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2024-04-24 09:15王兆恒
新教育·科研 2024年2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初中体育

王兆恒

【摘要】针对提升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的积极意义展开探讨,以及当前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进行研究,结合研究发现,当前体育教育质量未能达到理想目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体育教育不受重视、体育设施场地不足、体育教育形式单一等,文章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多样化体育教育活动等角度入手提出相应建议,希望能为初中学校开展高质量的体育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现阶段许多初中学校的体育教育质量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发展需求,而且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造成一定阻碍,因此,如何在新时期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提升初中体育教育质量成为校方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等主体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此展开详细论述,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为初中体育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

一、提升初中體育教育质量的积极意义

首先,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体育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更对学生的文化知识、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具体来看,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要了解基本的生理知识、健康知识和体育技能,这能促进学生实现相关文化知识发展,而体育项目中会包含一些竞技性或合作性项目,帮助学生形成善于团结、善于合作的道德品质,使其感受到体育之美、竞技之美,而且部分体育项目与劳动教育产生密切关系,因此,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对于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体育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个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学校的体育教育水平不高,势必会影响学校的综合评价水平,而且基于体育和其他课程教学之间的联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他学科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提升初中体育教育质量,进而提升初中学校的教学水平。

最后,推动立德树人在初中教育中的落实,党和国家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在新时期的教育事业发展中,要推动立德树人在各阶段、各类学校教学实践中的渗透,而体育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故而应当提升体育教育质量,从而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初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落实。

二、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

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综合发展、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结合当前部分初中学校的体育教育质量情况来看,现阶段体育教育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下述方面。首先是体育活动频次较少,现阶段许多初中学校仅通过体育课来开展体育活动,而体育课的频率多为一周两到三节,这就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较少,未能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其次,体育活动质量不高,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讲解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而后组织学生展开练习,学生缺乏主动性,未能积极投入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无法熟练掌握运动技能。

2.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的影响因素

(1)体育教育受到忽视。随着初中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逐渐被纳入升学考查科目,但相较于语文、数学等传统科目,体育科目所占分数比值较低,而且体育科目考查严格程度相对较低,故而体育科目受重视的程度无法与语文、数学等传统科目相提并论。同时,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初中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仍旧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情况,这也给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造成一定阻碍。

(2)体育设施与场地建设不到位。体育教育需要相应的设施和场地,但部分初中学校在体育场、体育馆等场地的建设方面存在短板,例如,许多学生喜欢篮球运动,但学校的篮球场地、篮球设备较少,只能满足少部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这既对篮球课教学造成一定阻碍,也导致学生无法练习篮球技能,缺乏自主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而这势必影响学校的体育教育质量。究其原因,部分学校在办学经费上存在短板,优先将办学经费投入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教学活动,对于体育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

(3)体育课后服务不足。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中小学许多科目都相继开设课后服务,用以帮助学生减负提效,但在体育方面,少有学校主动开展体育课后服务,学生在课后时间缺乏参与体育训练的机会,导致体育教育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这也是阻碍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4)体育活动形式单一。除了体育课以外,一些初中学校很少通过其他途径开展体育活动,而体育课堂上的教学相对枯燥,加之体育教育未能实现与其他教育活动的融合开展,导致学生既无法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也未能实现身体素质、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同时,校内没有形成崇尚体育、热爱体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导致师生无法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价值,也并未对体育教育形成正确认识,这对于体育教育的开展形成一些阻碍。

三、初中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体育教育

针对体育教育不受重视的情况,校方和校内体育教师应当形成合力,针对体育教育的开展制定相应的顶层设计,明确体育教育实施思路、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

首先,学校领导应当主动优化观念,对校内开展体育教育作出重要指示,予以高度关注,进而协调校内体育教师共同构建相应的顶层设计。相较于校方领导,体育教师更清楚校内的体育教育条件以及师资力量配置情况,故而能为体育教育的开展提出建设性意见,确保体育教育实践活动能顺利开展[1]。其次,学校方面应当针对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制定相应制度,为体育教育实践提供制度保障,明确体育教育的具体安排,而体育教师能根据制度完善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其他学科教师占用体育课时的情况。最后,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考核工作,以此激发体育教师参与校内体育教育的内生动力,并激励体育教师认真研究如何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学校应当根据考核结果对优秀教师予以嘉奖,对于部分考核结果不达标的教师予以提醒。

此外,体育教师应当意识到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作用,做好教研和备课工作,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发展需求编写体育教案,采取体育游戏、小组竞争、分层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为体育教育的高水平、持续开展提供相应保障。

2.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场地设施建设

对于场地设施建设不足的现实问题,学校方面应当通过多种渠道筹措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资金,从而为体育教育的有序开展提供场地和设施保障。具体而言,可从下述方面筹措资金。首先,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财政拨款支持,有力缓解校内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而后对资金加以规划配置,确保资金能切实投入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其次,通过优化校内经费配置,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支出,从而节约更多的资金用于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提升体育场地建设质量,确保体育设备性能更为先进、安全性更高[2]。再次,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筹集资金,初中学校与当地体育企业展开合作,通过学校为体育企业展开宣传,而体育企业则为学校提供相应的体育设施,推进校内体育场地建设,这也是缓解资金不足的重要手段,对于建设体育场地、推动后续体育教育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最后,校方应当在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建成以后加强日常维护工作,避免出现体育场地道路受损,或者出现体育设施老化等问题。

3.自制体育教具,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

鉴于部分初中学校在场地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短板,可以通过自制体育教具和优化体育项目选择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部分体育运动对于教具要求不高,体育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制体育教具,从而为体育活动的开展形成保障。例如,在足球教学期间,有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为传接球练习,教师就可以指示学生利用胶带、硬纸板等材料自制一个乒乓球拍样式的教具,而后将教具的把手部分用胶带固定在腿上,在练习的时候让学生用球拍教具的圆形部分触碰足球,以此完成传接球练习,既解决了体育设备设施不足的问题,也能提升体育教育质量,让学生熟练掌握体育技能。

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建设不到位,而场地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对于场地、设施要求不高的体育项目,或者对原有体育项目进行优化调整,使其适合学校现阶段的体育教育条件。例如,在练习中长跑项目时,学校操场路面有一些坑洼,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隐患,而校内主干道则均已实现路面硬化,故而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围绕不同建筑物展开中长跑训练,保障学生运动安全,而且路边的风景能提升训练的趣味性,放松学生身心,对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有重要意义。

4.增强体育课后服务水平

在“双减”政策落实的背景下,初中学校可以选择通过增加体育课后服务供给、提升体育课后服务水平的方式提升体育教育质量。首先,学校方面应当做好家校沟通,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使学生家长意识到学生体育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开展体育课后服务的积极意义,从而对体育课后服务抱有支持态度[3]。其次,学校要做好校内教师资源配置方面的规划工作,确保教师能够在体育教学之余参与体育课后服务,避免课后服务工作与教学工作产生冲突,而且应当为体育教师提供一定的补贴,以此保护教师参与体育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再次,加强与民间体育组织、机关单位或体育企业的沟通合作,实现多方主体协力并进共同促成体育课后服务的有序开展,实现多方主体及相应资源投入体育课后服务,切实提升课后服务有效性,为体育教育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持。

5.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教育活动

在传统的体育教育中,初中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相对单一,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而且缺乏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对此,学校和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下述形式开展体育活动。首先,组织学生在大课间开展体育运动,一般而言,大课间时长多在半小时左右,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运动时间,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锻炼学生身体,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放松身心,也能让学生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中。其次,组织学生参与校园体育赛事活动,例如,学校在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上午举办校园体育活动,每个班级派出相应的参赛人员参与比赛,既可以有个人赛、小组赛,也可以有班级之间的集体赛,通过形式多样的比赛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的拼搏之美、合作精神,助力学生实现道德品质和精神世界层面的发展[4]。最后,推动体育教育和校园劳动相结合,劳动和体育运动具有密切关联,故而教师可以开发蕴含劳动元素的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在课间活动的过程中参与项目,既能锻炼身体,达到体育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劳动精神发展。

6.推动体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为了进一步提升体育教育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推动体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营造崇尚体育、热爱体育的良好环境。一方面,学校可以张贴一些蕴含体育元素、体育精神的横幅或标语,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校园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运动习惯。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在放学时播放一些与体育相关的歌曲,帮助学生接受体育元素、体育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此外,语文、英语、生物、历史等学科的教师在课程教学期间可以挖掘课程内部与体育相关的元素,例如,体育教师与历史教师展开合作,挖掘历史教材中有关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容,从而实现体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推动体育教育的渗透开展,切实提升体育效果。

四、结论

体育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故而在新时期的初中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很有必要,但现阶段部分初中学校的体育教育频次不高、教育活动质量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和教师应当主动优化观念,全面认识体育,通过筹措资金、自制教具、合理选择体育项目等方式解决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建设不到位的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提供体育课后服务,最后则要推动体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多措并举提升体育教育质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切实促进学生在体育领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树华.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J].体育风尚,2023(01).

[2]赵彩云.初中體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2).

[3]何喜霞.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J].数码世界,2020(04).

[4]简正林.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讨[J].体育风尚,2019(11).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初中体育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