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2024-04-24 08:22姜宝山宋伟滨
辽宁经济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心城市创新体系军民融合

姜宝山 宋伟滨

〔内容提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讲话精神,结合自身产业基础与优势,探索军民融合路径的深入实践与制度创新,推动东北地区国防安全、产业安全建设,带动东北再振兴,对于推进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任务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剖析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内涵,分析沈阳市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充分吸纳、总结绵阳、青岛与深圳等示范区科技创新与军民融合建设发展的有益经验,基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的有机衔接与融合的总体方向与目标实施,提出厚植发展土壤环境、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6项建议措施。

〔关键词〕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制度创新;中心城市

一、引言

军民融合是国家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重要发展理念。创新体系建设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的最佳支撑点与必经路径,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源。随着新一轮东北振兴、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入实施,2018年3月,沈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五高”要求和建设“四个中心”的重大部署,凝心聚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2022年1月,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深入开展“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从国防建设及产业安全来看,沈阳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军工制造的摇篮与基地,在中国军工制造中地位举足轻重,涉及国之重器的生产及关键核心技术。面对东北经济低谷期、东北亚安全环境等现实背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加大创新投入,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新动力,建设沈阳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与国防建设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概念及其内涵

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是一种涉及多元化主体的融合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军工集团、国家大院大所、军队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国有单位、民营企业6大类参与实体。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就是在军和民两大创新体系之间建立一个双向开放系统,统筹多个主体,整合各类要素,形成以富国强军为战略指向的国家、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

创新体系可分为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以及产业创新体系。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是上述三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有交叉与融合。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根据国防科技创新链和产业链各环节的特点和规律,分阶段、分层次和分类推进军民融合,有效利用优势社会科技资源,实现“小核心,大协作”式的寓军于民,建立开放共享的国防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有机协调、相互支撑,是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支持共生共榮的有机复合体。间图1。

三、沈阳中心城市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条件、问题分析

(一)沈阳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现状条件分析

1.军工科技创新资源较为丰富

沈阳作为东北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大学和科研院所密集,军工科技创新资源较为丰富,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拥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总数达到40家以上,在辽宁位居第1,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居前5位,为开展军民融合创新研究提供了支撑与保障。

2.军工龙头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增强

沈阳拥有国有军工企业14家,军民融合企业总数277家。目前,军工龙头企业沈飞、黎明在中国军工制造事业中地位举足轻重,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国家级机器人研究机构,在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形成了“新松”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机器人智能制造体系基本形成,IC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3.军转民成果显著,地方民参军势头良好

早在2009年沈飞通过Q400、L162等项目与美国赛斯纳公司合作,开启了沈飞军转民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目前,沈飞通过政府引导,致力开放合作,梳理国防专利技术1000余项,130余项专利技术成功实现脱密。此外,沈阳市民参军联盟单位已经达到117家,增材制造、旋翼无人机等一批前沿技术实现军转民,整个沈阳军民产业发展联盟在资源整合、深度融合上态势良好。

4.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渐成规模

沈阳现有研发与服务平台涵盖了先进制造、新材料、机器人、传感器等多个领域,开展产品研发、工艺改造、产品测试、技术咨询等活动3000多项;各级孵化器成为推动企业成长、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东北科技大市场是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发挥了中心城市的服务与辐射功能,为沈阳军民融合技术交易中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5.科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017年以来,沈阳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从支持创业创新空间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健全融资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业、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近几年沈阳建设了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海翼号深海滑翔机、3D-NAND PECVD设备、AP1000核主泵、i5智能数控系统等一系列世界级创新成果及产品,为天宫、蛟龙、神州、航母、大飞机等国家重点工程做出贡献。

沈阳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现状条件SWOT分析见图2。

沈阳市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作为全国军工的重点基地、东北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详见图3)。现阶段应充分研究和利用国家政策机遇,立足航空及科技资源的特色、基础与优势,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实践,引导本地军民融合产业向深度发展,向高端化发展,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二)沈阳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沈阳市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面对沈阳作为东北唯一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任务、目标要求,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1.企业研发机构总量少,创新成果不多

相比先进城市和地区,沈阳依托企业建立的研发中心数量偏少,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在规模以上的3859家企业中,设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占比仅为6.4%,低于全国7.8%的水平。全市仅有13家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全国排名前三位的青岛、杭州、广州相比相差近10家。企业拥有的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也较少。在军民融合产业领域,国有研发机构资源力量分散,缺少统一协调组织领导,没有民营研发机构涉足。

2.科技投入不足,对军民融合创新支持重视不够

近几年,沈阳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平均比例分别为7.6%和3.8%,企业科技投入总体水平偏低。另一方面,受财政困难影响,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强度不够,市财政科技资金支出增长速度低于市财政预算支出增长速度,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力度有限。

3.本地创新活动与国防建设结合不紧密,军民创新优势资源利用不够,成果转化率低

本地大院大所军民创新优势特色资源利用协作不够,与本地民企间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缺乏与部队、军工研发生产单位有效对接渠道,大院大所成果转化困难。军民创新优势资源共享有待进一步健全、协同创新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4.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少,流向发达地区

尽管601、606、626、47等研究所以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军工研发平台军工科技资源丰富,但其军民技术转化率低。一方面,辽沈地区企业主动对接科研院所、高校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就高校科技成果来看,实用性差,特色优势不够,研发定位不接地气,市场距离远。以上两方面因素交织,导致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低,更多流向了发达地区,形成科技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统计显示,沈阳企业大多选择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方式,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研发的仅占12%,平均每年只有7%—8%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且本地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超过30%。例如,黎明公司2016年隶属中国航发后,才逐渐开始培育集团外部供应商,致使目前的供应商规模体量较小,沈阳本地只有兴华电器一家企业参与配套。

5.军工研发不能满足军需,科研项目立项与市场需求脱节

沈阳市技术研发类创新机构平台虽然总体数量较多,但一些科研单位整体技术水平不高,高端军工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研究水平距离国防建设重点项目研发技术领域差距较大,研发项目对接合作较少,服务国防建设创新需求的能力急待加强。在科研立项管理上,一般采取政府立项,企业和机构申报,经专家评审通过后给予资助,在论证科研人员研发能力方面,仍然存在片面强调、单一指标的现象。

6.科技政策体系不完善,制度创新协同整合有待加强

目前,沈阳一些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政策主要针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门槛过高、标准过严,使很多具有活力的中小微企业无法享受到相关政策支持,加之政策间统一与衔接不够,后期扶持、孵化和服务不到位,严重挫伤了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的形成。在激励研发、转化制度方面,多数政策法规都规定了对于技术研发、转化提供一定程度上的资金支持或財政补助,对转化后续创业支持,创新创业联动系统性施策不够。

7.高端人才贮备不够,呈现外流趋势

目前,沈阳有25名院士,不到南京的1/3,少于长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沈阳只有41名,南京有306名,低于大连。缺乏高层次、掌握重大核心技术的创新人才,科研人才贮备不足。面对南方经济发达省(区、市)的人才争夺,一些高校、院所的领军人才、科研骨干呈现外流趋势,与先进城市的人才竞争处于劣势。对民参军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职能部门批复多,家属安排存在瓶颈。面对复合型技术开发人才不足的问题,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体系、模式有待探索。

四、建议措施

(一)总体思路

遵循国家国防安全、产业安全战略总体要求,按着成果产出、成果转化、保障支持的内在要求,立足辽沈地区航空产业特色与优势,培育复合材料、无人机、传感器、增材制造等特色产业、潜力产业与空白产业。对标先进地区与示范企业、项目,找差距,选目标。引培并重,整合科技资源,聚焦协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的有机衔接,着力机制体制制度创新(如图4所示)。

在创新实践上,着眼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强化七大要素:做规划、搭平台、建基地、引人才、设基金、强服务、出成果;探寻五大路径:“政府+企业+协会”主导、“园区+校区+社区”融合、“文化+人才+科技”共进、“孵化器+加速器”推进、“资本+研发”催化;整合军地校企研的科研要素资源,建立项目人才、技术攻关、融资平台、成果转化“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机制。推动军地校企研开展深度合作,释放人才、技术、设施等创新要素活力,推动“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培育要素融合、共生共荣的创新创业文化土壤。

(二)具体措施

1.强化理念引领,厚植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成长的土壤环境

一是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培植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文化土壤环境。组织开展系列创新创业的公益培训及宣传活动,培育凝练沈阳企业家精神,达成全民创新创业的理念共识。

二是强化系统招商理念与思维,做优创新、创业的制度生态。学习长沙智能制造产业链链长制招商的成功经验,梳理产业链,通过系列招商,补齐产业链短板,降低核心项目落地的费用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制度成本,打造具有整体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

三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改善军民融合创新创业环境。研究推广绵阳、洛阳银行军民融合专门贷款银行模式,开辟融资贷款绿色通道;总结铁西区与广发银行合作基金的经验做法,建立风险保障基金,对军民融合生产、科研活动进行信贷倾斜和投资担保,引导其对军民融合项目提供信贷资金支持;设立产品开发专项基金,对军民融合中试基地建设、研发后段中试产业化开发项目给予专项扶持。

四是设立专门的沟通接待部门与场所,强化信息沟通服务。建议设立军民沟通接待办公室及专门场所,定期开展各层级的军地沟通活动;灵活聘用退役、在服专门人才,建立国防需求项目信息发布、重点民营企业与军工科研院所对接通道;定期举办创新创业专项大赛活动,发现专业人才。

2.内外结合,力促高端研发平台集聚

借鉴学习长沙经验,以央、地合作方式,股权结合,以大院大所为核心,整合沈阳地区军工大院大所、高等院校、地方院所和企业军工研发资源,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自主经营、协同发展的原则,组建沈阳市军民融合研究院,作为推进整个沈阳军民融合技术研发、孵化服务的一个顶层机构,打造军民融合创新基地和创业基地双平台;学习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科大讯飞研究院、银星集团经验,对民参军企业成立民营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广东经验,联合团队、联合实验室、研发综合体)给予政策支持;借鉴青岛古镇口经验,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引进北航、南航、哈工大等航空、军工知名高校以及“中”字头军工科研机构在沈阳设立分支研究机构与专家工作室;引进俄罗斯、乌克兰军工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在沈阳设立分支研究机构或外专工作室;扶持做强东大以及东大产业园的院校创新品牌,发挥601所等大院大所的创新示范效应,

3.思维创新突破,探索科研管理、政策引导的新路径

建立由企业家、专家、风险投资家组成的常态化咨询小组,定期召开发布科技创新形势分析会。改变以往政府主导科研立项状况,转向企业自主立项为主,探索建立“运营公司+创新联盟”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发展新模式:将科研项目的立项权交给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由其自主立项,政府给予适当资助,赋予第三方项目经理人(专业资信、品牌,先期阶段外地引入)进行项目组织实施、跟踪评估、财务监督等管理权限,最后由项目委托方(如科技主管部门)监督、验收、评估,提升科研管理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建立包容和支持非共识创新的制度,扩大高校、科研院所立项自主权,每年给予一定金额的资助,支持有创新价值但没形成共识的项目;建立研发储备金制度,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认证入库的军民融合企业,给予研发资助和奖励性补助,并对国家高新技术认定辅导、咨询服务给予政策支持。

4.整合资源,推进军民融合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改革

整合现有沈阳工业设计的产学研平台机构(如鲁美、沈航、中国装备制造工业设计中心等),开展工业设计创新专项行动,提升、打造沈阳市产品制造、军工制造形象与档次,释放沈阳工业设计生产力的高端潜能;学习借鉴“浙大”“阿里”两座兴业金矿对地方经济带动的经验,强化沈飞、黎明、601所的三大航空特色平臺带动效应,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剥离非主业,吸引市内外企业家在沈投资兴业;学习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经验,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扶持潜力企业(准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培育军民融合产业新的增长点。

聚焦协同,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创新试点示范建设。推出一批试点单位及示范园区,支持沈阳君威整合资源,创新探索,先行先试,成立辽宁军工集团,发挥示范窗口带动作用。借鉴深圳湾、鲲鹏实验室建设经验,结合沈阳航空产业特色与优势,重点支持、建设航空军工联合实验室,打造军民融合高端研发平台,汇聚科技英才,开展军民共性基础和前沿技术联合攻关,强化沈阳“航空科技”亮丽名片的内涵。

5.注重平台建设,深化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内涵

借鉴并引进绵阳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交易平台,整合现有信息平台,建立沈阳市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交易和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军民融合型科技创新计量检测、试验技术平台。建立军民融合智库体系、军民融合实践平台。组织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相关教师到军民融合示范园区及企业挂职,促进技术流、智慧流、信息流融合;整合大院大所及军工企业科研资源,围绕航空航天战略性、技术操作性问题推出一批军民融合研究课题。加强科技成果孵化,建立军民融合转化平台、实践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占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理念、思维、技术制高点。

6.总结推广科研成果转化经验,强化人才引培效果

总结、推广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大连化物所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的经验,制定科研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推动大学、军工研究机构科研成果的双向转化,释放创新要素活力;推广601所旋翼无人机项目成果解密转化的经验,大力推动去背景化降级解密的军民两用科技成果向地方转化;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强本土培养,设立军民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资助专项,加大人才引进支持力度;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加强对军民融合人才引进的安置服务,切实解决研发人员的激励受限问题以及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沈阳浩丰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中心城市创新体系军民融合
成都:跨越两千年的“中心城市”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趋势研究
军民融合产业的四川探索:产业基金的逻辑和方案
特朗普的“军民融合”政策能兑现吗?
我国物流经济空间组织模式探讨
经济腹地与中心城市金融集聚的影响关系分析
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创新优势学科平台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高校教学方法创新体系的建构与实现
河南省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