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元路径探析

2024-04-24 06:44陈海玲
辽宁经济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复兴网络资源

陈海玲

〔内容提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结合有效的经验做法,本文从正确认识共同性与差异性、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整合优化网络传播资源、发挥旅游业的重要功能、发挥法治导向作用几方面对多角度、多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探索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元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复兴;网络资源;多元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集。目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诸多实质性的成果,实践中也取得一些切实效果。但与此同时,研究重复、片面等问题同样存在,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行性的实践探索仍然十分缺乏。針对现实问题,结合有效的经验做法,如何多领域、多角度探索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

共同性与差异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可分割的构成要素。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不是简单追求以共同性取代差异性,共同体意识不仅不否认或排斥各民族差异的客观存在,而且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共同性与差异性两个要素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但共同性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发挥着更为基础性的作用。因此,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

政治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共同奋斗的政治引领,坚守思想红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方面,要全方位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条件,在实现各族人民一律平等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满足各族人民的利益诉求,形成利益共建、成果共享、思想共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方面,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构建民族大团结话语体系,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主题,引导各族人民发自内心地认可中华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兼收并蓄,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具有推动中华文化繁荣、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中华文化兼收并蓄,讲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激发人们同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联想与心理认同,进而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要充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部分,从中提取各民族普遍认可、共同遵守的思想理念。将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文化、道德规范、价值准则融入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中。深入挖掘并创新运用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留存下来的文化记忆、史料记载、历史古迹、文化遗存等。深入挖掘文化中所蕴含的红色基因,不断突出红色基因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政治定力、精神命脉和思想引领作用。将各民族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汇聚成各民族成员团结一心、奋力前行的坚实力量。

三、守护底线,整合优化网络传播资源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如何扬长避短,提升主流话语的感召力与引导力,在网络空间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面对和研究的课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充分整合互联网传播路径资源。主流媒体要不断整理优化互联网资源,运用互联网加快党和各级政府直属互联网新媒体融合发展。由政府牵头,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共同引导和规范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要发挥社会组织在互联网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还要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像呈现的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以图文、影像等多种表现手法呈现中华文化符号,注重运用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将抽象复杂的政治意识形态概念转化为具象、有情感、通俗的传播话语形式,使各族群众听得到、听得懂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声音。注重借助专业的力量,精准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义。自媒体制作和发布要坚持平民化的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实现情感表达的大众化、人性化,在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上突出中华文化凝聚人心、汇聚民心的精神力量。

在网络空间,要坚持德法并举。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网络社会思想共识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民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列出涉及少数民族舆情事项的具体内容清单,抵御网络非理性民族主义蔓延,对于不实不当言论,加强监督。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测,守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底线。网络空间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涉民族网络安全、信息发布、监督审核等法规条例的出台,完善民族舆论的审核机制。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严密、可控的涉及民族内容的舆情监测、预警和反馈机制,并应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及时调整和完善。

四、深化“三交”,发挥旅游业的重要功能

旅游业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各民族精神力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充分发挥旅游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好实现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重要功能。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是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和建构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有效途径。积极营造环境氛围,引导各民族群众共同居住生活,鼓励各族群众通过传统节庆等活动开展互动交流,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注重开发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共存的旅游景区,利用丰富的多民族传统习俗和情感体验,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唤起中华民族集体记忆,通过文化承载的地理空间来加深文化认同,从而发挥旅游景区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作用。

支持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把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能量、好声音融入旅游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中。民族地区旅游既要表现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又要突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体性。在展示民族历史时,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多强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史实,展示历史上各民族团结互助、为国家统一和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以及历史上各民族互相学习、文化相互交融、交相辉映的和谐状态。在旅游产品中通过简介、标识、表演、体验等形式将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巧妙展示出来,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要避免出现为博人眼球,虚假、夸大、片面宣传等现象。

五、依法治理,充分发挥法治导向作用

结合时代要求,发挥法治功能,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认同导向作用和行为导向功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障。构建以宪法及相关法为根基,以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为核心,以民法典为依托,以刑法为保障,以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的根本前提。

根据新时代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民族关系的新变化、民族工作的新要求,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国家法律体系之中。要不断健全民族事务治理体制机制,完善治理体系。树立正确的民族工作理念,转变防范性、控制型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模式,努力推动以社区为基础的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涉及民族因素的事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进行化解。树立法治思维,把民族工作看作一项经常性、常态化的社会管理工作,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律知识普及工作,引导少数民族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理性维权,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各項规定,用法治思维规范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社会行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以法治为规范的日常生活中。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中华文化认同的精神力量、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战略性问题。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才能凝聚和汇集强大的民族力量,全面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辽宁省民族宗教联络与舆情中心)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复兴网络资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题”
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
供电企业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