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除网瘾的家校共育案例研究

2024-04-26 12:35李久文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网瘾亲子关系

李久文

摘 要:青少年沉迷网络,是现代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有些学生严重迷恋网络,甚至形成难以戒除的网瘾。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不仅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家庭教育面临的重要考验。预防网瘾形成和解决对网络的依赖,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是家校共育的现实切入点。

关键词:网瘾;家校教育;亲子关系

手机是现代社会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目前,过度使用手机是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有极强的可塑性。然而,他们自控能力很弱,手机对他们有极强的诱惑力。合理利用手机可以让学生快速接触外界世界了解外界信息,广泛汲取知识;非理性化利用手机,则会让学生沉迷于网络,沉迷于虚拟世界。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是摆在社会、学校、家庭前的一个重要难题,凸显出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一、教育案例:问题描述

在寄宿制学校,智能手机一般是严禁进入校园的。学生周末返校后,班主任需要和家长们核对手机携带、收取情况。2022年4月的某个周末,有位家长向笔者反映,孩子的手机未上交,应该是偷着带到学校了。由于反馈时间较晚,学生已经休息,不宜处理。第二天中午,笔者把小轩同学叫到办公室,询问他是不是忘记把手机交给父母,或者不小心落在背包里忘记拿出来了。出于自我防御心理,他矢口否认。笔者表示愿意相信该同学,如果发现手机忘记放在家里,就请立即上交。同时,笔者也将事情的经过反馈给家长。当天下午放学,家长通过电话与孩子进行了沟通。沟通过程中,孩子的情绪突然异常激动,大声吼叫,把同寝室的其他同学吓得都跑出了寝室。家长感觉事情不妙,立即打电话向笔者反馈。此时笔者恰好在学校,接到反馈后,立即来到寝室。

经过一番寻找,终于在厕所里找到小轩同学。笔者向宿管老师借了一个空宿舍,与学生展开长达两个小时谈心。在父母眼中,小轩同学一直都是一个懂事并且自律很强的孩子。疫情期间,以网课为由,小轩彻底迷恋上了网络,对手机产生极强的依赖性。他需要时不时看一下手机,即使没有看到有用的信息,对他来说也有极强的心理安慰。

这种严重依赖手机的网瘾,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更大的问题。处理时间紧迫,家长同意到校将孩子接回家进一步了解情况。笔者时刻和家长保持联系,希望从家长那里得到有效信息,试图了解小轩迷恋网络的原因。

面对家长的盘问,小轩不肯向他们透漏任何信息。最后,孩子的母亲急得痛哭流涕。母亲的举动触动了孩子的心灵,他极不情愿地讲出原因。小学四年级时,和小轩关系非常要好的同学转学了,此事对他打击很大。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家长又强行给他报了一些他不喜欢的辅导班。从那时候开始萌芽逆反心理,随着时间的堆积,这种逆反的情绪越来愈严重,网课期间尤为严重。网课让小轩接触到了网络,而且网络虚拟世界诱惑力极强,更是让小轩沉迷其中。

越是迷恋网络,小轩愈发自闭。他开始不断使用各种方法来逃避交际,人也变得愈发内向。他发现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能满足他的需求,让他非常舒适。长期使用网络,形成无法戒除的网瘾。当家长开始要收缴手机,于是他出现了剧烈地反抗。

二、分析总结

教育是每个人成长,必不可少且最重要的一环。教育主要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部分构成。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本源,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更是彰显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家庭教育包括孩子的啟蒙教育,也包括人生的指导教育。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比拟的,具有独特教育意义。

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清晰地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有所成就,成为社会栋梁之材。家庭环境,主要分为外在的物质环境和内在的精神环境,物质层面的富足只能给予孩子良好的生活基础,内在的精神环境对孩子终身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好地规划学习目标,更好地实现人生目标。

然而很多家长并不懂得真正的家庭教育,以及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这就需要班主任依托学校教育平台,实现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中,学校要积极搭建共育平台,促进家校互动。例如,我们可以设置家长接待日、定期开展家长会、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等一系列活动,指导家长学习教育知识,促进家校合作。举办有针对性的主题培训,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如学校的新生家长培训、高中生心理健康培训、毕业生家长培训等专项培训,有效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开展丰富的家庭教育主题活动,如亲子课堂、亲子团建、校园开放日等,提高学生和家长的亲和力,增强家校合作的效果。

三、解决方案

(一)寻根溯源,搭建共育平台

中国古语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本源。经过与家长和孩子几次沟通后,笔者让家长和孩子坐下来,面对面沟通,把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孩子一边表述一边哭,把多年积累的委屈都发泄出来,整个人似乎一下子轻松了。小轩妈妈一边听一边哭,自责于自以为很了解孩子,到头来才发现其实两个人距离很遥远。母亲深深自责,当面给孩子道歉,决定以后再做任何决定会参考孩子的意见。小轩也非常激动,认为自己终于得到了家长的理解,也对自己的任性和过激行为感到后悔,表示以后做事需要深思熟虑。

(二)家校共育指导,改善亲子关系

陪伴在家庭教育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青少年的可塑性非常大,是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家庭教育便是他们成长的第一站。

当解决了问题主要矛盾后,家长咨询笔者如何能引导孩子快速改善沉迷网络方法。对于一个已经形成网瘾的孩子来说,找到问题仅仅第一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改善家庭亲子关系是解决问题非常关键的一步,而父母的陪伴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手段。由于工作繁忙,他的父母主要关注孩子缺少什么生活物品,很少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所需。当他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孩子的父亲会努力抽出时间陪孩子打球,母亲经常陪孩子聊天谈心。这些简单的家庭陪伴,让孩子逐渐从内心上接受他们。从开始的无话可谈,发展到无话不说。一个简单的陪伴,无形中化解了彼此的隔阂。

(三)主持家庭会议,深化家校共育的作用

在父母不断和孩子拉近感情的同时,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也要充分地体现出来。需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这个家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这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家庭会议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每周大家轮流做家庭会议的主持人,提高家庭责任意识,发挥家庭成员的作用。家庭会议中,孩子和家长都能及时分享自己的快乐、困惑、忧愁,寻求解决的方法和路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促进亲子之间感情的融合。在连续几次家庭会议后,小轩把以前用于网络世界的精力,放在如何主持好下一周的家庭会议。即使偶尔使用手机,也能很好控制时间。

四、引导并规划学习目标,实现家校共育的意义

小轩的高考选科为物生地组合,以后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金融和管理专业。父母开始帮助孩子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帮助孩子分析目前这个专业的就业状况和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小轩父母帮助孩子了解金融和管理类的几所优质大学,并在假期领孩子到这些高校内感受学校的文化氛围。小轩将原来放在虚拟世界中的精力都用于查找自己喜爱的学校和专业上,彻底摆脱了原来精神寄托的网络虚拟世界。截至目前,小轩已经彻底摆脱了网瘾。

五、总结语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龙成凤,成为社会栋梁之材。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成才的有力保障。家庭教育的知识学习,不仅仅限于家庭教育从业者、教师,更是每个父母成长必由之路。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有效指导父母解决家庭沖突,是终身学习的一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能给予孩子保持积极、乐观、向上、自律的心态,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导,这些便是孩子的最佳成功之道。

绝大部分家长都缺乏家庭教育经验,存在严重的焦虑。家长迷茫之际,搭建共育平台,实现家校共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专题培训等活动,帮助家长进行心理建设和心理辅导,提高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可以有效避免很多家庭教育矛盾的产生。家校共育是解决学生和家长某些矛盾的纽带,在家长和学生之间,起到关键性的调节作用。积极搭建家校共育平台,能有效促进家校之间的互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媛媛,柳海民.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价值、困境与出路[J].教学与管理,2023(30).

[2]姚倩,方圆,陈祉妍.手机限制干预与亲子冲突的关系:父母自主支持的中介作用和父母低头行为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03).

[3]汪萌.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和网络成瘾: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3.

[*本文系课题《基于“双减”政策下的高中家校共育指导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网瘾亲子关系
我的爸爸有“网瘾”
中学生网络依赖(网瘾)形成的个人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大学生“网瘾和手机病”成因及应对策略
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屏蔽父母现象探析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亲子关系解读
独立院校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浅析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