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多模态词汇教学实践

2024-04-26 05:40罗俊娥
英语教师 2024年5期
关键词:礼物语篇语境

罗俊娥

引言

词汇是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意义的最基本单位。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当前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教学形式单一、脱离语境、死记硬背等问题,教学效果甚微。很多英语教师忽视主题语境,孤立地讲授词汇,认为学生会读、会拼写、知道词义就可以了。虽然主题语境下的词汇教学已被认可,但是大多数英语教师只是就某个对话或阅读语篇进行词汇教学,很少研究如何基于单元主题语境进行词汇教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英语课堂应基于主题语境,依托含文字、图表、音/视频等的多模态语篇,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活动获取、梳理、整合语言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并能创造性使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育部 2022)。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更便捷,教师应通过多模态词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词汇学习渠道,提高其词汇学习效率。

下面,以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Module 11 Way of life 为例,探究教师如何分析单元主题和开展基于主题语境的多模态词汇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词汇教学效果。

一、分析单元主题

《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教育部 2022)。Module 11 Way of life 的主题是“人与社会”,主题群是“历史、社会与文化”。本单元教材主体部分的教学内容共包含五个语篇,各语篇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及主题见表1。

表1:Module 11 Way of life 教学内容

从上页表1 可知,单元语篇围绕主题“不同国家的不同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展开,包括生日礼物的准备、接受礼物的不同方式和打开礼物的不同时间、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风俗习惯、英国的传统生活习俗及西方传统礼物等。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开阔视野,培养文化包容心态,发展跨文化交际意识。

本单元共25 个生词,包括23 个课标词和2个非课标词,可分为以下三类:a. 礼物类名称;b.接受礼物的方式和打开礼物的时间及中国春节的相关词汇;c.英国传统生活习俗相关词汇,具体见表2。

表2:单元主题词汇分类

教师根据主题和语篇理解的需要合理地补充了一些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的词汇,如 exchange、formal、informal、handshake、respect、proper 等。

二、基于主题语境设计有效的初中英语多模态词汇教学活动

词汇学习是学生根据具体主题,在特定的语境下开展的贴近实际生活的语言实践活动(李婉莹2021)。学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方式,感知、理解相关主题意义,使用恰当的词汇表达与主题相关的思想及意义。

(一)导入单元主题,激活学生已有主题相关词汇

导入单元主题的方法有多种,如借助标题、音/视频、图表、提问或复习等导入方式。在导入单元主题后,教师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激活学生已有主题相关词汇。教师通过播放一小段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视频导入单元主题,让学生谈论自己家乡过春节时的一些习俗,并对主题词汇进行分类和小结(哪些事情可以做和哪些事情不能做):

Must:

We must use red paper for hongbao.

We must eat jiaozi in the north.They taste great.

...

Mustn’t:

We mustn’t do cleaning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Spring Festival.

We mustn’t break anything.

...

通过谈论春节的习俗,学生不仅激活了已有主题相关词汇,还明白了must 和mustn’t 的含义,也了解了“即使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也存在差异”。

(二)依托主题语境,学习词汇

在语境中学习词汇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词汇的形式、意义及用法。下面,以本单元的几个语篇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语篇主题语境下进行多模态词汇教学。

1.研读单元标题、语篇标题及插图,激活学生的思维

单元的大标题、语篇的小题标及插图能启发学生思考及预测语篇内容,调动其已有知识,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同时激活其思维。Module 11 Way of life 由三个单元组成,Unit 1 In China,we open a gift later 是一个对话语篇,学生在研读该标题及看到第二部分的几张关于礼物的图片时,能猜测出其内容与礼物相关。教师提问:“你家人或朋友过生日时,你会送什么礼物?”激活学生关于礼物的单词,并通过图片呈现新词汇,如 cap、a chess set、toy、video game 等。接着,教师提问:“我们应怎样选择合适的礼物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为完成听力任务作铺垫,同时培育其思维能力。

Unit 2 In England,you usually drink tea with milk 阅读语篇的的标题是My experiences in England,配有两张插图(一张是喝下午茶,另一张是排队上公共汽车)。学生根据标题及插图能猜测出他们即将学习关于英国的习俗及生活习惯。之后,教师提问:“对英国的习俗及生活习惯你们了解多少?”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并予以补充,自然呈现本课的生词,如sandwich、fish and chips 等。接着,教师提问:“这是关于作者王辉在英国的经历,你认为他会从哪些方面来写?你想从文章中了解什么?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如“Why did he go to England? When did he go to England? What different traditions did he find? How did he feel?What impressed him most?”等。该环节不仅培育了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其关于英国习俗及生活习惯的词汇和文化知识,给其提供了使用新单词的机会,还激起了其阅读的欲望。

2.利用上下文语境猜测新词词义

教师没必要一一提前讲授教材中的新词汇,可以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以对话语篇中“Lingling:In China,we open it later. Betty:But back in the US,we open a gift immediately.”为例,学生从上文的later 可以猜测出immediately 的意思是“立即、马上”。

3.巧借思维导图复述,内化词汇

课文复述能够检测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程度,而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合作复述不仅能检测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培育其思维的逻辑性,还能培养其合作精神。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和英语学习水平分工,并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加上自己的理解、分析及评价,运用所学语言复述语篇内容,能对所学词汇掌握得更牢固,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内化所学知识。

根据对话语篇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见下图),并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复述。学生可以作适当的拓展,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观点,先在小组内操练,再上讲台展示,展示后根据评价标准自评,而其他小组的学生要认真倾听,并根据评价标准及他们的自评给出合理点评及评价。学生在复述、倾听、点评及评价中重复使用及内化所学词汇,同时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接受礼物的方式和打开礼物的时间的不同及中国春节在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理解得更深刻,更了解我国文化的多元化,从而激发爱国之情。

对话语篇中关于传统的思维导图

4.探究主题意义,聚焦词汇运用

词汇学习不只是单纯地记忆词汇,还要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的语境下开展形式多样的贴近实际生活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感知和理解相关主题意义,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使用所学词汇表达思想感情。

例如,记叙文语篇My experiences in England的第五段讲述了作者在公共汽车站看到英国人排队乘坐公共汽车的一幕。在讲授完这篇文章后,教师询问学生:“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分?”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排队乘坐公共汽车这一幕。英国人排队乘坐公共汽车已成良好习惯,他们非常厌恶插队现象,喜欢一边排队,一边读报刊,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前面上车慢的乘客不急不躁,且会礼貌地提醒他们;司机对残障乘客关照到位,碰到坐轮椅的乘客时,会把车靠路边停下,把车降到与路边的高度一致,并亲自帮助乘客推轮椅下车,难怪每位乘客下车时都会与司机道一声:“谢谢!再见!”学生说出令他们印象深刻的原因,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一位学生解说,其他学生表演英国人乘公共汽车的一幕,其他组的学生评价他们乘车时所表现的行为。在展示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英国风俗习惯的理解,又重复运用了词汇,还学习了其他国家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5.学以致用,活用词汇

听力部分的语篇内容是一位青少年谈论他的生活习惯及家规。在讲授时,首先,教师让学生观察六幅图并谈论这位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其次,教师让学生听录音并完成听力任务,了解他在家必须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再次,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不同家规;最后,小组选代表在班级内展示,全班学生认真听讲,根据评价标准选出他们认为比较理想的家规。学生通过看图交流、听力活动、小组分享和成果展示等,审视自己的家规,发现别人好的生活习惯,审视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及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逐渐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明白家长制订家规的良苦用心。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及感受,并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判断,达到迁移创新的目的。

6.完成贴近生活的写作任务

作为另一种积极的输出方式,书面表达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思考、创作和表达,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唐丽娣 2021)。写作是语言技能之一,也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一种技能。结合本单元各语篇之间的关联,教师设计了基于单元主题、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任务,使其将所学词汇运用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假设我们的外国朋友即将来拜访一个中国家庭,你们能给他们提一些建议吗?你们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

What must they wear?

When must they arrive?

What presents can they bring?

What mustn’t they talk about?

What can’t they do?

...

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罗列出认为比较重要的建议,比一比哪些小组能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更多的合理化建议。其次,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从中挑选出比较重要且合理的建议。再次,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完成写作任务。最后,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写作量表进行自我评价和修改,以及同伴互评和修改。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拍摄一段关于给即将来访中国家庭的外国朋友的建议的小视频,从不同方面给出温馨提示,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图片或肢体语言进行解释,然后从中选出最佳作品上传到班级博客,供更多的外国朋友学习、参考及借鉴。

此写作任务综合了单元对话语篇、阅读语篇及听力语篇的内容,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词汇完成写作任务,培养了在真实语境中选择词汇的能力,以及学会运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惯,既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增强了文化自信。

结语

词汇教学必须基于单元主题语境开展文字、图表、音/视频、数码等多模态教学,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活其已有词汇,使其在主题意义引领下学习新词汇,并能主动参与各项贴近实际生活的语言学习活动,结合主题合理和恰当地选择词汇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真实语境中快乐地学习词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真正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猜你喜欢
礼物语篇语境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送错的礼物
爱的礼物
礼物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