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位一体”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4-04-25 04:07徐述祺韦善阳朱戌正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5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专业学位硕士

徐述祺,韦善阳,朱戌正

(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和综合国力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研究生培养规模也在持续扩大。我国是高等教育大国,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发展阶段开始,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从1999年的7.23万增加到2016年的51.72万,增长了6.15倍[1]。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高达474万,近几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剧增给各大高校也带来许多的困扰,例如导师数量较少,师资力量无法满足科研教学需求,以及科研、教学所需的基础设施不足等[2]。

相比于国外,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但我国研究生教育积极吸收国外的经验及教训,发展十分迅速[3]。2010年以后,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专业研究生教育,我国研究生教育从高速发展阶段步入了注重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我国对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要求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对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要求是,能够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4]。近几年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远超于学术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在19世纪初就已经在美国出现,1940年,全美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有2万多人,其中专业学位硕士就有1.5万人,这可以直接说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要性[5]。

任政[6]通过研究韩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应依据我国特点,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梁艳[7]通过研究德国的教育模式,引发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教育的思考,认为应将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紧密,促使学生直接投入相关行业的建设中。刘冰[8]提出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协同治理理论,认为应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使命出发,校企联合参与质量保障,形成多元化的保障局面。马永红[9]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启示,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加强与职业资格的衔接,重点在于实践应用。张乐平[10]在研究和调研研究生课程后,认为应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在课程中注入大量的实践要素。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目标。研究生属于高端人才,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索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以及现存问题,从基础条件(basic conditions)、过程监控(process monitoring)、结果保障(result guarantee)、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四个方面综合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一、“四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

(一)加强基础条件的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条件(basic conditions)主要包括上课设施、校内外导师的遴选与标准、实践基地等。特别是实践基地等硬件条件,开展实践应用教学的是基础,其改善有助于更多实践课程和教学的构建。但此类课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师资力量支持,二者只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能呈现出动态的循环变化。

研究生培养单位制订的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保障,是一切的基础。因此,要力求构建最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包括基本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内容。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有一些区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具特色的是“双导师制”,即一位是校内偏向理论指导的校内导师,另一位是校外偏向校外指导的企业导师。目前,各大高校校外导师资源匮乏,一些专业学位研究生难以得到校外导师的具体指导,无法培养职业能力[11]。因此,高校应重视“双导师制”建设,推动研究生与校外企业接轨,将学术能力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做出针对性研究,使研究生能够更好地提升职业能力。

在一系列的基础条件中,课程设计无疑是更加重要的。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时间较短,高校普遍不区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英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历史悠久,对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英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设置了大量的课程,学生还需要前往企业进行实习,积累工作经验。所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在课程设计上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培养[12]。

吴晓等[13]以建筑院校为例,探究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企业实践模式,提出了“3+2+7”的实践模式,认为研究生应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校外的实践工作上,在提升实践经验的同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这种培养方式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学生的工作量。但是这种模式培养的研究生,其职业能力提升效果明显。同时,结合国内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不同,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提出了以下意见。

1.应注重校外导师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实践和工作能力培养,让学生多参与企业工作,了解日后的工作内容以及目前行业内存在的问题。

2.除了专业学位课程要求,培养单位应针对专业型硕士开设大量的应用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为了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每学期应安排校外实习,让校外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指导,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与职业资格直接接轨。

(二)提高过程监控的质量

过程监控(process monitoring)包括授课教师的资格审查、授课质量的评价等,贯穿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目前,欧美国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时间长,过程监控机制和预警体系较为完善[14]。

为提高过程监控的质量,我国应重视教育过程中的监控机制和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的监控机制和预警体系,防止学生疏忽学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前往校外企业进行实习,如果这段时间学生自身不重视,且校外导师疏于管理,容易造成学生学业“真空期”的出现,影响学生的发展[15]。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教学工作、答辩、中期检查等都可依据情况于网络平台展开,并带动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以及信息系统的进步。因此,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外实习期间,高校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对学生的校外实习质量进行监控,同时对校外导师的作用进行相应评估。在此基础上,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包含强大的数据分析、预测预警等功能。该平台不仅能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过程监控,还能使监控过程透明化、公开化,做到真正的公正、公开[16]。

(三)完善结果保障程序,提高教育质量

目前,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评价主要以毕业论文为唯一标准,对于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评价指标过于单一,无法从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评价[17]。

为了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之后能够更好地与职业相衔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教学,因而考核制度应当多元化,应将学位论文撰写、校外企业评分、校外导师评分、毕业项目等纳入考核指标,综合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促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就与工作岗位相接触,了解目前社会行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期未来推动行业进步。

在实践应用教学方面,可参照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要求。美国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性和专业性,毕业时甚至不要求撰写学位论文,但需要学生完成毕业项目。毕业项目并不是毕业论文的简化和替代,与毕业论文相比,毕业项目更加难以完成,需要学生积累足够的专业知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前往校外企业完成相应的项目,提交项目报告作为最后的凭证[18]。以毕业项目作为评判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的考核标准,更加贴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定义,能够使学生在毕业前就提前与实际工作相接触,更加了解相关的产业内容。

(四)推进持续改进的循环研究

持续改进(continous improvement)是对基础条件、过程监控和结果保障的总结及教训,是连接三者的桥梁。因此,应当推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机构的建设。

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并借鉴其经验长处。例如,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要由认可、认证、社会评价三部分组成。其中,美国高等教育认可的主体是美国政府,以美国联邦教育部和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为主,保障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和多元化[19]。

由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特点是实践性和专业性,因而学生需要去企业实习,提升实践能力。所以,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可以以政府为主体,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机构的设置。认证机构的评估工作则由政府作为主体进行评判,而认证机构则可以对学生在校外进行实习的企业进行调研,调查学生的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毕业项目报告的完成程度等,以此作为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准则之一。此外,可以收集各大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去向,利用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在其毕业5~10年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大企业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工作能力的评价情况,并将其作为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准则。

二、总结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的时间较短,仍需完善。若能够有效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推动“四位一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将对于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重大意义。但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依旧存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课程设计不够全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计应当更具专业性和实践性,与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相区分。

第二,学生实践能力不够。高校应当加强校企联合,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缺乏完善的、多元化的考核机制。高校应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特点,构建能够评估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双因素的多元化考核机制。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专业学位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
军事科学院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