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问题链设计策略

2024-04-25 03:45刘树梁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法兰克罗马帝国西欧

刘树梁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历史课程内容结构示意图”中揭示了世界古代史的发展脉络、时代特征——“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课程标准对世界古代史部分提出的“学业要求”有:“知道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特点”“能够了解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初步理解、尊重各个文明之间的差异”等。基于此,可将“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设定为世界古代史的大概念,作为教学主线。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是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7课。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本课的课时大概念可以确立为“新文明”。围绕此课时大概念,本课的教学可以通过两个关键问题展开,旨在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提升历史解释能力,培育和落实核心素养。

1.旧文明的废墟与新的文明出现有何关联?也就是分析为什么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中,能产生出一种崭新的文明。

2.“新文明”是怎样的文明?“新社会”(中世纪的西欧)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也就是分析新文明、新社会“新”在哪里。

一、罗马废墟与新的欧洲文明

材料1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即位后,于494年迁都洛阳,并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

——摘编自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设问1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说说材料1叙述的史事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这种历史现象与之前的历史时期相比,表现出了怎样的不同?

设计意图  材料1叙述的是东汉、魏、晋时期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相互交往、彼此渗透的史事。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东汉、魏、晋时期之前就有交往。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汉武帝反击匈奴,同时派张骞出使西域等就是例证。但魏、晋时期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交往同以往相比明显更为频繁。以学过的中国古代史内容为基础,从旧知到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从中国到世界,从亚洲到欧洲,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帮助他们从纵向角度感知和把握历史阶段性特征。同时,将中外历史进行关联也将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

材料2  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把他们周边不甚开化的民族,统称为“野蛮人”或“蛮族”。罗马帝国边境地区的蛮族主要是日耳曼人等。日耳曼人由若干部落组成,其中较重要的是法兰克人、汪达尔人、伦巴第人、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材料3  4世纪后期,各族日耳曼人沿帝国边境全线入侵,整族整族地长期盘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4  地图《欧亚大陆的蛮族入侵(公元4—5世纪)》(图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设问2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和材料1、2、3、4,概括欧亚大陆的状况。

设计意图  本课教材第二子目“法兰克王國”只叙述了法兰克王国建立的民族、时间等信息,而未对日耳曼人进行介绍,需要教师对其时空等方面做简要补充说明。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四则材料,对特定时空中的看似无关的历史,发现和建立起了意义关联,认识到欧亚大陆在3至6世纪是普遍遭受入侵的时期,欧亚大陆诸古典文明被蛮族入侵者所践踏。这样,既涵养了学生历史思维,又引发了学生更多的思考。

材料5  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大举入侵罗马帝国。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占领了西班牙,接着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843年,西欧最大的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查理曼死后不久,来自南方、东方和北方的新侵略浪潮又淹没了整个欧洲。

——摘编自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等

材料6  地图《蛮族对西方的不断入侵(9—10世纪)》(图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7  一位历史学家最近对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了如下结论:总而言之,侵略给盛极之后停滞不前、似乎注定消亡的文化以致命的打击。这使我们联想起当今世界残酷的轰炸,它摧毁了摇摇欲坠的古老建筑,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可能重新建起更为现代化的城市。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设问3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和材料4、5、6、7,解释西欧旧秩序遭到破坏的程度比欧亚大陆其他地区远为严重的原因,并探究它和“新文明”之间的关联。

设计意图  通过图文材料4、5、6、7,学生很容易直观获得西方长期屡遭日耳曼人、阿拉伯人等外来侵略以及内部长期动乱的事实。向学生长时段展示这些史事,以突出或强调“废墟”这个关键词,让学生认识到西方古典文明因长期屡遭外来侵略和内部动乱而被“砸得粉碎”,遭到“大规模的毁灭”的事实。这样,他们就能进一步认识到这一结果的重大意义:大规模的毁灭为新的技术、新的制度、新的观念的出现扫清了道路。简言之,新的文明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产生了一种更能适应变化中的世界需求的崭新的文明,从而使西方在近代跑到了世界的前列。为了应对频繁的战争,国王和贵族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封臣,因此封君封臣制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到11世纪的西欧,这种制度已经普遍存在。

二、“新文明”是怎样的文明

材料8  (在日耳曼部落)每位杰出的武士首领都有一批年轻的随员,即一支扈从队,他们战时守卫在首领身旁,效忠他,服从他;首领则向他们提供武器、给养及一份战利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9  当日耳曼族的国王们在罗马帝国西部边界上推进时,每个国王都有自己的亲兵。这些亲兵的地位要高于其他的士兵。法兰克王国时,这些亲兵是国王的贴身护卫,被称为“国王的孩子”。“附庸”原初的含义也是指年轻的侍卫。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10  假如自己的酋帅战死,而自己却从战场上生还,这就是毕生的羞辱了。保卫酋帅,甚至将自己的军功献归酋帅的名下,这才是精忠的表现。酋帅们为胜利而战斗,侍从兵们则为酋帅而战斗。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设问4  根据材料8、9、10,简述日耳曼族国王和亲兵的关系(日耳曼人首领和侍从兵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  通过上述三则材料让学生了解“附庸”的由来、含义及日耳曼人首领和侍从兵之间的效忠、服从的关系。日耳曼民族的制度、传统和风俗对于讲清本课难点、突破本课的重点封君封臣制度以及理解中世纪西欧新文明特别关键,应当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欧洲封建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三四世纪的帝国后期,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封君与封臣的关系一直受日耳曼人首领和侍从兵之间关系的影响,西欧封建制正是建立在骑士对封建领主忠诚的基础上的。

材料11  (西欧9世纪封臣的效忠誓词)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等著《西方社会史》

设问5  材料11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  材料11的封臣效忠誓词,既反映了封君受到契约的约束,也反映了封臣受到契约的约束。一个封臣如果没有受到他的领主(封君)公平、合理的对待时,他可以废止契约,离开他的采邑,或上诉国王。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认为这种可以約束统治者的契约观念是西欧封建主义的独特性表现,这使法兰克王国对欧洲新文明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学生认识到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契约性,这也为学习后面的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材料12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

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

——摘编自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设问6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和材料12,分析法兰克人快速崛起的原因。

设计意图  材料12叙述的是法兰克人与基督教会结成紧密联盟,教皇与法兰克人关系日益密切的事实。这个事实是法兰克人快速崛起的一个原因。法兰克人皈依基督教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在查理曼的统治下,法兰克王国发展到了顶峰。当基督教与蛮族相结合后,法兰克文明,也就是欧洲新文明就带有显著的宗教特色了。综上所述,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的新文明既不是希腊的,也不是罗马的,更不是日耳曼人的,而是带有古罗马、日耳曼和基督教等多种文化元素。这几种文化元素从罗马帝国后期算起,一共经历了三四百年的时间,最终在公元800年时完成了一次大的融合。通过这次大整合,欧洲内部的结构得到了改善,希腊、罗马、日耳曼和基督教四种文化因素的比例得到了调整,产生了一个综合的新社会——中世纪的欧洲。这为欧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础。

三、小结

本课的设计以从课程标准中提取的关键词“新文明”作为课时大概念。通过运用丰富且适切的图文材料,从新文明诞生的时空环境、特点等方面对西欧封建社会进行了深入阐述。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深度、有跨度的整合。将教学目标与内容以问题链的形式呈现,设计了有层次的、逻辑关系清晰且层层递进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猜你喜欢
法兰克罗马帝国西欧
《天才少女》:长大的方式
从肯尼迪1963年西欧之行再探“宏伟计划”成败原因
挖井的少年
拉丁语在东罗马帝国消退缘于实际使用需求的减少
罗马帝国时期埃及地方审判管辖浅析
时空大转盘·罗马帝国
解析中世纪西欧园林及其影响
喜见乐闻:史料呈现的“增值”方式——以《西欧一体化进程》为例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
我的亿万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