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结膜炎的疗效分析

2024-04-24 09:18金泽奇沈骏杰陈进
系统医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鼻用鼻部结膜炎

金泽奇,沈骏杰,陈进

1.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江苏苏州 215000;2.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人民医院眼科,江苏苏州 215000

变应性鼻炎临床又称为过敏性鼻炎,在鼻科疾病中较为常见,患者不仅会出现鼻塞、喷嚏等鼻部不适,还会出现流泪的症状,部分患者的变应性症状会累及眼部[1]。眼部常见的变应性疾病包括5种:①季节性变应性结膜炎、②常年性变应性结膜炎、③特应性角结膜炎、④春季角结膜炎、⑤巨乳头性结膜炎,以季节性变应性结膜炎和常年性变应性结膜炎的占比较高,二者发病率之和占比约为95%,具有自限性的特点,不会损伤患者的眼表[2-3]。若季节性变应性结膜炎患者或常年性变应性结膜炎患者伴有变应性结膜炎时,则称为变应性鼻结膜炎[4],此类患者在出现鼻部变应性症状的同时,还会出现眼部变应性症状(眼痒、结膜充血、结膜水肿、分泌物多),临床中对于变应性鼻结膜炎首选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雷诺考特主要成分为布地奈德,为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抗过敏、抗炎及止痒等功效,本研究为探讨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结膜炎的疗效[5-6],选取2023年2—10月于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160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结膜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门诊就诊并确诊的160例变应性鼻结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信封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研究组男36例,女44例;年龄13~40岁,平均(27.33±12.63)岁;病程10~47个月,平均(37.97±8.54)个月。对照组男38例,女42例;年龄14~42岁,平均(48.97±11.85)岁;病程11~48个月,平均(37.01±10.8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或家属自愿在知情同意书签字。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满足第9版《眼科学》诊断季节性和常年性变应性结膜炎和《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修订版)》[7]诊断变应性鼻炎即诊断为变应性鼻结膜炎;②年龄>12岁者;③病程10~48个月者。

排除标准:①6个月内接受眼部外科手术治疗者;②妊娠期、哺乳期者;③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④精神疾病者;⑤合并其他眼科疾病者;⑥鼻部肿瘤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氟米龙滴眼液[批准文号H201891090;规格:0.1%(5 mL∶5 mg)],1~2滴/d,2~4次/d。用前摇匀滴于结膜囊内,治疗开始的24~48 h可酌情增加至2滴/h。治疗14 d。

研究组:氟米龙滴眼液使用方法同对照组,在该基础上使用雷诺考特(批准文号H20171311;规格:64 μg×120喷/瓶)治疗,推荐起始剂量为256 μg/d,此剂量可于早晨1次喷入或早晚分2次喷入。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治疗后第14天通过门诊复诊或者电话回访了解两组患者眼部评分、鼻部评分、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疗效判定:治疗后,患者疾病相关临床体征完全消失,则判定为治愈;治疗后,临床体征评分减少≥50%,则判定为显效;治疗后,临床体征评分减少10%~<50%,则判定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眼部评分、鼻部评分:根据《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修订版)》和相关文献[8],从患者的鼻塞、流鼻涕、喷嚏、鼻痒、分泌物、结膜水肿、结膜充血、流泪及眼痒等9个方面进行评定,无症状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鼻部评分为0~15分,眼部评分0~12分。

不良反应状况:包括鼻黏膜出血、鼻塞加重、眼内压升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眼部评分、鼻部评分)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部、鼻部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眼部、鼻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改善明显,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部、鼻部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部、鼻部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研究组(n=80)对照组(n=80)t值P值治疗后(1.52±0.57)#(3.39±1.21)#12.505 0.001鼻部评分治疗前6.85±1.84 6.39±1.59 1.692 0.093治疗后(2.75±0.37)#(5.53±1.52)#15.894 0.001眼部评分治疗前6.33±1.79 6.45±1.70 0.435 0.664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变应性鼻结膜炎的患病率为17.6%~20.0%。2004—2005年我国将11个中心城市中的38 203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变应性鼻炎方面的调查,结果指出约11%的人患有变应性鼻炎,其中约32%~59%(平均为43%)的患者出现了眼部症状[9]。国际儿童哮喘和变应性疾病研究(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 ISAAC)显示,全球范围内约9%的6~7岁儿童患有变应性鼻结膜炎,而13~14岁儿童中约15%患有变应性鼻结膜炎[10]。

患者受到变应原侵袭后,其鼻黏膜受到刺激产生鼻眼反射,同时若其结膜受到刺激会诱发血清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变应性炎性反应,从而出现变应性鼻结膜炎眼部症状,形成变应性结膜炎[11]。变应性结膜炎和变应性鼻炎具有相似的解剖基础和发病机制,鼻黏膜和眼结膜炎性反应具有明确的关联性。又因其鼻、眼部体征轻重不一,常分别就诊于耳鼻喉科和眼科[12]。

氟米龙滴眼液主要用于治疗眼部非感染性炎症,可抑制由机械、化学等刺激因子所致的炎症,具有抗炎的作用[13],但单一治疗的效果受限。作为糖皮质激素的一种,雷诺考特局部抗炎作用较强,对炎症介质释放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有效缓解了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反应。因此,它可以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通气、减少鼻分泌物等鼻炎症,同时不良反应少,且使用便捷[1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经治疗后的鼻部评分(2.75±0.37)分、眼部评分(1.52±0.57)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雷诺考特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明显缓解患者鼻部、眼部不适症状。同时研究显示,对照组75.00%的治疗总有效率远低于研究组的87.5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激素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梁维载等[15]研究也表明,加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91%,明显高于未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81.13%(P<0.05),与本文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结膜炎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可改善患者的鼻、眼部情况,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猜你喜欢
鼻用鼻部结膜炎
鼻炎发作 试试穴位按摩
鼻用减充血剂应用有了专家共识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您对鼻用激素的顾虑都在这里
如何区分角膜炎和结膜炎
辛鹅鼻用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春季过敏性结膜炎的防治战略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苍艾油包合物-鼻用温敏原位凝胶制备工艺
蒙医治疗结膜炎症临床研究进展
鼻部整形术的观察与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