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2024-04-24 10:38李焱
投资北京 2024年4期
关键词:通州区英才运河

2月27 日,2024 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会上推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千亿投资重大项目,副中心人才政策2.0 版——运河英才计划在会上“亮相”,一揽子产业支持政策将推动副中心由“生机勃发”迈向“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新阶段。

继续保持千亿投资规模

2024 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十年来,城市副中心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文/ 本刊记者 李焱把握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开启建设发展的宏伟新篇。从2020 年起,副中心连续4 年保持千亿投资规模,位列全市第一梯队。千亿投资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搭建起副中心“四梁八柱”,综合承载力全面提升,经济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城市吸引力持续跃升。

2024 年,城市副中心将继续保持千亿投资规模,高水平建设千年之城底座。全年副中心共安排435 个项目,总投资预计6658 亿元,2024 年计划完成投资1005 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80 个、新开项目184 个、优先储备项目71 个。

分领域看,231 个基础设施领域项目持续拓展城市框架。2024 年力争实现东六环入地改造、厂通路、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完工,加快温潮减河工程、轨道交通M101 线一期工程、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促春明路、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先行启动区等项目落地开工。

76 个民生改善领域项目中,2024年力争实现安贞医院通州院区、路县故城遗址工程等完工,加快首儿所通州院区、人大通州新校区、北苑家园中心、体育场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促工人文化宫、北京第一实验中学、文旅区幼儿园等项目落地开工。

128 个产业领域项目中,北規院业务综合楼、台湖图书城提升改造等项目将实现完工,张湾环球奥莱小镇、首旅总部、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研究院、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同时还将力促海昌海洋公园、宋庄青年艺术家工坊等项目落地开工。

推出一揽子产业支持举措

2024 年,通州区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将拿出10 亿元产业扶持资金,50 亿元产业引导基金,50 万平方米新型产业空间,从资金支持、空间供给、营商环境、人才服务等多维度,全方位助力企业在副中心行稳致远,共享城市副中心发展红利。

《若干措施》分为6 个部分,包含26 条措施,主要围绕产业集群化、创新化、生态化、空间、人才、金融保障等方面。其中,对新增产业链头部企业最高按年度区域贡献的70% 给予扶持,对存量产业链头部企业最高按年度区域贡献增量部分的70% 给予扶持,对产业孵化平台给予连续三年每年最高1000 万元支持并提供低成本产业空间。

在数字生产力、智能生产力、绿色生产力的推动下,副中心产业发展前景广阔。2023 年,副中心金融业增加值151.6 亿元,较2013 年增长4.3 倍;文体和娱乐业增加值68.3 亿元,较2013年增长22.1 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超过430 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100 家。当前,副中心科技创新、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四大主导功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高度呼应,六大重点产业与国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高度契合,为发展高精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

未来,副中心将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建设动能澎湃的“新高地”,加强对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擦亮保障有力的“金招牌”,不断释放新型产业空间,不断健全人才奖励机制。推动产业深度转型,打造产业集聚的“强磁场”,聚焦六大重点产业和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能源三大未来产业,推动产业聚链成群、集聚成势。推动系统性能级提升,构建互促共进的“合作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动对接。推动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当好尊商重企的“护航员”,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

在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涵盖央企集团、科技创新、文化娱乐、科研学院、平台协会、产业基金、新闻传播、医药健康等领域的11 个重大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其中,360 科技、软通动力、北京金融分析师协会、三只羊(北京)、阿里巴巴文化娱乐与通州区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通州区签署了科技创新促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通州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软通动力集团执行副总裁、CTO 刘会福介绍,根据合作协议,软通动力将与通州区紧密合作,共同建设京津冀信创小镇,包括全国智能制造基地及软件开发总部、产教训融合基地等。围绕新质生产力、网络安全、京津冀协同等创新要求,企业以构建软硬一体、开放协同的专业型园区为抓手,发挥软通动力企业带动效应,形成自身产业生态,带动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发展。

此外,会上还启动了城市副中心企业高质量发展联合会,揭牌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城市副中心ESG绿色金融联盟。城市副中心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成渝、闽三角、北欧等地区的代表性机构合作成立“投资副中心合作伙伴联盟”。

升级政策广纳“运河英才”

会上,副中心人才政策2.0 版——运河英才计划“亮相”。通州区将为人才发放数字化“运河英才卡”,集成政策咨询、政务服务、金融商务、文化旅游、生活出行等各项人才服务。

为全面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助力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城市副中心人才政策全面升级为“运河英才计划”。计划面向在副中心工作或有意向来副中心创业的人才群体,按照运河杰出人才、运河领军人才、运河青年人才分层次予以认定,在资金奖励、引进落户、人才安居、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给予精准支持。

在资金奖励方面,在延续最高100万元人才资金奖励的基础上,新增人才成长赛道,对实现晋升的人才进一步提高资金奖励。创新支持方面,为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青年科创人才提供支持资金。

引进落户方面,优先为“运河英才”申办落户,实行“随报随审、优先审核、容缺受理”,并配备“人才专员”提供专业指导。工作居住证方面,优先为“运河英才”申办证件,设立重点企业申办“白名单”,实行“随报随批、不限名额、应办尽办”。

人才安居方面,“租购并举”解决人才住房问题,具备通州购房条件的,可享受最高150 万元的购房补助;符合人才公寓入住条件的,变“优惠”为“免费”。医疗服务方面,为各类人才提供体检服务或体检补贴,开通就医绿色通道,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健康管理等高端医疗服务。

子女教育方面,统筹保障人才子女入园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需求,并新增家校沟通机制,共促人才子女健康成长。公共服务方面,为人才提供京津冀政务事项“区域通办”,为外籍人才提供“两证联办”。

同时,通州区将为人才发放数字化“运河英才卡”,集成政策咨询、政务服务、金融商务、文化旅游、生活出行等各项人才服务。作为全市首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才服务卡,“运河英才卡”将打造多元文化融合、多维服务集成、多方资源共享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

此外,今年副中心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为契机,同步启动“通武廊”区域人才一体化服务计划,持续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

副中心将以更大的平台、更优的政策、更好的服务,持续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大的用武之地、解决更多的后顾之忧,让更多人才向往、匯聚、成就在副中心,全面助力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链接:

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产业空间发布

本次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市规自委通州分局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产业空间”。承载空间约 470 万平方米,将构建政策、服务、信息三维一体的产业空间保障体系,助力重点产业高效精准落地。

一是面向初创种子企业的独特型产业空间。通州区作为全国第二批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试点地区,规划集体产业用地近3 平方公里。此外,宏泰旸创新中心、智汇园、网安园人才培育基地等可租赁产业用房,为企业提供定制产业空间,可实现企业生产需求与产业空间的匹配。

二是面向高成长瞪羚企业的提升型产业空间。针对此类企业在创新升级方面的空间需求,副中心范围内待更新存量工业资源近 8 平方公里,通过复合利用、工业上楼等创新举措,激发存量空间利用潜力。

三是面向成熟独角兽企业的楼宇型产业空间。针对此类企业对形象展示、环境品质的空间需求,现有运河商务区、一方健康谷等高端楼宇资源近300 万平方米。

四是面向总部或龙头企业的弹性生长片区。针对此类企业未来升级拓展的空间需求,划定行政办公区西侧片区、副中心站地区、宋庄寨辛庄片区、漷县西侧片区等四个弹性生长型片区,用地资源近 2 平方公里,为总部或龙头企业预留充足发展空间。

五是面向产业集群企业的聚链融合片区。推进“6+3”重点产业链在副中心集聚发展,选取集中规模10 公顷以上区域,划定21 个集中连片的聚链融合片区,让产业集群化优势更加凸显。

猜你喜欢
通州区英才运河
产改进行时——通州区总工会打造全覆盖分层次的三级培训体系
诚聘英才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居民吸烟现况调查
招揽英才
北京市通州区空气污染与医院门诊量关系初探
招揽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