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美学的视觉转译研究:以动画《养家之人》为例

2024-04-07 08:20张可可刘双花
河北画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养家图案美学

张可可 刘双花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养家之人》是卡通沙龙动画工作室制作的动画长片,由诺拉·托梅导演[1]。该片于2017年12月8日上映,改编自黛博拉·埃里斯的小说作品《帕瓦娜的守候》。该片发行后曾荣获很多奖项,第45届动画安妮奖上,获得了最佳动画长片、最佳编导、最佳剧本、最佳美术指导等八项提名,第31届亚洲电影大奖、第90届奥斯卡奖评选中都斩获最佳动画提名[2]。该影片采用浓重的笔触展现历史神话和幻想场景,并融入装饰风格的艺术元素,运用当代的视觉手段进行创作和转译,给受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尤其对本土美学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平行蒙太奇双线叙事

动画中现实生活与神话世界两条故事线同时进行,使用了平行蒙太奇双线叙事的表现方式,加强了影片节奏,两条故事线相互烘托,产生时空交错的朦胧感,造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主线为帕瓦娜艰难奋斗的现实生活,女性外出和教育都有限制,当她父亲出现危难后,一家人生活困难,她们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帕瓦娜剪掉了长发,母亲给她穿上哥哥之前的衣服,她到街市边做劳力边打听父亲的下落。主线描述了具有民俗意义的现实故事,让观众感受到帕瓦娜的生活经历[3]。

辅线以叫苏莱曼的男孩挑战魔王大象的神话故事为主题[4]。在《养家之人》中,大象王则被用来象征对抗,苏莱曼孤身挑战大象,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辅线部分是具有古老文化背景的神话传说内容,题材延续了“正义战胜邪恶”的美满结局,类似《一千零一夜》阿拉伯神话色彩的传说故事,结合本土传统文化,呈现出背后的艺术文化内涵。

二、本土美学视觉呈现

在3D技术盛行的今天,本部影片仍然选用平面手绘进行创作,画师雷扎·里亚希,一年的时间里只有他一个故事板画师,以保证出来的风格一致和故事的衔接。诺拉·托梅希望通过手绘的方式来表现角色和故事,手绘的痕迹和笔触可以更好地传达人物内心的情感让观众产生共鸣,让整个故事更加有温度和生命力。影片采用剪纸动画技术,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美学差异,对本土美学的视觉转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手工艺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作为当地的手工艺,装饰风格以抽象为主,纹样和图案包括几何图案、植物图案、文字装饰图案,其中梅花、菊花等植物花卉形象美观,牛和羊则温顺可爱,这些图案反映真、善、美,人物造型多使用侧面,眼部则用细叶或花朵来表现。《养家之人》影片呈现上利用剪纸动画技术塑造虚构的空间,在辅线部分剧中剧的神话故事中,用剪纸排序和色调对比来表现空间的层次感[9],极具地方艺术视觉装饰色彩,增强了民族本土美学传播。

图1 《养家之人》影片剧照

图2 《养家之人》影片剧照

(二)几何美学图案

几何图案作为具有当地文化的艺术形式,涵盖了大量的数学结构。欧几里德的基本工具被艺术家用于创作这些图案,它们由各种精美细密的纹样拼贴而成,具有很高的装饰性。这些图案多是代表生命力旺盛的植物纹、玄奥的几何纹样以及具有韵律特点的文字纹样,通常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中[5]。该影片采用剪纸动画技术,运用几何图案、表意山脉、建筑和骆驼等剪影,构成了球面上明暗对比强烈的视觉效果,这种表现方式恰恰是当地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6]。

图3 《养家之人》影片剧照

图4 《养家之人》影片剧照

(三)本土造型美学艺术

《养家之人》的造型艺术与本土不同时期文化紧密相关。五六十年代,当地是一个平静、开放的地区,后来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造型也跟着不同时代的背景变化。

1.地域文化造型

在当时背景下,男性通常蓄须,女性则需要蒙面并穿能遮住全身的落地长袍,戴面纱(布卡),穿着几乎没有装饰,男性穿长袍、无袖上衣和裤子,头饰形状以圆形居多。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服饰造型为影片创作呈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为人物设计提供了参考[7],独具地域特色和文化象征性。

图5 《养家之人》影片剧照

图6 《养家之人》影片剧照

2.主人公帕瓦娜造型塑造角色

帕瓦娜的造型随着动画情节内容不断变化,服装和发型搭配装饰都有所变化,在动画电影中比较少见,而色彩的设计和呈现则更好地服务于角色的塑造。影片开头,帕瓦娜以绿色系造型出场,这种颜色象征着生活的热情,当她父亲出现危难时,她的头巾从绿色变为红色,呈现出神秘的氛围,在女扮男装的场景中,她的造型以白色和褐色为主,凸显了地方“男性色彩”的特征。[8]这使她成为那个“养家之人”,没有了身份的束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图7 《养家之人》影片剧照

图8 《养家之人》影片剧照

图9 《养家之人》影片剧照

3.神话故事中本土美学造型——女巫和老妇

影片中的女巫和老妇服装造型具有浓厚的当地民族文化特征,几何图案进行装饰,独具地方特色。女性传统服饰搭配头巾、花帽、长辫、长裙、裤裙及首饰项链和戒指,服饰的袖头、裙围、裙裤底部有手工刺绣。影片中女巫的造型尖锐,而老妇的造型趋近圆形,都具有丰富的装饰线条和纹理,从基础造型上与角色的定位相匹配[8],为了让角色造型和场景绘画的剪纸风格保持一致,人物的装饰纹样元素多采用直线,装饰突出的造型增强了动画艺术的呈现。

图10 《养家之人》影片剧照

图11 《养家之人》影片剧照

(四)场景氛围还原本土地域原貌

动画展现了老城区的居住地,反映了当地人世代居聚的传统习惯,当地的窗户都很小且高,人们希望外面的人看不到屋内的人,当地的房屋历史久远,房屋都是倚靠地势建造,悬崖相对比较多,使用的材料是泥土和砖石[9]。动画中多次描绘了门窗,帕瓦娜一家人通过窗户观察外面的情况,通过人物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来刻画的场景。影片中的建筑土黄色较多,冷色调为主,采用简单的色调来刻画生活氛围,城墙、街道和摊位这些场景是当地集市文化特点的集中体现。

图12 《养家之人》影片剧照

图13 《养家之人》影片剧照

图14 《养家之人》影片剧照

三、《养家之人》动画的幕后创作者

原著作者黛博拉·艾里斯曾在当地生活五年,她是一位慈善家、和平主义者,《养家之人》的故事围绕着妇女和儿童在社会中的生活经历展开。安吉丽娜·朱莉是亲善大使,她在看到该影片的剧本后担任了监制。

《养家之人》的创作团队卡通沙龙动画工作室,是来自爱尔兰的著名动画工作室,由汤姆·摩尔、保罗·扬和诺拉·托梅三人协同创办,创作的电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卡通沙龙工作室被观众称为“欧洲的吉卜力”,导演汤姆·摩尔被称为“欧洲的宫崎骏”。创作的电影《凯尔经的秘密》、《海洋之歌》和《狼行者》被称为“爱尔兰民间传说三部曲”[10]。卡通沙龙动画工作室通过动画电影的方式在全世界传播了地方文化,同时对本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3D动画盛行的今天,卡通沙龙的动画基本都是手绘的,通常融合了历史传说和符号印记,构图非常考究,画面精美程度令人惊叹。

《养家之人》这部影片花费了四年时间进行创作,影片的成功离不开幕后团队的真诚付出,对小女孩艰辛成长经历的刻画,给了人们更多努力奋进的坚强力量。这部电影将提醒人们意识到她们的牺牲和付出,并体现出阿富汗文化的多元、创造性和力量[11]。”

四、结语

《养家之人》的动画创作体现了本土美学文化创新的视觉呈现。民族文化是一个地区历史发展过程中精华内涵的沉淀,用动画创作手段呈现出来,引发了人们对文化创新形式传播的再思考,这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用当代的表达方式传承和发展本土地域文化。这部影片以二维手绘的动画创作方式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呈现,展现了创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故事温暖疗愈且富有教育意义,反映了主创者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关注,传递对生命意义和美好人性的思考,引发成年观众的深思[12]。

猜你喜欢
养家图案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理想与现实
老公不疼孩子不顾家怎么办?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破产千万富翁卖包子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