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玉米双株高产种植关键环节技术的具体运用

2024-04-24 08:14韩峰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1期
关键词:养分病虫害玉米

韩峰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在东北地区,由于气候因素,通常每年进行一茬玉米种植,为提升产量与质量,需要应用全新种植技术,科学开展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方式,将技术优势全面发挥。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玉米种植时,运用双株种植技术的具体方式,说明在实际种植中,不同环节的要点,保障技术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

一、双株种植技术优势

玉米双株种植技术的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第一,能够有效提升玉米产量。使用双株种植方式,玉米种植密度会增加,出苗率与植株数量变高,降低缺苗等问题,同时在此技术下,玉米种植空间会得到扩大,加强玉米生长环境,相比单株种植方式,幼苗存活率变高,利于实现高产效果;第二,提高种植效率,使用此技术进行种植,能够降低工作量,减少种植户的劳动强度;第三,在实际应用中,操作简单,种植户可轻松掌握种植方式,苗期留存长势优异苗体,去除病苗、残苗、弱苗等,有效加强玉米田间的通风性与光照效果,保证玉米植株的生长环境;第四,在技术加持下,科学选用具有更强抗病虫害性能的玉米品种,进而在后期管理中,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化学药物使用,降低对环境污染。

二、种植技术具体内容

1、田地整理

玉米种植田地整理通常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科学选择种植田地。为实现玉米种植高产目的,土地的选择是最为重要一环。玉米植株只有在土壤肥力充足、微量元素良好且疏松度适中的土壤中,才能保证玉米产量获得最佳效果。对此,玉米种植前,应科学选用种植土地,保证种植田地养分充足。同时,要对田地进行预处理,合理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创建出更符合玉米生长的耕层结构,为后续玉米生长建立优质土壤环境。

其次,深松处理。在玉米种植中,深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可改善土壤结构,通常深松要控制在23-35cm之间,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渗水性,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和发育。

深松主要分为局部深松和全面深松两种。局部深松是指对土壤进行局部松动,主要针对耕作层较浅的地方。而全面深松则是对整个耕作层进行松动,使土壤达到适当的深度。这两种深松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局部深松常用凿形铲进行。工作原理是通过凿击土壤,使其产生间隙,从而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渗水性。使用凿形铲进行局部深松时,需要注意的是操作要轻柔,避免对土壤造成过大的破坏。

全面深松则需要使用专门的深松机。通过拖拉机或其他动力设备的牵引,使深松机在耕作层上来回行走,对土壤进行连续的松动。与局部深松相比,全面深松可以使整个耕作层的土壤都得到改善,同时也会对土壤结构造成较大的破坏。因此,深松时要根据耕作层的具体厚度来调整深松机的深度。

深松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将秸秆、杂草和肥料翻埋到地下。由于此类物质会为地下病虫害提供生存环境,加重病虫害出现几率。因此,深松后应及时将杂物清理出田间,預防病虫害出现。

最后,深翻处理。在辽宁地区,通常表现为东湿西干降雨形式。因此,对于干旱地区玉米种植,应科学考虑是否进行深翻处理。

在进行深翻之前,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如土壤的质地、肥力、排水性和酸碱度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了解,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深翻方法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在进行深翻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避免过度开垦和过度利用土地资源。此外,加强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此外,要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随着气候变化,玉米生长过程经常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预测,以便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策略,确保玉米生长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2、种子选用

在采用双株玉米种植时,首要任务是选择适宜的玉米种子,确保种子质量,进而保证玉米的出苗率和成活率,通常要求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在选择种子时,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由于采用双株玉米种植需要更大的种植密度,为预防养分和水分不足问题,对玉米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需要选用抗密植玉米品种,保障玉米产量。另一方面,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极易受到病虫害侵害。为确保玉米能够健康地生长发育,应选用具备更强抗病虫害能力玉米种子,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此外,玉米种子纯度直接关系到发芽率。为确保玉米的种植效益,需要保障玉米极高的发芽率。要求玉米种子内部的水分含量较低,进而保证种子在后期种植时,获得良好的发芽率,实现提高质量和产量的目的。

3、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期间,应按照以下内容完成处理:

首选,晒种处理。在阳光的充足紫外线照射下晾晒2-3d,种子可以全面提高发芽率,增强吸水能力,确保在播种后能够尽快出苗。此外,经过光照处理的种子在出苗后,具有整齐效果,使幼苗均匀分配土壤中养分,避免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弱苗等问题。经过紫外线照射种子的表面细菌与真菌会被灭杀,降低种子携带病原体进行种植。

其次,浸泡和拌种处理。将选好的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让种子吸取充足水分,推动种子在土壤中的发芽进程。在此期间,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浸泡,例如:使50%浓度辛硫磷乳油,按照1∶40比例兑水,再将种子浸泡处理,为种子发芽提供充足养分需求,加快发芽速度。而大部分化学药剂的浓度较高,在浸种时注意控制浸种时间,防止对种子造成负面影响,降低种子后期发芽率。

最后,种子包衣处理。在播种前,将化学药剂均匀地涂抹在种子表面,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降低各类病害对种子发芽、幼苗期的影响,促使在玉米弱小时期顺利生长,例如使用20%浓度的呋福种衣剂或35%浓度多克福种衣剂进行玉米拌种处理,种子与药剂比例控制在70∶1。在此环节中,还应全面分析玉米发芽到幼苗期病虫害的类型,科学选用包衣药剂。

4、适时播种

在辽宁朝阳地区,通常每年4月份,玉米会开始播种。具体的播种时间通常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来合理安排,比如适宜的温度与降雨,直接关系玉米的生长稳定性,玉米种子需要在6℃左右才能有效发芽出苗。对此,在播种之前,可预先开展发芽实验,科学预测一下玉米种植后的具体产量。播种期间要严格控制玉米植株间距,并控制好种子种植的深浅程度,实施踩压处理。

玉米进行移栽时,要将土地翻耕处理。土地中尽量合理使用农家肥,增强土壤当中的肥力,让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从而提高玉米的移栽成活率。播种期要严格控制玉米植株间距,控制种子种植后的深浅程度,实施踩压处理。在播种前,科学开展玉米发芽实验,预测玉米种植后的产量。

5、密度控制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由于使用双株玉米种植方式,每处都会留存双株问题,需要确保种植密度符合玉米植株稳定生长。在合理玉米密度后,保证玉米生长期间,充分接收阳光并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密植后会降低田间的通风效果,因此,在密植期间要进行合理的密度控制。在实际的种植操作中,结合当地實际环境等情况,控制植株间距,并保证每处种植具备两粒以上的玉米种子。

同时,土壤养分对密度具有一定影响。为保证高密度的玉米植株在生长中具备充足养分,应根据土壤实际情况,设定种植密度。对于小行距种植密度而言,需要将其控制在40-50cm之间;而对于穴距需要将其保持在30-40cm之间。

此外,不同地区的种植工作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种植方案调整,包括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来制定合适的种植密度策略。

6、施肥管理

为保证土壤养分充足,维护玉米生长,需要结合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合理施用肥料,同时,根据田间土壤的实际养分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肥料选择,保障土壤可以有着较高的肥沃程度。

同时,需要对土壤当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针对性添加玉米生长所需微量元素,实现对土壤的科学培养,提升土壤肥沃度。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对于土壤当中的养料有着较高的要求,可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与农家肥。

此外,注意不同品种的玉米对养分的需求可能存在差异。有些品种会需要更多的氮元素,促进叶片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而其他品种可能更需要磷元素,促进根系发育和提高产量。因此,在选择肥料时,需要根据具体品种的特点进行调配,保证不同品种玉米都能够得到最适宜的养分供应。

除了选择合适的肥料外,合理的施肥时间和方法,也是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在播种后有机肥一次性施用每公顷应在30t以上,化肥尿素每公顷控制在180kg,磷酸二胺控制在200kg左右,能够促进幼苗的生长和根系的扩展;而在玉米进入拔节期和抽穗期时,则需要加大肥料的施用量以支持玉米茎秆的生长和雌雄花的分化;在灌浆期间也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以确保玉米籽粒的饱满和品质优良。

7、田间管理

在玉米播种后,种植户需要结合当地气候的情况,积极检查玉米生长发育情况,为让玉米生长符合双株种植要求,后期田间管理通常分三个时期进行:

首先是幼苗生长期,此阶段要在未出苗前,开展除草处理,使用除草药物在田间进行喷洒,同时适当追加肥料,提升土壤养分。若田间处于干旱状态,条件允许时,可进行水分灌溉,或水分喷洒处理,提升土壤湿度,此环节需要注意,水分不能过多,避免玉米苗体的根部出现腐烂等问题,合理施加水分与肥料,可进一步提升玉米病虫害抗性。

其次是花粒期,该阶段需施攻粒肥,更要落实浇水、排涝、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对此,可以使用化学药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在田间喷洒药物能够大幅度灭杀害虫与病原体。

最后是收获期,玉米种植生产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收获,可有效提升玉米产量与质量。通常,玉米授粉后的45天左右是最佳的收获时期,晚熟品种则是授粉后的50天左右。选择最佳的时期进行玉米采收,才能使玉米的产量与质量有保障。

8、穗期管理

在玉米生长到抽穗时,根据双株玉米种植技术要求,需要进行中耕处理,中耕期间,要对玉米生长高度进行科学控制,避免玉米植株因生长过高,养分与水分无法有效供应,导致后期玉米上浆效率降低,减少玉米产量。同时,在中耕处理时,应科学利用矮壮素等药剂,对玉米植株进行喷洒,并使用攻苞肥辅助玉米结苞。攻苞肥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植株的抗倒伏与折断问题,促使玉米活杆成熟。

除了上述工作以外,在玉米穗期管理中,还需要进行追肥处理。其过程主要是为玉米提供充足氮肥营养。具体的追肥方式可运用穴中施料方式,根据玉米根部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人工踩压。

玉米穗期管理中,病虫害的防治尤为重要。在玉米穗期,主要的病虫害是玉米螟与纹枯病。运用玉米双株种植方式,可使用针对性防治药物进行防控,具体方式为将药物灌入玉米大喇叭口,减少病虫害侵害。

9、科学收获

为保证玉米收获后的质量与产量,应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玉米收取。对于玉米不同品种,通常在授粉后,早熟品种在45天左右是最佳收取时间;晚熟品种在50天左右为最佳收取时间。因此,在运用双株种植方式实际收获时,要重视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了解不同品种的玉米最佳的采收时间段。在辽宁朝阳地区,根据玉米种植经验,通常每年10月初玉米已经成熟,此时是最佳玉米收获时间,及时将玉米收取,有助于确保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其次,在大面积种植玉米时,全面考虑天气因素对采收的影响。例如,在雨水、潮湿等不利天气条件下,玉米质量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降低玉米价值。因此,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提前掌握天气预报内容,合理安排采收时间,避免因恶劣天气导致玉米损失。

然后,科学安排采收工具,是增强玉米采收的关键因素。在选择采收工具时,充分考虑工具的适用性和耐用性。例如,选择适合采收工具,可以降低玉米受损问题。同时,选择耐用性好的工具,可以降低更换频率,节省成本。

最后,在采收过程中,注意减少玉米损耗。可通过采用合理的采收方法来实现。例如,对于高产田块,可以采用分层采收的方式,按照顺序对田地进行采收,保证玉米具备良好的成熟效果;对于低产田块,可以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一次性收割。通过这些方法,可以降低玉米在采收过程中的损失,提高采收效率。

三、病虫害防治

种植人员应对病虫害问题加以重视,以此保障玉米秧苗的良好生长。对此,可采取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及生物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理。

在化学防治上,可以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施用500倍液50%多菌灵可有效防治大斑病与小斑病;施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可防治玉米黑穗病;使用敌百虫药剂与菜叶等食物搅拌可诱杀地老虎等害虫。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施用,避免过量施用导致环境污染和药害。

在物理防治上,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例如,可以利用太阳能杀虫灯、风力喷雾器等设备,对田间的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这些方法成本低又环保,值得广泛推广。

在生物防治上,可引入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例如,可以通过放养瓢虫、蜈蚣等捕食性昆虫,减少害虫数量;或者利用拮抗菌、病毒等微生物制剂,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这些生物防治方法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综上所述,玉米种植在应用双株高产种植方式时,应对玉米种植不同环节开展科学处理,促使玉米在种植前期、中期、后期以及收获期间获得重要保障,为玉米生长建立良好环境。同时,重视玉米病虫害防治,降低对玉米健康生长的影响。充分发挥出技术优势,提升玉米种植产量,推动我国农业获得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养分病虫害玉米
收玉米啦!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养分
我的玉米送给你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最饱满的玉米
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