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思考

2024-04-26 05:40杨雪群
英语教师 2024年5期
关键词:整体环节意义

杨雪群

引言

主题意义的探究是教和学的核心任务,教师在探究主题意义的基础上制订教学目标,整合教学任务,设计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条理清楚、逻辑清晰、环节紧凑,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指教师在熟悉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后,整合不同板块的知识点,探究不同教学类型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通过结构性、系统性的教学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在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中融入主题意义探究,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串联整个单元的教学,有利于教师进行合理、清晰的教学设计,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实现教学的完整性和深入性。

然而,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点碎片化、单元课程不连贯、单元教学浅显化等,导致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培养的学习能力无法满足学习需求,从而无法实现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将主题意义引入大单元整体教学,赋予单元教学主题意义,从教学设计出发,调整教学方式,完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然而,教师在将主题意义融入大单元整体教学方面缺少经验,因此,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实施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整体教学,为之后的教学提供设计思路和教学策略。

一、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内涵和重要性

(一)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内涵

主题指语篇的中心议题(邹晓君 2022)。文章的展开或一系列事件的始末都围绕一个主题,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特定情境。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情境、探究方向、拓展内容、文化内涵、价值观念等,这些都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因此,主题意义不同,教师课堂教学展开的方向也大相径庭。教师要明确课堂主题,在主题下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整合单元知识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起来,系统化、结构化、逻辑化地完成单元教学,让教学效率最大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主题意义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要参照单元整体布局,做到层次化、高效化的教学排配(邵喜 2023),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明确教学主题,在单元主题的引导下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调整教学内容。教师要从主题意义出发,从主题的焦点延展出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线,构成单元整体教学的面,点、线、面相结合,构成有逻辑、有层次、有深度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二)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围绕核心素养培育学生。教师要以单元主题意义为导向,围绕核心素养,优化教学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等要素,从而实现核心素养导向、主题意义引领、逻辑连贯的单元教学(周佳、林一恒 2022)。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然而,当前的大单元整体教学存在一些困难,如整个单元的教学不够深入,呈现碎片化,学习能力相互割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活动表层化等。将主题意义融入大单元整体教学,能打破不同语言能力之间的壁垒,使各教学环节相互串联,共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满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首先,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教师树立单元整体意识,不再将各个课时孤立来看,让整个单元教学更有逻辑、更有序;其次,基于主题意义,教师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由低阶能力培养转向高阶能力培养;最后,有助于统筹单元整体,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促使教学更有序、系统(张钰佳 2022),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则

实施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以科学、系统地进行相关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关联性原则

在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关联性原则。当前的大单元教学各教学环节相互割裂,经常出现第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二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两者之间毫无关联的情况,导致每个环节都只有“一次性”作用,难以满足其学习需求。例如,Step 1:Read the passag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Step 2:Pick up attributive clauses in paragraph 3;Step 3:Write a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final paragraph. 这三个教学环节看似活动丰富,实则相互之间毫无关联。步骤一的问题没有为之后的环节作铺垫,之后的教学环节也没有成为步骤一培养的知识和技能的深化。

关联性原则指教学过程中不但每个课时的教学环节之间要环环相扣、互相关联,指向同一教学主题,而且每个课时之间的教学设计也要基于同一教学主题,相互关联。各环节虽然教学目标不同,但是在教学设计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互为彼此的基础和深化。关联性原则指导教师在前一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设计后一教学环节,不但是对之前教学环节的巩固、强化,更是对后一教学环节的深化、拓展,从而提高课程设计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结构性。各个课时之间要遵循关联性原则,不但是对前一课时的巩固、强化,还是在前一课时的基础上,深化后一课时;在低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培养更高阶的思维能力;引导教师提前规划单元教学中各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充分设计,顺利实施。

(二)深入性原则

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要遵循深入性原则。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缺乏主题意识,所设计教学环节之间缺少关联、相互割裂,教学不够深入,无法引导学生通过层层铺垫探究文章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培养其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在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遵循深入性原则,既能推动教学顺利进行,又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强化他们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文化意识等,从而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深入的教学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提升教学效率。

(三)能力多样化原则

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要遵循能力多样化原则。在传统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将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割裂培养,根据每堂课的课型,集中培养学生的某一种语言能力。然而,听、说、读、写、译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语言能力,有利于提高其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思考

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 9 为例,将关联性、深入性和能力多样化原则融入课堂教学,探索单元教学的主题意义,在主题意义的支撑下拓展大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 9 的主题为“My Preference(我的偏好)”,教师据此展开教学。在Section A 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以分主题“My Music Preference(我的音乐偏好)”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交际能力、听写能力等。在Section A的第三部分以分主题“My Movie Preference(我的电影偏好)”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写作能力、迁移能力等。在Section A 的第四部分以主题“My Preference(我的偏好)”展开教学,教授学生重点语法知识点,将语法学习、语法运用、交际表达、创造迁移相结合。在Section B 的第一至三部分以主题“My Preference(我的偏好)”展开教学,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语法知识点运用能力、阅读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写作能力等。每个课时的教学既有所偏重,又相互融合,在同一单元主题下环环相扣。

以Unit 9 Section A 第三部分为例,开展大单元课时教学,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Step 1:Read the passage and finish the following chart(见下表).

When I’m I like/prefer to watch movies that/which...Reasons Examples(movie names)Down Tired Sad Bored

Step 2:In a group of five,each one chooses one situation which should be different from others to express favorite films in the particular situation,including reasons and examples. The answer should be included one attributive clause.

Step 3:Work in the same group and organize a passage called My friends’and my film pre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 in step 2.

(一)立足主题意义,串联教学环节

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探究单元主题,从单元主题出发,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优化教学环节,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课堂教学更有结构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具体到Unit 9 Section A 第三部分的教学,教师紧扣单元主题“My preference”,串联各教学环节,体现教学的逻辑性、结构性和系统性。

在步骤一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并完成表格。在步骤二中,教师在步骤一的基础上,根据表格搭建的表达框架,让学生联系真实情境,进行创新性表达。没有步骤一的“支架”,学生很难进行有逻辑、有框架的表达。这两个环节相互联系、互为依托,提高了学生的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步骤一和二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根据步骤一的框架和步骤二的内容,以My friends’and my film preference 为题写作一篇文章。该写作教学是建立在教师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框架和表达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提高他们组织文章框架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三个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没有之前阅读和完成表达的铺垫,就不会有之后学生表达时清晰的逻辑、框架和活跃的思维,更不用谈在后面的教学环节培养他们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二)由浅入深教学,深化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之一,而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基础能力培养开始,慢慢深化,遵循能力发展规律。

在该课时的教学中,教学环节层层深化。在步骤一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步骤二在步骤一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步骤一的表达逻辑、表达方式和表达框架,询问每个组员的电影偏好,进行小组展示。步骤二的活动过程训练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逻辑能力、思考能力和迁移能力,且该过程中的学习能力较步骤一中的学习能力更进一步。步骤三要求学生在步骤一和二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训练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衔接能力。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从阅读能力到写作能力,从信息提取能力到迁移创新能力。

(三)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多样能力

要想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就要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使每个教学活动都有所偏重,融入多样能力的培养。任何语言能力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能反复训练其重要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步骤一中,通过阅读和填表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在步骤二中,通过小组讨论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在步骤三中,通过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三个教学步骤中,教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能力,使其思维从低阶向高阶过渡。虽然丰富的教学活动指向不同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并没有分散教学,而是在各教学活动中不断训练。

结语

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是促进课程改革,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向。从主题意义大单元整体教学出发,相关课堂教学应具备关联性、深入性和能力多样化特征,让主题意义的课堂教学更科学、高效、有逻辑。在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主题意义,串联教学环节;由浅入深教学,深化学习能力;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多样能力。

猜你喜欢
整体环节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