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人物类单篇课文的整体化教学

2024-04-24 10:40周信东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刘伯承革命文本

摘 要 革命人物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比较大,对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提升有重要价值。但由于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心理等原因,导致此类课文的教学味同嚼蜡。因此,应针对文本特点及学情实际,从时空维度整体建构认知境脉、设计学习情境、明确学习任务,实施革命人物类单篇课文的整体化教学,提升此类文本的教学效果。

关  鍵  词 革命人物;单篇课文;整体化教学;学习主题;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活动

引用格式 周信东.革命人物类单篇课文的整体化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4(08):29-33.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约40篇与革命文化相关的课文,约占课文总数的14%。革命人物类课文有助于建立学生文化自信,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血雨腥风、筚路蓝缕的民族独立与解放进程中沉淀的独特文化形态,它吸纳了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具有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价值,是少年儿童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课程资源;革命人物类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此类课文主要描写革命人物无畏困境、不怕牺牲的感人故事,诠释着不可磨灭的崇高精神,阅读与鉴赏革命人物类课文可以让学生不断接触美、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得到丰富的审美体验;革命人物类课文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革命人物类课文所描写的特殊人物、特殊事件、特殊言行,需要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展开联想想象、归纳判断、分析比较、演绎推理,进而读懂人物,明辨是非,提升思维能力;革命人物类课文有助于发展学生语言运用,学习革命人物类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浸润在语言文字中的革命人物形象,借助语言文字让革命人物具体可感,促进学生沉淀语言,发展语言运用水平,提升言语品质,并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传达文本所负载的思想,实现文道统一。

然而,由于在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困境,使革命人物类课文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一是教材内容本身的困境。革命人物类课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当下生活差距巨大,他们对革命年代的艰苦岁月缺乏体认,会产生认知障碍。同时,革命人物类课文受篇幅限制,多是节选或改编,无法铺陈开去介绍人物及事件发生的背景,增加了理解和体认的难度。二是学生学习心理的困境。对革命人物类课文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学生没有相似的生活经验,缺乏必要的认知经验,一般只能从字面理解故事情节,难以生发出内心的感动。这种割裂感往往会使他们游离于文本之外,处于局外人的状态,难以产生心理共鸣。

革命人物类课文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教学这类课文要梳理、建构适合儿童学习的认知境脉、情感境脉[1]。在单篇教学时教师要确立整体化教学思维,实施整体视域下的单篇教学,下面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 《军神》 一课为例加以阐释。

一、统整认知境脉,确定学习主题

梳理小学语文教科书可以发现,革命人物类课文以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的革命英雄人物为主,比如鸦片战争、军阀混战时期的有《虎门销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军神》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李大钊》等,抗日战争时期的有《手术台就是阵地》 《梅兰芳蓄须》 《小英雄雨来》 《清贫》 《冀中的地道战》 《狼牙山五壮士》 《金色的鱼钩》等,解放战争时期的有《灯光》 等,还有一些抗美援朝时期的,比如 《黄继光》 《青山处处埋忠骨》 等。小学课程方案没有设置历史课程,通过对六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学生缺少基本的历史知识,缺乏与革命人物类课文相关的近代史认知境脉。为降低背景知识缺乏对学生阅读造成的影响,学习这类课文要打通中国近代史认知境脉,以整体、综合、系统的视角,将散乱的知识结构化、将重复的内容统整化,使背景知识的引入有整体规划。

整体规划认知背景时教师可以绘制中国近代史时间轴,勾勒可视化的线性近代史思维导图,从总体上直观、简要地感知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血泪史:从鸦片输入带来的深重灾难,到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从北洋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卖国割据的局面,到蒋介石、汪精卫的反革命政变;从日本侵略者侵华,到全民族抗战,再到内战全面爆发。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增强背景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已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的衔接。有了对百余年间中国大地上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历史的纵深了解,单篇课文学习、单个人物形象赏析时,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走近人物内心,真切地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单篇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中国近代史时间轴上建立单篇课文所指向的特定历史时期和主要人物的背景资料,在横向上拓宽掘深,丰实认知境脉。比如 《军神》 一课的故事发生在1916年,军阀混战,袁世凯称帝前后,刘伯承时年24岁。主人公刘伯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功卓著。有了这样的了解,学生学习革命人物类课文的历史认知境脉就可以从纵、横两个维度不断丰盈,学习此类课文的情感共鸣就会越来越强。

教师还应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考察。《军神》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包括阅读方面的“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和表达方面的“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课文《军神》侧重人物的言行描写,主要特色是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形象,人物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如“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课文的语言特点和单元语文要素一致,这是本篇课文的语文价值所在。

结合以上分析,统整教科书内容及相关学习资源,可以确定本课的学习主题为“课本里的革命英雄”,这一学习主题与2022年版课标“学习革命英雄和劳动模范的事迹,尝试用多种媒介方式记录、展示、讲述他们的故事,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2]一致。

二、整合学情实际,设计学习情境

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语言实践发展核心素养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并且指出“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3]。学习情境的主体是学生,情境设计要基于学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从学生所思所想出发,让学生可体验、可想象、可经历、可达成。革命人物类课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当下的生活、空间差距巨大,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学生没有相似的生活经历,缺乏必要的认知经验,难免产生认知障碍。同时,革命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非常之人”,超出了普通人的极限,虽然学生有崇拜英雄的情结,但阅读课文时一般只会关注故事情节,难以生发内心的感动,会处于游离文本的局外人状态。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要与他们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关联,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同时情境主题也要观照语文学科特征,指向文本的教学价值,以语言文字实践运用为起点,并能同步实现思维水平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培养,进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综合考虑学情,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經验、兴趣、认知水平等内部世界,以及学习新课文需要的背景知识、学习环境等外部世界[4]的基础上,为深入学习主题,实施单篇课文的整体化教学,笔者设计了与学生学习生活一致的主题情境如下:

校园电视台“解密”栏目近期结合“四史”教育主题,拟开展“课本里的革命英雄”大解密专题活动。同学们可以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精心准备。电视台将通过故事讲述的形式,遴选优秀讲述者作领读广播。

校园电视台“解密”栏目是学生最喜欢的栏目之一。通过选拔成为栏目主播切中了学生的兴趣点,“讲述故事”的任务学生也喜闻乐见。这样的学习情境明确而集中地指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科属性意识和学习实践意识。

三、整体规划提炼,明确学习任务

在主题学习情境引领下的“学习任务”是学习实践的载体。“任务即做事”[5],围绕“课本里的革命英雄”学习主题,讲述军神刘伯承的故事,学生要做的那些事就是学习任务。这些事(任务)要将文本的“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6]整合其中形成群组,要以问题情境为核心,有梯度地设计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的子任务群,采用辐射结构,或者链式结构、树状结构等,以思维可视化图表直观呈现整体学习实践。在“课本里的革命英雄”主题情境下,《军神》一课笔者设计了三个子任务(如图1):

1.任务一:那人那年

孙绍振先生认为,要“把作品放到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特别是还原到产生的艺术背景中去”[7]。基于中国近代史时间轴,引入与课文有关背景资料,既可以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军神》刘伯承是革命英雄主义的生动诠释,集中体现为: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奉献精神。任务一指向课文人物生平及故事发生年代的背景知识,在学生知识体系和已有经验的空白处,补充最适合、最需要的知识内容,从纵、横两个向度选取有意义的背景和有价值的资源,帮助学生建构多维背景知识结构网络,形成学习课文的认知境脉。这样可以使单篇课文学习处于一个整体之下,促进思想、情感和语文素养的同构共生,为课文的理解、人物精神品质的领悟、文本表达方式的学习,唤醒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

2.任务二:那块床单

任务二重点指向单篇课文,即《军神》的学习,了解“那块床单”背后的故事。单篇课文突出故事本身,聚焦细节,聚焦单篇教学的核心内容,通过情感境脉的营造,唤起学生情感共鸣,落实语文素养训练重点。在语言文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学习实践中,学生要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体会人物形象,读懂并讲述人物故事。

3.任务三:那群英雄

任务三是课文学习的延展,从个体走向群体。在教学推进过程中,教师通过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断促进学生思维深度进阶,参与互动,助推情感与思维实现突破性发展。通过课堂学习的“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与文本的“彼时彼地、彼情彼景”比照,促成师生与文本、个体和群体、内容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的成长历程。

四、调整学习方式,组织学习活动

单篇课文的整体化学习通过任务驱动,设计6个学习活动(如图1),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热情,真正实现以学为主的积极建构,引导他们在不断发现中获得素养的提升、成长的喜悦。

1.任务一相关学习活动

(1)制作人物年谱

此学习活动指向“那人”刘伯承,主要借助网络资料查找,以时间为纵轴梳理刘伯承的生平,从空间角度梳理刘伯承的人物大事记,制作人物年谱,并进行小组交流与汇报,形成人物认知境脉,对“那人”产生整体了解,为情感的铺垫与激发提供支撑。

(2)回望那个年代

此学习活动聚焦课文故事发生的年代,与中国近代史时间轴相呼应,空间维度重点指向刘伯承不打麻药治疗眼疾的“那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即刘伯承24岁那年,军阀混战,袁世凯称帝前后,大致了解“那个年代”中国社会的状况。

以上两个学习活动,以中国近代史时间轴、人物年谱为两条纵线,以1916年袁世凯称帝前后社会生活状况以及刘伯承的主要事迹为横线,从纵横两个维度全面了解人物及社会背景,形成较为完善的认知境脉。学生通过资料查找、阅读与梳理,对特定历史时期国家的危难、人民生活的艰辛产生一定的了解,对如刘伯承一样的热血青年的担当精神有所体悟,对他卓著战功的敬佩也会成为课文学习的情感基调,更有助于理解课文中刘伯承的语言——“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也就能感受刘伯承清晰地数出“七十二刀”的真实性了。这一环节适度链接学生的知识空白,从人物生平相关知识、社会背景相关知识、文本内容关联知识等层面补充资料,嵌入学生已有认知体系,使学生朝向学习主题,拓展革命人物类文本学习的桥梁知识,形成整体的认知境脉,同时累积感性体验。

2.任务二相关学习活动

(1)生动朗读故事

①借助思维工具,整体把握故事。故事独具魅力,其本身就是情感境脉营造的有效载体。关注故事可以切中学生的兴趣点,突出文本最吸引人的维度。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鱼骨图、思维导图等思维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梳理人物和主要事件的脉络,呈现故事梗概,以促进师生同步进入故事内核,使文本内涵、语言表达与师生的情感、体验同行,形成悦纳、和谐、合作的学习情境,使课堂教与学的场域为学习提供情感境脉。

②关注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人物。借助文本之情和师生之情营造的情感境脉,可以逐步推动学生深入课文字里行间,从内容情节走向语言文字,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与作者、与文本人物进行对话,感受人物形象。一是关注细节描写,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或句段欣赏品悟。比如“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等,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的赏析,丰满人物形象。二是关注言语形式,回归语言文字本身,从语言的节奏、形式、韵律中感受文本的情绪情感[8]。比如文中的短句短段,渲染了急促紧张的氛围,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品悟、积累、内化沃克医生表现出的疑惑、惊讶、赞叹。“试试看吧。”“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七十二刀。”“你过奖了。”“刘伯承。”……简短的话语、平静的语调,与沃克医生的不解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革命英雄人物异于常人的坚毅和镇定[9]

身体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强调,读者是知觉主义者,在与文本接触中读者形成了一个融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于一体的物我交融的场域,产生身体间互逆的“交织”体验[10]。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这种知觉体验特征更为突出,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儿童从人物的一言一行中感悟人物形象,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着手,关注人物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借助細节再现历史画面,学生边读边演、边演边读,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言语思维结合,依托语言文字还原历史场景,再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生动画面,真切感受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

③勾连生活体验,叠加情感境脉。革命人物类单篇教学要重视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创设生活之境,引导学生从自己有限的、为数不多的真实生活经验衍生出切己体察。比如可以勾连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追问:“刘伯承一刀刀的手术过程是怎样的痛苦?为什么他能忍受?”“你受过伤吗?当时是什么感觉?与刘伯承手术的痛有什么不同?”“刘伯承心里所念所想和你心里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像这样一个主题的问题串,呼应课文特定情境,形成思维的场域,可以打通已有认知与新知识的关联,实现情感与思维的同振,建立通畅的学习脉络,引发情感高潮。这样,教师以文本之境、生活之境唤醒学生切记体验,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的教学,使革命人物类课文教学润物无声、水到渠成,革命英雄形象才不会被标签化,“军神”才不会“神化”。如此,学生就可以认识到英雄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一样是普通人的身体,一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一样是普通人的思维方式,但因为他们拥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才在关键时刻放弃个人,表现出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这样的英雄才有血有肉,是真实、立体、伟大的军人形象。

④侧面对比衬托,丰满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文本除了正面刻画以外,一般都会有侧面或反面的衬托。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比较,从相关人物的言语行为以及价值认知等方面,拓宽观察视角,进行对比甄别,让英雄形象更加丰满。《军神》教学中抓住沃克医生的言行,体会其心理、情感的变化,进行直觉的联想体验,可以产生一种移情效果,增加对刘伯承的崇敬之情。

经过内容与形式的融合,走进人物内心的阅读与鉴赏,再进行分角色表演朗读,学生就能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与表达。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辅以形象生动的视频、音画等可视化资源,体验、换位、移情,促进师生情感的同频共振,可以形成身心和谐的情感境脉,实现思维的延展和情感的共享。

(2)变角色讲故事

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模拟当时的情境,生动讲述故事,可以使学生产生知识与社会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在参照原文讲述故事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变换角色,从沃克医生的视角创造性讲述救治的经历。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融入亲历者的思想情感和内心独白,从侧面直接表达对革命人物的敬佩之情。变换角度的复述故事,通过独白的方式直接表达情感,能以同理心引起听众共情,同时也是语言的创造性表达,在角色转换中内化语言,提升言语品质。

3.任务三相关学习活动

(1)类故事选读

此学习活动主要通过拓展类似文章进行阅读,达到巩固认知和补充知识的目的,把与课文中“这个人”相似的作品人物和现实人物聚拢起来,横向拓宽,汇聚成“类人物”,引领学生从“一个人”读出“一类人”。比如在革命战争年代,像“军神”刘伯承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高唱《国际歌》赴刑场的向警予、骨头最硬的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舍身炸暗堡的战斗英雄董存瑞……再联系当下和平时代,革命英雄精神赓续传承,像刘伯承这样的英雄如数学家华罗庚身残志坚,钟南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个个具体的事例,可以使“类人物”逐步明晰,实现由“人”到“魂”的升华[11],全面彰显人物形象的文化价值和濡染作用。学生从一个个“刘伯承”身上能看到:革命先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坚韧意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凌云壮志等,这些已沉淀为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2)群英故事会

群英故事会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讲述故事形式,回扣本篇学习主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阅读与梳理,并在故事会上全情展示。通过英雄“类人物”的群像呈现,磁化濡染,可以促进革命英雄的形象和精神品质在儿童生命里内化。涂尔干从社会学的角度强调内化是将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的过程[12]。这样的故事讲述活动,就是革命英雄人物以故事形式内化的过程,学生的身体、语言、情感、思维全身心投入,和谐共振。故事、人物、语言与学生生命融为一体,深度内化,促使儿童在生活遭遇困境时能乐观面对、坚韧不屈,在是非面前能做出清醒判断,在社会不良风气前敢于抵制。

该板块在学生认知与情感关联叠加的境脉中,促使学生形成高阶认知,引领他们进入深度学习,学会迁移应用并适度拓展,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获得“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实际效果。

综上,革命人物类单篇课文教学要在主题情境下,合理设置学习任务,从时空维度整体关照主要人物和历史背景,以及特定年代的空间生活,构建整体认知境脉,实施从个体人物故事到类人物到宏观革命历史的整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1][4] 马雷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II:学习者、境脉与文化[M].裴新宁,王美,郑太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21-34.

[2][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5,45,45.

[5] 文艺,崔允漷.语文学习任务究竟是什么?[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02):12-19.

[7] 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8.

[8] 李竹平.革命传统类文本教学要立足儿童立场[J].小学教学设计,2019(22):6-8.

[9] 刘仁增.基于儿童立场的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J].福建教育,2020(18):28-31.

[10]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3.

[11] 陈建先.革命传统课文“人物形象”教学的五种思维[J].江苏教育,2021(35):37-39+44.

[12] 涂尔干.涂尔干文集——教育社会学卷2: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53-59.

[责任编辑:陈国庆]

*该文为苏州市 “十四五”规划课题 “基于 ‘教与不教思想的 ‘方法建构型阅读教学研究”(2021/LX/02/398/10)的阶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刘伯承革命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刘伯承治校三法
刘伯承带兵思想探讨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