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活素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4-04-24 09:18丁振灿孙双双
系统医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利钠充血性左心室

丁振灿,孙双双

梁山县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山东济宁 2726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我国心血管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导致心脏供血无法满足患者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2]。近年来我国相关研究中发现,成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约为0.9%,且在患病人群中,70岁以上的人群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病的主要人群[3-4]。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病的风险增加,相关研究结果显示,7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大于10%[5]。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胸闷等症状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常见表现,在患者运动后,症状加剧,是临床中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6-8]。临床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为主。心活素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型药物,具有快速改善心衰,组织心脏重塑的优点,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高[9]。临床研究中对心活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较多,但对心活素联合用药的研究较少[10]。本文以2020年2月—2023年3月梁山县人民医院临床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探究联合用药下,心活素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托拉塞米+螺内酯+缬沙坦美托洛尔缓释片)50例,女性19例,男性31例;年龄49~74岁,平均(65.65±7.05)岁;病程2~47个月,平均(26.43±10.29)个月;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3.13~26.89 kg/m2,平均(25.49±0.97)kg/m2。观察组(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托拉塞米+螺内酯+缬沙坦美托洛尔缓释片)50例,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49~71岁,平均(65.23±7.17)岁;病程2~49个月,平均(26.54±10.27)个月;BMI 24.11~26.83 kg/m2,平均(25.79±0.89)kg/m2。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伦理学要求,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0W062)。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确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正常,无精神性疾病史;依从性较高;无相关药物过敏史。

排除标准:病历资料不全者;中途退出者;近期接受其他药物试验者;肾脏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注射用托拉塞米(国药准字H20051940;规格:10 mg)静脉给药,20 mg/次,2次/d;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国药准字H31021063;规格:2 mL∶20 mg)治疗,20 mg/次,1次/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国药准字J20150044;规格:47.5 mg)口服用药,1次/d,1片/次。观察组患者在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国药准字S20050033;规格:0.5 mg),使用方法:静脉滴注,使用1.5 μg/kg静脉冲击后,采用0.007 5 μg/(kg·min)的速度进行连续静脉滴注。观察组与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分析,采用江苏大为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DW-F5)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获取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 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等数据。测量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GLS)、缺血节段和全左室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LAD)支配区域纵向应变(Totall Longitudinal Strain, TLS)。

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获取样本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的NT-proBNP水平进行检测分析。

治疗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恶心、腹泻、头晕、呕吐)发生率分析。

1.5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心功能指标、NT-proBNP水平)使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不良反应发生率)以例数(n)和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LVESD、GLS、TLS、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对比()

注: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GLS: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TLS:缺血节段和全左室LAD支配区域纵向应变。

TLS(%)-7.81±2.73-20.03±5.83 13.422<0.001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LVESD(mm)54.13±3.11 41.21±2.21 23.945<0.001 LVEDD(mm)67.87±2.12 50.71±2.23 39.435<0.001 LVEF(%)36.18±1.82 52.12±1.01 54.150<0.001 GLS(%)-7.94±3.02-15.32±4.01 10.382<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580.21±17.71)ng/L低于对照组(603.32±18.8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对比[(),ng/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对比[(),ng/L]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治疗前858.24±49.61 859.64±48.89 0.141>0.05治疗后580.21±17.71 603.32±18.89 6.251<0.001

2.3 两组患者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在原有心脏病基础上,患者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导致心脏搏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以及脏器器官活动所需血量,或者机体的代谢需要依赖于充盈压升高来进行补偿的一种病理状态[1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下降,机体代谢能力受阻,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有致死的风险。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患者症状,是临床治疗的关键[12]。

托拉塞米是临床中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常用药物,具有抑制Na+/K+/2Cl-载体系统,使尿中Na+、K+、Cl-和水的排泄增加的作用[13]。在对患者治疗中,针对远曲肾小管引起的潴钠排钾与水潴留通常可采用螺内酯进行抑制治疗,临床中常作为心力衰竭等水肿的辅助性利尿药[14]。缬沙坦美托洛尔缓释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用药过程中选择性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以达到抑制血管收缩以及醛固酮释放的作用,产生降压作用[15]。药物联用使用在对患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能起到降低血管管腔压力,增强机体代谢的作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注射用治疗在对患者用药中,能促进机体平滑肌的舒张,同时诱导细胞内环单磷酸鸟苷浓度升高。重组人脑利钠肽诱导环单磷酸鸟苷水平的升高,有助于扩张机体内的动脉与静脉,实现全身动脉压水平的降低,减轻患者心脏的负荷,能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利钠肽能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降低心搏出量减少,心率减慢,有利于促进水钠排出,在降低患者机体血压的过程中,其主要的作用机制表现在抑制肾素-血管静张素上,同时在抑制作用下能影响醛固酮系统与神经交感系统,当心脏负荷过重或扩张时,利钠肽系统被激活,合成能力增强。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能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研究中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水平更优,LVEF更低;TLS、LVESD、GLS、LVEDD水平更高,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与对照组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用药的方式,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NT-proBNP水平,且用药的安全性高。这同张刚[15]研究中: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和实验组11.11%无显著区别(P>0.05)的结果具有一致性,证实心活素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心活素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好,用药后患者NT-proBNP水平更低,且患者心功能水平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猜你喜欢
利钠充血性左心室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
重组人脑利钠肽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中医认识及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