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促进学生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生长的能力

2024-04-24 16:53李宗红
新教育·科研 2024年2期
关键词:自我成长判断能力理解能力

李宗红

【摘要】围绕“成长中的我”主旨,将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真实生活紧密结合,引导他们展开从积极思辨到自我建构的递进性实践系列活动,可以实现他们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的有效提升,促进他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自我成长

道德与法治课程基于已有立场、观点、思想,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化教育”,重在引领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促进他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在紧跟时代步伐和学生认知的案例解读中,提高他们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的真实、有效生长。

一、故事情境式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说:“讲故事比讲道理更好。”“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等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在一定的故事情境中感悟思想、生发思考、生成共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课程的熏陶、感染、引领、塑造功能,让学生时刻成为“成长的我”。

1.讲好教材中的故事

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是课堂教学主题和编者意图的直接呈现。讲好教材中的故事,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道德、规范、法治内涵的思考和感悟。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父母多爱我”一课基于“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主题,引导学生去体会生活日常中父母默默的爱,理解父母之爱的多种方式。课文以直观可感的“幸福树”记录形式,让学生回忆自己感受到的父母之爱,而后以《妈妈喜欢吃鱼头》这一故事,为学生打开新的视角,重新去回顾、体验、感悟那些不易察觉的父母之爱,接着再让学生去继续重温、丰富“幸福树”的记录事件。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读来再现这个故事所呈现的生活的烟火气息,让学生在对妈妈和外婆“美丽谎言”的发现中,自我思考,并回答作者最后提出的疑问“为什么妈妈和妈妈的妈妈都喜欢吃鱼头”,并由此发现“天下的妈妈都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子女”这一共性特点,继而更深刻、更全面地去回顾生活中父母赋予子女更多不易察觉的爱。

2.链接生活中的故事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中心目标,去认真遴选相对应的生活中的德育故事,可以进一步丰富教材的内容,拓宽课堂教学的外延,敞亮学生对德育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上面提到的“父母多爱我”一课中安排的故事《妈妈喜欢吃鱼头》是一篇传颂已久的感人故事,但这对于当下垂涎“剁椒鱼头、干锅鱼头、口菇鱼头煲”等美味的学生来说,可能对文中的鱼头不能产生正确的理解,因而也就不会有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的感同身受,他们甚至还会从营养学的角度解释鱼头的营养丰富,口感爆棚。因此,教师有必要从学生现实生活中重新寻找一个他们所熟悉的、能体现父母之爱的当代故事,并在他们的再次讲述中,凸显该课堂的理念导向。笔者在课上为学生链接了《走在左侧》这则小故事,故事的大意是: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他们每次接送“我”上学和放学时,总是毫无例外地走在“我”的左侧,从来没有变过。“我”觉得他们这样做,都把“我”困在了一个很小的空间里:“我”贴着路边走,他们又经常挡住了“我”看向外面精彩风景的视线。可是,每当“我”挣脱爸爸或妈妈的管束,走向外侧时,他们马上就把我拉到他们右侧。后来,“我”终于知道,爸爸妈妈这样做,是把交通风险留给了自己,而把安全留给了“我”。《走在左侧》这篇故事的补充,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父母之爱无处不在,父母之爱至深至诚。学生听着故事,演着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讨论着故事,父母的爱自然在他们的心中不断弥漫,充盈着每一个细胞,由衷生发感恩之情。

3.鼓励学生讲述故事

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去讲述自己读过的故事,以及亲身经历生活中的故事,这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的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大有裨益。因为他们读过且能讲述出来的故事,肯定是他们所理解且接纳了的,而亲身经历的生活案例,更具备情感的真实性,这些都有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和内化课堂学习的主题。仍以上面“父母多爱我”一课为例。教材在引导学生沉浸在父母之爱的甜蜜和温馨之后,又跳出了这一圈子,以“你的父母有哪些让你不能理解的行为和做法”这一话题去启发学生感知“爱有时候也是苦涩的”,我们要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在积极的沟通中增进亲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所列举的三则小案例,以唤起他们曾经的记忆,而后独立完成后面的表格内容填充。在学生作业时,教师要借助行间巡视去搜集、整合一些典型的事例,为下面的讲述故事、交流情感、表达观点做充分的准备。如一位平时比较贪玩的学生写下“父母总是不断地管束我,定时提醒、督促我做什么,还给我报了钢琴班和书法班,我被他们管得一点自由都没有了”,这样的情况在当下非常具有典型性,感觉没有自由,生活完全被父母安排、主宰甚至操纵,是学生共同的心声。这时,教师可以将此作为典型案例,鼓励他们将事情说得更具体一些。这样,学生在同类事件的讲述中,很快就发现父母的每一个安排,背后都藏着一个殷切的期待,一份诚挚的祝福,而后感悟到“父母的用心良苦”这一共性,发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慨叹。如此,学生在对父母行为的理解与认同中,走向“成长中的我”。

总之,学生是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教师以承载道德认知、行为规范、法治观念的一个个故事为引子,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故事化情境,可以让他们从认知的表层走向思想的深层,生长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二、任务驱动式探究

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等诸方面的和谐统一。基于一定的生活情境,借助任务探究来驱动学生开展主问题思考与体验、感悟活动,对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规则意识、涵育道德素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1.提炼主题性任务

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主问题,在主问题的统领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探究,可以激发他们更有针对性、更深层次的思考,由此获得深刻的感悟和体验。如教学“安全记心上”(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知晓基本的交通规则和出行时要注意的事项,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探寻发生事故的原因,达成情感认同,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从步行、乘车这两大最常见的出行方式去设计探究主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思考、探究:

2.层阶式引领发现

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让学生在成长的课堂中逐渐成为“成长中的我”。教师在设计了课堂探究主问题后,可以让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分工,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开展一系列探究实践,从而从未知走向已知,从模糊走向清晰,从抽象走向具体。如上面案例中在呈现了课堂探究主问题后,教师可以开展如下系列教学活动:

[活动一]平安出行小调查:观察从家到学校要经过多少个路口的汇总数据,说说自己的发现;

[活动二]出行经验共分享:每天通过有红绿灯和无红绿灯的路口时,我们各需要注意些什么;

[活动三]平安出行小交警:通过小交警角色扮演,学习、运用相关交通法律法规;

[活动四]平安出行爱心卡:给一位亲人或朋友,制作一张平安出行爱心卡,写上几条你认为最重要的交通安全小提醒,评选“安全小达人”。

循序渐进、从感性认知走向理性思辨、爱心操作的教学引领,让学生对基本的交通法规有了系统、正确的认知,并在情景模拟中付诸于真实行动,在评选“安全小达人”环节中收获满满的成功感和愉悦感。

3.汇报分享中感悟

对于学生分享出来的经过思考、探究得出来的感悟、观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要急于追求完美,匆忙给予补充、修正,以确保学生拥有学习的获得感,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如在“一盔一带”(乘坐电动车时要带好头盔,乘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交流中,有学生觉得很多时候戴头盔、后座系安全带都是交警“逼”的,车速那么慢,距离那么短,只要足够小心,这些都会是摆设。笔者肯定了他表达中的“足够小心”,引出再好的“物防”都抵不上“人防”的观点;寄语他们“时刻树立安全意识,牢记安全出行法宝,让那些保护设施永远成为摆设”;而后,再引导他们对这位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提升,让其更有说服力。此时,学生争强好胜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会驱动他们反复斟酌,直至他们所认为的“放之四海而皆准”后才满意。课堂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呵护和支持。

借助任务来驱动学生围绕中心议题、进行案例的分析,可以将陈述性、条文化的知识中所包含的德育、法治价值具体化,明晰化,生动化,情感化,思维化,让学生在深度思考、内化运用中有效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三、实践思辨式建构

“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引导学生从知道走向理解,方能让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成为可能。在围绕议题进行思考、交流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积极启发、互补作用,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辨中主动建构,完善建构。

1.鼓励学生发问

从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出发,将学生不断引向认知的高处,最好的做法就是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的疑问处设计教学策略。如在教学“我们神圣的国土”(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课时,学生对于我国所处经纬度、国土面积、南北东西的跨度等数据并没有多大的感触,笔者在读后交流时发现他们所疑惑的是“地大物博与神圣有怎样的关系”。因此,如果教师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只从地理知识视角去讲述,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显然毫无帮助。教学这一课时,教师不妨循着学生的疑问,去指导他们梳理“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文化博大精深”等多方面的信息,从而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生发真切的家国情怀。避免课堂上一味的“师问”驱动,以“生问”为起点展开贴合学生需要的教育教学,如此,学生才能学得自然,学得主动,学得满足,学得成功。

2.开展小组共研

让认知处于同一高度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性学习,可以让他们学得更主动,学得更投入,学得更真切。这样的学习方式的融入,淡化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凸显了新课程理念中学生主体、学为主体的策略。如教学“安全记心上”一课“不闯红灯和拒绝酒驾”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做一个资源的整合者和分享者,从学生日常生活导入,以生活中交通问题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图片、视频、数据资料,让学生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唤醒了相关的道德生活经验,激起了情感共鸣,深刻认识到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而后,组织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违规行为并运用法律法规深度辨析;通过合作制作平安出行爱心卡,将安全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培养安全技能。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合作与竞争,让学生兴趣浓厚,思维在场,他们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不断修正,交通安全意识得到不断增强,知情意行不断趋向统一。

3.组织话题辩论

在进行正面积极引导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融入相关话题的辩论,让学生在思考、表达中增强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如在“拒绝酒驾”这一学习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安然同学和爸爸妈妈参加完表姐的婚礼,喝了一点酒的爸爸认为这里是一段农村公路,自己也很清醒,回家的路程也就几分钟,如果你是安然,会怎么做?学生在设身处地的角色交流中,清楚地认识到安全面前,任何侥幸心理都要不得,并拿出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如一家三口当作散步一样走回家、请代驾等方式,学生的劝阻能力和智慧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積极的思辨式实践活动,可以让教学课堂从记住知识走向理解知识,从学习知识走向运用知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在高阶思维的参与下,得以充分实现。

综上,基于发展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或活动,应当走出单一的接受模式,积极让学生走到课堂教学的中央,在教师的智慧整合、灵动引领下,深度参与课堂学习之中,借助理解和判断,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地接纳、内化和建构,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7.

[2]陈桂萍.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议题式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3(20).

[3]冯建军.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22(06).

猜你喜欢
自我成长判断能力理解能力
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痛并快乐着,累并幸福着
搭建心理剧舞台,探寻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
简析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实现自我成长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