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温室有机黄瓜栽培关键技术的科学实践

2024-04-24 13:45韩峰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1期
关键词:苗床黄瓜幼苗

韩峰

为了实现有机黄瓜的高产栽培,需要从栽植技术出发,同时做好对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这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黄瓜生长的环境和条件符合有机产品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将探讨温室栽培有机黄瓜的关键技术,针对黄瓜的生长周期,从种子选择、幼苗培育、植株定植、水肥管理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提供相应的建议。这些建议旨在帮助瓜农更好地培育有机黄瓜,生产出高质量、高产量的有机产品。

黄瓜在植物分类学上被归为双子叶植物,隶属于葫芦科黄瓜属。从农业生物学的视角,它被划为瓜类。从食用部位的角度看,它属于果菜类。这种植物的茎长而细,中空,每个茎节都有分枝而且这些分枝会卷曲。它的叶片呈五角形,展现出深绿色,叶缘有特定的缺刻。在生长到一定阶段后,这种植物会开出黄色的花朵,然后结果。值得一提的是,黄瓜在性别分类上属于雌雄同株异花,花冠呈现出特殊的筒状,具有单性结实的特性。其果实呈绿色,表面有瘤刺,形状为长筒状。最后,种子的形状扁平,颜色为白色。有机黄瓜是其中的一种,它是指在种植、生长、成熟、包装等阶段未使用农药喷涂、工业化肥料,不添加任何激素,无基因技术改造,完全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黄瓜。

一、合理选择黄瓜品种

有机黄瓜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由于地域气候和环境的差异,各地的有机黄瓜品种也存在差异,并且品种更新的速度非常快。目前市场上分布较为广泛的有机黄瓜品种包括:山东寿光的绿盈06-8、上海乾德456油亮黄瓜和乾德1517水果黄瓜、山西田丰元6号青瓜、天津市的津春4号黄瓜、广东农科院育成的早青二号、粤秀一号黄瓜以及扬州大学选育的玉秀2号、康秀4号、康秀6号黄瓜等。这些品种在各地的种植规模和分布范围也存在差异,但都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黄瓜品种的选择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必须考虑种植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和地质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于黄瓜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次,选择黄瓜品种时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当地的饮食文化和消费习惯等因素进行选择。在选择黄瓜品种时,瓜农还需要考虑其培育年限。一般来说,培育年限在2~3年左右最为适宜,此时黄瓜品种的生长发育状况最为稳定,产量也相对较高。此外,最好选择市面上经过种植检验的成熟品种,这样可以确保所选黄瓜品种的品质和产量都符合要求。总之,在选择黄瓜品种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条件、培育年限等。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选择到最适合当地种植的黄瓜品种,并获得最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二、育苗技术

1、苗床准备

对于自行培育黄瓜苗的种植基地来说,苗床的质量对种植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为确保优质苗床的建设,需提前进行土壤养护规划。在选择苗床地块时,应挑选一块连续多年未种植葫芦科作物的土地作为基地,然后根据黄瓜的生长习性进行土壤针对性改良。为满足规模化、持续种植的需求,需对苗床地塊进行深度挖掘作业,并将挖掘出的土壤进行过筛处理,以增加其疏松度和肥沃度。在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时,可采用多菌灵进行操作,若条件允许,也可使用甲基托布津进行替代。为确保土壤中含有足够的营养成分以供黄瓜生长,应采用已经腐熟的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混拌。将过筛、消毒、拌肥后的土壤均匀撒入苗圃中。在正式播种前,为确保土壤湿度适中,还需对土壤进行透水处理,并时刻观察土壤墒情,直到达到相应标准后才可进行播种。苗床的大小应根据温室大棚的实际尺寸来确定,以确保适宜的种植空间。在消毒方面,每立方米苗床土需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粉剂或甲基托布津80g。在进行肥料拌合时,需按照有机肥和筛土4∶6或3∶7的配比进行混合。同时,混合土需拌入3kg/m345%硫酸钾复合肥和5kg草木灰,并搅拌均匀。通过遵循上述步骤和标准,可以建立起优质的黄瓜育苗基地,为提高黄瓜种植质量和产量打下坚实基础。

2、科学播种

在正式进行黄瓜种子播种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这些处理不仅涉及杀菌以减少病害风险,还涉及提高种子的吸水率以提高其发芽率。通常,对种子进行晾晒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晾晒,紫外线可以有效地杀死种子携带的微生物,同时也能蒸发掉种子所含的水分,从而提高其吸水率。晾晒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3天。在正式播种前1周,应开始对种子进行晾晒。完成上述操作后,接下来是种子的泡发。这个步骤通常在正式播种前的2~3天进行。泡发种子需要用温水,温度控制在55℃~60℃之间,将种子加入,保持该水温10分钟,此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搅拌。然后浸泡10 分钟后,再将水温降低至28℃~30℃之间,保持恒温浸泡,持续时间以4~6 小时为最佳。待浸泡完成后,将种子捞出并进入催芽阶段。催芽通常在具有特定功能的催芽室进行,恒温保持在27℃~30℃,同时需要随时观测催芽室的湿度是否达标。过程中,需要高频次对种子进行翻动,使种子均匀受热,此过程一般持续24小时,种子便会长出白芽。此时,调低芽室温度仍旧恒温保持,催芽总持续时长一般为2天,催芽完毕即可进行播种。在正式播种前,还需要对苗床进行透水。待水分完全渗透后,取营养土均匀撒入,并将株间距控制在2cm左右。播种完成后进行覆土,上层土壤控制在0.5~1cm为宜。播种完毕后,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中间以竹支撑呈拱形,以起到保温作用。

3、嫁接处理

当黄瓜幼苗发育到一定阶段需要进行移植时,为防止根系失水而破坏根系,需用湿布覆盖其根部。作为砧木的黄瓜需要切割出切口,此过程需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刀片。首先摘除黄瓜新芽,找到子叶下缘1cm的位置,然后刀片自上而下以45°角切入,切深约为胚轴的一半,长度约1cm。接下来需要对黄瓜幼苗进行处理,仍然自上而下以30°~45°角的倾斜度将幼苗从子叶处取下,切深也为胚轴的一半。根据嫁接技术,将两种幼苗的切口嵌合在一起,黄瓜幼苗位于内侧,南瓜幼苗位于外侧,然后使用嫁接夹进行固定。嫁接完成后,需在短时间内完成移栽,以确保嫁接成活率。待移栽完成后浇一次水,然后覆盖拱棚进行保温保湿。移栽完成后,为确保幼苗的正常生长,需进行严格的温度和湿度调控。在最初的三天内,应采取密闭管理措施,确保恒温在25℃~30℃之间(昼间最佳),夜间温度维持在15℃左右。同时,湿度应保持在75%左右,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密闭环境,避免通风。在移栽后的4~5天,幼苗逐渐适应新环境并开始生长。此时,温度调控仍需保持恒温在25℃~30℃(昼间最佳),夜间温度维持在18℃~20℃之间。湿度仍保持在75%左右。此时,可适当给予光线照射,以确保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促进幼苗的生长。在移栽后的5~7天,随着幼苗的生长和适应,可逐渐撤去密闭管理和遮阴管理。昼间温度维持在20℃~25℃之间最佳,夜间温度保持在17℃~18℃之间。此时,幼苗已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更好地调节自身的生长过程。总之,通过合理的温度和湿度调控以及适当的光照条件,幼苗能够顺利度过移栽期并开始正常的生长。在幼苗生长至7~10天后,可以拆除覆盖的棚。经过10天的成长,嫁接的切口已经基本愈合,此时可以进行砧木原侧芽的清理,并转入正常的黄瓜幼苗管理。在幼苗生长至15天后,实施断根处理。若发现幼苗出现萎蔫现象,需及时调整大棚湿度。定植应在幼苗生长至30~35天后进行,在正式定植的前一周,为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并适应外部环境,需要进行一周的通风,并逐步增加每日的通风量和时长,以增强幼苗的适应性。白天温度维持在20℃左右,夜晚温度保持在10℃左右为佳。待幼苗枝叶强壮后,即可进行定植。

三、科学定植技术

有机黄瓜的定植管理在其种植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种管理涵盖了两个主要方面:

1、灌根和保持栽培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达标。对于有机黄瓜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5%~6%已经能够很好地保证其生长需求。如果实际含量低于这个标准,可以施用牛粪或菇渣进行改善,不过由于地域间的土壤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的应用标准还需要根据实际检测结果来确定。

2、在定植方面,每667m2的黄瓜田中,黄瓜植株的数量需要合理计划。一般情况下,每667m2的田地中,黄瓜植株的数量应介于2800株~3500株之间。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瓜田的通风性,又能确保阳光充足,有利于黄瓜的生长。至于灌根的菌液选择,应结合黄瓜品种以及当地农业部门制定的技术方案进行合理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有机黄瓜在生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养分,从而实现优质高产。

四、水肥管理技术

温室大棚有机黄瓜由于生长环境更佳,其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导致养分需求量增加。因此,根据黄瓜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特点,应遵循前期轻、后期重的原则,进行少量多次的追肥。此外,大棚灌溉方案应根据黄瓜生长周期进行科学规划。在缓苗期,一般需要进行一次灌溉。若黄瓜生长发育稳定,可采取少量灌溉的模式,以避免黄瓜受到烈日的暴晒。在天气干燥缺水的情况下,可在午间进行垄间灌溉,注意控制给水量,确保科学灌溉。当定植幼株发出2~3片真叶时,可进行首次施肥(有机肥)。考虑到黄瓜根系对肥料的吸收能力较低,建议选择单次少施、多次施肥的方式,以每周一次为宜。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大棚黄瓜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五、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在黄瓜的生长发育阶段尤其在冬季,由于环境温度较低,需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一般而言,日光温室大棚在晚上需用草帘子覆盖以保持温度,而在白天则需将草帘子揭开以便通风和增加光照。冬季时,棚内湿度较高,需要合理调控以防止病害的发生。当黄瓜进入早春结瓜盛期时,对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肥水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期如果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雌花无法正常发育,因此,可以喷施一定浓度的保果灵,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而当结瓜期到来后,白天应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4℃~28℃,夜晚在13℃~17℃之間,这个范围内的温度对于黄瓜的生长最为适宜。同时,要严格控制通风时间,保证棚内空气流通。

在盛瓜期,需要充分的水分和养分来支持果实的生长。一般每周浇水1次,同时做好排水防涝工作。此外,还需要进行除草浅耕,保持田间的整洁和土壤的松软。经过2~4次的采收后,可以使用氮磷钾复合冲施肥进行一次追肥。这种肥料的使用量为10~15kg/667m2。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果实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

六、黄瓜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黄瓜靶斑病,又称褐斑病、棒孢菌叶斑病,俗称黄点子病。主要对黄瓜叶片产生危害,在严重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到叶柄、茎蔓和果实,甚至导致果实流胶。

1、症状表现

黄瓜靶斑病会对叶片产生三种类型的损害:小斑型、大斑型和角斑型。这些症状在发病过程中的表现会有所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病原菌黄瓜靶斑病由多主棒孢霉菌引发,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棒孢属真菌。发生与传播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分生孢子形式,随着病残体、杂草等在土壤中或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来年作为初侵染源。在田间发病后,在适宜的条件下,病变部位会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这些分生孢子会借助风、雨和农事操作进行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会产生芽管,从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为5~7天。病菌在10℃~35℃下均能生长,以30℃左右最为适宜。同时,需要90%以上的相对湿度,水滴中的萌发率最高。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该病的流行和蔓延。叶面结露、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大等条件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程度。病原菌的产孢量与其生长速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病原菌生长速度快、营养生长旺盛时,其产孢量反而会减少;相反,当其生长速度减缓时,产孢量则会显著增加。因此,控制病原菌的生长速度是抑制其产孢的重要措施之一。多数棒孢霉菌在酸性环境下更容易产生孢子,而在偏碱性的条件下则不易产孢。此外,光照和紫外线照射可以诱导该病原菌产孢。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病原菌的产孢机制和控制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防治措施

清园灭残,旨在消灭初侵染源。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黄瓜棒孢叶斑病的有效途径。为减少靶斑病病原菌的存活,应适时进行作物轮作,因为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可在残株上存活,且该病原菌的存活周期大约为2年。为降低初侵染源的数量,应与非寄主作物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此外,种子消毒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该病的孢子致死温度为55℃10分钟。种子在常温水中浸泡15分钟后,应转入55℃~60℃热水中继续浸泡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以保持水温均匀。当水温降至30℃时,继续浸种3~4小时。之后,种子应捞起沥干并在25℃~28℃下催芽,以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为进一步控制病害,还应加强栽培管理。温、湿度管理应得当,并适时进行通风换气,以保持适宜的湿度水平。为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应合理密植并及时清理病老株叶。最后,对于发病的棚室,收获后应集中烧毁病株,以消除残存病菌。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将有助于有效控制黄瓜棒孢叶斑病的传播与危害。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健康绿色有机食品的追求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因此,有机黄瓜的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在温室环境中种植黄瓜时,由于温室内外环境的差异,要成功种植有机黄瓜并有效避免病毒侵害,必须实施科学的选种、育苗、定植以及水肥管理措施。同时,尽可能采用农业防治手段,减少化学防治技术的使用。在此基础上,提高有机黄瓜种植的质量与产量,实现更大的经济收益。

猜你喜欢
苗床黄瓜幼苗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摘黄瓜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默默真爱暖幼苗
桑树方块育苗及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