)发挥多方主体作用

第一,主流媒体发挥舆论引导和思想引领作用。主流媒体具有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其在开展主流价值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积极宣传和弘扬主旋律、正能量。同时,主流媒体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专业能力、策划能力和制作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主流价值传播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第二,平台承担起传播主流价值的主体责任。平台作为算法推荐技术的载体,在开展主流价值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承担起应有的主体责任。平台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开展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内容展示等方面的优化工作。同时,平台要发挥自身传播功能,主动承担起引导用户传播主流价值、传递正能量的责任,通过在算法推荐技术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引导用户主动参与到主流价值传播中来。

第三,政府发挥好“把关人”作用。在算法推荐技术的赋能下,主流价值传播取得良好效果并非易事,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法律约束、行政管理等方式来规范算法推荐技术应用和优化网络信息环境,并对平台进行监管。政府应主动发挥“把关人”作用,从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内容展示等方面入手,对算法推荐技术进行严格审查,通过相关政策引导平台规范发展,同时加强对算法推荐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以法律手段规范算法推荐技术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应用。

四、结语

算法推荐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技术形态,它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传播手段。相关主体也应了解算法推荐技术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算法推荐技术的规范应用来解决主流价值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让主流价值传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邢春晓,高凤荣,战思南,等.适应用户兴趣变化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7(02):296-301.

[2]温凤鸣,解学芳.短视频推荐算法的运行逻辑与伦理隐忧: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2):160-169.

[3]吴迪.如何“破茧”算法推荐视域下的信息茧房?[J].采写编,2023(10):4-6.

[4]苏惠芳,陈力钧.算法推荐时代青年价值引领的风险及治理[J].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04):425-430.

[5]匡文波.智能算法推荐技术的逻辑理路、伦理问题及规制方略[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1):144-151.

[6]张志安,汤敏.论算法推荐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18(10):174-182.

猜你喜欢
传播
优酷网自制剧的传播及受众战略研究
以影像为载体的河南非遗文化传播探究
电视如何借力新媒体提升传播力
读图时代下的传播活动图片化热潮
微信朋友圈传播体育信息的特点
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与对策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