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时代“六地”全力谱写东北振兴新篇章

2024-04-24 08:22刘浩
辽宁经济 2024年1期
关键词:东北振兴新时代

刘浩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国之重任”的历史任务,锚定“辽宁之为”的战略目标,立足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深刻把握新时代发展形势的研判,旨在发挥东北振兴辽宁实践的更大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六地;东北振兴

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中国现代工业的重中之重,它是中国的粮仓,每年产出超全国总量1/5的粮食,大量的石油、木材、煤炭等资源“倾囊而出”,曾经在最关键的时期支撑了整个国家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产业竞争力削弱,如何恢复昔日的荣光,成为东北积淀着疼痛的深刻思考,恰逢东北振兴战略提出二十周年,肩负振兴东北的时代使命,打造新时代“六地”为辽宁全面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一、赓续“六地”红色血脉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

红色“六地”是辽宁的鲜明亮色,是历史赋予辽宁特定的品格与力量,从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再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红色“六地”记录着近百年历史中的英雄儿女的奋斗历程,重温着老工业基地星火淬炼的宏伟历史,它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能量,代表着最强大的精神信仰,是用汗水和血肉谱写的红色精神谱系,谱写着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历经岁月,仍激发着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东北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不仅照亮东北振兴奋进新征程,点燃老基地昔日荣光的火热激情,更推动新时代辽宁振兴再创佳绩。

如果说红色“六地”就是辽宁振兴的精神之魂,那么新时代“六地”是辽宁振兴的力量之源。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意见》,提出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的新时代“六地”目标,引领辽宁全面发展取得新突破,推动东北振兴进入新阶段。新时代“六地”既是东北振兴的努力方向,也涵盖了辽宁振兴的奋斗目标,承载着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新部署和新要求,充分体现国家发展之所需,东北振兴之所能,人民群众之所盼。凭借自身发展的明显优势和深厚基础,辽宁正在以超常规的勇气和魄力打好一场东北振兴的“辽沈战役”。

二、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内生动力勇担国家重大战略支撑

紧扣国家战略支撑作用的重大使命,辽宁肩负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要使命。作为共和国的长子,辽宁有充足的优势和能力成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面对曾经“投资不过山海关”的知耻而后勇,激发内生动力和提升引领带动能力,辽宁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第一,坚持将用好政策支持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結合。当今辽宁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发展动能的加快集聚期、产业升级的转型关键期、跨越赶超的发展窗口期,应当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对于辽宁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优化升级政策供给,奋力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进一步坚定信心,以更大力度和过硬措施,激活辽宁特有的敢闯实干精神,释放新时代辽宁发展潜力,激发全社会创造创新的内生动力。第二,坚持推动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营商环境。聚焦解决经营主体关切,着力化解经营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加大减税、要素成本力度,将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落在实处,全力促进企业融资增量、扩面,强化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第三,抓牢政治生态和依法治理两大关键点,全面改善和保障营商环境的持续好转。深化市场和政府的良性结合,梳理权力清单,将一切权力放置在监督下,有边界有规矩。着力为民营企业特别是创业型企业提供更多商机。在企业合作上架桥梁、在产业布局上系纽带、在供需对接上建通道,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方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夯实营商环境“稳”的“形”,蓄积了“进”的“势”。

三、科技创新推动新型工业化技术创新强化策源引擎

工业兴则辽宁兴,工业强则辽宁强。制造业是辽宁的传统优势,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八成以上。在新中国的工业史上,无数个“第一”在辽宁诞生,第一架舰载机、第一艘航母、第一个机器人,等等,为形成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立足新时代,面对新征程,当今辽宁将打造新型工业化作为重要抓手,一手推动省经济低速运行发生重大转变,一手推动高质量新型工业化实践,带动东北振兴目标全面实现。

依托科教资源优势,拥有大院大所的辽宁是国家深空、深海、深地技术的重要策源地,面对当前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究其根源就是研究跟不上。东北产业基础雄厚,门类相对齐全,特别是掌握着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辽宁勇担科技自立自强,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在重大创新平台取得新进展,培养吸引创新型人才取得新成绩,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东北振兴发展献计出力,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

首先,升级优化以企业为主导的科教资源整合配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要实现东北振兴,就必须要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辽宁将自主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良性互动,不断加强产业创新的前沿探索和布局,在推进颠覆性技术研发应用、延伸产业链,激活市场活力上下功夫。企业是链接实验室和市场的主力军,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加强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的深度合作和联合攻关,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塑东北科技振兴的新动能新势能。充分发挥辽宁工业门类齐全优势,全力建设对标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老班底”需要新支撑,明确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部署未来产业布局,为东北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赢得更加积极的发展主动。

其次,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坚决履行东北振兴使命,聚焦国家战略导向和市场需求,引导行业转型升级,系统梳理和打造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育苗圃”的作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从科技创新“跟跑者”向“领跑者”的转变,着力打造辽宁原创技术策源地,保障国家产业链安全稳定。瞄准国际领先、全国领跑,坚持发力高起点、发挥高水平、创造高质量,打造万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基地,真正把标志性工程做好、做强,把辽宁先进制造业名片擦得更亮。

再者,推動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发展,围绕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抓住制造业质量与效益的这个重中之重,提升制造业承载能力、推动存量扩能升级,提升投入产出效益,把制造业长板锻长做长,聚力解决制约制造业发展质量和瓶颈的问题,为培养世界一流制造业贡献辽宁力量。

最后,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是产业创新的基础,是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对于改革开放重大科技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关键核心技术落实到人,建立长效工作协调机制,分解任务,明确责任。

四、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科学构建现代化大农业

民以食为天。广袤的东北平原,孕育着国之粮仓,蕴藏着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方面发挥着开路先锋的作用,在夯实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基础和科技兴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首先,强化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夯实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基础。新时代农业农村仍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短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多年来,辽宁围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打造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资源和力量,平衡城乡要素交换,补齐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近年来,辽宁省始终围绕改革主线,推动“老农垦”焕发年轻活力,比如盘锦新增27个农场有限公司、葫芦岛提升农业产业公司专业化水平、锦州、丹东创新完善现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等,推动东北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着力提升现代化大农业目标的进度和质量,真正做到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辽宁先行。

其次,守好“生态农业”战略后院,让现代化大农业的成色更足。东北耕地面积约6.21亿亩,其中典型黑土地面积2.96亿亩,黑色沃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东北现代化大农业方面不可取代的自然资源,是东北振兴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近些年,辽宁在逐步实施完善绿色种业工程,提升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将生态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目前在喀左、彰武两县实施面积40万亩,打造大面积单产提升的示范工程,加大优质配套栽培推广力度和范围,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玉米、水稻机播率达到98%以上,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示范引领,保障中国人的饭碗时刻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为东北振兴大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最后,科技强农,助力现代化大农业达到新高度。提升科技强农重要地位,为东北现代化大农业培育出“数字经济”花朵。凭借现代科技的强引擎,发挥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并举,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加工,以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进程为重点突破,带动东北现代化大农业目标的全面实现,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以高质量的现代化大农业实践支撑东北农业全面振兴。在科技引领下,辽宁省新建和改造设施棚室6.1万亩,蔬菜、水果设施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规模化养殖率达到71%,同比提高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增新建国家级海洋牧场4个,并实现深远海大型养殖设施装备零的突破,远洋捕捞能力加快提升,建成全国最大专业南极捕捞加工船,等等,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

东北地处环渤海经济圈,是东北亚区域的核心地带,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2022年,中国与东北亚五国贸易总额是中欧贸易额的1.1倍,是中美贸易额的1.2倍,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为14.6%,仅次于东盟。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首先,充分利用远东开发带来的特殊机遇。远东地区独立参与亚洲的经济循环,不仅总投资比全俄罗斯高出3倍,更坐拥重大能源合作项目,辽宁应当充分利用显著的地缘优势,推动与远东地区国家要素禀赋互补,在开放合作与能源安全相结合、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方面,辽宁将大有作为。

其次,以更高站位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优势,推动从对外开放到“双向开放”的全面转变,提升辽宁参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能力,以更大格局开放空间,更高质效打造开放平台。

最后,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和对外经贸关系,拓展开放合作空间。发挥通道和枢纽的区位优势,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推动与东北亚等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发挥“海、陆、铁”通道叠加优势,打造我国与东北亚开放连接的新枢纽,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东北振兴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的长远大局的重要任务,经过老工业重焕辉煌的“漫长的季节”,新时代、新征程赋予辽宁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时代使命,立足新时代“六地”目标,辽宁承载着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和托付,必将在白山黑水的振兴与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相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东北一定能够重振雄风、再创佳绩”。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东北振兴新时代
新一轮东北振兴形势下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发展的思考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东北振兴”区域政策经济效益评价
东北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全国新一轮东北振兴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