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建设研究

2024-04-16 07:03刘梦王婷婷苏永
传播与版权 2024年6期
关键词:数字资源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

刘梦 王婷婷 苏永

[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文章主要探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建设现状,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的影响,包括变革读者需求、数字化转型以及知识传承等方面,提出了建設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几点具体建议,包括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馆藏多样性、推动跨学科研究和加强合作交流等,高校图书馆应当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通过创新和改革,建设更加适应未来需求的馆藏结构。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数字资源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传统的馆藏选配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信息获取方式和读者需求,其馆藏结构建设必须适应新的需求。通过分析大数据,高校图书馆可以了解读者的阅读偏好和需求[1],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馆藏资源。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需要有效地管理和维护馆藏资源,建立合理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以确保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完整性和更新性,同时需要关注资源的可访问性和可用性。另外,高校图书馆应重视馆藏资源的共享,大数据时代强调合作和共享的价值,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合作网络,与其他图书馆、机构或者学术社群分享馆藏资源,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影响力。通过合理选配、管理和共享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促进学术研究和学生学习的发展[2]。

一、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现状

(一)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的主要特点

1.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并存,馆藏种类丰富多样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呈现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并存的特点[3]。高校图书馆馆藏种类丰富多样,能够满足师生的不同信息需求,同时应不断发展和完善馆藏结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数字化资源成为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积极推广开放获取资源,为师生提供更广泛、更多样化的资源选择。除了传统的纸质图书馆藏,数字资源、音视频资料、在线学习课程等也应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满足师生在学习和研究上的多样化需求。

2.学科覆盖面广,综合性发展态势明显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呈现学科覆盖面广、综合性发展态势明显的特点。高校图书馆丰富多样的馆藏资源为师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纸质文献作为传统的图书馆资源形式,以丰富的图书馆藏、期刊合订本等方式满足了读者对深入学术研究的需求。而电子文献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则使得师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研究进展。数字资源库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大量的电子书籍、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整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高效、便利的检索和访问方式。此外,高校图书馆还注重收集与学校专业设置相关的特色馆藏资源。例如:医学类院校图书馆收集与医学相关的图书、期刊和数据库;工程技术类院校图书馆则聚焦工程领域的专业文献和实用手册。这种特色化的馆藏策略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学校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能更好地满足师生的学习和科研需求[4]。

(二)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现状分析

1.电子资源建设与纸质文献保障不均衡

尽管电子资源建设在高校图书馆中得到长足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是资金投入,如电子资源的采购、维护和更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对部分高校而言是一大挑战;另一方面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过快,使得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地更新和维护设备和系统,增加后续的运营成本。相对电子资源建设,纸质文献保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限资源的获取问题,一些珍稀文献、古籍等纸质文献资源获取难度大,尤其是对馆藏量较为薄弱的高校图书馆而言更是一大难题。二是纸质文献保存和维护的问题,纸质文献的保存需要较好的环境条件和专业的保护措施,然而一些高校图书馆的保存设施与技术并不尽如人意。

2.馆藏结构存在学科偏向,综合性不足

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存在学科偏向的现象,其原因之一在于学科发展的不均衡。部分学科在高校内的影响力和需求量较大,而部分学科则相对边缘化。因此,高校图书馆在选择馆藏资源时往往会更多地倾向于收集热门学科的文献资料,而对边缘学科的文献资料收藏则相对不足。其原因之二在于对学科需求的评估不足。高校图书馆往往会根据学科师生的需求来确定馆藏结构,如果其对学科需求的评估不够全面和细致,就难以建立起符合师生实际需求的多学科均衡馆藏结构。此外,高校图书馆在资源投入上也可能存在限制,如在资金、空间和人力方面,可能导致馆藏结构存在学科偏向。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也在综合性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如即使在涵盖多个学科的情况下,也可能由于关注点过于狭窄,无法完整地反映相关学科的整体发展和研究现状。这种情况导致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的综合性不足,影响其在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研究方面的支持能力。

3.馆藏利用与服务水平亟须提升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其馆藏利用工作对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以及满足师生需求至关重要。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利用工作不够精细化,高校图书馆馆员对馆藏利用工作的投入以及对读者的需求不够了解,以及一些读者对馆藏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方法并不熟悉,导致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自然不能提高。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服务的开展和水平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数字化服务的应用范围不够广泛,服务内容不够丰富多样,无法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图书馆馆员数字化服务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其对一些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读者在高校图书馆寻求帮助时往往得不到优质的解答和服务。

二、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的影响

(一)利用大数据技术满足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读者的需求发生明显变化。传统的纸质书籍已经不能满足读者对信息获取的需求。在大数据时代,读者更加注重与时俱进的知识和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根据读者需求来变革馆藏结构,提供多元化的数字资源。第一,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高校图书馆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规律和知识,为其馆藏结构和服务模式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比如,通过数据挖掘技术,高校图书馆可以发现某些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而调整馆藏结构。第二,实时数据分析。实时数据分析可以帮助高校图书馆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变化,以调整馆藏结构和服务模式。比如,通过实时数据分析,高校图书馆可以发现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正在发生变化,及时采购相关的学术资源。

(二)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必然选择[5]。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整合使高校图书馆在信息传播和知识传承方面具备更大的优势。对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和更新,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查询和访问方式。第一,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现今,高校图書馆的馆藏资源逐渐向数字化转型。传统的纸质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源逐渐被数字化资源所取代,数字化资源的增加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使得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更加丰富多样。第二,馆藏结构的优化。数字化转型优化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通过大数据分析,高校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阅读偏好和需求,进而优化馆藏结构,增加对热门资源的采购,减少对冷门资源的采购,提高馆藏的利用率和满足读者需求。第三,馆藏管理的智能化。高校图书馆应用大数据技术使得其馆藏管理更加智能化。通过大数据分析,高校图书馆馆员可以更好地进行馆藏管理,包括采购决策、馆藏整理、馆藏保护等方面,提高馆藏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三)知识传承的智能化支持

大数据时代不仅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挑战,也给知识传承带来新的机遇[6]。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的调整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使得高校图书馆在推动知识传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传承提供智能化的支持。通过对馆藏内容和师生阅读行为的大数据分析,高校图书馆馆员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知识的传承路径和需求,从而为知识传承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指导。例如,高校图书馆馆员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调整知识传承的策略和重点,使之更加符合师生的学术和研究需求。

三、建设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适应读者需求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首先,大数据时代下读者的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纸质书籍虽然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是已经不能满足读者对信息获取的需求。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读者希望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各类知识和信息,渴望能够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科技进展和社会动态。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根据读者需求调整馆藏结构,为读者提供更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数字资源。

(二)促进跨学科研究

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有助于促进跨学科研究。在大数据时代,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已成为前沿趋势。对此,高校图书馆通过收集和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资源,可以为跨学科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检索系统应当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以满足研究人员对跨学科信息的获取需求。信息检索的便捷性可以提高研究效率,促进跨学科研究的开展。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应当为跨学科研究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可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促进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建设的具体建议

(一)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

为了满足读者在大数据时代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引入各种数字资源,包括电子书籍、期刊论文数据库、学术视频、在线课程等。这些数字资源具有便捷、实时、广泛和可交互等特点,能够满足读者对知识获取和学术研究的需求。通过引入数字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拓展馆藏范围,提供更广泛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的资源,让读者能够更加便利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二)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大数据时代,读者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深度挖掘读者的阅读偏好、研究兴趣和学习习惯等数据,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例如:基于读者的借阅记录和搜索行为,高校图书馆可推荐相关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文献;通过分析读者的研究领域和关注点,高校图书馆可定制专门的学术导读和研究指导。这样的个性化服务可以大大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学术研究效果,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吸引力和服务价值。

(三)增强馆藏多样性

高校图书馆增强馆藏多样性对满足读者需求至关重要。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高校图书馆还应加强收藏和整合其他形式的资源,如音视频资料、电子期刊、网络资源等。这些多样化的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对知识获取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例如:音视频资料可以呈现更直观的内容,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电子期刊和网络资源则可以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资讯,帮助读者与时俱进。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打破传统阅读方式的限制,为读者创造更开放和丰富的学习环境,推动他们的学术研究和个人发展。

(四)推动跨学科研究

推动跨学科研究是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大数据时代,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合作越来越普遍,跨学科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对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收集和整合跨学科领域的资源和文献,为跨学科研究提供支持和便利,以促进学者间的交流和合作以及学术创新,推动学术领域的发展。因此,在馆藏结构建设中,高校图书馆要注重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增加对跨学科资源和文献的收集,从而满足读者对跨学科研究的需求,推动高校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五)加强合作交流

加强合作交流是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一,高校图书馆可与其他机构、学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享资源、技术和经验,通过合作交流提高馆藏结构的质量和影响力;也可与学术界、业界、社会组织等密切合作,拓宽馆藏资源的获取渠道,增加新的文献来源和研究资料。第二,高校图书馆可与其他图书馆之间开展资源共享和合作采购,增强和提高馆藏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第三,高校图书馆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与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以此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图书馆服务,为师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更好的支持[7]。

五、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其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读者需求,建设更加适应未来需求的馆藏结构。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多样化的馆藏内容以及跨学科研究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8]。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高校图书馆通过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馆藏多样性、推动跨学科研究和加强合作交流等措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

[1]高源.浅谈高校图书馆利用全媒体开展阅读服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4):179.

[2]梁作明.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1(04):54-56.

[3]刘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8):176-177.

[4]叶玉珠,闫安.高校图书馆非通用语种文献建设的矛盾及解决方案[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06):71-73.

[5]苏敏.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及启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0.

[6]徐娅囡.新形勢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

[7]刘洋.大数据下图书馆发展现状及趋势[J].新晋商,2022(09):129-131.

[8]张晓洲,胡至洵.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22(25):65-68.

猜你喜欢
数字资源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
建立中文DOI标识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作用
高校数字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
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