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与科学有效防控策略

2024-04-24 09:49杨士平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0期
关键词:疫病疫苗动物

杨士平

畜牧养殖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动物疾病的影响,畜牧业面临诸多挑战。动物疾病的突发或蔓延不仅会造成养殖业的经济损失,更可能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食品安全。因此,深入了解动物疾病的病因,并针对性地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对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与防控策略。

动物疾病导致我国近几年的畜牧业出现严重问题,也影响了畜牧行业发展。在养殖中,动物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供应不足和生产条件限制等原因造成的各种不良反应都会引发疾病。由于畜群体内各免疫器官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协调性障碍或缺陷而诱发出一些特殊病原菌引起感染或死亡现象,还有就是有些动物因某些遗传因素或者外界环境导致自身发生变异,从而使其发病概率增大而产生疫病危害。

一、动物疾病的主要种类

动物疾病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两大类。传染病又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真菌性等多种类型。

1、传染病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家禽,但某些亚型的病毒也会感染人类。禽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为主,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免疫接种来控制传播。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主要侵害猪科动物。其症状包括高烧、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预防主要靠加强禽舍卫生管理、严格隔离和消毒以及定期检疫等方法。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患病牛只表现为咳嗽、流清鼻涕、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预防该病的主要手段是接种相关疫苗,并加强牲畜的管理与饲养条件。

2、寄生虫病

钩虫病是由寄生在动物肠道内的钩虫感染所致,常见于犬、猫、牛、猪等动物。患病动物出现贫血、腹泻以及消瘦等症状。预防手段主要包括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排除虫体和驱虫等。绦虫病是由寄生在动物肠道内的绦虫感染引起,会影响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消瘦和生长迟缓。预防方法包括对饲料的消毒处理、定期排虫等措施来减少感染。

3、细菌性疾病

疯牛病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后会导致牛的运动协调能力下降、痴呆、肌肉震颤等症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主要通过加强饲料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动物的饲料来源和加强检疫等方式。

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可导致猪只出现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甚至败血症等症状。预防方法主要包括合理的饲养密度、加强饲养环境的消毒、合理营养等。

二、动物疾病的病因分析

动物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涉及病原体、环境、养殖管理等多个方面。

病原体是引起动物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比如传染性禽流感和猪瘟等病毒性疾病,布鲁氏菌病等细菌性疾病,都是由具体的病原体引起的。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粪口传播、空气传播等方式传播,从而导致疾病的扩散和传播。

恶劣的生态环境条件和不良的养殖条件也是导致动物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例如,养殖场所的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养殖密度过高等都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动物的抵抗力会减弱,同时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都会得到更多的机会。

不安全的饲料和飲水也是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饲料中可能存在霉菌毒素、添加剂超标、受污染的原材料等问题,饮水不洁净也容易导致疾病的暴发。比如,霉菌毒素会诱发动物的肝脏疾病,影响动物的健康状态。

不同的动物个体可能对相同的病原体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包括年龄、品种、遗传背景等因素都会对动物患病的程度产生影响。比如,幼仔动物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不同品种的动物对某些疾病可能具有不同的耐受能力。

人为因素也是导致动物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不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缺乏规范的免疫接种制度、营养不良等都会直接影响动物的健康状况。也有些疾病是由人类直接或间接引入养殖场内,比如牲畜传染海洋生物病原体,养殖场环境细菌残留等。

三、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防控策略

1、加强养殖环境管理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是保障畜牧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养殖环境的良好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还能降低动物患病率、减少传染病传播等,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定期彻底清洁和消毒饲养场所,包括舍、圈、栏等,排出污物,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积极控制害虫和鼠害,如蟑螂、苍蝇、老鼠等,以避免它们传播疾病。确保舍内空气流通,设置合理的通风设备,避免通风不良导致臭氧聚集和病原体传播。防止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风)对通风设施的破坏,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合理收集、运输和处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臭气扰民。开展有机肥料的资源化利用,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根据不同季节和动物需求,合理控制饲养场所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动物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和生产。防止因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导致动物应激反应、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提供足够的空间、干净的饮水和合理的日常护理,保障动物的舒适度和健康状态。根据不同动物的特点,合理设计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睡眠和休息场所。以上是加强养殖环境管理的一些重点措施,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养殖人员可以有效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性。

2、实施规范的疫苗接种计划

实施规范的疫苗接种计划是畜牧养殖业预防动物疾病、保障动物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合理地计划和实施疫苗接种,可以有效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率,从而保障养殖业的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饲养动物的种类、年龄和生长环境等因素,制定系统完善的疫苗接种计划。对于不同传染病,根据病原体特性、疾病传播方式和患病规律,确定合适的接种时间和接种方案。选择正规、合格的疫苗生产厂家和产品供应商,确保疫苗具有良好的质量和稳定的免疫效果。根据应用对象,选用适合的疫苗类型和品种,包括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等,以最大化地提高免疫效果。设计合理的接种程序和方法,严格遵循疫苗接种指南和技术规范,确保接种途径、剂量和频次正确无误。培训养殖人员和兽医人员的接种技能,提高接种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接种后的并发症和感染风险。对接种过的动物进行定期的免疫监测,评估免疫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接种计划。科学了解疫苗的保护期和保护范围,确保不同传染病的接种保护期不冲突,最大化地提高动物的免疫覆盖率。对每一次接种都建立准确、完整的接种记录,包括动物种类、接种日期、疫苗批号等详细信息,建立健全的追溯体系。及时汇总和分析接种数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障接种计划的实施效果和可持续改进。实施规范的疫苗接种计划是保障畜牧养殖业动物健康和预防疾病传播的基本措施。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接种计划、选择优质的疫苗产品、注重接种技术操作规范,并进行免疫效果监测与评估,才能更好地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3、加强动物健康监测与检疫

加强动物健康监测与检疫是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动物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检疫,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经济损失,确保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建立完整的动物健康监测网络,涵盖养殖场所、交易市场、畜产品加工环节等相关场所。设计科学合理的监测指标和方法,包括临床观察、检验化验、病例报告等多种手段,全面监测动物健康状况。对饲养动物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评估,包括体温、体重、粪便、饮食情况、行为表现等方面,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疫病监测,收集疫病信息,分析疫病发展趋势,预测疫病的暴发可能性,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针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建立完善的监控和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动物,防止疾病的扩散。对引进的新动物进行隔离观察,进行必要的检疫程序,避免将疾病引入养殖场。对符合健康要求的动物出具健康证明,确保动物来源可追溯,打造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保障动物和产品质量安全。采取标识、登记等手段,建立完善的动物追溯系统,留存相应登记信息和样品,为疫病溯源提供重要支撑。对从事养殖、兽医等相关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和检疫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实际操作技能和等级意识。结合科技手段,推广健康监测智能技术装备,如智能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分析设备等,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以上是加强动物健康监测与检疫的一些关键内容。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推行有效的检疫措施,可以提高对动物健康状况的及时监测和控制能力,确保畜牧业生产的安全与稳定。

4、完善防疫措施

完善防疫措施是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的关键举措,有效的防疫工作不仅可以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还能保障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和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养殖场所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疫病特点,制定详细的防疫计划,明确目标、措施和时间表。根据季节变化、动物生长发育等因素,合理安排预防接种和定期消毒等工作。对于出现患病动物应及时隔离,并采取必要封控措施防止疾病扩散,减少传染风险。构建合理的动物流动管控制度,规范进出动物的程序,防止传染性疫病通过异地交易传播。实施定期的场所消毒,包括饲养场、畜舍、饮水设施和饲料槽等,有效去除病原体和减少传染风险。保持场所的清洁整洁,定期进行卫生清理,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积聚和沉淀。针对常见疾病开展定期的动物健康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和疾病迹象,有针对性地加强防疫工作。对发现的疫病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建立疫病报告的及时通道和完整流程,保证信息畅通、反应及时。加强兽医养殖人员的防疫知识培训,提高其识别疾病的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疫病的技能。加强员工的健康管理,提倡定期健康体检,避免人员因疾病传染给动物或感染从动物传染给人。加强对动物运输车辆和容器的消毒清洁管理,减少因运输过程中的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有关进出口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规定,杜绝非法、无证、有疫病的动物和产品的流入流出。

5、加强动物健康管理

加强动物健康管理是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动物福利的重要举措。良好的健康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确保饲养场所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并且干净整洁。为动物提供有足够空间、清洁的饮水和优质的饲料。合理规划饲养场地,避免过度密集饲养,减少动物之间的压力和争夺,提高动物的舒适度。进行定期的身体体检和健康评估,包括体温、体重、粪便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患病症状。针对常见疾病开展定期监测,及时掌握疾病的流行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根据动物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制定科学的预防接种计划,并确保接种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对于必要的传染病,加强定期疫苗接种,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降低疾病感染率。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控制动物的饲料摄入量、营养成分比例等,保证动物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生产性能。提供全面的饲料,符合动物的生长发育需求,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动物的营养需求。培训养殖人员和兽医人员的动物健康管理技能和知识,提高其识别疾病的能力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强调员工的卫生习惯,严格执行卫生防疫规程,避免因欠佳的卫生条件导致疾病传播。对每头动物建立健康档案,包括疫苗接种记录、健康检查结果、疾病治疗情况等,确保重要信息跟踪记录。建立信息共享的动物健康管理系统,为监测疫病、预防控制疾病提供数据支持和优化决策。

6、密切关注病情

密切关注病情是指对动物的健康状态和疾病发展趋势进行持续性、全面性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畜牧养殖业中,密切关注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保障动物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益。针对不同的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定期体检计划,对动物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参数,观察粪便、饮食情况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利用先进的传感器、监测器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装备,实现动物健康信息的实时采集、监测和数据分析,帮助饲养人员快速获得动物健康状态的变化情况。对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进行定期的监测工作,收集疫病信息,分析疫病发展趋势,预测疫病的暴发可能性,并将发现的疑似病例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为每头动物建立健康档案,包括体检记录、疫苗接种情况、疾病治疗情况等,建立完善的动物健康信息数据库,方便动物健康管理和疾病溯源追踪。对饲养人员、兽医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动物健康监测和疾病识别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其观察疾病迹象和健康状态的能力。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和疫苗免疫保护期,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动物免疫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总体而言,在当前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养殖户对于家畜的疫病防治工作必须要重视。新时期,养殖户要重视对家畜养殖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养殖技术的学习,重视对家畜疫病防控的资金投入,从而提升家畜疫病防控能力,保证家畜养殖质量,提升自身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疫病疫苗动物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猪主要疫病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